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最根本的观点是什么?

 我来答
民生无小事hY
高粉答主

2019-09-24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94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34万
展开全部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最根本的观点即生产力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一般总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扩展资料

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力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具有内在一致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这5年之所以能够解难题办大事,关键是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

可见,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和动力所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唯物主义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8-04-10
展开全部
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重要补充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众所周知,标志唯物史观开始形成的《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两位经典作家合作完成的。恩格斯在他的《反杜林论》和《费尔巴哈论》这两部书里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最为详尽的阐述。恩格斯曾这样叙述马克思和他在形成“新理论”中的作用:“我不能否认,我和马克思共同工作40年,在这以前和这个期间,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但是,绝大部分基本指导思想(特别是在经济和历史领域内),尤其是对这些指导思想的最后的明确的表述,都是属于马克思的……马克思比我们大家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这些话语是多么谦虚而感人,是多么实事求是!然而,不能不指出的是,在马克思逝世之后,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确实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时候,着力阐明生产方式特别是其中的生产力,对政治的和思想的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决定作用。这是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的需要,是完全正确、无可非议的。后来,有些人把唯物史观曲解或歪曲为“经济决定论”、“经济史观”。恩格斯在他晚年的有关书信中,对此进行了严肃的驳斥,对唯物史观某些原理作了重要的补充。

  恩格斯1890年9月21日致约。布洛赫的信中写道:“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这里表现出这一切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而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归根到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向前发展。”他还说:“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萦回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第二,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的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1990年10月27日,恩格斯在写给康。施米特的信中讲到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他以哲学为例指出:“每一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因此,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1894年1月25日,恩格斯致信瓦。博尔吉乌斯,明确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到底总是得到实现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互相作用。”

  限于篇幅,这里不能把恩格斯内容极为丰富的论述一一加以引证。总起来说,恩格斯在坚持社会历史观的唯物主义立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社会历史观的辩证法。其中包括:上层建筑(政治的、思想的)对经济基础乃至对整个社会发展进程的能动作用;上层建筑诸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国家权力等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沿着或逆着经济发展的方向,从而起加速或阻碍经济发展的作用);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等等。这些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对于我们完整而准确地理解唯物史观,认识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7-30
展开全部
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把唯物主义贯彻到了社会历史领域。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破天荒的一件大事,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关于唯物史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过经典的表述。他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的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我们对原文作如此之长的引述是因为,这段话的确是关于唯物史观的简明、精辟、经典的论述。马克思从十分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抽象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方式、经济的社会形态、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论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变革有其深刻的物质根源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描述了基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阐明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这样,人类社会自身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找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就揭示出来了,唯心主义历史观就从它最后的避难所中被驱逐出去了,从而,在社会历史观上实现了革命性变革。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