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 文章

要一篇关于百家讲坛的文章字数600左右吧最好顺便发下感想... 要一篇关于百家讲坛的文章 字数600左右吧 最好顺便发下感想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07-31
展开全部
百家讲坛 2006年11月19日 易中天品三国之《夺嫡之争》

在曹操的晚年,接班人的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曹彰、曹植、曹丕等人的夺嫡之争也异常激烈。为此,曹操甚至不惜采取非常手段,三兄弟之间为了太子之位也是勾心斗角、各显其能。那么曹操选择接班人的标准是什么呢?太子之位究竟会花落谁家?敬请关注《易中天品三国》之——夺嫡之争。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以后,曹操和刘备、孙权逐渐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了。公元213年,曹操被封为魏公,随后又被封为魏王,此时的曹操一切待遇与皇帝无异,只不过无皇帝之名而已。这时,不少官吏都劝曹操自立为帝,曹操处于政治上的考虑没有这样做,他采取了听天由命的态度,但到手的权利却必须代代相传。

  在这种情况下,立谁为王太子,也就是基业的继承人,成为很重要的问题了。而在曹操的众多儿子中间,最有希望继承曹操权利的,就是曹彰、曹植和曹丕。于是,为了太子之位,他们凭借各自优势,开始了明争暗夺的斗争。那么,曹彰、曹植和曹丕究竟谁会最终胜出呢?这胜出的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玄机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品三国之“夺嫡之争”。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