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2013-07-31
展开全部
案例:高中生曹某强奸多名妇女,而警察在几年后才抓住他。曹某父亲有病,母亲也长期在外,所以他一个人经常在家看黄碟!
试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几方面分析下
个人:缺少父母的关爱,孤独,不快乐.一个正常的家庭是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的。家庭:没有关爱.学校:就知道分数,管他心理是否健康,中国不就是分数吗?恶心!社会:不能理解,和帮助.
试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几方面分析下
个人:缺少父母的关爱,孤独,不快乐.一个正常的家庭是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的。家庭:没有关爱.学校:就知道分数,管他心理是否健康,中国不就是分数吗?恶心!社会:不能理解,和帮助.
2013-07-31
展开全部
灵魂——思维的内在环境——虚拟感觉
虚拟感觉最典型的表现是我们的“心”的感觉,以至于有“心理学”这门学科。其实这个“心”是我们的大脑虚拟出来的,与我们的心脏不是一回事。这个“心”是我们身体的中心点,而我们的心脏几乎都不在这个点上,一般人的心脏都在胸腔的左侧,离这个中心点约五到十厘米左右。我们大脑虚拟的这个中心点的最原始的作用是平衡我们的身体,这是我们行动的所必须的,如果没有这个虚拟的中心点我们甚至不可能在沙发上坐稳。所有的动物都有本能的平衡系统。但除了黑猩猩等少数灵长类神经系统已出现两个系统分离的动物可能会有这种“心”的感觉外,别的动物由于没有独立的思维系统,不能反观自己的内部,因而不会有一颗具体的“心”的感觉。黑猩猩有这种感觉,我们知道黑猩猩在情绪激动时有拍打自己胸口的习惯,这种在动物界几乎是绝无仅有的行为,说明黑猩猩不仅有“心”的感觉而且这颗“心”还充满了情感。
我们人类的这种虚拟感觉完全可以认为是我们思维系统用来控制我们行为、情感甚至部分思维的一个内在工具。同时它也是我们感觉到的我们的“自我”的表现形式。就是说虚拟感觉仅是我们整体“自我”的一部份,比如人们所谓的意志就不是虚拟感觉本身,但要通过虚拟感觉来实现。意志力在某些时候实质上就是我们控制虚拟感觉的力量:如一个人遭到严刑拷打要他讲出其同伴的名单时,他如果有足够的意志力来将他的心态稳定在一个较为平常的状态下,那么对他的任何折磨都将无济于事。肉体在遭受打击时我们会感到剧烈的疼痛,面对疼痛我们本能的要去躲避或设法解除这种疼痛,而如果只能忍受的话,那就要靠我们的虚拟感觉去抵抗来自感觉系统的这种疼痛的冲击;这需要有强大的意志力,意志力这时就体现于稳定我们的心态的力量,是将我们的心态稳定在受到疼痛冲击而不向我们躲避疼痛的本能屈服的状态上。如一个内心充满仇恨和愤怒的人,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往往能坦然待之,这是因为他的仇恨的情感占据了他的虚拟感觉并且稳定了他的虚拟感觉系统,使他能够承受巨大的痛苦。由此可见我们这颗虚拟的“心”本身只是一个形式,它的内容还要来自思维系统和储存记忆系统。
虚拟感觉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人们的幻觉了。有些精神病人会出现幻听,并按幻听去行动,这是神经系统出现了病变导致的,也是人们理解的。但人们自己造成的幻觉却很少被理解甚至带来严重后果。如我国古已有的“气功”就是如此:一个人如果将注意力长时间多次集中于身体的某一点,并且想着这里会有一股气会走到身体的另一个地方去,那么要不了多久他就会感到真有这么一股气在那个地方流动,这是我们的虚拟感觉给我们开的一个大玩笑。而这个玩笑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一旦这种虚拟感觉形成,要想消除它就很不容易。这是形成唐吉诃德式的,某些人在旁人看来什么都正常,就是一说到某个问题时就不正常了的现象的根本原因。
我们前面说过动物绝大多数没有“心”的感觉,但并不等于说动物就没有虚拟感觉,只不过这种感觉是更接近直觉,更接近本能的感觉,并且是动作行为的动力来源,是控制系统。比如刚从蛋里孵化出来的小鸡,它见到的第一个活动的物体将是它成长阶段跟随的目标,它的大脑里是不是建立了一个虚拟印象,或者说建立了对这个印象的依赖性情感?很多动物的母爱比人类的母爱有过之无不及,我们知道这种情感与体内的一种分泌物有关,但这种分泌物的作用是使主体有一种感受;如果没有一个虚拟的感觉,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一个能进行自我体验的内部机制,动物的这种某种分泌物转化的母爱何以体现?很多动物会因为自己的小宝贝身上的气味有变化而无情地将其弃之不管;这种现象正说明了母爱的消失实质上就是虚拟感觉受到了破坏,使主体失去了相对于客体而言的内在体验。
人是理性动物,能够控制自己的虚拟感觉,比如能够轻而易举地对内心十分反感的人做出笑脸。黑猩猩肯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隐藏自己的感情,因它们是能再思的动物,这从它们也能欺骗同伴的行为上可以看出来。除此以外的所有动物都将跟着它们的“虚拟感觉”走,虚拟感觉是它们行为的绝对的控制系统。一只带着小鸡的母鸡会毫不犹豫的同老鹰打架,这是因为它的虚拟感觉里充满是母爱,而对于未处于这种状态的母鸡来说看见老鹰它感到的是恐惧,因而它将发出特有的叫声和采取躲避的行动。就是对于人类来说虚拟感觉也是第一控制系统,思维系统也只能说是第二控制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思维系统甚至是在为虚拟感觉服务,如单相思就往往能使人魂不守舍,成天想着的就是怎么样去接近或亲近那个人。
几千年来人们对艺术的起源总是不断地进行探索,客观上的探索应该说是很有成效的,但谁都知道这其实是一个主观上的问题;而恰恰是在这一点上人们的研究收获甚微,谁也没有说清人类为什么会有音乐,会有舞蹈,甚至几个月大的婴儿,也会啊、啊地唱自己的歌。听见节奏明快的音乐,不足周岁的幼儿就会高兴地随着节奏抖动自己的身体。动物界我们至今没有见到有关报到,估计也许黑猩猩等少数灵长类动物会有一点这种节奏感。现在根据我们的理论已完全可以认定:这些都是我们的虚拟感觉的杰作,是内在感受的外现,是人类特有的。黑猩猩可能会有节奏感,但由于其思维系统的单向性特征,它们即使有一点节奏感也不会外露,就是说黑猩猩不会有意识的做出有节奏的动作。而我们人类一岁以上的小孩,随时都会自发地出现节奏性动作。
人类这种先天的节奏感又是由什么机理构成的呢?人们也许一开始会想到我们的心跳,但稍有点音乐知识的人都知道,音乐的节拍与我们的心跳基本上没有关系,这与我们感觉到的“心”和我们的心脏完全不是一回事一样。当我们听着慢三步的舞曲跳舞时,我们会感到我们的“心”也在以嘭——喳——喳——的节拍速度跳动,但其实我们的心脏仍以每分钟约六十次的匀速跳动着,可见不是一回事。
问题还是要回到两个系统的原理上来:思维的第一阶段是应对,是思维系统根据外来信息对储存记忆系统已有信息进行应对,否则我们就不能进行认识。比如我们在街上遇见一个熟人,我们会一下子想起他的很多事来,他之所以是熟人就是因为我们的储存记忆中有他的信息,这是外来信息与我们内在有信息的应对。而对于需要进行体验的信息如音乐等,这种应对就会被放在虚拟感觉中来进行应对。如节奏感:当我们听见一首熟悉的乐曲及它所带有的节奏时,我们会用我们以前听过的这首乐曲的节奏去应对它,如果这个应对合拍的话,我们会感到舒畅和兴奋,但如果不合拍的话就会使我们心烦意乱。笔者就曾在一家营业性的大型舞厅中见到过一次有趣的事:乐队奏的是一首大家熟悉的中四步舞曲,开始时一切正常,大家高兴地跳着舞,但几分钟后不知怎么搞的节拍的重拍落到了第三拍上,这对于未必精通音乐的大众来说,不一定是个很明显的错误,但仅持续了十余秒钟,舞池中的几百人便全部停止了跳舞,人们都将迷惑的目光投向了乐队。事后笔者曾问过几位这其中的人,他们均表示:节拍有点不对头,至于为什么不对头,几乎都不知道。由此可见,我们听到的节拍一旦与我们的记忆中的节拍不合的话,也就是说我们的应对一旦不能成立的话,我们的虚拟感觉就要受到破坏,我们的节奏感也就不存在了。这就有力地证实了我们的节奏感是产生于虚拟感觉中的两个系统的对应;是这种对应在虚拟感觉中的共鸣和体现。反复听一首歌就会喜欢上这首歌,这就是电视剧的主题歌容易成为流行歌的心理原因。在我们唱歌时是思维记忆同储存记忆之间的对应。这与听别人唱歌有本质的不一样,如一个人如果在开始接触音乐时,比如学某种乐器时如果该乐器的音不准,那就有可能将导致这人一辈子发不准音;原因就在于我们自身的这种对应以及虚拟感觉中的体验上出现了偏差,这是绝大多数人唱不好歌的原因。历来人们都感到奇怪,大多数人能听准别人的发音,却听不准自己的发音,甚至一些歌唱家也会在个别音上自以为发音最准时唱走了音。其实,听别人唱歌是思维系统主持下的储存记忆系统与外来信息的应对,这之中有一个自动校对的过程;自己唱歌是储存记忆系统与虚拟感觉系统的馈对,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思维系统参与的程度较浅,因而出错的可能性很大。
依我们的理解,虚拟感觉就是感情环境中的思维系统与记忆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心态,如果这个环境出现缺省其表现形式也许就是我们知道的自闭症。因这种缺省将导致情感的感受能力出现问题,以及两个系统的交流倾向原始性的向内性,因而语言能力也将出现问题。
黑格尔等人说过,动物由于不会反思所以没有艺术。这是对的,但是离题有点远。他们并不知道,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虚拟感觉。虚拟感觉是心态,是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刺激的体验,是内在的心理环境,艺术和文学的产生就是虚拟感觉中情感体验的外现体现。无论是进行艺术和文学的创作还是对艺术和文学的欣赏,都离不开情感体验,都要以情感体验为基础。一部精彩的小说必须是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无论这种情感是悲的还是喜的。反过来讲,没有强烈的情感体验也就不可能写出精彩的小说,动人的诗歌来。这是人类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由此来看,艺术产生于人类的劳动和生活的说法是片面的。应该说,艺术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但它的形式、它所包含的情感却产生于我们那颗虚拟的“心”。说文学艺术产生于我们的“形象思维”也是没有根据的,根本不存在什么“形象思维”。文学艺术中的形象只是我们虚拟感觉中情感体验的具体体现而已,如果说文学艺术是我们的“体验思维”可能还差不多。
虚拟感觉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情感。前面我们说过,在较低级的动物那里就有了饱含情感的虚拟感觉。体现在我们人类的思维上,表现出来的就是态度和动力,也是自身的感受。我们的一言一行实际上都带有感情色彩,对事对物都有相应的态度。情感的强弱决定着行动的动力的力度。情感的产生是一种生理现象,我们并不认为我们的记忆系统会记下情感本身,但我们认为我们在某种心境下记下的“波”,当它再次被忆起时,它将同时刺激产生情感的生理系统,重现当初的心情。反过来讲,当某种心境控制着我们时,我们也会到储存记忆中去寻找相应的记忆:如在心情忧郁时往往会脱口哼出忧郁的歌,高兴时唱出明快的曲调。这样也许我们就能解释我们的一些特殊的心理现象:有时我们会突然记起一件使我们深感不快的事来,但如这时受到别的信息的干扰,这件事立即便被遗忘了,但它刺激起来的不愉快心情却不会立即消失,这时我们便会觉得我们莫名其妙地在生气。这便是人们时常不知为什么会突然感到烦躁,害怕等心理的原因;也可从这里看得出思维与情感的关系,以及虚拟感觉作为心态的独立性的体现。
由于虚拟感觉系统的作用,人类的文化大厦便慢慢地建立了起来,依我们的看法,人类大脑能够进行反思时,人类就开始会有进行交流的语言,但如果没有虚拟感觉系统,就不会有艺术。没有“我”这个自己独立于自己的概念,也就不会有宗教。(灵魂就是一个宗教概念)因为宗教是一种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方式、理解方式,是以“我”为基础的思维行为。高级点的动物也有虚拟感觉系统,但由于它们的思维系统与储存记忆系统还不能达到反思的程度,因此它们不会有代词“我”的概念。它们也就不会有宗教;不会有艺术。(艺术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
虚拟感觉最典型的表现是我们的“心”的感觉,以至于有“心理学”这门学科。其实这个“心”是我们的大脑虚拟出来的,与我们的心脏不是一回事。这个“心”是我们身体的中心点,而我们的心脏几乎都不在这个点上,一般人的心脏都在胸腔的左侧,离这个中心点约五到十厘米左右。我们大脑虚拟的这个中心点的最原始的作用是平衡我们的身体,这是我们行动的所必须的,如果没有这个虚拟的中心点我们甚至不可能在沙发上坐稳。所有的动物都有本能的平衡系统。但除了黑猩猩等少数灵长类神经系统已出现两个系统分离的动物可能会有这种“心”的感觉外,别的动物由于没有独立的思维系统,不能反观自己的内部,因而不会有一颗具体的“心”的感觉。黑猩猩有这种感觉,我们知道黑猩猩在情绪激动时有拍打自己胸口的习惯,这种在动物界几乎是绝无仅有的行为,说明黑猩猩不仅有“心”的感觉而且这颗“心”还充满了情感。
我们人类的这种虚拟感觉完全可以认为是我们思维系统用来控制我们行为、情感甚至部分思维的一个内在工具。同时它也是我们感觉到的我们的“自我”的表现形式。就是说虚拟感觉仅是我们整体“自我”的一部份,比如人们所谓的意志就不是虚拟感觉本身,但要通过虚拟感觉来实现。意志力在某些时候实质上就是我们控制虚拟感觉的力量:如一个人遭到严刑拷打要他讲出其同伴的名单时,他如果有足够的意志力来将他的心态稳定在一个较为平常的状态下,那么对他的任何折磨都将无济于事。肉体在遭受打击时我们会感到剧烈的疼痛,面对疼痛我们本能的要去躲避或设法解除这种疼痛,而如果只能忍受的话,那就要靠我们的虚拟感觉去抵抗来自感觉系统的这种疼痛的冲击;这需要有强大的意志力,意志力这时就体现于稳定我们的心态的力量,是将我们的心态稳定在受到疼痛冲击而不向我们躲避疼痛的本能屈服的状态上。如一个内心充满仇恨和愤怒的人,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往往能坦然待之,这是因为他的仇恨的情感占据了他的虚拟感觉并且稳定了他的虚拟感觉系统,使他能够承受巨大的痛苦。由此可见我们这颗虚拟的“心”本身只是一个形式,它的内容还要来自思维系统和储存记忆系统。
虚拟感觉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人们的幻觉了。有些精神病人会出现幻听,并按幻听去行动,这是神经系统出现了病变导致的,也是人们理解的。但人们自己造成的幻觉却很少被理解甚至带来严重后果。如我国古已有的“气功”就是如此:一个人如果将注意力长时间多次集中于身体的某一点,并且想着这里会有一股气会走到身体的另一个地方去,那么要不了多久他就会感到真有这么一股气在那个地方流动,这是我们的虚拟感觉给我们开的一个大玩笑。而这个玩笑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一旦这种虚拟感觉形成,要想消除它就很不容易。这是形成唐吉诃德式的,某些人在旁人看来什么都正常,就是一说到某个问题时就不正常了的现象的根本原因。
我们前面说过动物绝大多数没有“心”的感觉,但并不等于说动物就没有虚拟感觉,只不过这种感觉是更接近直觉,更接近本能的感觉,并且是动作行为的动力来源,是控制系统。比如刚从蛋里孵化出来的小鸡,它见到的第一个活动的物体将是它成长阶段跟随的目标,它的大脑里是不是建立了一个虚拟印象,或者说建立了对这个印象的依赖性情感?很多动物的母爱比人类的母爱有过之无不及,我们知道这种情感与体内的一种分泌物有关,但这种分泌物的作用是使主体有一种感受;如果没有一个虚拟的感觉,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一个能进行自我体验的内部机制,动物的这种某种分泌物转化的母爱何以体现?很多动物会因为自己的小宝贝身上的气味有变化而无情地将其弃之不管;这种现象正说明了母爱的消失实质上就是虚拟感觉受到了破坏,使主体失去了相对于客体而言的内在体验。
人是理性动物,能够控制自己的虚拟感觉,比如能够轻而易举地对内心十分反感的人做出笑脸。黑猩猩肯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隐藏自己的感情,因它们是能再思的动物,这从它们也能欺骗同伴的行为上可以看出来。除此以外的所有动物都将跟着它们的“虚拟感觉”走,虚拟感觉是它们行为的绝对的控制系统。一只带着小鸡的母鸡会毫不犹豫的同老鹰打架,这是因为它的虚拟感觉里充满是母爱,而对于未处于这种状态的母鸡来说看见老鹰它感到的是恐惧,因而它将发出特有的叫声和采取躲避的行动。就是对于人类来说虚拟感觉也是第一控制系统,思维系统也只能说是第二控制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思维系统甚至是在为虚拟感觉服务,如单相思就往往能使人魂不守舍,成天想着的就是怎么样去接近或亲近那个人。
几千年来人们对艺术的起源总是不断地进行探索,客观上的探索应该说是很有成效的,但谁都知道这其实是一个主观上的问题;而恰恰是在这一点上人们的研究收获甚微,谁也没有说清人类为什么会有音乐,会有舞蹈,甚至几个月大的婴儿,也会啊、啊地唱自己的歌。听见节奏明快的音乐,不足周岁的幼儿就会高兴地随着节奏抖动自己的身体。动物界我们至今没有见到有关报到,估计也许黑猩猩等少数灵长类动物会有一点这种节奏感。现在根据我们的理论已完全可以认定:这些都是我们的虚拟感觉的杰作,是内在感受的外现,是人类特有的。黑猩猩可能会有节奏感,但由于其思维系统的单向性特征,它们即使有一点节奏感也不会外露,就是说黑猩猩不会有意识的做出有节奏的动作。而我们人类一岁以上的小孩,随时都会自发地出现节奏性动作。
人类这种先天的节奏感又是由什么机理构成的呢?人们也许一开始会想到我们的心跳,但稍有点音乐知识的人都知道,音乐的节拍与我们的心跳基本上没有关系,这与我们感觉到的“心”和我们的心脏完全不是一回事一样。当我们听着慢三步的舞曲跳舞时,我们会感到我们的“心”也在以嘭——喳——喳——的节拍速度跳动,但其实我们的心脏仍以每分钟约六十次的匀速跳动着,可见不是一回事。
问题还是要回到两个系统的原理上来:思维的第一阶段是应对,是思维系统根据外来信息对储存记忆系统已有信息进行应对,否则我们就不能进行认识。比如我们在街上遇见一个熟人,我们会一下子想起他的很多事来,他之所以是熟人就是因为我们的储存记忆中有他的信息,这是外来信息与我们内在有信息的应对。而对于需要进行体验的信息如音乐等,这种应对就会被放在虚拟感觉中来进行应对。如节奏感:当我们听见一首熟悉的乐曲及它所带有的节奏时,我们会用我们以前听过的这首乐曲的节奏去应对它,如果这个应对合拍的话,我们会感到舒畅和兴奋,但如果不合拍的话就会使我们心烦意乱。笔者就曾在一家营业性的大型舞厅中见到过一次有趣的事:乐队奏的是一首大家熟悉的中四步舞曲,开始时一切正常,大家高兴地跳着舞,但几分钟后不知怎么搞的节拍的重拍落到了第三拍上,这对于未必精通音乐的大众来说,不一定是个很明显的错误,但仅持续了十余秒钟,舞池中的几百人便全部停止了跳舞,人们都将迷惑的目光投向了乐队。事后笔者曾问过几位这其中的人,他们均表示:节拍有点不对头,至于为什么不对头,几乎都不知道。由此可见,我们听到的节拍一旦与我们的记忆中的节拍不合的话,也就是说我们的应对一旦不能成立的话,我们的虚拟感觉就要受到破坏,我们的节奏感也就不存在了。这就有力地证实了我们的节奏感是产生于虚拟感觉中的两个系统的对应;是这种对应在虚拟感觉中的共鸣和体现。反复听一首歌就会喜欢上这首歌,这就是电视剧的主题歌容易成为流行歌的心理原因。在我们唱歌时是思维记忆同储存记忆之间的对应。这与听别人唱歌有本质的不一样,如一个人如果在开始接触音乐时,比如学某种乐器时如果该乐器的音不准,那就有可能将导致这人一辈子发不准音;原因就在于我们自身的这种对应以及虚拟感觉中的体验上出现了偏差,这是绝大多数人唱不好歌的原因。历来人们都感到奇怪,大多数人能听准别人的发音,却听不准自己的发音,甚至一些歌唱家也会在个别音上自以为发音最准时唱走了音。其实,听别人唱歌是思维系统主持下的储存记忆系统与外来信息的应对,这之中有一个自动校对的过程;自己唱歌是储存记忆系统与虚拟感觉系统的馈对,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思维系统参与的程度较浅,因而出错的可能性很大。
依我们的理解,虚拟感觉就是感情环境中的思维系统与记忆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心态,如果这个环境出现缺省其表现形式也许就是我们知道的自闭症。因这种缺省将导致情感的感受能力出现问题,以及两个系统的交流倾向原始性的向内性,因而语言能力也将出现问题。
黑格尔等人说过,动物由于不会反思所以没有艺术。这是对的,但是离题有点远。他们并不知道,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虚拟感觉。虚拟感觉是心态,是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刺激的体验,是内在的心理环境,艺术和文学的产生就是虚拟感觉中情感体验的外现体现。无论是进行艺术和文学的创作还是对艺术和文学的欣赏,都离不开情感体验,都要以情感体验为基础。一部精彩的小说必须是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无论这种情感是悲的还是喜的。反过来讲,没有强烈的情感体验也就不可能写出精彩的小说,动人的诗歌来。这是人类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由此来看,艺术产生于人类的劳动和生活的说法是片面的。应该说,艺术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但它的形式、它所包含的情感却产生于我们那颗虚拟的“心”。说文学艺术产生于我们的“形象思维”也是没有根据的,根本不存在什么“形象思维”。文学艺术中的形象只是我们虚拟感觉中情感体验的具体体现而已,如果说文学艺术是我们的“体验思维”可能还差不多。
虚拟感觉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情感。前面我们说过,在较低级的动物那里就有了饱含情感的虚拟感觉。体现在我们人类的思维上,表现出来的就是态度和动力,也是自身的感受。我们的一言一行实际上都带有感情色彩,对事对物都有相应的态度。情感的强弱决定着行动的动力的力度。情感的产生是一种生理现象,我们并不认为我们的记忆系统会记下情感本身,但我们认为我们在某种心境下记下的“波”,当它再次被忆起时,它将同时刺激产生情感的生理系统,重现当初的心情。反过来讲,当某种心境控制着我们时,我们也会到储存记忆中去寻找相应的记忆:如在心情忧郁时往往会脱口哼出忧郁的歌,高兴时唱出明快的曲调。这样也许我们就能解释我们的一些特殊的心理现象:有时我们会突然记起一件使我们深感不快的事来,但如这时受到别的信息的干扰,这件事立即便被遗忘了,但它刺激起来的不愉快心情却不会立即消失,这时我们便会觉得我们莫名其妙地在生气。这便是人们时常不知为什么会突然感到烦躁,害怕等心理的原因;也可从这里看得出思维与情感的关系,以及虚拟感觉作为心态的独立性的体现。
由于虚拟感觉系统的作用,人类的文化大厦便慢慢地建立了起来,依我们的看法,人类大脑能够进行反思时,人类就开始会有进行交流的语言,但如果没有虚拟感觉系统,就不会有艺术。没有“我”这个自己独立于自己的概念,也就不会有宗教。(灵魂就是一个宗教概念)因为宗教是一种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方式、理解方式,是以“我”为基础的思维行为。高级点的动物也有虚拟感觉系统,但由于它们的思维系统与储存记忆系统还不能达到反思的程度,因此它们不会有代词“我”的概念。它们也就不会有宗教;不会有艺术。(艺术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