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廉洁修身好的文章(1500字以上)

体载不限,内容向上,有个性,... 体载不限,内容向上,有个性, 展开
 我来答
xjj97
推荐于2017-11-25 · TA获得超过156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8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修身: 修身是从政的前提,从政必须有修身作为基础。从政的目的是正天下,如果没有修身作为基础,不仅不能正天下,反而会扰乱天下。如此说来,修身是为了从政,如果我们不从政,是否还需要修身呢?我们可以这样说,首先,如果一个人在有机会、有条件去从政,自己又有道德才能,却不从政,便是一种不合道义的做法;有道德才能却没有机会或没有条件,那是没有办法的问题;其次,从政不仅仅是指做官,在家中孝敬长辈、爱护晚辈、真诚待友,也可以说是从政的一种体现;其三,孔子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儒的修养是一个做人的修养,孔子学说如果归结为“儒”,那么,必须是“君子儒”,是注重道德修养的儒者,而不能仅仅为了做官谋私利的“小人儒”、“职业儒”,所以,人人都应该修养自己,至于修养到什么程度是另外一回事,修养与否却是自己的事情,所以,《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如何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已。如何从政?依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而已。《大学》中的原文是:“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明明德于天下”推到“致知在格物”,这是“寻根”的过程;从“物格而后知至”推到“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生发”的过程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