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是中国古代对帝王的尊称,译为”您“。
殿下:是中国古代对皇后、皇太子、诸王的敬称,次对皇帝的敬称“陛下”。
扩展资料:
陛本义是台阶。特指皇宫的台阶。《荆轲刺秦王》:“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此进至陛下。”古时帝王的卫士就在陛下两侧进行戒备。“陛下”是臣子对帝王的尊称。当帝王与臣子谈话时,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而告之。因而称“陛下”,意思是通过在你台阶下的臣属向你传达卑者话,表示卑者向尊者进言。
“殿下”一词出现于古籍要比“陛下”迟得多。一般说来,对太子、亲王、皇太后、皇后都用“殿下”这一尊称。例如南北朝时丘迟《答陈伯之书》“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中的“殿下”,即指临川郡王萧宏。但是“殿下”主要用于太子和亲王。他们生活起居在宫殿之中,所以有此称谓。
2013-08-01
殿下
殿下和陛下是一个意思。原来也是对天子的敬称。但称谓对象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汉代以后,演变为对太子、亲王的尊称。谢庄《庆皇太子服上至尊表》:“伏惟皇太子殿下,明两承乾,元良作贰。”又有丘迟《与陈伯之书》:“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总兹戎重。”按,梁武帝弟萧宏,封临川郡王。一说魏晋南北朝天子亦称“殿下”。《称谓录.天子》;“魏晋六朝称殿下。”唐代以后,惟太子、皇太后、皇后称“殿下”。《事物纪原》卷二:“汉以来,皇太子、诸王称殿下,至今循用之。”又按,三国时已称皇太后为殿下,见《三国.魏书.三少帝纪》。
2013-08-01
陛下一般用于礼仪场合,外国使臣对君主也称陛下;皇上是臣民对皇帝比较通俗的称呼;皇上从清朝开始出现,而陛下是秦始皇硬性规定的称法。
据东汉蔡邕《独断》,谓群臣与天子言,因距离远,先呼立陛下。侧近臣与之言,由彼上达。陛下之称,即由此而来。
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官家”、“至尊”等。
可笑现在的历史剧都把“陛下”称为“皇上”。清朝以前是没有人敢这样称呼皇帝的。
"陛"指的是设在皇宫正殿宝座正上方的藻井中的龙衔珠,相传为黄帝所设,传说非真命天子者,居其下必亡,故而"陛下"是专指真命天子的,也就是专指皇帝的。
"皇上"也是指的地位,是说其位置高于众王之上,众王之王者,皇上--皇帝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