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爱的教育》读后感800字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被认为是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名著,被各国公认为最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朱光潜、丰子恺、茅盾、夏衍等学者曾将此书作为当时立达学园的重点读物。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具有代表性的欧洲系列丛书》中。1994年被列入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青少年必读书目》之中。2001年被教育部指定为中小学语文新课标课外阅读书目。《爱的教育》超越了时代和国界的限制,被译成数百种文字,至今销量已超过15,000,000册,成为世界最受欢迎的读物之一。
《爱的教育》,原名《考莱》,在意大利语中是“心”的意思。原书在一九零四年已三百版,各国大概都有译本,书名却不一致。早在英译本虽仍作《考莱》,下又标《一个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日译本改称《爱的学校》。译者认为:如用《考莱》原名,在我国不能表出内容,《一个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似不及《爱的学校》来的简单。但因书中所叙述的不但是学校,连社会及家庭的情形都有,所以又以己意改名《爱的教育》。
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意大利小学四年级男孩安利柯(也有译成恩里科)的眼光,讲述了从四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10月份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全书共10卷,由100篇文章构成,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还包括亲人为他写的许多劝诫性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10则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通过塑造一个个看似渺小,实则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读者心中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波澜,使爱的美德永驻读者心中。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爱的教育》是一九二三年介绍到我国来的,在《东方杂志》上连载。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欢迎,可以说超过了任何一种《教育学》或《教育概论》。100年来,始终畅销不衰,目前已有一百多种文字的译本,并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影响遍布全世界,成为一部最富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是世界公认的文学名著,并且是一部人生成长中的“必读书”。
不仅如此,本书实际上还涉及到9-13岁的孩子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这部小说在当时给许多老师塑造了一个可以让他们仿效的模型,同样使孩子了解到如何为人处事,如何成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不仅是对家庭,还包括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相信通过阅读此书,孩子会受到人类全部美好品德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
《爱的教育》的中文版由夏丏尊先生于1924年翻译而成,漫画家丰子恺先生作插图和封面,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1846年12月21日出生于意大利里格拉州的一个小镇欧乃利亚。他在意大利北部皮埃蒙特地区的库涅奥城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那时的意大利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国内正酝酿着爱国主义,这股风潮自然也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他曾加入过军队,并在1865年从摩德纳军事学校毕业后就当了军官,参加过统一意大利的复兴运动的战役,退役后担任过随军记者和军报编辑,发表特写、报道、短篇小说。他退伍后定居都灵,致力于专业文学创作。他游历过欧、亚许多国家,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他继承马志尼“文学描写人民”的民主传统,赞美普通老百姓的真诚、善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暴露统治者的无情和凶残。亚米契斯的作品侧重描写军队和学校生活。1908年3月12日因心脏病于Bordighera(勃丁格尔)去世。二十岁时他从军校毕业,加入军队,开始写一些具有爱国风味的短篇故事,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意大利军旅生活》。1886年,四十岁的亚米契斯写出了他最畅销的书《爱的教育》。
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自幼酷爱学习和写作,是一位多产作家,也是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青年时代,他曾参加一八六六年解放意大利的战斗。由美国旅行回国后,他变成了社会主义者。后来,他担任军事刊物《战斗的意大利》的特派记者。他写了不少通迅、报道和短篇小说,把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意大利军队,作为祖国解放和复兴的重要力量予以热情的颂扬。二十二岁那年,他发表处女作《军营生活》,曾周游世界各国,撰写了许多游记,以明快、新颖的笔触,记叙各国的风土人情,同时贯串了作者爱国主义教育的宗旨。他是博爱主义者。他的许多作品以真挚、火热的心,反映了中下层人民穷困的生活和淳厚、朴直、友爱的品德,同时提倡谅解、 博爱的精神,以实现各阶级感情的融合,地位的平等。他接近社会主义运动后,把社会主义思想同博爱精神融为一体,提倡平民教育,企图以此协调不同社会阶级之间的关系。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五月一日》作于1889年,生前一直不愿公开发表,直到1980年始出版。它通过一个教授的坎坷际遇,反映19世纪末知识分子对社会前途的探索和意大利社会主义运动的诞生。就是这段难忘的生活的结晶,并由此出了名。而脍炙人口的小说《卡尔美拉》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1886年,《爱的教育》出版,为他赢得世界声誉,使他的创作生涯达到顶峰。
《爱的教育》一书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从10月份4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100多年来此书一直畅销不衰,并且曾多次被改编为动画片、电影、连环画,读者遍布全世界。而且在意大利学校儿童的读物中间,这一部也要算是最普遍的了。这书的目的,是打算写出儿童中间的友情,不为阶级及社会地位所阻隔的友情。他在这书里把小学生的世界活泼泼地映演在我们眼前了。成人了解儿童的友情本是不可能的事。但读了这几篇日记,谁都要把儿童时代的情感重新唤起。这是亚米契斯的最大成功处。当亚米契斯写这部书时,他的心中便充满了青年之火。所以书内的辞藻与结构虽不讲究,但单是一种情绪就能使读者十分感动了。与《爱的教育》同性质的,更有一部描写友谊的书,叫GliAmicio,是两大册的巨著,也非常动人。Collsonmorley的《意大利文学现象∕odernItalianLiterature》341一342页里说:“亚米契斯或者可以算得是最近半世纪来意大利最有名的作家了。他只有些小的创造力,他的作品的结构也很平常,而且他有一个弱点——就是为我们盎格鲁一撒克逊人所不大喜欢的伤感的悲观主义。他写得最出色的是书中的几个小人物。他的描写,差不多和照相一般准确,可是又都有生色。他出了许多游记:La Spagna,L’Marocco,Ricordi Di Lonara(1880)等。这不过是些印象主义的旅行纪事,因此有人给他一个徽号,叫‘文学的商业旅行家’(讥其旅行之目的专在作游记以赚钱也)。话虽如此,这些游记却又都是滑稽的,有时也略带感动的,而且滑稽和感动也都适乎其度。亚米契斯晚年变成一个社会主义者,他对于社会问题的见解,在II roman。di un maestro(1890),L’Oceano(1899)两部书上表现。La Carrozza Ditutti是一部长篇的动人的小品集,写电车中所见的丘林风物。亚米契斯自称为马志尼(一译为“曼佐尼”)的弟子,他的文学,他的信仰,他的癖性,都属于马志尼派,在 L’idioma gentile(1905)一书里,最足表现。他从马志尼学得自然的,单纯的,朴素的作风,这种作风,很受世人的赞赏。”《爱的教育》被公认为是一部人生成长中的必读书本。
青年时代正在意大利民族独立战争中。他的最初的作品Novelle和Bozzetti Militari即以感时忧国,激励了许多的读者的参与。但他的最好的作品,却都是游记。因为他所最擅长的是景物描写,并不是事物描写。由美国回国后,他变成了社会主义者,Sull Oceano一书便是他发表社会主义的见解的作品。
爱的教育》是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最著名的作品。它与著名意大利作家亚历山德罗·曼佐尼的《约婚夫妇》齐名,被誉为现代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同时,在意大利人的心中,它也是十九世纪意大利最伟大的十本小说之一。
这是一部以教育为目的的儿童文学作品。它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歌颂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的高尚情怀;它鼓励人们消除阶级观念,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努力实现各阶级人民相互尊重和相互平等。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爱的教育》都一直是整个意大利的青少年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说的主人公艾里克是一个刚上小学三年级的意大利男孩,他出生在一个衣食无忧的知识分子家庭。由于接受了他父亲的巨大影响,他在学习上勤奋努力,在生活中诚挚友善,是一个优秀的中产阶级少年。在书中,他以一个孩子的视觉角度、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在整整一个学年中,他的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的故事。虽然校园是书中绝大部分的故事演绎的舞台,但是,我们却可以从这样的一个小小的窗口看到当时整个意大利的一个缩影。品学兼优的德洛西和骄傲自大的瓦蒂尼同样出生在富裕的中产阶级阶层,前者真诚质朴、平易近人,后者却骄奢横溢,目中无人;而作为平民学生的代表者加罗内和克罗西,一个是非分明,敢于和邪恶抗争,是弱者心中的英雄;另一个活泼可爱,小小的年纪就帮助父母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如果说加罗菲的生意经和小聪明让人忍俊不禁,那么弗兰蒂的冷漠的内心和丑恶的面目则会令所有阅读这本书的人不齿。虽然作者用简单而平实的笔触勾勒出这一个个孩子形象的时候与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已经相差了上百年,但是他们却仿佛真的生活在我们的身边。也许这就是这本书几十年来都没有被人们忘却的真实原因吧。
除了艾里克的日记,《爱的教育》一书中还穿插了艾里克的父母和他的姐姐西尔维亚给他写的一些信以及九篇老师让孩子们听写下来的每月故事。如果说这些信带着深深的时代烙痕,让崇尚人文的现代人多少觉得有些教条,有点空洞,并不是那么有说服力的话,那么那九个故事的存在却包含着作者的许多匠心。聪明的读者,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到这九个故事中的九个英勇的少年他们来自意大利九个不同的大区(意大利的一个大区相当于中国的一个省份。),他们站在一起代表了整个新生的意大利和它的未来。故事中的九个小主人公们是九个小英雄,为了他们心目中崇高的目标,他们承受了巨大的牺牲,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不管是为了自己的祖国还是为了自己的家庭,他们在他们的事迹中表现出来的忘我和克己的精神,在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现代人眼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有些难以理解,甚至匪夷所思,但是它们却体现了意大利著名的政治家加富尔(1810-1861)当时的治国理念,是年轻的、刚刚统一的意大利所需要的奉献精神。
《爱的教育》这本意大利文的著作它原来的标题是“cuore”,如果直译的话,应该是“心”的意思。用“心”,也就是用“真诚的心和平等的概念”来对待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是该书的教育主旨,也是这本书最局限、甚至可以说最“失败”的一个地方。作为一个专业的新闻工作者,作者对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明知道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里,人与人最大的交流障碍在于他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而这一点不是简单的对“心” 的召唤能解决的,但是,他却没有勇气把自己心灵深处最真实的想法讲出来,而只能采取逃避和迂回的办法来号召所有的青少年都做一个有“心”的孩子。这一点,作者自己也早就认识到了,所以,在《爱的教育》获得成功之后,他在一些媒体上对自己的所谓“理智上”和“感情上”的矛盾作了深刻的自我批评。
随着时代的变迁,《爱的教育》对于意大利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已经不像它刚出版时那么重大,近几年来,在意大利本国的媒体上不断有文章抨击这本书存在的现实意义。有人批评它“田园式的、牧歌般的”情怀与乌托邦社会一样缺乏现实意义;有人抨击说那些每月故事中的英雄少年距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太遥远,是后文艺复兴时期的中小资产阶级不切实际的幻想;还有人说书中恩里科的班主任佩尔博尼老师采用的教育模式有煽情的嫌疑,已经不合时宜,对待当代的青少年我们需要把他们当做朋友,坦诚地与他们进行交流,等等等等。
但是,无论世事怎样变迁,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爱的教育》这本书在意大利的统一大业中产生的伟大的历史意义。大家都知道语言的统一是一个国家实现政治上的统一的必要条件。在很长的时间里,“意大利” 这个名词一直都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不是一个政治概念。如果说现代意大利语的开山鼻祖亚历山德罗·曼佐尼用他的经典著作《约婚夫妇》使现代意大利语实现了初步的统一,为意大利政治上的统一打下了一个基础,那么在《约婚夫妇》面市五十年之际到新生的意大利统一政权产生后的二十五年里,我们说是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进一步巩固了亚历山德罗·曼佐尼的成就,为意大利的统一大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德·亚米契斯叙述故事时采用的朴素、平实的语言使《爱的教育》成为了一部喜闻乐见的作品,使处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都能参与阅读。它对文字统一、文化推广的作用几乎可以和二战后进入人们生活的新型媒体——电视相媲美。另外,政治上的局限也并没有阻碍《爱的教育》在广大民众中获得伟大的成功,它提倡的奉献精神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甚至还对当时整个意大利社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就在今天,《爱的教育》也仍然是意大利的青少年们学习写作、表达时的“模范文章”。二〇〇一年六月十五日的意大利晚邮报的文化版上就有这么一篇文章,介绍意大利诗人帕斯科利给一个孩子的一封信。诗人在信中说: “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堪称青少年学习写作的典范。”
在谈完了《爱的教育》的写作背景以及它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之后,我们也不能忘记谈一下它对中国以及中国读者的意义。
自从著名教育学家夏丏尊老先生对照该书的英文和日文译本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以后,《爱的教育》在中国也风靡了几十年了。它之所以长期受到中国广大青少年及其家长们的青睐和它的中文译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中国人的眼中,广大青少年是幼苗、是花朵,大家都希望他们能沐浴着爱的春风茁壮成长,在阳光下盛开。
另外,这本以校园生活为主题,描写同窗情谊,歌颂友谊地久天长的书同时也让成人感动。试想,谁又没有过恩里科一样的童年,谁又不想拥有一个像加罗内一样的同学或者朋友呢?
《爱的教育》让孩子们读到了自己的生活,让成人想起往昔;阅读的人就像是沿着漫长的时光隧道,进行了一次心的旅程——或者说爱的旅程。
《爱的教育》,原名《考莱》,在意大利语中是“心”的意思。原书在一九零四年已三百版,各国大概都有译本,书名却不一致。早在英译本虽仍作《考莱》,下又标《一个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日译本改称《爱的学校》。译者认为:如用《考莱》原名,在我国不能表出内容,《一个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似不及《爱的学校》来的简单。但因书中所叙述的不但是学校,连社会及家庭的情形都有,所以又以己意改名《爱的教育》。
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意大利小学四年级男孩安利柯(也有译成恩里科)的眼光,讲述了从四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10月份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全书共10卷,由100篇文章构成,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还包括亲人为他写的许多劝诫性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10则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通过塑造一个个看似渺小,实则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读者心中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波澜,使爱的美德永驻读者心中。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爱的教育》是一九二三年介绍到我国来的,在《东方杂志》上连载。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欢迎,可以说超过了任何一种《教育学》或《教育概论》。100年来,始终畅销不衰,目前已有一百多种文字的译本,并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影响遍布全世界,成为一部最富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是世界公认的文学名著,并且是一部人生成长中的“必读书”。
不仅如此,本书实际上还涉及到9-13岁的孩子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这部小说在当时给许多老师塑造了一个可以让他们仿效的模型,同样使孩子了解到如何为人处事,如何成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不仅是对家庭,还包括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相信通过阅读此书,孩子会受到人类全部美好品德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
《爱的教育》的中文版由夏丏尊先生于1924年翻译而成,漫画家丰子恺先生作插图和封面,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1846年12月21日出生于意大利里格拉州的一个小镇欧乃利亚。他在意大利北部皮埃蒙特地区的库涅奥城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那时的意大利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国内正酝酿着爱国主义,这股风潮自然也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他曾加入过军队,并在1865年从摩德纳军事学校毕业后就当了军官,参加过统一意大利的复兴运动的战役,退役后担任过随军记者和军报编辑,发表特写、报道、短篇小说。他退伍后定居都灵,致力于专业文学创作。他游历过欧、亚许多国家,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他继承马志尼“文学描写人民”的民主传统,赞美普通老百姓的真诚、善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暴露统治者的无情和凶残。亚米契斯的作品侧重描写军队和学校生活。1908年3月12日因心脏病于Bordighera(勃丁格尔)去世。二十岁时他从军校毕业,加入军队,开始写一些具有爱国风味的短篇故事,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意大利军旅生活》。1886年,四十岁的亚米契斯写出了他最畅销的书《爱的教育》。
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自幼酷爱学习和写作,是一位多产作家,也是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青年时代,他曾参加一八六六年解放意大利的战斗。由美国旅行回国后,他变成了社会主义者。后来,他担任军事刊物《战斗的意大利》的特派记者。他写了不少通迅、报道和短篇小说,把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意大利军队,作为祖国解放和复兴的重要力量予以热情的颂扬。二十二岁那年,他发表处女作《军营生活》,曾周游世界各国,撰写了许多游记,以明快、新颖的笔触,记叙各国的风土人情,同时贯串了作者爱国主义教育的宗旨。他是博爱主义者。他的许多作品以真挚、火热的心,反映了中下层人民穷困的生活和淳厚、朴直、友爱的品德,同时提倡谅解、 博爱的精神,以实现各阶级感情的融合,地位的平等。他接近社会主义运动后,把社会主义思想同博爱精神融为一体,提倡平民教育,企图以此协调不同社会阶级之间的关系。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五月一日》作于1889年,生前一直不愿公开发表,直到1980年始出版。它通过一个教授的坎坷际遇,反映19世纪末知识分子对社会前途的探索和意大利社会主义运动的诞生。就是这段难忘的生活的结晶,并由此出了名。而脍炙人口的小说《卡尔美拉》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1886年,《爱的教育》出版,为他赢得世界声誉,使他的创作生涯达到顶峰。
《爱的教育》一书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从10月份4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100多年来此书一直畅销不衰,并且曾多次被改编为动画片、电影、连环画,读者遍布全世界。而且在意大利学校儿童的读物中间,这一部也要算是最普遍的了。这书的目的,是打算写出儿童中间的友情,不为阶级及社会地位所阻隔的友情。他在这书里把小学生的世界活泼泼地映演在我们眼前了。成人了解儿童的友情本是不可能的事。但读了这几篇日记,谁都要把儿童时代的情感重新唤起。这是亚米契斯的最大成功处。当亚米契斯写这部书时,他的心中便充满了青年之火。所以书内的辞藻与结构虽不讲究,但单是一种情绪就能使读者十分感动了。与《爱的教育》同性质的,更有一部描写友谊的书,叫GliAmicio,是两大册的巨著,也非常动人。Collsonmorley的《意大利文学现象∕odernItalianLiterature》341一342页里说:“亚米契斯或者可以算得是最近半世纪来意大利最有名的作家了。他只有些小的创造力,他的作品的结构也很平常,而且他有一个弱点——就是为我们盎格鲁一撒克逊人所不大喜欢的伤感的悲观主义。他写得最出色的是书中的几个小人物。他的描写,差不多和照相一般准确,可是又都有生色。他出了许多游记:La Spagna,L’Marocco,Ricordi Di Lonara(1880)等。这不过是些印象主义的旅行纪事,因此有人给他一个徽号,叫‘文学的商业旅行家’(讥其旅行之目的专在作游记以赚钱也)。话虽如此,这些游记却又都是滑稽的,有时也略带感动的,而且滑稽和感动也都适乎其度。亚米契斯晚年变成一个社会主义者,他对于社会问题的见解,在II roman。di un maestro(1890),L’Oceano(1899)两部书上表现。La Carrozza Ditutti是一部长篇的动人的小品集,写电车中所见的丘林风物。亚米契斯自称为马志尼(一译为“曼佐尼”)的弟子,他的文学,他的信仰,他的癖性,都属于马志尼派,在 L’idioma gentile(1905)一书里,最足表现。他从马志尼学得自然的,单纯的,朴素的作风,这种作风,很受世人的赞赏。”《爱的教育》被公认为是一部人生成长中的必读书本。
青年时代正在意大利民族独立战争中。他的最初的作品Novelle和Bozzetti Militari即以感时忧国,激励了许多的读者的参与。但他的最好的作品,却都是游记。因为他所最擅长的是景物描写,并不是事物描写。由美国回国后,他变成了社会主义者,Sull Oceano一书便是他发表社会主义的见解的作品。
爱的教育》是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最著名的作品。它与著名意大利作家亚历山德罗·曼佐尼的《约婚夫妇》齐名,被誉为现代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同时,在意大利人的心中,它也是十九世纪意大利最伟大的十本小说之一。
这是一部以教育为目的的儿童文学作品。它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歌颂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的高尚情怀;它鼓励人们消除阶级观念,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努力实现各阶级人民相互尊重和相互平等。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爱的教育》都一直是整个意大利的青少年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说的主人公艾里克是一个刚上小学三年级的意大利男孩,他出生在一个衣食无忧的知识分子家庭。由于接受了他父亲的巨大影响,他在学习上勤奋努力,在生活中诚挚友善,是一个优秀的中产阶级少年。在书中,他以一个孩子的视觉角度、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在整整一个学年中,他的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的故事。虽然校园是书中绝大部分的故事演绎的舞台,但是,我们却可以从这样的一个小小的窗口看到当时整个意大利的一个缩影。品学兼优的德洛西和骄傲自大的瓦蒂尼同样出生在富裕的中产阶级阶层,前者真诚质朴、平易近人,后者却骄奢横溢,目中无人;而作为平民学生的代表者加罗内和克罗西,一个是非分明,敢于和邪恶抗争,是弱者心中的英雄;另一个活泼可爱,小小的年纪就帮助父母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如果说加罗菲的生意经和小聪明让人忍俊不禁,那么弗兰蒂的冷漠的内心和丑恶的面目则会令所有阅读这本书的人不齿。虽然作者用简单而平实的笔触勾勒出这一个个孩子形象的时候与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已经相差了上百年,但是他们却仿佛真的生活在我们的身边。也许这就是这本书几十年来都没有被人们忘却的真实原因吧。
除了艾里克的日记,《爱的教育》一书中还穿插了艾里克的父母和他的姐姐西尔维亚给他写的一些信以及九篇老师让孩子们听写下来的每月故事。如果说这些信带着深深的时代烙痕,让崇尚人文的现代人多少觉得有些教条,有点空洞,并不是那么有说服力的话,那么那九个故事的存在却包含着作者的许多匠心。聪明的读者,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到这九个故事中的九个英勇的少年他们来自意大利九个不同的大区(意大利的一个大区相当于中国的一个省份。),他们站在一起代表了整个新生的意大利和它的未来。故事中的九个小主人公们是九个小英雄,为了他们心目中崇高的目标,他们承受了巨大的牺牲,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不管是为了自己的祖国还是为了自己的家庭,他们在他们的事迹中表现出来的忘我和克己的精神,在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现代人眼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有些难以理解,甚至匪夷所思,但是它们却体现了意大利著名的政治家加富尔(1810-1861)当时的治国理念,是年轻的、刚刚统一的意大利所需要的奉献精神。
《爱的教育》这本意大利文的著作它原来的标题是“cuore”,如果直译的话,应该是“心”的意思。用“心”,也就是用“真诚的心和平等的概念”来对待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是该书的教育主旨,也是这本书最局限、甚至可以说最“失败”的一个地方。作为一个专业的新闻工作者,作者对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明知道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里,人与人最大的交流障碍在于他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而这一点不是简单的对“心” 的召唤能解决的,但是,他却没有勇气把自己心灵深处最真实的想法讲出来,而只能采取逃避和迂回的办法来号召所有的青少年都做一个有“心”的孩子。这一点,作者自己也早就认识到了,所以,在《爱的教育》获得成功之后,他在一些媒体上对自己的所谓“理智上”和“感情上”的矛盾作了深刻的自我批评。
随着时代的变迁,《爱的教育》对于意大利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已经不像它刚出版时那么重大,近几年来,在意大利本国的媒体上不断有文章抨击这本书存在的现实意义。有人批评它“田园式的、牧歌般的”情怀与乌托邦社会一样缺乏现实意义;有人抨击说那些每月故事中的英雄少年距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太遥远,是后文艺复兴时期的中小资产阶级不切实际的幻想;还有人说书中恩里科的班主任佩尔博尼老师采用的教育模式有煽情的嫌疑,已经不合时宜,对待当代的青少年我们需要把他们当做朋友,坦诚地与他们进行交流,等等等等。
但是,无论世事怎样变迁,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爱的教育》这本书在意大利的统一大业中产生的伟大的历史意义。大家都知道语言的统一是一个国家实现政治上的统一的必要条件。在很长的时间里,“意大利” 这个名词一直都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不是一个政治概念。如果说现代意大利语的开山鼻祖亚历山德罗·曼佐尼用他的经典著作《约婚夫妇》使现代意大利语实现了初步的统一,为意大利政治上的统一打下了一个基础,那么在《约婚夫妇》面市五十年之际到新生的意大利统一政权产生后的二十五年里,我们说是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进一步巩固了亚历山德罗·曼佐尼的成就,为意大利的统一大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德·亚米契斯叙述故事时采用的朴素、平实的语言使《爱的教育》成为了一部喜闻乐见的作品,使处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都能参与阅读。它对文字统一、文化推广的作用几乎可以和二战后进入人们生活的新型媒体——电视相媲美。另外,政治上的局限也并没有阻碍《爱的教育》在广大民众中获得伟大的成功,它提倡的奉献精神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甚至还对当时整个意大利社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就在今天,《爱的教育》也仍然是意大利的青少年们学习写作、表达时的“模范文章”。二〇〇一年六月十五日的意大利晚邮报的文化版上就有这么一篇文章,介绍意大利诗人帕斯科利给一个孩子的一封信。诗人在信中说: “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堪称青少年学习写作的典范。”
在谈完了《爱的教育》的写作背景以及它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之后,我们也不能忘记谈一下它对中国以及中国读者的意义。
自从著名教育学家夏丏尊老先生对照该书的英文和日文译本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以后,《爱的教育》在中国也风靡了几十年了。它之所以长期受到中国广大青少年及其家长们的青睐和它的中文译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中国人的眼中,广大青少年是幼苗、是花朵,大家都希望他们能沐浴着爱的春风茁壮成长,在阳光下盛开。
另外,这本以校园生活为主题,描写同窗情谊,歌颂友谊地久天长的书同时也让成人感动。试想,谁又没有过恩里科一样的童年,谁又不想拥有一个像加罗内一样的同学或者朋友呢?
《爱的教育》让孩子们读到了自己的生活,让成人想起往昔;阅读的人就像是沿着漫长的时光隧道,进行了一次心的旅程——或者说爱的旅程。
展开全部
推荐范文
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爱的教育》是一本小说,又是一部巨著,原名《心》。是意大利亚米契斯的作品。它让我明明白白地懂得了什么是爱。 这本书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极力颂扬的地方。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
在看《爱的教育》时,我常常被书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迹感动。“瓦多帕的小爱国者”、“英雄的少年鼓手”、“小石匠”等等和孩子有关的故事中,都歌颂了儿童应具备的纯真情感,同时书中也表现了从家庭、学校到整个社会,都在营造一种极其良好的环境,培养着儿童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
其中我比较喜欢“小抄写员”这个感人的故事,主要写小学生朱利奥瞒着父亲每晚帮他抄写邮签,虽然语言朴实,叙述平实,但是朱利奥的懂事与孝顺,却深深地打动了我。朱利奥是个穷人家的孩子,父亲收入微薄,为了补贴家用,除了在铁路上工作外,他还给人当抄写员来挣钱。每晚,他都要用大大的正规字体抄写几百份邮签到深夜。朱利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每晚看见父亲上床后,就悄悄走进工作间,模仿父亲的笔迹开始抄写。父亲却一直没发现。但由于过度劳累和缺乏睡眠,朱利奥的成绩直线下降。父亲很是生气,但朱利奥没把真相告诉他。终于有一天,朱利奥在抄写时无意中碰落一本书,惊醒了父亲。父亲明白了一切,心中充满无限的怜爱和懊悔,他抱住朱利奥的头呜咽起来。多么感人的故事!多么懂事的孩子!多么可敬的精神!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为了帮家里挣钱,帮父亲减轻负担。面对父亲的责骂,他有多少次想把真相说出口,可他没有。就连父亲责骂他,他也毫无怨言。这多么难能可贵!要是换成我,肯定忍受不了,试想一下,要是自己的努力、懂事却换来了责骂,那多委屈呀!谁会希望一向宠爱自己的父亲因莫须有的“罪名”而讨厌自己呢?朱利奥的沉默与体谅,实在让我感动!
今后,我要向朱利奥学习,做一个体谅父母的乖巧女孩。我也希望人间处处有爱,处处是和谐的春天!
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爱的教育》是一本小说,又是一部巨著,原名《心》。是意大利亚米契斯的作品。它让我明明白白地懂得了什么是爱。 这本书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极力颂扬的地方。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
在看《爱的教育》时,我常常被书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迹感动。“瓦多帕的小爱国者”、“英雄的少年鼓手”、“小石匠”等等和孩子有关的故事中,都歌颂了儿童应具备的纯真情感,同时书中也表现了从家庭、学校到整个社会,都在营造一种极其良好的环境,培养着儿童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
其中我比较喜欢“小抄写员”这个感人的故事,主要写小学生朱利奥瞒着父亲每晚帮他抄写邮签,虽然语言朴实,叙述平实,但是朱利奥的懂事与孝顺,却深深地打动了我。朱利奥是个穷人家的孩子,父亲收入微薄,为了补贴家用,除了在铁路上工作外,他还给人当抄写员来挣钱。每晚,他都要用大大的正规字体抄写几百份邮签到深夜。朱利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每晚看见父亲上床后,就悄悄走进工作间,模仿父亲的笔迹开始抄写。父亲却一直没发现。但由于过度劳累和缺乏睡眠,朱利奥的成绩直线下降。父亲很是生气,但朱利奥没把真相告诉他。终于有一天,朱利奥在抄写时无意中碰落一本书,惊醒了父亲。父亲明白了一切,心中充满无限的怜爱和懊悔,他抱住朱利奥的头呜咽起来。多么感人的故事!多么懂事的孩子!多么可敬的精神!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为了帮家里挣钱,帮父亲减轻负担。面对父亲的责骂,他有多少次想把真相说出口,可他没有。就连父亲责骂他,他也毫无怨言。这多么难能可贵!要是换成我,肯定忍受不了,试想一下,要是自己的努力、懂事却换来了责骂,那多委屈呀!谁会希望一向宠爱自己的父亲因莫须有的“罪名”而讨厌自己呢?朱利奥的沉默与体谅,实在让我感动!
今后,我要向朱利奥学习,做一个体谅父母的乖巧女孩。我也希望人间处处有爱,处处是和谐的春天!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