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种植后有烂根怎么办.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番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主要病害:有番茄晚疫病,番茄早疫病,番茄褐色腐败病,番茄菌核病,番茄灰霉病,番茄青枯病,番茄软腐病,番茄枯萎病等。
①番茄晚疫病:本病为害叶、茎和果实。在叶片上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病斑形状不规则,周缘不明显,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后变褐色。病斑可扩大至整个或大半个叶片,潮湿时,在病健交界处,长出一圈白色霉状物(孢子囊及孢囊梗)干燥时,病叶迅速干枯,在茎和果柄上,病斑暗褐色,稍凹陷,边缘不明显。果实病斑不规则形,褐色或黑褐色,常作云纹状向外扩展。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稀疏的白色霉状物。病果质地硬实,斑面粗糙,不光滑。
本病由真菌致病疫霉侵染引起,发病适宜温度是18~22℃,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即低温潮湿有利于本斑的发生和流行。当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内积水,氮肥过多,长势茂密,通风不良,早晚有雾,雨季早,雨水大等均易诱发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选择地势较高,不易积水的菜地种植。选种适宜本地的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喷洒杀菌剂:80%喷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雷多米尔锰锌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10天左右喷洒1次,共2~3次。
②番茄早疫病: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圆形,近圆形,褐色至黑褐色,有同心轮纹,严重时叶片枯死。茎部多发生在分枝处,褐色,棱形或椭圆形,稍凹陷,发病严重时,引起断枝。果实病部多发生在蒂部附近和有裂缝的地方,圆形或近圆形,稍凹陷,有同心轮纹,斑面上生黑色霉状物(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
本病由真菌茄链格孢侵染引起。高温高湿有利本病的发生。气温26~28℃,空气相对温度80%以上,连续多雾多雨,病情发展迅速。如果菜地缺肥,植株衰弱,发病加重。
防治方法:加强管理,做好田间排水工作,降低湿度。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喷洒杀菌剂: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每10天左右喷药1次,共2~3次。
③番茄灰霉病:主要为害果实,一般青果发病较重,被害时多先侵染残留在果实顶端的花柱或花托,然后再向果实延伸。病部果皮灰白色,无明显边缘,后在果面上密生灰色霉状物(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为害幼苗,引起软腐,上生灰色霉层。
本病由真菌灰葡萄孢侵染所致。病菌发育适温21~23℃,最低2℃,最高31℃,空气相对湿度达90%以上。分生孢子抗逆性强,在室内干燥条件下,长时间(约135天)的保持生活力。植株密度过大,生长过旺,早春多雨潮湿或生长期内低温受冻,均有利本病发生。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苗床)管理,通风降湿,防冻保温。摘除病果并深埋,减少病菌在田间(大棚内)传播侵染。喷洒杀菌剂: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10天喷药1次,共2~3次。
④番茄青枯病:本病多在番茄开花期间发生,病株叶片色泽变淡,萎蔫状,多从顶端叶片开始,中午前后极为明显,傍晚至天明,叶片恢复正常,反复多日后,萎蔫加剧,并自上而下蔓延。最后叶片不再恢复常态,全株死亡。从发病开始至整株死亡,一般需3~5天,如大雨潮湿,可延长7~10天。此外,病茎中、下部皮层粗糙,常长出长短不一的疣状突起和不定根。有时在病茎上发生油浸状褐色不规则斑块。病茎维管束变褐色,如将病茎作横切面检查,略加挤压,有乳白色黏液溢出(菌脓)。病株根部正常。
本病由细菌青枯假单孢杆菌侵染引起,病菌在土壤中及病残体内越冬,藉雨水和灌溉水传播,从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在维管束的导管内繁殖扩展,病菌生长发育温度10~41℃,最适温度30~37℃,对酸碱度适应范围pH6.0~8.0,以pH6.6最适。土温在20℃以上,病菌开始活动,25℃活动最盛。多雨、重茬栽培,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潮湿或久旱大雨,天气转晴,气温急剧上升,酸性土壤,伤害根系,最易诱发和加重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实行3年以上轮作制。发病严重地块,结合整地,增施消石灰,调整土壤酸碱度呈微碱性反应。改进栽培技术,深沟窄厢或高畦种植,避免积水伤根。选种适宜本地区的抗病品种。
⑤番茄枯萎病:发病初期,病株叶片自下向上变黄,变褐枯死,多残留在茎上不脱落。也有初发病时半边茎上的叶片发黄或半个叶片(以主脉为轴)发黄,另半边叶片正常,但最后整个叶片均发病。为害严重时,除顶端数叶片外,全均枯死。为害轻的,除下部叶片枯死外,其他叶片正常,开花,结果与健株无大差异。病株主根一般正常,少数侧根腐烂。剖开茎部,维管束变褐色。天气潮湿时,茎基部常长出粉红色霉状物(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
本病由真菌番茄尖镰孢侵染引起,只为害番茄,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留在土中越冬,也可在土中进行腐生多年,种子也带菌。病菌从根部伤口侵入,在维管束内蔓延,产生番茄素引起叶片枯黄。最适本病发生的土温为28℃,33℃以上或21℃以下对病害发生不利。土壤含水量高,症状表现发生严重,土壤含水量低症状表现轻微。土壤根结线虫发生多的地块,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播种前床土用50%立枯净土壤杀菌消毒。加强田间管理,避免田间积水。药剂防治: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每株用药液250毫升,每10~14天灌1次,共2~3次。
⑥番茄病毒病:本病由于致病的病毒种类不同,表现症状也不相同,主要表现三种不同症状。
花叶:主要为烟草花叶病毒(TMV)侵染引起,叶面呈现黄绿相间的花叶,果呈花脸症状。
蕨叶:主要由黄瓜花叶病毒(CMV)侵染所致。发病时叶背面叶脉呈紫色,叶片向上卷曲,变厚变硬,严重时叶片呈线条状,植株变矮,叶片簇生。
条斑坏死:由几种病原复合侵染所致,病株的叶脉、叶柄、茎秆呈深褐色条状坏死,果实上产生不规则褐色凹陷状死斑,果实畸形,果肉的输导组织变黑坏死。严重时,全株枯死。
本病由系统性侵染的病毒所致。毒源分布普遍而广泛。土壤,种子为初次侵染源,田间操作,人为和机械的接触,蚜虫为害和飞迁,均可再次侵染。此外,栽培管理粗放,肥水条件差,植株生长不良,特别是高温干旱均可造成本病的大流行。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无病田块留种;播种前,种子用清水浸泡3~4小时,再放在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种20~30分钟。取出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药液后,按常规方法催芽播种。加强苗床苗期管理,培育壮苗。消灭杂草。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蚜虫。
⑦番茄果腐病:本病发生在果实上,尤以成熟果发生较多,初呈淡褐色,无一定形,边缘不明显,果皮皱缩,后期可扩展到半个或整个果面,软腐,面上发生棉絮状白色或灰白色菌丝。
本病由真菌镰刀菌侵染引起,病菌为弱寄生菌,腐生性强,多从果皮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多雨、潮湿发病多。
防治方法:主要是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采摘。
⑧番茄脐腐病:本病只为害绿色果实。在其顶端脐部及其附近,初呈水渍状发暗绿色不规则斑块,直径大小为1~2cm,边缘不明显,扩大后为暗褐色至黑褐色,有时可扩大到半个果面以上,由于病部果肉崩溃与腐烂。以及水分逐渐消失的结果,后期病斑表面产生墨绿色或粉红色的霉状物(腐生菌)。为害较大的果实,病斑外缘绿色部分多提早变红。本病多发生在第1层和第2层花序上果实。
本病为生理病害,主要原因是植株生长期间水分供应失调引起。亦有人认为植株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钙素,导致果实脐部细胞生理紊乱,失去控制水分的能力。一般多在雨后接着干旱或前期灌水过多,后期不灌水、发病重。
防治方法:加强管理,增强土壤保水能力。高温干燥期间,避免使用浓度过高或含氮量过多的化学肥料。喷洒1%过磷酸钙液。
(2)主要虫害:有棉铃虫和蚜虫。
①棉铃虫:以老熟幼虫化蛹在土中越冬,春季羽化成蛾,在棉花或番茄嫩叶上产卵,孵化后蛀入果实为害,并可转移数果。使果实脱落,或虽不脱落,因产生蛀孔和虫粪也不能食用。一年发生几代,夏秋为害最重。
防治方法:冬耕、冬灌及田间耕作可以灭蛹,在番茄田间套作甜玉米,可诱蛾产卵,再集中消灭心叶中幼虫。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掌握在虫卵孵化高峰期用2.5%的溴氰菊脂加水2000~3000倍液或用BT乳剂250~3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000~5000倍液等喷雾,共1~2次。
②蚜虫:多在初夏发生,多在嫩叶上群集刺吸汁液。分泌蜜露,使叶片卷缩,生长停滞,并传播病毒病。干旱少雨有利于蚜虫的发生。
防治方法 避蚜;苗床周围清除杂草,可减少虫源。诱杀:在黄色木板上涂机油插于田间高约70cm,可诱杀有翅蚜。药剂防治:可用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喷雾。
(1)主要病害:有番茄晚疫病,番茄早疫病,番茄褐色腐败病,番茄菌核病,番茄灰霉病,番茄青枯病,番茄软腐病,番茄枯萎病等。
①番茄晚疫病:本病为害叶、茎和果实。在叶片上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病斑形状不规则,周缘不明显,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后变褐色。病斑可扩大至整个或大半个叶片,潮湿时,在病健交界处,长出一圈白色霉状物(孢子囊及孢囊梗)干燥时,病叶迅速干枯,在茎和果柄上,病斑暗褐色,稍凹陷,边缘不明显。果实病斑不规则形,褐色或黑褐色,常作云纹状向外扩展。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稀疏的白色霉状物。病果质地硬实,斑面粗糙,不光滑。
本病由真菌致病疫霉侵染引起,发病适宜温度是18~22℃,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即低温潮湿有利于本斑的发生和流行。当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内积水,氮肥过多,长势茂密,通风不良,早晚有雾,雨季早,雨水大等均易诱发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选择地势较高,不易积水的菜地种植。选种适宜本地的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喷洒杀菌剂:80%喷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雷多米尔锰锌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10天左右喷洒1次,共2~3次。
②番茄早疫病: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圆形,近圆形,褐色至黑褐色,有同心轮纹,严重时叶片枯死。茎部多发生在分枝处,褐色,棱形或椭圆形,稍凹陷,发病严重时,引起断枝。果实病部多发生在蒂部附近和有裂缝的地方,圆形或近圆形,稍凹陷,有同心轮纹,斑面上生黑色霉状物(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
本病由真菌茄链格孢侵染引起。高温高湿有利本病的发生。气温26~28℃,空气相对温度80%以上,连续多雾多雨,病情发展迅速。如果菜地缺肥,植株衰弱,发病加重。
防治方法:加强管理,做好田间排水工作,降低湿度。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喷洒杀菌剂: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每10天左右喷药1次,共2~3次。
③番茄灰霉病:主要为害果实,一般青果发病较重,被害时多先侵染残留在果实顶端的花柱或花托,然后再向果实延伸。病部果皮灰白色,无明显边缘,后在果面上密生灰色霉状物(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为害幼苗,引起软腐,上生灰色霉层。
本病由真菌灰葡萄孢侵染所致。病菌发育适温21~23℃,最低2℃,最高31℃,空气相对湿度达90%以上。分生孢子抗逆性强,在室内干燥条件下,长时间(约135天)的保持生活力。植株密度过大,生长过旺,早春多雨潮湿或生长期内低温受冻,均有利本病发生。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苗床)管理,通风降湿,防冻保温。摘除病果并深埋,减少病菌在田间(大棚内)传播侵染。喷洒杀菌剂: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10天喷药1次,共2~3次。
④番茄青枯病:本病多在番茄开花期间发生,病株叶片色泽变淡,萎蔫状,多从顶端叶片开始,中午前后极为明显,傍晚至天明,叶片恢复正常,反复多日后,萎蔫加剧,并自上而下蔓延。最后叶片不再恢复常态,全株死亡。从发病开始至整株死亡,一般需3~5天,如大雨潮湿,可延长7~10天。此外,病茎中、下部皮层粗糙,常长出长短不一的疣状突起和不定根。有时在病茎上发生油浸状褐色不规则斑块。病茎维管束变褐色,如将病茎作横切面检查,略加挤压,有乳白色黏液溢出(菌脓)。病株根部正常。
本病由细菌青枯假单孢杆菌侵染引起,病菌在土壤中及病残体内越冬,藉雨水和灌溉水传播,从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在维管束的导管内繁殖扩展,病菌生长发育温度10~41℃,最适温度30~37℃,对酸碱度适应范围pH6.0~8.0,以pH6.6最适。土温在20℃以上,病菌开始活动,25℃活动最盛。多雨、重茬栽培,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潮湿或久旱大雨,天气转晴,气温急剧上升,酸性土壤,伤害根系,最易诱发和加重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实行3年以上轮作制。发病严重地块,结合整地,增施消石灰,调整土壤酸碱度呈微碱性反应。改进栽培技术,深沟窄厢或高畦种植,避免积水伤根。选种适宜本地区的抗病品种。
⑤番茄枯萎病:发病初期,病株叶片自下向上变黄,变褐枯死,多残留在茎上不脱落。也有初发病时半边茎上的叶片发黄或半个叶片(以主脉为轴)发黄,另半边叶片正常,但最后整个叶片均发病。为害严重时,除顶端数叶片外,全均枯死。为害轻的,除下部叶片枯死外,其他叶片正常,开花,结果与健株无大差异。病株主根一般正常,少数侧根腐烂。剖开茎部,维管束变褐色。天气潮湿时,茎基部常长出粉红色霉状物(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
本病由真菌番茄尖镰孢侵染引起,只为害番茄,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留在土中越冬,也可在土中进行腐生多年,种子也带菌。病菌从根部伤口侵入,在维管束内蔓延,产生番茄素引起叶片枯黄。最适本病发生的土温为28℃,33℃以上或21℃以下对病害发生不利。土壤含水量高,症状表现发生严重,土壤含水量低症状表现轻微。土壤根结线虫发生多的地块,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播种前床土用50%立枯净土壤杀菌消毒。加强田间管理,避免田间积水。药剂防治: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每株用药液250毫升,每10~14天灌1次,共2~3次。
⑥番茄病毒病:本病由于致病的病毒种类不同,表现症状也不相同,主要表现三种不同症状。
花叶:主要为烟草花叶病毒(TMV)侵染引起,叶面呈现黄绿相间的花叶,果呈花脸症状。
蕨叶:主要由黄瓜花叶病毒(CMV)侵染所致。发病时叶背面叶脉呈紫色,叶片向上卷曲,变厚变硬,严重时叶片呈线条状,植株变矮,叶片簇生。
条斑坏死:由几种病原复合侵染所致,病株的叶脉、叶柄、茎秆呈深褐色条状坏死,果实上产生不规则褐色凹陷状死斑,果实畸形,果肉的输导组织变黑坏死。严重时,全株枯死。
本病由系统性侵染的病毒所致。毒源分布普遍而广泛。土壤,种子为初次侵染源,田间操作,人为和机械的接触,蚜虫为害和飞迁,均可再次侵染。此外,栽培管理粗放,肥水条件差,植株生长不良,特别是高温干旱均可造成本病的大流行。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无病田块留种;播种前,种子用清水浸泡3~4小时,再放在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种20~30分钟。取出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药液后,按常规方法催芽播种。加强苗床苗期管理,培育壮苗。消灭杂草。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蚜虫。
⑦番茄果腐病:本病发生在果实上,尤以成熟果发生较多,初呈淡褐色,无一定形,边缘不明显,果皮皱缩,后期可扩展到半个或整个果面,软腐,面上发生棉絮状白色或灰白色菌丝。
本病由真菌镰刀菌侵染引起,病菌为弱寄生菌,腐生性强,多从果皮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多雨、潮湿发病多。
防治方法:主要是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采摘。
⑧番茄脐腐病:本病只为害绿色果实。在其顶端脐部及其附近,初呈水渍状发暗绿色不规则斑块,直径大小为1~2cm,边缘不明显,扩大后为暗褐色至黑褐色,有时可扩大到半个果面以上,由于病部果肉崩溃与腐烂。以及水分逐渐消失的结果,后期病斑表面产生墨绿色或粉红色的霉状物(腐生菌)。为害较大的果实,病斑外缘绿色部分多提早变红。本病多发生在第1层和第2层花序上果实。
本病为生理病害,主要原因是植株生长期间水分供应失调引起。亦有人认为植株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钙素,导致果实脐部细胞生理紊乱,失去控制水分的能力。一般多在雨后接着干旱或前期灌水过多,后期不灌水、发病重。
防治方法:加强管理,增强土壤保水能力。高温干燥期间,避免使用浓度过高或含氮量过多的化学肥料。喷洒1%过磷酸钙液。
(2)主要虫害:有棉铃虫和蚜虫。
①棉铃虫:以老熟幼虫化蛹在土中越冬,春季羽化成蛾,在棉花或番茄嫩叶上产卵,孵化后蛀入果实为害,并可转移数果。使果实脱落,或虽不脱落,因产生蛀孔和虫粪也不能食用。一年发生几代,夏秋为害最重。
防治方法:冬耕、冬灌及田间耕作可以灭蛹,在番茄田间套作甜玉米,可诱蛾产卵,再集中消灭心叶中幼虫。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掌握在虫卵孵化高峰期用2.5%的溴氰菊脂加水2000~3000倍液或用BT乳剂250~3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000~5000倍液等喷雾,共1~2次。
②蚜虫:多在初夏发生,多在嫩叶上群集刺吸汁液。分泌蜜露,使叶片卷缩,生长停滞,并传播病毒病。干旱少雨有利于蚜虫的发生。
防治方法 避蚜;苗床周围清除杂草,可减少虫源。诱杀:在黄色木板上涂机油插于田间高约70cm,可诱杀有翅蚜。药剂防治:可用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喷雾。
2013-08-03
展开全部
采用综合措施,培育无病壮苗 西红柿同茄科中的黄瓜一样,培育好无病壮苗是夺取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反之如果苗子细弱,高嫩则后期很难管理,且不易获得高产。要想培育好壮苗可重点掌握以下几个问题: 1、筛好营养土做好育苗床并适期播种。将发酵好的猪圈肥晒干碾细过筛,然后用已过筛的无菌熟土按3:1的土肥比拌好(80米长的棚用营养土5M3)。每立方米土肥中加入过磷酸钙1公斤,草大杰5—10公斤,掺和50%托布津或50%多菌灵80克拌匀。从大棚的第二间开始,每间整成两长5米,宽1.5米,高出地面8公分的育苗床,80米棚需整5—6个苗床。播种前,选择一个苗床做为育苗床,在苗床顶端泼浇细复土0.8公分,后盖地膜与作小拱棚,盖白色聚乙烯膜。待种子顶土后去掉地膜。作小拱棚可根据播期和当年气温高低而定。 2、掌握好适宜的温湿度,防止幼苗徒长 出苗时的温度应在25--30℃,幼苗70%的出土后去掉地膜放风,床温可维护在20—25℃,幼苗子叶伸展后,床温15--20℃,1—2片真叶后,白天25--30℃,夜间15--20℃,维持15—20天,并在1片真叶后间苗,株距3—4公分。 苗期可分苗1—1次。分苗前基本不浇水,出苗后到2—3片真叶时用分次复土法,共三次,每次约1公分。如果采用一次分苗法可采用此法。 3、适时分苗 在幼苗2—3片真叶后进行分苗。行距10—13公分,株距10公分,分苗时节用泥匙在已做好的苗床顶端开沟,开沟要浅并垂直,用水瓢浇小水,水掺后埋土,保持原来深度,要注意苗子茎叶干净,用水瓢小水,水掺后埋土,保持原来深度,要注意苗子茎叶干净,不要沾染泥水。 苗后,根据天气搭拱棚架,上扣塑料膜,使其床温在30--35℃,地温在20℃以上,以利于缓苗生长。同时,也可以采用基质穴盘育苗,效果更好。 4、化学控制 分苗前即可应用化学控制法防止幼苗徒长。一般可应用50%矮壮素原液1毫升加水4—5斤用洒水壶浇在苗床中,每平方米用兑好药水1—2斤(有效期一个月)也可用1000PPM单位浓度的矮壮素,每7—10天喷雾一次,喷3—4次。 三、积极备足肥料,科学配方施肥,为高产打下一个好基础 每亩除优质圈肥1万公斤外,还要结合深翻或起垅增施硫酸钾30—40公斤或草木灰200公斤,磷酸二铵20—30公斤。要想夺取高产,每亩可施1500—2000斤饼肥,但对饼肥要充分腐熟发酵,结合起垅施底肥或移栽时窝里放炮,或在开花以前及早追施。 四、适时定植,促使壮苗早发 在苗高20公分,6—7片真叶或苗龄50天后选择晴天及时定植,为使壮苗早发,定植前后一般注意以下几点: 1、起垅定植:采取大小行小高垅方式,即大行70—80公分,小行40公分,垅高10—15公分,每垅定植两行,每穴0.5—1斤。 2、定植前,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如果采用饼肥,可将豆饼砸成砖头大小,放于缸内浸泡几天,用手攥细待水发酵,缸中起泡沫,发酵好后,窝里放炮,每穴0.4—0.5斤。如果是圈肥可在起垅时包于埂内,不管使用哪种方法,都要在起垅或定植时增施磷酸二铵或复合肥,每亩20—30斤。如果穴施磷酸二铵或复合肥时要与饼肥一起撒施,并充分与穴中土壤混合,以免烧根。移栽前一天,要注意将苗床提前浇足水,做到挖大垛8—10立方厘米,挖垛时做到不伤根,不散垛,苗子分级进行定植。 3、定植时与定植后座果前忌浇大水。定植后,要注意将地温控制在20℃以上,气温保持在30--35℃,以利于缓苗生长。 4、定植后喷施一次300倍的马姆兰营养保护剂以后,每10—15天喷施一次。 5、喷施助壮素或矮壮素。定植缓苗后,可喷施两次1000PPM的助壮素(丰产灵),助壮素的兑法是50公斤清水中兑上含有效成份25%的助壮素20毫升;用矮壮素时是50公斤清水兑上矮壮素50毫升,每隔7天喷一次,共喷两次,并严格用药浓度。 五、加强中后期的技术管理,促使果实早、大、香。 1、根据密度定好果穗数量,根据果穗数量定好果实大小。每株可留8—10个果穗,不可过多,每个果穗应留3—4个果。这样才利于促使长大果。在整枝方面,一般采用单干整枝,竹芽绑蔓。 2、注意定植后的蹲苗。定植后至第一花序着果,主要是蹲苗,促使根系下扎,促下控上为丰产打好基础。如果是土壤含水量在20%以上时,千万不要浇水时,如因土壤、空气等条件造成的特殊旱象,需用磷酸二铵或复合肥适量用水化开,飘浇每株1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8-03
展开全部
1、选择抗病品种冬暖棚栽培的品种应采用无限生长型、大果、耐寒、耐阴、抗病的优良品种。 2、多施有机肥容易发生沤根的土壤多是粘重、透气性差的粘壤土。有机肥不但营养全面丰富,而且能有效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通透性,预防病害的发生。 3、栽前高温焖棚特别是重茬的土壤内有多种致病菌,高温焖棚可杀菌防病,方法是:在定植前7~10天,将棚内土壤深翻20厘米喷洒多菌灵杀菌剂,盖好薄膜使棚内温度达50~60℃,焖棚5~7天,重茬病重地块可重复2~3次。 4、控制浇水次数和时间冬暖棚由于温度低,土壤水分蒸发较少,应适当控制浇水,一般每隔7天一水,不能大水漫灌,也可隔一行浇一行。浇水的时间应掌握在“寒流尾,暖流头”,寒流或连阴天时不能浇水。 5、提高夜温影响冬暖棚蔬菜生产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夜温,提高夜温方法主要有①加厚草苫,厚度以白天盖棚后棚内不见光为准。②双层膜覆盖,即夜间草苫上加盖一层薄膜,既可保温,又可保护草苫不受雨雪侵蚀。 6、加强棚内通风透光冬暖棚内特别是浇水以后(在保证棚温的前提下)应增加通风透光量,减少棚内空气和土壤湿度,防止病害发生。 7、倒茬换土任何蔬菜长期在同一地块内种植,会造成病原菌大量繁殖,倒茬换土是防止重茬病害发生的有效措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番茄出现死苗烂根,专家教你如何防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