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回答
展开全部
这是你"谁有五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复习资料?''问题中的补充回答
三至五单元复习内容(语基部分)
一、 组词语。
[五单元]
赵( ) 璧( ) 召( ) 诺( )
赴( ) 壁( ) 招( ) 若( )
怯( ) 瑟( ) 拒( ) 诸( )
祛( ) 琴( ) 柜( ) 睹( )
荆( ) 缶( ) 卿( ) 妒( )
刑( ) 击( ) 聊( ) 护( )
忌( ) 曹( ) 督( ) 甘( )
忘( ) 槽( ) 暂( ) 干( )
鲁( ) 延( ) 幔( ) 私( )
兽( ) 廷( ) 漫( ) 弘( )
寨( ) 擂( ) 呐( ) 援( )
赛( ) 蕾( ) 纳( ) 缓( )
丞( ) 瑜( ) 弩( ) 唬( )
承( ) 喻( ) 努( ) 琥( )
诡( ) 踉( ) 跄( ) 胯( )
跪( ) 良( ) 抢( ) 挎( )
霹( ) 雳( ) 泄( ) 簌( )
辟( ) 历( ) 泻( ) 束( )
迸( ) 酥( ) 遂( ) 獐( )
进( ) 苏( ) 隧( ) 障( )
猕( ) 猿( ) 顽( ) 窍( )
弥( ) 缘( ) 玩( ) 巧( )
镌( ) 挠( )
隽( ) 饶( )
[四单元]
妮( ) 役( ) 硝( ) 炭( )
泥( ) 设( ) 消( ) 碳( )
谊( ) 谣( ) 噩( ) 耗( )
宜( ) 摇( ) 器( ) 耕( )
跺( ) 嫂( ) 挎( ) 篮( )
躲( ) 搜( ) 跨( ) 蓝( )
颧( ) 鬓( ) 稞( ) 搪( )
罐( ) 宾( ) 颗( ) 糖( )
熬( ) 唉( ) 敛( ) 疙( )
遨( ) 挨( ) 剑( ) 乞( )
瘩( ) 奄( ) 噎( ) 锈( )
塔( ) 掩( ) 壹( ) 绣( )
咆( ) 哮( ) 疯( ) 狞( )
抱( ) 酵( ) 病( ) 拧( )
淌( ) 肆( ) 揪( ) 豹( )
倘( ) 律( ) 秋( ) 豺( )
瞪( ) 呻( ) 膛( ) 搀( )
蹬( ) 神( ) 堂( ) 馋( )
祭( ) 奠( ) 旬( ) 募( )
忌( ) 尊( ) 句( ) 幕( )
泵( ) 筹( ) 吭( ) 颠( )
逬( ) 寿( ) 抗( ) 巅( )
[三单元]
梁( ) 惠( ) 诣( ) 乃( )
粱( ) 慧( ) 指( ) 仍( )
曰( ) 禽( ) 侮( ) 辱( )
日( ) 擒( ) 梅( ) 唇( )
谎( ) 敝( ) 矩( ) 囚( )
慌( ) 蔽( ) 跪( ) 因( )
嘻( ) 臣( ) 淮( ) 柑( )
嬉( ) 巨( ) 准( ) 甘( )
橘( ) 枳( ) 贼( ) 赔( )
桔( ) 积( ) 贱( ) 培( )
二、 词语搭配。
[五单元]
( )地说 ( )的典礼 ( )秦兵
( )难题 ( )的利益 ( )战袍
( )荆条 ( )的时候 ( )力量
( )大臣 ( )地迎接 ( )赵国
( )地图 抵御( ) 举行( )
侮辱( ) 解决( ) ( ) 地送回国
一( )信 商议( )( )酒席
( )军令状 ( )军匠们 靠近( )
( )水军
[四单元]
( )衣服 ( )炮火 ( )的温暖
( )肚子 ( )打糕 ( )的亲人
( )硝烟 ( )眼泪 ( )地等待
( )的孩子 解开( ) ( )的山路
( )地痛哭 供应( ) ( )地记得
( )篮子 ( )的野马 ( )地喊
( )地喊话 ( )的世界 ( )地说
( )的木桥 ( )地呻吟 ( )的脸
( )的世界 ( )地舔着 ( )地说
一( )野马 一( )豹子 一( )浪头
瞪了一( ) 喊了一( ) 一( )炮弹
[三单元]
( )的身材 ( )的枳 乘机( )
( )的样子 ( )的柑橘 访问( )
( )的道理 ( )的国家 身材( )( )地回答 ( )的人 依仗( )
( ) 的国家 ( )地说 安排( )
( )囚犯 ( )的国家 ( )开城门
( )一眼 ( )地笑
三、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闻—— 聪惠—— 强盛—— 侮辱——
吩咐—— 欺骗—— 规矩—— 招待——
担心—— 休养—— 焦急—— 崎岖——
刚强—— 情谊—— 忘怀—— 咆哮——
惊慌—— 拥戴—— 放肆—— 削弱——
商议—— 抵御—— 着急—— 允诺——
隆重—— 吩咐—— 推却—— 才干——
疑惑—— 惩罚—— 紧急——
四、 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出—— 聪惠—— 强盛—— 侮辱——
故意—— 温暖—— 难过—— 刚强——
崎岖—— 惊慌—— 沙哑—— 黎明——
放肆—— 削弱—— 诚意—— 胆怯——
第四单元复习内容(课内阅读)
[单元简析]
本单元课文在表达方法上各具特色。比如,《再见了,亲人》将抒情叙事相互交织,感情真挚强烈;《金色的鱼钩》先倒叙,再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清楚了鱼钩的来历,并通过具体的事例,赞美了老班长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革命前辈的怀念之情;《桥》在环境的描写上、语言的使用上(精练、干脆)以及文章的结尾都极具特色,这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强烈的感情。
[单元要求]
在阅读的时候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14、 再见了,亲人》
[课文简说]
本篇课文为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前3个自然段的写法大体相同。首先,都是用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密不可分的亲情。还以具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尾。这3个自然段中间叙述的内容又主要是由送别时的情景和追忆那些令人难忘的往事所组成,把现实的情景和往事结合起来,写得情真意切。课文的最后3个自然段以呼唤的方式,抒发了志愿军战士的心声,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
[重点句理解]
①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
课文开篇便以志愿军战士这段情真意切、朴实无华的语言渲染离别的气氛。作者首先以恳求的语气劝慰:“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一句话把志愿军战士对朝鲜老妈妈深深的敬意和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直接抒发出来。“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这句话简明扼要地表现出朝鲜老妈妈对志愿军战士慈母般的爱。“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一个问句和一个感叹句,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老妈妈的关心体贴,其间的深情不言而喻。“为什么摇头呢?”作者虽未直接去描写朝鲜老妈妈,但联系前面几句话可以想象到,一定是在志愿军劝她回家休息时,她摇头了,坚持一定要送,表现出朝鲜老妈妈对志愿军战士的依依惜别之情。“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一个反问句和一个重复否定句,更充分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永不忘怀的深情厚谊。
②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雪中送炭”是指下雪时送炭给别人取暖,比喻在别人最困难、最需要帮助时给予帮助。这里是说在志愿军战士“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的危急关头,朝鲜老妈妈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生命危险给志愿军战士送来打糕,给予战士们及时的支持和帮助,使这次战役取得了胜利。这里的“雪中”是指志愿军战士所面临的困境。这段话表达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热爱和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感激之情。
③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这是当妈妈牺牲的消息传来时,小金花爱与恨、悲痛与复仇的怒火交织在一起时的表情,她把失去亲人的痛苦转化成对敌人的满腔仇恨。这样一个刚强的孩子,妈妈牺牲时没有哭,与志愿军分别时却哭了。这种对敌人的“恨”与对志愿军的“爱”产生了强烈的对比,表现了朝鲜的孩子们与志愿军叔叔的亲密感情。
④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这样高的代价”是指朝鲜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付出了血的代价——被敌人的炮弹炸断了腿。这段话用反问的语气强调肯定了以大嫂为代表的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本文多处使用反问句,以形式上的否定达到内容上更加肯定的目的。无论是在情感的抒发,还是在语意的加重上,其表达效果都胜过了陈述句。
⑤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登上回国的列车,志愿军战士心中的万语千言,只能反复地用呼唤方式来表达。“再见了”,说明“依依惜别”;呼唤“亲人”,表现“关系亲密”;呼唤“亲爱的土地”,强调“深深的眷恋”。这里的呼唤简短而亲切,真挚而感人,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感情。
⑥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列车已经开动,志愿军战士请求“列车慢一点儿开”,以延长在朝鲜土地上的停留时间,以推迟与亲人分别的时间。这段话抒发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热爱之情,也表达了他们对曾经洒过鲜血的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情,进一步说明了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
⑦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课文虽没有直接去写列车已经开动,但透过字面,我们仿佛能够看见此时此刻列车正载着志愿军战士离开了曾经并肩战斗的朝鲜人民。“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这是志愿军战士心的呼唤,也同样是朝鲜人民的心声,它告诉人们: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中朝两国人民结下了亲如家人、牢不可破的深厚情谊。
[易错字]
本课的生字中,“谊”读yì,要注意读准字音。“嫂”字右上半部分是“臼”中间加一竖,书写时要注意“竖”要通到下边,与下边的“又”相接。“噩”字笔画较多,要注意疏密匀称,将字写美观。
《16、桥》作者:谈歌
[课文简说]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课文先写老汉将一个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让他排到队伍的最后;又写小伙子让老汉先走,而老汉把小伙子推上了桥,但就在这时木桥塌了,他们二人被洪水吞没了;最后写洪水退了以后,一个老太太来祭奠两个人,一个是她的丈夫,一个是她的儿子。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直到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知道了“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虽让人感到在“意料之外”,但联系前文仔细想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这样安排结构,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2)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如,课文开篇就写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短短的四个字,构成了两句话,不仅描写出雨水之“大”,而且表现出雨水的来势凶猛,为下文的山洪暴发作了铺垫。再如,课文最后写“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这里每句话都单独成段,语言极为洗练,却加强了故事的悲壮色彩,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如,“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他像一座山。”“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这几句话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使描写生动形象,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再如,“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洪水疯狂、肆虐的魔鬼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重点句理解]
①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这里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既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与人们在山洪暴发时“惊慌”“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乱哄哄”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又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②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中、在人们的重压下即将断裂的危急情景,也为下文写木桥的轰塌埋下了伏笔。
[词语理解]
势不可挡:来势迅猛,不可阻挡。
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稳。
三至五单元复习内容(语基部分)
一、 组词语。
[五单元]
赵( ) 璧( ) 召( ) 诺( )
赴( ) 壁( ) 招( ) 若( )
怯( ) 瑟( ) 拒( ) 诸( )
祛( ) 琴( ) 柜( ) 睹( )
荆( ) 缶( ) 卿( ) 妒( )
刑( ) 击( ) 聊( ) 护( )
忌( ) 曹( ) 督( ) 甘( )
忘( ) 槽( ) 暂( ) 干( )
鲁( ) 延( ) 幔( ) 私( )
兽( ) 廷( ) 漫( ) 弘( )
寨( ) 擂( ) 呐( ) 援( )
赛( ) 蕾( ) 纳( ) 缓( )
丞( ) 瑜( ) 弩( ) 唬( )
承( ) 喻( ) 努( ) 琥( )
诡( ) 踉( ) 跄( ) 胯( )
跪( ) 良( ) 抢( ) 挎( )
霹( ) 雳( ) 泄( ) 簌( )
辟( ) 历( ) 泻( ) 束( )
迸( ) 酥( ) 遂( ) 獐( )
进( ) 苏( ) 隧( ) 障( )
猕( ) 猿( ) 顽( ) 窍( )
弥( ) 缘( ) 玩( ) 巧( )
镌( ) 挠( )
隽( ) 饶( )
[四单元]
妮( ) 役( ) 硝( ) 炭( )
泥( ) 设( ) 消( ) 碳( )
谊( ) 谣( ) 噩( ) 耗( )
宜( ) 摇( ) 器( ) 耕( )
跺( ) 嫂( ) 挎( ) 篮( )
躲( ) 搜( ) 跨( ) 蓝( )
颧( ) 鬓( ) 稞( ) 搪( )
罐( ) 宾( ) 颗( ) 糖( )
熬( ) 唉( ) 敛( ) 疙( )
遨( ) 挨( ) 剑( ) 乞( )
瘩( ) 奄( ) 噎( ) 锈( )
塔( ) 掩( ) 壹( ) 绣( )
咆( ) 哮( ) 疯( ) 狞( )
抱( ) 酵( ) 病( ) 拧( )
淌( ) 肆( ) 揪( ) 豹( )
倘( ) 律( ) 秋( ) 豺( )
瞪( ) 呻( ) 膛( ) 搀( )
蹬( ) 神( ) 堂( ) 馋( )
祭( ) 奠( ) 旬( ) 募( )
忌( ) 尊( ) 句( ) 幕( )
泵( ) 筹( ) 吭( ) 颠( )
逬( ) 寿( ) 抗( ) 巅( )
[三单元]
梁( ) 惠( ) 诣( ) 乃( )
粱( ) 慧( ) 指( ) 仍( )
曰( ) 禽( ) 侮( ) 辱( )
日( ) 擒( ) 梅( ) 唇( )
谎( ) 敝( ) 矩( ) 囚( )
慌( ) 蔽( ) 跪( ) 因( )
嘻( ) 臣( ) 淮( ) 柑( )
嬉( ) 巨( ) 准( ) 甘( )
橘( ) 枳( ) 贼( ) 赔( )
桔( ) 积( ) 贱( ) 培( )
二、 词语搭配。
[五单元]
( )地说 ( )的典礼 ( )秦兵
( )难题 ( )的利益 ( )战袍
( )荆条 ( )的时候 ( )力量
( )大臣 ( )地迎接 ( )赵国
( )地图 抵御( ) 举行( )
侮辱( ) 解决( ) ( ) 地送回国
一( )信 商议( )( )酒席
( )军令状 ( )军匠们 靠近( )
( )水军
[四单元]
( )衣服 ( )炮火 ( )的温暖
( )肚子 ( )打糕 ( )的亲人
( )硝烟 ( )眼泪 ( )地等待
( )的孩子 解开( ) ( )的山路
( )地痛哭 供应( ) ( )地记得
( )篮子 ( )的野马 ( )地喊
( )地喊话 ( )的世界 ( )地说
( )的木桥 ( )地呻吟 ( )的脸
( )的世界 ( )地舔着 ( )地说
一( )野马 一( )豹子 一( )浪头
瞪了一( ) 喊了一( ) 一( )炮弹
[三单元]
( )的身材 ( )的枳 乘机( )
( )的样子 ( )的柑橘 访问( )
( )的道理 ( )的国家 身材( )( )地回答 ( )的人 依仗( )
( ) 的国家 ( )地说 安排( )
( )囚犯 ( )的国家 ( )开城门
( )一眼 ( )地笑
三、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闻—— 聪惠—— 强盛—— 侮辱——
吩咐—— 欺骗—— 规矩—— 招待——
担心—— 休养—— 焦急—— 崎岖——
刚强—— 情谊—— 忘怀—— 咆哮——
惊慌—— 拥戴—— 放肆—— 削弱——
商议—— 抵御—— 着急—— 允诺——
隆重—— 吩咐—— 推却—— 才干——
疑惑—— 惩罚—— 紧急——
四、 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出—— 聪惠—— 强盛—— 侮辱——
故意—— 温暖—— 难过—— 刚强——
崎岖—— 惊慌—— 沙哑—— 黎明——
放肆—— 削弱—— 诚意—— 胆怯——
第四单元复习内容(课内阅读)
[单元简析]
本单元课文在表达方法上各具特色。比如,《再见了,亲人》将抒情叙事相互交织,感情真挚强烈;《金色的鱼钩》先倒叙,再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清楚了鱼钩的来历,并通过具体的事例,赞美了老班长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革命前辈的怀念之情;《桥》在环境的描写上、语言的使用上(精练、干脆)以及文章的结尾都极具特色,这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强烈的感情。
[单元要求]
在阅读的时候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14、 再见了,亲人》
[课文简说]
本篇课文为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前3个自然段的写法大体相同。首先,都是用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密不可分的亲情。还以具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尾。这3个自然段中间叙述的内容又主要是由送别时的情景和追忆那些令人难忘的往事所组成,把现实的情景和往事结合起来,写得情真意切。课文的最后3个自然段以呼唤的方式,抒发了志愿军战士的心声,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
[重点句理解]
①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
课文开篇便以志愿军战士这段情真意切、朴实无华的语言渲染离别的气氛。作者首先以恳求的语气劝慰:“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一句话把志愿军战士对朝鲜老妈妈深深的敬意和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直接抒发出来。“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这句话简明扼要地表现出朝鲜老妈妈对志愿军战士慈母般的爱。“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一个问句和一个感叹句,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老妈妈的关心体贴,其间的深情不言而喻。“为什么摇头呢?”作者虽未直接去描写朝鲜老妈妈,但联系前面几句话可以想象到,一定是在志愿军劝她回家休息时,她摇头了,坚持一定要送,表现出朝鲜老妈妈对志愿军战士的依依惜别之情。“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一个反问句和一个重复否定句,更充分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永不忘怀的深情厚谊。
②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雪中送炭”是指下雪时送炭给别人取暖,比喻在别人最困难、最需要帮助时给予帮助。这里是说在志愿军战士“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的危急关头,朝鲜老妈妈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生命危险给志愿军战士送来打糕,给予战士们及时的支持和帮助,使这次战役取得了胜利。这里的“雪中”是指志愿军战士所面临的困境。这段话表达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热爱和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感激之情。
③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这是当妈妈牺牲的消息传来时,小金花爱与恨、悲痛与复仇的怒火交织在一起时的表情,她把失去亲人的痛苦转化成对敌人的满腔仇恨。这样一个刚强的孩子,妈妈牺牲时没有哭,与志愿军分别时却哭了。这种对敌人的“恨”与对志愿军的“爱”产生了强烈的对比,表现了朝鲜的孩子们与志愿军叔叔的亲密感情。
④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这样高的代价”是指朝鲜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付出了血的代价——被敌人的炮弹炸断了腿。这段话用反问的语气强调肯定了以大嫂为代表的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本文多处使用反问句,以形式上的否定达到内容上更加肯定的目的。无论是在情感的抒发,还是在语意的加重上,其表达效果都胜过了陈述句。
⑤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登上回国的列车,志愿军战士心中的万语千言,只能反复地用呼唤方式来表达。“再见了”,说明“依依惜别”;呼唤“亲人”,表现“关系亲密”;呼唤“亲爱的土地”,强调“深深的眷恋”。这里的呼唤简短而亲切,真挚而感人,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感情。
⑥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列车已经开动,志愿军战士请求“列车慢一点儿开”,以延长在朝鲜土地上的停留时间,以推迟与亲人分别的时间。这段话抒发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热爱之情,也表达了他们对曾经洒过鲜血的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情,进一步说明了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
⑦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课文虽没有直接去写列车已经开动,但透过字面,我们仿佛能够看见此时此刻列车正载着志愿军战士离开了曾经并肩战斗的朝鲜人民。“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这是志愿军战士心的呼唤,也同样是朝鲜人民的心声,它告诉人们: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中朝两国人民结下了亲如家人、牢不可破的深厚情谊。
[易错字]
本课的生字中,“谊”读yì,要注意读准字音。“嫂”字右上半部分是“臼”中间加一竖,书写时要注意“竖”要通到下边,与下边的“又”相接。“噩”字笔画较多,要注意疏密匀称,将字写美观。
《16、桥》作者:谈歌
[课文简说]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课文先写老汉将一个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让他排到队伍的最后;又写小伙子让老汉先走,而老汉把小伙子推上了桥,但就在这时木桥塌了,他们二人被洪水吞没了;最后写洪水退了以后,一个老太太来祭奠两个人,一个是她的丈夫,一个是她的儿子。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直到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知道了“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虽让人感到在“意料之外”,但联系前文仔细想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这样安排结构,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2)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如,课文开篇就写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短短的四个字,构成了两句话,不仅描写出雨水之“大”,而且表现出雨水的来势凶猛,为下文的山洪暴发作了铺垫。再如,课文最后写“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这里每句话都单独成段,语言极为洗练,却加强了故事的悲壮色彩,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如,“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他像一座山。”“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这几句话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使描写生动形象,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再如,“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洪水疯狂、肆虐的魔鬼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重点句理解]
①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这里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既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与人们在山洪暴发时“惊慌”“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乱哄哄”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又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②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中、在人们的重压下即将断裂的危急情景,也为下文写木桥的轰塌埋下了伏笔。
[词语理解]
势不可挡:来势迅猛,不可阻挡。
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稳。
展开全部
填空:
1、 从1——10这10个自然数中,奇数有( ),偶数有( ),质数有( ),合数有( )。
2、 从0、1、2、4中选出三个数字能被2、3、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 ),最大三位数是( )。
3、 把5/4、0.5、8/7、0.04、20/1几个数从小到大排列( )
4、 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 ),每段是5米的( )
5、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他们的乘积,这两个数的关系是( )
6、 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的和( )
7、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它的体积是( )
应用题:
1、 四年级学生看电影,每5人一组,6人一组,8人一组都差一人,这个班的人数在130人以内,四年级有多少人看电影?
2、 有一个长方体木箱,长4分米,宽和高都是3分米,这个木箱的容积是多少升?做这个木箱需要多少木板?
3、 一根木料第一次用去4/5,第二次用去1/10,第三次用去1/20,一共用去了多少?
4、 面粉加工厂用70千克小麦加工了33千克的面粉,平均每千克小麦可以加工多少面粉?
5、 一间长8米,宽6米。高3米的教室,要对它的四周墙壁和屋顶粉刷油漆,门窗面积为12.3平方米,如果一平方米需要3.46千克油漆,那么粉刷这间教室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解方程
X+(5+2.9)=70。9 X+3X+5X+11+89=X+99
X+62+55=45+11 X+99.9+999=1099
计算
(99+11)+89= 99+0.01+9= 11+66.362+9=
判断题
1.4*6=24,4是倍数,24是因数 ( )
1、 从1——10这10个自然数中,奇数有( ),偶数有( ),质数有( ),合数有( )。
2、 从0、1、2、4中选出三个数字能被2、3、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 ),最大三位数是( )。
3、 把5/4、0.5、8/7、0.04、20/1几个数从小到大排列( )
4、 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 ),每段是5米的( )
5、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他们的乘积,这两个数的关系是( )
6、 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的和( )
7、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它的体积是( )
应用题:
1、 四年级学生看电影,每5人一组,6人一组,8人一组都差一人,这个班的人数在130人以内,四年级有多少人看电影?
2、 有一个长方体木箱,长4分米,宽和高都是3分米,这个木箱的容积是多少升?做这个木箱需要多少木板?
3、 一根木料第一次用去4/5,第二次用去1/10,第三次用去1/20,一共用去了多少?
4、 面粉加工厂用70千克小麦加工了33千克的面粉,平均每千克小麦可以加工多少面粉?
5、 一间长8米,宽6米。高3米的教室,要对它的四周墙壁和屋顶粉刷油漆,门窗面积为12.3平方米,如果一平方米需要3.46千克油漆,那么粉刷这间教室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解方程
X+(5+2.9)=70。9 X+3X+5X+11+89=X+99
X+62+55=45+11 X+99.9+999=1099
计算
(99+11)+89= 99+0.01+9= 11+66.362+9=
判断题
1.4*6=24,4是倍数,24是因数 ( )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一块地75亩,上午耕24亩,下午耕26亩,已耕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还剩下几分之几?
★★2.王大伯把5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到期时他领到本金(存进的钱)和利息共536元。年利率是多少?
★★3.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汽车的速度是火车的3/4。汽车每小时比火车慢几千米?汽车每小时行驶几千米?
★★4.张大爷把2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一年,年利率为8.64%,到期可领到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
两次共用去多少千克油?第一次比第二次多用多少千克油?还剩下多少千克油?
比苹果树少多少棵?
多少人?
多少千克?
运。这批货物共有多少吨?
40页没有读。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12.某工厂生产的一种产品,每件成本37.4元,比原来降低了15%,原来每件成本多少元?
生产队耕地面积的80%,这个生产队的耕地面积是多少亩?
★★★14.小李做机器零件,已经做了240个,比计划还少20%,为了超额25%,小李还应再做多少个零件?
第二周比第一周多用去百分之几?
★★★16.小明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20%,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了25%,第三天又读了12页,正好读了全书的一半多2页,这本书共多少页?
★★★17.新华书店出售一批儿童读物,卖出80%以后,又运回745本,这样现有的书比卖出的本数还多25本,原有儿童读物多少本?
★★18.要生产240个零件,5小时完成了25%,照这样算,余下的还要生产几小时?
★★2.王大伯把5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到期时他领到本金(存进的钱)和利息共536元。年利率是多少?
★★3.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汽车的速度是火车的3/4。汽车每小时比火车慢几千米?汽车每小时行驶几千米?
★★4.张大爷把2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一年,年利率为8.64%,到期可领到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
两次共用去多少千克油?第一次比第二次多用多少千克油?还剩下多少千克油?
比苹果树少多少棵?
多少人?
多少千克?
运。这批货物共有多少吨?
40页没有读。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12.某工厂生产的一种产品,每件成本37.4元,比原来降低了15%,原来每件成本多少元?
生产队耕地面积的80%,这个生产队的耕地面积是多少亩?
★★★14.小李做机器零件,已经做了240个,比计划还少20%,为了超额25%,小李还应再做多少个零件?
第二周比第一周多用去百分之几?
★★★16.小明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20%,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了25%,第三天又读了12页,正好读了全书的一半多2页,这本书共多少页?
★★★17.新华书店出售一批儿童读物,卖出80%以后,又运回745本,这样现有的书比卖出的本数还多25本,原有儿童读物多少本?
★★18.要生产240个零件,5小时完成了25%,照这样算,余下的还要生产几小时?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08-06-26
展开全部
给你一个网站
参考资料: http://www.dzsyxx.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983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