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月经一月一次是规律吗?
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7
展开全部
当然是啦!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又称为月事、月水、月信、例假等。严格说来,伴随着这种出血,卵巢内应有卵泡成熟、排卵和黄体形成,子宫内膜有从增生到分泌的变化。但是在临床上常有不经过排卵而有子宫出血的现象,叫做无排卵性月经。
月经第一次来潮称为初潮,初潮年龄大多数在13~15岁之间,但可能早在11~12岁,晚至17~1 8岁。我国各地区初潮年龄相差不大,但体弱或营养不良者初潮可较迟,体质强壮及营养良好者,初潮可提早。月经到49岁左右则自行闭止,历时约35年左右。
月经应该有正常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色和经质。
出血(即经血来潮)的第一天称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一天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天,和农历一个月的时间差不多。周期长短因人而异,偶而提前或延后不超过7天仍可视为正常,即月经周期不应少于21天,也不能超过35天。妊娠及哺乳期月经会停止。
经期是指经血来潮的持续时间。正常月经持续2~7天,一般为4~5天。经量是指经期排出的血量。月经量的多少很难统计,临床上常用每日换多少次月经垫粗略估计量的多少。有人测定正常人月经血量约为10~58ml,个别妇女月经量可超过100ml。有人认为每月失血量多于80ml即为病理状态。一般月经第2~3天的出血量最多。由于个人的体质、年龄、气候、地区和生活条件的不同,经量有时略有增减,均属正常生理范畴。
经色是指月经血的颜色。月经血一般呈暗红色,开始色较浅,以后逐渐加深,最后又转为淡红色而干净。除血液外,尚含有子宫内膜碎片、子宫颈粘液及阴道上皮细胞。月经血的主要特点是不凝固,但在正常情况下偶尔也有一些小凝块。
此外,有少数妇女,身体无特殊不适,而定期两个月或三个月,甚至一年,月经来潮一次者,古人分别将定期两个月月经来潮一次者称为“并月”;三个月月经来潮一次者称为“居经”;一年一行者称为“避年”。也有极个别的妇女,终生没有月经来潮,但又不影响正常生育者,古人称之为“暗经”。还有的妇女在怀孕早期,仍按期有少量月经来潮,但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古人称之为“激经”,这都属于个别现象。
从青春期到更年期,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的影响,有周期性的改变并产生月经。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是由卵巢激素周期性的作用所引起,可分为以下4期:
(1)增生期:约在月经周期第5~14天,相当于卵泡发育成熟阶段。月经期子宫内膜剥脱后,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基底层细胞增生、变厚、腺体增多而弯曲;间质逐渐增生变为致密;内膜血管增生呈螺旋状。
(2)分泌期:约为月经周期第15~23天,相当于排卵后黄体成熟阶段。黄体产生的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使子宫增生期内膜继续增厚,腺体进一步扩大、弯曲,并出现分泌现象。间质疏松水肿、血管也急速增长,更加弯曲、内膜松软,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宜于受精卵的种植和发育。
(3)月经前期:约在月经周期的第24~28天,相当于黄体退化阶段。黄体退化时,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很快下降,间质水肿消失而变为致密,血管受挤压而弯曲,使血流瘀滞。在来月经前4~24小时,内膜血管呈痉挛性收缩,使内膜缺血坏死,血管收缩后又舒张,以致破裂出血,在内膜层形成分散的小血肿,使内膜剥脱而出血,即为月经来潮。
(4)月经期:约为月经周期的第1~4天,此时内膜功能层形成分散的小血肿,使内膜成片状或小块状剥脱,随血液一起排出。在临床上,一般将月经来潮作为下一周期的开始。
参考资料:
月经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计算月经周期?
月经是由于卵巢激素周期性变化引起子宫内膜周期性的脱落而导致的阴道出血。青春期后卵巢在下丘脑一垂体所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下逐渐发育。在垂体促卵泡激素的作用下卵泡逐渐生长,发育成熟,并分泌大量的雌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增生变厚,呈增殖期变化。在黄体生成激素的作用下,成熟的卵泡破裂排出卵子,排卵后卵泡形成黄体,黄体细胞分泌孕激素,在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子宫内膜进一步增殖,并由于其腺体上皮细胞分泌而呈现分泌期变化。若卵子未受精,黄体即开始萎缩,一般黄体的寿命平均为14天。黄体萎缩后,卵巢雌、孕激素水平迅速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支持而萎缩,且由于缺血坏死而脱落,于是出现阴道出血,即通常所说的月经来潮。
月经第1次来潮称为月经初潮。初潮的年龄大多在13~15岁之间,其迟早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如气候、个人体质、营养状况等。出血的第1天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
经第1天的间隔时间称为月经周期,因此月经周期的计算应包括月经来潮的时间。有些妇女只计算月经干净的时间,这样就可能认为月经周期缩短了,临床上有的妇女常自诉月经不正常,一个月月经来潮两次。其实仔细算来,月初及月末各来潮1次也是正常的。正常月经周期为28~35天,周期长短可因人而异,提前或错后7~10天可视为正常范围,只要
能保持一定的规律性就不能认为是月经不调。末次月经是指距就诊日最近的一次月经,应从出血第1天计算。但需注意,末次月经系指此次月经与通常一样的行经持续时间及量,不要将阴道不正常出血误认为是月经。此种出血一般量较月经少,时间或短或延长,或失去平时月经来潮的规律。
月经来潮的持续时间一般为3~7天,出血量在100毫升之内,以第2~3天为最多。月经血一般呈暗红色,不凝固,除血液外,还含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及阴道上皮细胞。一般妇女月经期无症状,少数人可有下腹或腰骶部下坠感、乳房胀痛、便秘或腹泻、头痛等不适,一般不影响日常的工作、学习及生活。
怎样才算正常的月经
由于月经可能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故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变化的范围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就属于正常月经。正常的月经应具有以下特征:
(1)月经周期大多数女子的月期周期在28-30天,约有20%的妇女月经周期要长些或短些,只要在20-36天限度内,临床即属正常,即使有些人的周期一贯为40天或更长,但其生理及生殖功能没有受影响,仍可视为正常。
(2)月经天数一般为3-7天。一次月经量出血30-80毫升。多数人来月经的第二三天偏多,相当于每天更换卫生巾3-5次。
(3)经血性质经血与人体内的血液没有区别,但经血流出时混有子宫内膜碎片和粘液,因而为暗红色,比较粘稠,不易凝结。
(4)伴随症状月经期前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波动,血管张力的变化以及盆腔器官充血,可以出现以下反应:1)精神和情绪的改变,如焦虑不安、激动、头疼等;2)乳房可有轻微的胀痛和触痛;3)轻微的腰痛、下腹胀痛或下坠感。
月经第一次来潮称为初潮,初潮年龄大多数在13~15岁之间,但可能早在11~12岁,晚至17~1 8岁。我国各地区初潮年龄相差不大,但体弱或营养不良者初潮可较迟,体质强壮及营养良好者,初潮可提早。月经到49岁左右则自行闭止,历时约35年左右。
月经应该有正常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色和经质。
出血(即经血来潮)的第一天称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一天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天,和农历一个月的时间差不多。周期长短因人而异,偶而提前或延后不超过7天仍可视为正常,即月经周期不应少于21天,也不能超过35天。妊娠及哺乳期月经会停止。
经期是指经血来潮的持续时间。正常月经持续2~7天,一般为4~5天。经量是指经期排出的血量。月经量的多少很难统计,临床上常用每日换多少次月经垫粗略估计量的多少。有人测定正常人月经血量约为10~58ml,个别妇女月经量可超过100ml。有人认为每月失血量多于80ml即为病理状态。一般月经第2~3天的出血量最多。由于个人的体质、年龄、气候、地区和生活条件的不同,经量有时略有增减,均属正常生理范畴。
经色是指月经血的颜色。月经血一般呈暗红色,开始色较浅,以后逐渐加深,最后又转为淡红色而干净。除血液外,尚含有子宫内膜碎片、子宫颈粘液及阴道上皮细胞。月经血的主要特点是不凝固,但在正常情况下偶尔也有一些小凝块。
此外,有少数妇女,身体无特殊不适,而定期两个月或三个月,甚至一年,月经来潮一次者,古人分别将定期两个月月经来潮一次者称为“并月”;三个月月经来潮一次者称为“居经”;一年一行者称为“避年”。也有极个别的妇女,终生没有月经来潮,但又不影响正常生育者,古人称之为“暗经”。还有的妇女在怀孕早期,仍按期有少量月经来潮,但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古人称之为“激经”,这都属于个别现象。
从青春期到更年期,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的影响,有周期性的改变并产生月经。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是由卵巢激素周期性的作用所引起,可分为以下4期:
(1)增生期:约在月经周期第5~14天,相当于卵泡发育成熟阶段。月经期子宫内膜剥脱后,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基底层细胞增生、变厚、腺体增多而弯曲;间质逐渐增生变为致密;内膜血管增生呈螺旋状。
(2)分泌期:约为月经周期第15~23天,相当于排卵后黄体成熟阶段。黄体产生的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使子宫增生期内膜继续增厚,腺体进一步扩大、弯曲,并出现分泌现象。间质疏松水肿、血管也急速增长,更加弯曲、内膜松软,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宜于受精卵的种植和发育。
(3)月经前期:约在月经周期的第24~28天,相当于黄体退化阶段。黄体退化时,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很快下降,间质水肿消失而变为致密,血管受挤压而弯曲,使血流瘀滞。在来月经前4~24小时,内膜血管呈痉挛性收缩,使内膜缺血坏死,血管收缩后又舒张,以致破裂出血,在内膜层形成分散的小血肿,使内膜剥脱而出血,即为月经来潮。
(4)月经期:约为月经周期的第1~4天,此时内膜功能层形成分散的小血肿,使内膜成片状或小块状剥脱,随血液一起排出。在临床上,一般将月经来潮作为下一周期的开始。
参考资料:
月经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计算月经周期?
月经是由于卵巢激素周期性变化引起子宫内膜周期性的脱落而导致的阴道出血。青春期后卵巢在下丘脑一垂体所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下逐渐发育。在垂体促卵泡激素的作用下卵泡逐渐生长,发育成熟,并分泌大量的雌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增生变厚,呈增殖期变化。在黄体生成激素的作用下,成熟的卵泡破裂排出卵子,排卵后卵泡形成黄体,黄体细胞分泌孕激素,在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子宫内膜进一步增殖,并由于其腺体上皮细胞分泌而呈现分泌期变化。若卵子未受精,黄体即开始萎缩,一般黄体的寿命平均为14天。黄体萎缩后,卵巢雌、孕激素水平迅速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支持而萎缩,且由于缺血坏死而脱落,于是出现阴道出血,即通常所说的月经来潮。
月经第1次来潮称为月经初潮。初潮的年龄大多在13~15岁之间,其迟早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如气候、个人体质、营养状况等。出血的第1天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
经第1天的间隔时间称为月经周期,因此月经周期的计算应包括月经来潮的时间。有些妇女只计算月经干净的时间,这样就可能认为月经周期缩短了,临床上有的妇女常自诉月经不正常,一个月月经来潮两次。其实仔细算来,月初及月末各来潮1次也是正常的。正常月经周期为28~35天,周期长短可因人而异,提前或错后7~10天可视为正常范围,只要
能保持一定的规律性就不能认为是月经不调。末次月经是指距就诊日最近的一次月经,应从出血第1天计算。但需注意,末次月经系指此次月经与通常一样的行经持续时间及量,不要将阴道不正常出血误认为是月经。此种出血一般量较月经少,时间或短或延长,或失去平时月经来潮的规律。
月经来潮的持续时间一般为3~7天,出血量在100毫升之内,以第2~3天为最多。月经血一般呈暗红色,不凝固,除血液外,还含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及阴道上皮细胞。一般妇女月经期无症状,少数人可有下腹或腰骶部下坠感、乳房胀痛、便秘或腹泻、头痛等不适,一般不影响日常的工作、学习及生活。
怎样才算正常的月经
由于月经可能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故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变化的范围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就属于正常月经。正常的月经应具有以下特征:
(1)月经周期大多数女子的月期周期在28-30天,约有20%的妇女月经周期要长些或短些,只要在20-36天限度内,临床即属正常,即使有些人的周期一贯为40天或更长,但其生理及生殖功能没有受影响,仍可视为正常。
(2)月经天数一般为3-7天。一次月经量出血30-80毫升。多数人来月经的第二三天偏多,相当于每天更换卫生巾3-5次。
(3)经血性质经血与人体内的血液没有区别,但经血流出时混有子宫内膜碎片和粘液,因而为暗红色,比较粘稠,不易凝结。
(4)伴随症状月经期前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波动,血管张力的变化以及盆腔器官充血,可以出现以下反应:1)精神和情绪的改变,如焦虑不安、激动、头疼等;2)乳房可有轻微的胀痛和触痛;3)轻微的腰痛、下腹胀痛或下坠感。
2013-08-03
展开全部
有!如果你前一次早几天后一句就会迟几天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8-03
展开全部
是呀,有规律,说明你身体很好,很正常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