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与俄料的区别
6个回答
2013-08-06
展开全部
“如何辨别青海料、俄料及和田料?”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每个初接触和田玉的朋友都会问的问题。要辨别这三种容易混淆的玉石,首先要搞清楚究竟何谓青海料?何谓俄料?何谓和田料?
青海料:自1994年以来,新疆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产于青海省的软玉制品。由于它与传统的和田玉有某些不同特点,且供货量大,价格低廉,一时对和田玉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同时在命名的销售上也引起了一些混乱。
青海软玉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青藏公路沿线一百余公坦克处的高原丘陵地区,至今已开采的矿点大约有三处。当地海拔高度虽高但相对高度差不大,交通较为便利。该地产出的玉料以矿采山料为主,少量山流水(戈壁)料,未见子料。产出地段属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西距新疆若羌境约300余公里,与且末、若羌等地产出的和田玉在地质构造背景上有着密切的联系。青海软玉按其颜色特征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等品种。其中最常用于假冒和田玉的是白玉,青海白玉是青海软玉的主要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品种,业内有时习惯上称为“青海白”。呈灰白—蜡白色,半透明,透明度明显好于和田白玉,质地细润,产出块度较大,有少量达到“
羊脂白玉”品质。业内人士根据其不同的外观特征形象地描述为:奶白玉、透水白玉、梨花
白、米汤白等品种。青海白玉质地细润均匀,块度大,但其透明度偏高,凝重质感不足,做薄后尤为轻飘。青海软玉中也有糖色玉品种,主要为浅黄褐色比较均匀的糖色浸染和斑点状的黑褐色
—黄褐色翳色糖。其糖色要么集中形成黑褐色斑点,要么色太浅,对俏色贡献不大,对玉质破坏不少,可利用价值较低。
青海料的特点:一是“干”无油润度,但玉友要当心有的商人把青海料沁入油中,时间一久丑态毕露;二是“白”;三是“透”
大多呈透明状……青海料更多见疏松的类型,容易上色,不好打磨,容易出橘皮,容易黯淡
俄料大致分为白皮料和糖(俄)料,这是新疆行内的叫法。
好的俄料特白,但不是和田料那种糯白、阴白色(微微泛青),俄料的白度无含蓄柔和之美(实物对比一目了然)
俄料及和田料虽然同属喀喇昆仑山系矿脉,但由于环境的不同,致使它们的内部结构不同,如分子结构的交织纤维状,从而引起后天变化的不同,导致价格上的差别……
俄料实物上手——稍稍透光“毛毡状”的结构明显(肉眼可看),而和田料一般颗粒非常小,短轴方向一般在0.01mm以下,一般情况下肉眼看不清楚。(和田玉质地有絮和玉花等除外)。
另外,由于本身的分子结构特点,俄料不好打磨加工,大多情况下反光有班班驳驳的感觉,这也是鉴别的直接方法。
有糖色的俄料--俄料的糖色很特殊,是酱色的,易趣有很多用它来冒充和田玉,甚至利用它的糖色与白肉的结合处,让白玉表面带点糖当皮来骗人。
白皮俄料也能做色,做的好的,很难分辨,高档的俄料由于它的白度要比绝大多数的高档和田白玉高,更容易给人感官上带来更大的刺激,这也是近年玩家对和田羊脂白玉的白度要求提高的原因,Maggie认为一味追求和田白玉的白度,以俄料的白度标准衡量和田白玉有失偏颇,其实真正的羊脂白应该是细糯阴白(微微泛青)的。
俄料也有带皮子的,但俄料的皮艳(更象沁色)并伴生石皮厚,因此在分辨带皮籽料时请注意,和田籽料的皮色薄且无石皮,这跟两种籽料的成因有关,原矿都存在与石皮结合的可能,但石皮强度始终是不如玉石的,和田籽料经玉龙河水的反复、持续的冲击,环境不同造成分离度的不同,疏松的被淘汰,剩下的总是坚实的,因此可归纳出和田籽料皮子的上述特性。俄料因为没有这种环境条件,因此石皮保留着原结合状态不变。
和田料: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微量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和田玉呈油脂或蜡状光泽且滋润感较强,好的料无瓷性,和田玉因玉质厚度不同而有区别,总体呈微透明或半透明状,手感较沉
光滑,硬度一般在6度至7度(新矿以及质地较差也有5.7度左右)
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风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称山料。通常的说法是:和田上五公里出大料,中间出把件,下五公里出小子料且带皮的概率大
品质最好的当属20克左右。
俄料子料受环境的锤炼是与和田子料不同的。
和田子料承受的磨难更艰苦、更复杂,上至万古冰川沁淬、剥蚀,因地壳变动随冰川运动剥落出来,逐步形成山水流,风餐露宿,饱受温差折磨,遇到山洪又投入到急流怀抱,有的被带到了戈壁,有的埋没在水沙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万年亿年的磨炼方成就今生。
因此即使同是子料,俄籽料也脱不了闷。冰对玉的萃取作用是非常有效的,和田子料原生矿在海拔5000以上,覆几十米甚至百米厚万古冰川。不同环境下,出生的玉秉性也是不尽相同的。和田玉要更加温润、晶莹,且越盘越油。而俄料变化过程相反,越玩越透(浑白变干透,放在白布上特白,拿在手上却显干透)。
青海料:自1994年以来,新疆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产于青海省的软玉制品。由于它与传统的和田玉有某些不同特点,且供货量大,价格低廉,一时对和田玉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同时在命名的销售上也引起了一些混乱。
青海软玉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青藏公路沿线一百余公坦克处的高原丘陵地区,至今已开采的矿点大约有三处。当地海拔高度虽高但相对高度差不大,交通较为便利。该地产出的玉料以矿采山料为主,少量山流水(戈壁)料,未见子料。产出地段属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西距新疆若羌境约300余公里,与且末、若羌等地产出的和田玉在地质构造背景上有着密切的联系。青海软玉按其颜色特征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等品种。其中最常用于假冒和田玉的是白玉,青海白玉是青海软玉的主要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品种,业内有时习惯上称为“青海白”。呈灰白—蜡白色,半透明,透明度明显好于和田白玉,质地细润,产出块度较大,有少量达到“
羊脂白玉”品质。业内人士根据其不同的外观特征形象地描述为:奶白玉、透水白玉、梨花
白、米汤白等品种。青海白玉质地细润均匀,块度大,但其透明度偏高,凝重质感不足,做薄后尤为轻飘。青海软玉中也有糖色玉品种,主要为浅黄褐色比较均匀的糖色浸染和斑点状的黑褐色
—黄褐色翳色糖。其糖色要么集中形成黑褐色斑点,要么色太浅,对俏色贡献不大,对玉质破坏不少,可利用价值较低。
青海料的特点:一是“干”无油润度,但玉友要当心有的商人把青海料沁入油中,时间一久丑态毕露;二是“白”;三是“透”
大多呈透明状……青海料更多见疏松的类型,容易上色,不好打磨,容易出橘皮,容易黯淡
俄料大致分为白皮料和糖(俄)料,这是新疆行内的叫法。
好的俄料特白,但不是和田料那种糯白、阴白色(微微泛青),俄料的白度无含蓄柔和之美(实物对比一目了然)
俄料及和田料虽然同属喀喇昆仑山系矿脉,但由于环境的不同,致使它们的内部结构不同,如分子结构的交织纤维状,从而引起后天变化的不同,导致价格上的差别……
俄料实物上手——稍稍透光“毛毡状”的结构明显(肉眼可看),而和田料一般颗粒非常小,短轴方向一般在0.01mm以下,一般情况下肉眼看不清楚。(和田玉质地有絮和玉花等除外)。
另外,由于本身的分子结构特点,俄料不好打磨加工,大多情况下反光有班班驳驳的感觉,这也是鉴别的直接方法。
有糖色的俄料--俄料的糖色很特殊,是酱色的,易趣有很多用它来冒充和田玉,甚至利用它的糖色与白肉的结合处,让白玉表面带点糖当皮来骗人。
白皮俄料也能做色,做的好的,很难分辨,高档的俄料由于它的白度要比绝大多数的高档和田白玉高,更容易给人感官上带来更大的刺激,这也是近年玩家对和田羊脂白玉的白度要求提高的原因,Maggie认为一味追求和田白玉的白度,以俄料的白度标准衡量和田白玉有失偏颇,其实真正的羊脂白应该是细糯阴白(微微泛青)的。
俄料也有带皮子的,但俄料的皮艳(更象沁色)并伴生石皮厚,因此在分辨带皮籽料时请注意,和田籽料的皮色薄且无石皮,这跟两种籽料的成因有关,原矿都存在与石皮结合的可能,但石皮强度始终是不如玉石的,和田籽料经玉龙河水的反复、持续的冲击,环境不同造成分离度的不同,疏松的被淘汰,剩下的总是坚实的,因此可归纳出和田籽料皮子的上述特性。俄料因为没有这种环境条件,因此石皮保留着原结合状态不变。
和田料: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微量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和田玉呈油脂或蜡状光泽且滋润感较强,好的料无瓷性,和田玉因玉质厚度不同而有区别,总体呈微透明或半透明状,手感较沉
光滑,硬度一般在6度至7度(新矿以及质地较差也有5.7度左右)
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风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称山料。通常的说法是:和田上五公里出大料,中间出把件,下五公里出小子料且带皮的概率大
品质最好的当属20克左右。
俄料子料受环境的锤炼是与和田子料不同的。
和田子料承受的磨难更艰苦、更复杂,上至万古冰川沁淬、剥蚀,因地壳变动随冰川运动剥落出来,逐步形成山水流,风餐露宿,饱受温差折磨,遇到山洪又投入到急流怀抱,有的被带到了戈壁,有的埋没在水沙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万年亿年的磨炼方成就今生。
因此即使同是子料,俄籽料也脱不了闷。冰对玉的萃取作用是非常有效的,和田子料原生矿在海拔5000以上,覆几十米甚至百米厚万古冰川。不同环境下,出生的玉秉性也是不尽相同的。和田玉要更加温润、晶莹,且越盘越油。而俄料变化过程相反,越玩越透(浑白变干透,放在白布上特白,拿在手上却显干透)。
展开全部
俄料和田玉是广义的和田玉,狭义的和田玉是指新疆和田籽料,俄料和田玉属于山料的一种。一般来说,和田籽料的结构、油润度等指标优于山料,但真正令籽料价值高几倍的原因是稀缺性决定的。籽料有天然的皮色特征,是河床里挖出来的,而山料是矿产,相对资源量较大。俄料是现在市面上最主要的和田玉,以白度佳为看点,但与相同白度的籽料比起来,会发僵发干,盘玩越久,越会感觉出二者在油润度上的差距。当然,籽料也有差的,俄料也有好的,最好看实物说话,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多年的上手经验和摸索来分辨是较容易的,和田玉与俄料的区别有产地的区分 也有玉质的不同等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和田玉与俄罗斯玉的辨别
招数一:看证书
对于玉器市场来说,收藏者在市场上会看到很多和田玉的鉴定证书,但是,或许由于俄罗斯玉与和田玉的辨别确实不太容易,又或许由于一些鉴定机构因技术、设备的问题尚不能充分鉴别,也可能由于其他原因,鉴定证书存在着不够准确的情况。所以说,在玉件附带的鉴定证书还达不到可以充分信赖的前提下,还是需要收藏者自己掌握一些实用的鉴别方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招数二:看“白
相玉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判断俄罗斯玉与和田玉也是一个结合各方面特征综合分析的过程。如果说,通过肉眼简单观察就能够看出不同的话,那就是俄罗斯玉的“白”。
从玉材的来源看,俄罗斯玉中95%都是山料,也有籽料,但是相对来讲,籽料在市场上比较少见。与和田玉山料相比,俄罗斯料的脏、绵、绺等较少,非常白,一块比较大的俄罗斯料也往往没有脏、绵、绺出现。相对来说,和田玉山料的脏、绵、绺则较多。
从玉质来讲,普通的俄罗斯料颜色很白,但却给人干、死、浆的感觉,缺乏油性与细腻。如果细看内部结构就会发现,俄罗斯玉仿佛是一块块绵斑组成,而和田玉籽料却非常细腻。用强光一打,内部结构呈细粥状,油性很强。这一构成上的区别实际是最根本性的,也是最为精到的一点。我们古代评价一块好玉,要讲它是否温润,实际上说的就是细腻与油性。比如,我们把羊脂白玉作为玉的上品,,除了讲白,一定也要讲油性。俄罗斯玉恰恰是玉色很白,但是缺乏油性。用有无油性一衡量,俄罗斯玉与和田玉高下立判,具体玉件一般也就区分开来了。
招数三:看“皮”
看“皮”是目前市场上最为流行的鉴别方法。“皮”是籽料的特征,确切说,不只是“皮,’,而是“皮”和“棕眼”和田玉籽料经历了河道中长期的天然冲刷与撞击,在表面形成了石皮和棕眠这是籽玉的天然特征。
以前的玉器厂雕玉的时候,籽料外皮都会被去掉,但是现在为了证明玉件的籽料身份,一般都会雕件上留下一小块外皮。由于山料是没有外皮的,俄罗斯玉又大都是山料,因此留皮成为目前和田籽玉最好的防伪标志,无论是北京工、扬州工是上海工,和田籽玉都会留皮。
俄罗斯玉中也有一种黑皮。这种黑皮实际上是一种脏,但是,现在一些人却利用黑皮来做文章,比如用黑皮冒充和田玉籽料,或者还用黑皮做俏色。应该说,黑皮与籽料的外皮是不难区别的,只需留心就是。
招数四:看雕工
区分俄罗斯玉与和田玉,可以将工艺作为一种参考,结合其他特征进行判断。这是因为目前北京工、上海工、扬州工都以雕刻和田玉为主,市面上的俄罗斯玉则以广州工与河南工居多。可以说,更为精到的工艺多出在和田玉籽料上。不过这种方法里面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收藏者需要了解掌握各地工艺水平与工艺特点。
招数五:看大小
玉件大小不能作为判断玉件质地的绝对依据,但是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由于和田玉籽料通常较小,价格昂贵,雕活儿也就以小件为主,大器型在市场上较少。因此,目前市面见到的摆件、玉牌、手镯等,都以俄罗斯玉居多,看到大件玉器自然要先画个问号。
招数六:看“糖”
俄罗斯玉往往带“糖”,和田玉山料也带“糖”。可以说,带“糖”是山料的主要特征。关于“糖”的看法,目前在市场认识上并不完全相同,有人喜欢,有人厌恶。按照玉界传统的看法,“糖”属于玉料本身瑕疵的一种,所以,从和田玉的传统加工工艺出发,除非极其特殊的情况,“糖”一定会被去掉的,而为了迎合市场,俄罗斯玉的“糖”一般不会去掉,而且往往利用“糖”来进行俏色,无论是河南工,还是广州工,概莫能外。因此看到“糖”,收藏者一定要多个心眼儿。
不过,也许还会有藏友问,通过以上看色、看皮、看工、看器型、看“糖”就可以把俄罗斯玉与和田玉区别开来了吗?
首先,以上所说的方法只是针对大多数情况而言,它可以帮助收藏者在市场中理清思路,这一点大家通过实践会得到印证;其次,如将以上几点落到某一件具体的玉器上,那么一定要有综合性与灵活性的分析,有的可能会在石皮上找到判断依据,有的可能在工艺上发现问题,而当把这些因素结合起来,看一块玉器基本上就八九不离十了;再有,相玉是一个复杂而需要经验积累的过程,要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而在市场中也会遇到很多错误的观点,收藏者要细心甄别。
我们现在所看见的“俄料”,从性质上已经今非昔比了。已经不是喀拉昆仑山脉的俄料了,而是东西萨彦岭往北至贝加尔湖的俄料了。纬度越高,色越白;纬度越高,性越僵。无所谓东西萨彦岭与喀拉昆仑山,只要符合许慎对玉定义的五德,就是美玉。五德缺一,立即弃之。
招数一:看证书
对于玉器市场来说,收藏者在市场上会看到很多和田玉的鉴定证书,但是,或许由于俄罗斯玉与和田玉的辨别确实不太容易,又或许由于一些鉴定机构因技术、设备的问题尚不能充分鉴别,也可能由于其他原因,鉴定证书存在着不够准确的情况。所以说,在玉件附带的鉴定证书还达不到可以充分信赖的前提下,还是需要收藏者自己掌握一些实用的鉴别方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招数二:看“白
相玉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判断俄罗斯玉与和田玉也是一个结合各方面特征综合分析的过程。如果说,通过肉眼简单观察就能够看出不同的话,那就是俄罗斯玉的“白”。
从玉材的来源看,俄罗斯玉中95%都是山料,也有籽料,但是相对来讲,籽料在市场上比较少见。与和田玉山料相比,俄罗斯料的脏、绵、绺等较少,非常白,一块比较大的俄罗斯料也往往没有脏、绵、绺出现。相对来说,和田玉山料的脏、绵、绺则较多。
从玉质来讲,普通的俄罗斯料颜色很白,但却给人干、死、浆的感觉,缺乏油性与细腻。如果细看内部结构就会发现,俄罗斯玉仿佛是一块块绵斑组成,而和田玉籽料却非常细腻。用强光一打,内部结构呈细粥状,油性很强。这一构成上的区别实际是最根本性的,也是最为精到的一点。我们古代评价一块好玉,要讲它是否温润,实际上说的就是细腻与油性。比如,我们把羊脂白玉作为玉的上品,,除了讲白,一定也要讲油性。俄罗斯玉恰恰是玉色很白,但是缺乏油性。用有无油性一衡量,俄罗斯玉与和田玉高下立判,具体玉件一般也就区分开来了。
招数三:看“皮”
看“皮”是目前市场上最为流行的鉴别方法。“皮”是籽料的特征,确切说,不只是“皮,’,而是“皮”和“棕眼”和田玉籽料经历了河道中长期的天然冲刷与撞击,在表面形成了石皮和棕眠这是籽玉的天然特征。
以前的玉器厂雕玉的时候,籽料外皮都会被去掉,但是现在为了证明玉件的籽料身份,一般都会雕件上留下一小块外皮。由于山料是没有外皮的,俄罗斯玉又大都是山料,因此留皮成为目前和田籽玉最好的防伪标志,无论是北京工、扬州工是上海工,和田籽玉都会留皮。
俄罗斯玉中也有一种黑皮。这种黑皮实际上是一种脏,但是,现在一些人却利用黑皮来做文章,比如用黑皮冒充和田玉籽料,或者还用黑皮做俏色。应该说,黑皮与籽料的外皮是不难区别的,只需留心就是。
招数四:看雕工
区分俄罗斯玉与和田玉,可以将工艺作为一种参考,结合其他特征进行判断。这是因为目前北京工、上海工、扬州工都以雕刻和田玉为主,市面上的俄罗斯玉则以广州工与河南工居多。可以说,更为精到的工艺多出在和田玉籽料上。不过这种方法里面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收藏者需要了解掌握各地工艺水平与工艺特点。
招数五:看大小
玉件大小不能作为判断玉件质地的绝对依据,但是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由于和田玉籽料通常较小,价格昂贵,雕活儿也就以小件为主,大器型在市场上较少。因此,目前市面见到的摆件、玉牌、手镯等,都以俄罗斯玉居多,看到大件玉器自然要先画个问号。
招数六:看“糖”
俄罗斯玉往往带“糖”,和田玉山料也带“糖”。可以说,带“糖”是山料的主要特征。关于“糖”的看法,目前在市场认识上并不完全相同,有人喜欢,有人厌恶。按照玉界传统的看法,“糖”属于玉料本身瑕疵的一种,所以,从和田玉的传统加工工艺出发,除非极其特殊的情况,“糖”一定会被去掉的,而为了迎合市场,俄罗斯玉的“糖”一般不会去掉,而且往往利用“糖”来进行俏色,无论是河南工,还是广州工,概莫能外。因此看到“糖”,收藏者一定要多个心眼儿。
不过,也许还会有藏友问,通过以上看色、看皮、看工、看器型、看“糖”就可以把俄罗斯玉与和田玉区别开来了吗?
首先,以上所说的方法只是针对大多数情况而言,它可以帮助收藏者在市场中理清思路,这一点大家通过实践会得到印证;其次,如将以上几点落到某一件具体的玉器上,那么一定要有综合性与灵活性的分析,有的可能会在石皮上找到判断依据,有的可能在工艺上发现问题,而当把这些因素结合起来,看一块玉器基本上就八九不离十了;再有,相玉是一个复杂而需要经验积累的过程,要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而在市场中也会遇到很多错误的观点,收藏者要细心甄别。
我们现在所看见的“俄料”,从性质上已经今非昔比了。已经不是喀拉昆仑山脉的俄料了,而是东西萨彦岭往北至贝加尔湖的俄料了。纬度越高,色越白;纬度越高,性越僵。无所谓东西萨彦岭与喀拉昆仑山,只要符合许慎对玉定义的五德,就是美玉。五德缺一,立即弃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