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参知政事是做什么的!

http://wenwen.soso.com/z/q274959075.htm此链接问问中有个疑问、说参知政事是行政权、那么中书门下是干什么吃的!... http://wenwen.soso.com/z/q274959075.htm 此链接问问中有个疑问、说参知政事是行政权、那么中书门下是干什么吃的! 展开
 我来答
百度网友d0d0609
2019-07-09 · TA获得超过516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副宰相,辅佐皇帝。

参知政事原是临时差遣名目,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十一月,以刘洎为黄门侍郎、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始正式作为宰相官名。到宋代,设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此后参知政事则演变成一个常设官职,作为副宰相,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增大皇权。

参知政事,官名。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唐制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之外他官任宰相职,给以“参知政事”等名义。宋代以参知政事为副宰相。简称“参政”。

扩展资料:

随着宰相名称和宰辅机构的反复改变,参知政事的官称也有数次变化。神宗改制后,废参知政事,以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为副宰相,代其任。建炎三年(1129)复改门下、中书二侍郎为参知政事,省去尚书左、右丞。以后沿袭不变。

与两宋宰相名称相比,参知政事的改称只有一次。即从元丰五年(1082)至建炎三年(1129)之间的改称,共47年。在两宋将近320年的历史中,是十分短暂的一瞬。与参知政事一样,他们仍然被简称为“执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知政事

匿名用户
2013-08-08
展开全部
参知政事是副相,主要是协助宰相处理中枢事务。  宋朝在宫城内设置中书门下,作为中枢部门的首脑 官署和正副宰相集体处理政事的最高权力机构,或称政 事堂。中书门下的长官在北宋前期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为分散宰相的事权,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参知政事其实是中书门下内的一个官。一个是机构、一个是官职,二者不矛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06-01
展开全部
宋朝是把丞相的权利分成了三司使、枢密使和参知政事。参知政事是掌管行政权,参知政事始得与宰相于政事堂同议政事,职权、礼遇接近于宰相。宰相出缺时,代行宰相职务。南宋参知政事常兼同知(或签书)枢密院事
希望采纳为答案,谢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