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民法渊源的问题

课本上写的是宪法、习惯、判例、学说事理之性质同发族的外国法、国际条约国际惯例跟知道上的不一样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88046... 课本上写的是宪法、习惯、判例、学说事理之性质同发族的外国法、国际条约国际惯例
跟知道上的不一样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8804665.html
还有我国不是不以判例为渊源么
求准确的答案~
正在复习 以后可能还会提一些法学问题 麻烦了~
展开
 我来答
淮安浙江人
高粉答主

2013-08-08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3.7万
采纳率:90%
帮助的人:8646万
展开全部
1、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什么是民法的渊源,或称民法的法源,它是指民事法律规范的来源或表现形式。
因为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民法的渊源主要是指国家有关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有关民事的规范性文件。
上述理念或者概念必须首先建立起来,然后我们再来理解例外的情况是指什么?
2、在百度里的回答中,我看了一下,基本正确。
3、我理解的民法渊源有:
1、制定法;2、习惯法;3、判例;4、法理。下面我再作解释。
4、在制定法方面:
(1)宪法中的民法规范
(2)民法通则以及民事单行法
(3)国务院制定发布的民事法规
(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5)规章
(6)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解释规范性文件
(7)国际条约中的民法规范:我国政府签署并经人大批准的国际公约或双边协定,具有与国内法等同的法律效力,也是法律重要的渊源之一,如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等。
5、在习惯法方面
我国民法没有对习惯的效力做一般性规定;但有些单行法肯定习惯效力,如合同法第125条就允许用交易习惯解释合同的歧义条款。
6、在判例方面
主流观点认为中国没有判例法历史传统,但在事实上,《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发布的民事判决实际上对各级人民法院裁判民事案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7、法理方面
我国民法没有规定法理是民法的渊源,但是法理对解释民法和裁决民事案件实际上起的重要作用。

你需要解决的是事实上的民法渊源与主流观点认可的民法渊源的关系,我国的大陆法系,主流观点不认可习惯、判例、法理等是我国民法的渊源,事实上民法通则上有尊重公序良俗的原则,从法的渊源上讲,其实公序良俗也是民法的渊源。
为什么主流观点不认可?主要原因是判例、法理等在具体案例中的运用不具有普遍性,只是针对个案的,习惯运用必须有明确的规定时,可以作为断案依据。
至于怎么应付考试,你用的教材是什么观点,你就采用什么观点。如果是参加什么全国的统考,那就采用主流观点:习惯、判例、法理等不是我国的民法渊源,仅指成文法是我国民法的渊源。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上海伟创律师事务所
2020-09-09 广告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2004年1月1日施行)。第三章 工伤认定,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上海伟创律师事务所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