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百家讲坛有感200字左右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08-10
展开全部
如果回顾改革30年内发生的文化事件,无论从哪个角度审视,央视的《百家讲坛》也算得上个热门话题,它创立于2001年,在2006年火爆一时,不但培养了一部分如易中天、于丹、王立群那样的“学术明星”,也开创了中国学术大众化的先河,由此衍生而出的既有“女孔子”的赞誉,又有被“掌掴”的耻辱。然而,巅峰之后的《百家讲坛》被挤出央视收视率的前十名,到2008年末悲壮地进入“休克”状态。 有论者认为,《百家讲坛》被观众冷落,主因是从“精英路线”转到了“学术娱乐”(按易中天的说法,这可以称作“学术选秀”),从学者的包装到利益的延续,在一个“娱乐致死”的年代,不可避免地庸俗化。其实,早期的《百家讲坛》极富有感召力,它解读了霍金、杨振宁、童庆炳、叶嘉莹等名家的成功之道,客观地把他们创新思维呈现在了中国人眼前,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但匪夷所思的是,这些优秀学者的思想经常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制,与此同时,曲解历史的易中天和于丹却逐渐走红。这一现象令人错愕,用台湾教授傅佩荣的的话说,“是于丹把我挤出了《百家讲坛》”。 傅佩荣自然是虚晃一枪,他未必不知道于丹没有“驱逐”自己的能力。他不认同于丹等人的口才和学识,更不看不上那种迎合俗流,摒弃思想,追求娱乐效应伪学术。但是,于丹和易中天的走红却使庸俗学术成了既定的套路,自此后刘心武揭秘秦可卿的风流史、王立群称刘邦双性恋、纪连海谈大禹婚外情、阎崇年滥读清宫花边秘闻,诸如此类,导致了《百家讲坛》越来越像“三无”(无学术、无学理、无学者)产品。 把高深的学术通俗化,并不背离学术研究原理,比如《梁祝》、《天仙配》等传说,都是家喻户晓的故事,搞这样的学术没有曲高和寡之虞。但是,当主讲人把祝英台扮男装讲解为“读书权作为古代女子人权的一部分”,就因“太专业”而剪掉。“人权”,顾名思义是“人的基本权力”的简称,这是中国社会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却不知道为什么偏偏让一些人敏感。既然学者不能进行专业解读,就只能去阐述祝英台的春心如何荡漾……站在这样的角度去解剖《百家讲坛》,就会明白一些主流媒体是什么心态,也可以读懂中国的改革为什么会如此艰辛。 近年来,包括很多登过讲坛的学者对制片方的做法颇有微词,而他们终究不能像普通网民那样去“掌掴”,只能将之虚化成一种文化现象。可怕的是,从强势媒体到专家学者都宣扬这样的文化,由此误导了公众的判断力,似乎只有这他们才是中国当今文化的真正标高。其实,他们自己也明白是谁造成这样恶果,据知情人士披露,为了打造一条利益链条,从2006年开始制片方就借鉴了“超女”的炒作手法,他们一边标举大众化的旗帜,一边干的却是奸商的勾当。 客观地说,作为一种特定阶段的社会文化现象,《百家讲坛》也并非一无是处,几年的“讲解历史”带动了中国的“国学热”,成就了一大批有见识的学者。南京大学的傅元峰、西北大学的李浩、“武大名嘴”赵林等,都是经过《百家讲坛》走进大众视野的,这倒不是他们也具有“超级学者”不同凡响的声望,而是他们站在了反对学术庸俗化的立场,对学术媚俗痛心疾首,尖锐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由此得到了网民的支持,让人看到了中国学术的良知和希望。 当然,这同样也不意味着于丹等人就必须背负恶名,单从学术自由方面看,他们有阐明自己观点的权力,至于能不能登上讲坛,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众所周知,《百家讲坛》的定位是“一座让专家通向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这样的宗旨很堂皇,就像若干年来流行的“听证”、“质检”一样,表面上绝对无可挑剔。只是如此强势的媒体歪曲历史,造成的后果十分可怕,不仅导致了腐朽文化愈演愈烈,而且连公祭拜祖、修庙建宇也挂上了改革的杏黄大旗。如果这样的复古也算改革,那就只能让人们回到“克己复礼”的老路,最终使任何文化创新都要付出惨痛代价。 被儒家誉为圣人的孔丘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就是这样顽固主张恢复奴隶礼制的人也知道,社会变革在任何时候都是伟大的,谓其伟大,是因为不管有多少艰难困苦都注定要跋涉。人类社会就是在一次次变革中从愚昧走向文明的。既然昨天的辉煌已成为今天精神积淀,今天创造的文明也必将会成为明天的遗产。《百家讲坛》的兴衰充分证明,不发展经济固然是死路一条,没有文化创新同样也是死路一条。
匿名用户
2013-08-10
展开全部
希望对你有帮助:1.南唐后主李煜一生的传奇
——听《百家讲坛》刘晓岚教授讲“李煜”有感
与李煜同醉:窗外雨声淅沥,你却还沉醉在梦里。神情彷徨,容颜憔悴,我感受到了你的落寞,感受到了你的孤寂。无限江山,流水落花春去也,你日日夜夜悲痛,岁岁年年哭泣……就是那悠悠秦淮喝水,也洗不掉你脸上的忧戚;就是那金陵高照的艳阳,也无法驱散你那心灵的寒气…… 春花秋月,刺穿你炽热的灵魂。雕栏玉砌,只剩得一声叹息。做个诗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主。低吟浅唱,千古愁绪,喝一杯苦酒吧!我愿陪你同醉,就让这一酒消千愁,随着一江春水东流去……
——题记
不得不说,历史是无情的,它给予每个朝代的不仅仅是荣华富贵,骄奢淫逸,还有无尽的痛苦,心机。更重要的是,它不肯把那大好河山献给任何一个王朝,它不肯让任何一个王朝长时间的享受生活。所以,它给了每一个王朝一个期限,一段回忆。这其中:持续时间有长有短;君主有的快乐有的痛苦,有的秉公执法有的贪婪残暴;有开国皇帝有末代君主;当然,一生的“伟绩”有的被世人称赞有的被世人唾弃。然而,在每个王朝末代君主的头上,很少能博得同情、理解的目光,他们,不是被人类唾弃、耻笑,就是被历史的尘埃所埋没。历史丝毫不会宽恕他们的“罪行”,所以,他们成了臭名远扬的千古罪人……
其实,不然,在所有亡国之君中,有一位不仅没有遭到世人的唾弃,反而引起了太多太多人的同情与惋惜,他的词更是流芳百世,引人注目,他便是南唐的亡国之君——李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8-10
展开全部
还想着写历史作业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