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瞬时极性法判断正负反馈
下图摘自某教材,教材讲:输入电压Us的对地瞬时极性为+时,输出端Uo对地瞬时极性为-,Uo通过R2反馈到输入端的极性也将为-,它与输入电压的瞬时极性相反,削弱了输入电压,...
下图摘自某教材,教材讲:输入电压Us的对地瞬时极性为 + 时,输出端Uo对地瞬时极性为 - ,Uo通过R2反馈到输入端的极性也将为 - ,它与输入电压的瞬时极性相反,削弱了输入电压,所以为负反馈。
两个问题:为什么Us的对地瞬时极性为 + 时,Uo对地瞬时极性为 - ?为什么Uo对地瞬时极性为 - 时,Uo通过R2反馈到输入端的极性也将为 - ? 展开
两个问题:为什么Us的对地瞬时极性为 + 时,Uo对地瞬时极性为 - ?为什么Uo对地瞬时极性为 - 时,Uo通过R2反馈到输入端的极性也将为 - ? 展开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讨论瞬时极性的时候,不考虑信号的直流分量!你就认为Vcc=0好了,虽然不是!
在三极管集电极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三极管支路C-E向的电流=Rc支路Vcc(此时是地)到节点n(那个R2、Rc、C2、三极管集电极共有的节点)的电流+RLC2支路地到节点电流。
由于三极管基极电压为正,所以三极管集电极到射极电流也为正,则上述等式右侧的两电流皆为正,既然电流由地流向节点n,那么节点n的电位低于地,电压uo也低于0。
至于“为什么Uo对地瞬时极性为 - 时,Uo通过R2反馈到输入端的极性也将为 -”,几乎没法解释,这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么?硬要解释的话,就是电流iI会被R2支路分走,就是那个iF,于是导致电流iId减小,因为iId电流的大小和Ice成正比,所以Ice电流也减小,这就是所谓的负反馈了。
但是上面“硬要解释”后面说法也不是很科学,上不了台面。说到底,瞬时极性分析法的发明只是为了建立判断负反馈的直观方法,要掌握直观方法就需要对电路有直观的认识,这是一件熟能生巧的事情。就好像泡茶放多少茶叶一样,大家都是靠感觉,没有拿天平去称的。工程本来是需要严谨的,但是为了方便起见经常会建立一些直观的认知方法,有时候难于彻底解释,当然也不是不能解释,上面的瞬时极性法是经过严格证明的,只是论述复杂不适合业余解答!
在三极管集电极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三极管支路C-E向的电流=Rc支路Vcc(此时是地)到节点n(那个R2、Rc、C2、三极管集电极共有的节点)的电流+RLC2支路地到节点电流。
由于三极管基极电压为正,所以三极管集电极到射极电流也为正,则上述等式右侧的两电流皆为正,既然电流由地流向节点n,那么节点n的电位低于地,电压uo也低于0。
至于“为什么Uo对地瞬时极性为 - 时,Uo通过R2反馈到输入端的极性也将为 -”,几乎没法解释,这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么?硬要解释的话,就是电流iI会被R2支路分走,就是那个iF,于是导致电流iId减小,因为iId电流的大小和Ice成正比,所以Ice电流也减小,这就是所谓的负反馈了。
但是上面“硬要解释”后面说法也不是很科学,上不了台面。说到底,瞬时极性分析法的发明只是为了建立判断负反馈的直观方法,要掌握直观方法就需要对电路有直观的认识,这是一件熟能生巧的事情。就好像泡茶放多少茶叶一样,大家都是靠感觉,没有拿天平去称的。工程本来是需要严谨的,但是为了方便起见经常会建立一些直观的认知方法,有时候难于彻底解释,当然也不是不能解释,上面的瞬时极性法是经过严格证明的,只是论述复杂不适合业余解答!
追问
首先我要感谢你的回答,打字那么多。有个疑问我没明白,你原话中说:
“由于三极管基极电压为正,所以三极管集电极到射极电流也为正,则上述等式右侧的两电流皆为正”
举个例子:当5=3+2时,等式右边都是正,但是5也可以等于7+(-2),此时右边有一个负数了。
烦请你再解释一下。谢谢。
追答
对,数学上确实是可以,不过这个是电路:还是刨去直流只看交流,你那两个支路里全是被动元件,没有任何电源,两个支路并联,共有节点n和地,节点n对地的电位对这俩支路来说都一样,也就是加在俩支路上的电压相同,电流极性自然相同。(什么叫打字很多,我觉得叙述还是很清晰的,前两段儿没什么废话啊。具体怎么回事搞懂了没?已经一个月过去了!)
展开全部
由图可知,R2所在线为反馈线。 设R1左端极性为正,则通过三极管后,三极管的集电极端极性为负(此时的三极管可以看做共射,输入与输出反相。)。通过R2,则范阔在C1点的极性为负,因此,此反馈为电压负反馈。个人觉得判断反馈直接判断即可,尽量不要记规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三极管c极和b极瞬时电压极性相反,电阻不改变极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