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有杀神白起吗?

有好多小说上提到杀神白起!有他的资料吗?... 有好多小说上提到杀神白起!有他的资料吗? 展开
 我来答
利利浅侃
高粉答主

2021-01-12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7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3万
展开全部

说起古代的战神,随口就能说出一堆,比如成吉思汗蒙古的战神,还有外国也很多,比如凯撒大帝都是战神,但是如果说起杀神,可就不多了,那么杀多少人才能被称之为杀神呢最起码得几十万上百万才能对得起这个名号,历史上这样的人屈指可数,白起绝对是他们中最出名的一个,杀神这两个字几乎成了他的代名词,只要说到这个人们第一反应就是他。

春秋战国时代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在群雄逐鹿、风云改变的中华大地,各路名将迸发出自个的才调与战力。

其中有这样一个人,他是大秦帝国一致天下的奠基人,是大秦帝国的缔造者,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乃至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将军。他终身交战无数,无一败绩,他嗜杀成性,终身杀人超越百万。他即是秦朝闻名的“杀神”——白起。可以说在他活着的时候一个人的启示足以镇住一个国,提到那段历史史书是这样记载的,所有国家不敢与秦战,后面有个注释因为秦国有白起,就简单几个字的注释足以诠释他有多么凶狠了吧!

白起应该是白公胜的后人,白公胜是楚平王的孙子,芈姓。而白起也算是一个衰败的贵族后辈,由于秦国在商鞅变法今后,开端实行了军功受爵制,没有战功的爵位是不能世袭的。

为了可以过上好的日子,白起16岁从军,从一般战士做起,一个一个人头的堆集军功,由于秦国的军功受爵制必须要经过人头数量来核算。所以从那时起,年轻的白起就开端了杀人如麻的终身。26岁,白起经过无数的人头,总算爬上了“左庶长”的方位,变成了其时秦军最年轻的军官。

公元前262年,秦赵两国再次开战,地址就在赵国长平,这一战可谓白起人生最经典一战,也是我国历史上最经典战争。秦军击杀赵军20余万,而杀神白起大手一挥,将赵国降军20万全部坑杀。全世界震动。从此“人屠”的称谓随同白起终身。

白起为将期间,共杀六国之兵124万余人.据统计白起处的那个时期各国战死的士兵大约在200万左右,而被白起直接间接杀死的敌方士兵就多达124万人左右,这还是抛去作战期间秦国战死士兵的人数,保守估计因白起所造成的敌我死亡人数应该在150万左右,也就是所当时白起所主持战争期间,死亡人数近乎占据当时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三左右,不愧是当时四大名将之首,不亏杀神之名,走到哪都带有死神气场。

纵观白起终身,阅历巨细70余战根本无败绩,战必求歼是他作战最杰出的特色。白起即是凭借着‘狠’,在战场上所向无敌,而他所领导的戎行也变成了碾压各国的无敌战队。

大家也都知道白起的下场吧,被赐死了。虽然说一生都奉献给了秦,但是也难逃一死,其实原因很简单,就几个字,功劳太大了。下场可以说是无比凄惨。

根据史记记载,武安君白起在自刎时,仰天长叹:“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如此下场?”过了好一会儿,白起又说道:“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军降卒几十万人,我用欺骗的手段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这就足够死罪了!”说完自杀。时值秦昭襄王五十年。功过自有历史评断,但不口否认的是杀神白起的为中华军事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在战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那个时代武安君白起将自己的威名传遍九州大地。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1-28
展开全部
他是一个被誉为神的虎将,他因为杀人太多,被人称作杀神
在我的心中,白起是个平时不苟言笑,冷酷的人,他的脸上有着逼人的杀气。他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非常沉着冷静,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把握之中,因此他总是受到秦国锐士的崇拜。他挥一挥手,成千上万的人在他面前倒下,血流成河,他丝毫不畏惧。

“卿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风,严尤三将叙曰:“白起,平原君劝赵孝成王受冯亭,王曰:‘受之,秦兵必至,武安君必将,谁能当之者乎?’对曰:‘渑池之会,臣察武安君小头而面锐,瞳子白黑分明,视瞻不转。小头而面锐者,敢断决也;瞳子白黑分明者,见事明也;视瞻不转者,执志强也。可与持久,难与争锋。廉颇为人,勇鸷而爱士,知难而忍耻,与之野战则不如,持守足以当之。’王从其计。”(《世说新语笺疏?言语第二》)。

这一段文字,不仅描绘了白起的容貌,并且将白起的过人之处统统写了出来。白起“敢断决也”、“见事明也”、“执志强也”,他做事果断,分析透彻,意志非常坚强,要跟他正面交锋取胜几率非常小。他的这三个优点我非常欣赏,这三个优点是白起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
在这里顺带提一下,鄢郢之战的爆发在秦昭襄王的二十八年,白起率秦军打到秦昭襄王三十年,而渑池之会发生在秦昭襄王的二十九年,所以说渑池之会我觉得白起不大可能参加,因为当时他应该在攻打着郢都,秦军还没有确立安全之势,所以要把他从前线调回来参加这个和谈会我觉得不大可能,而且史记也没有记载。

长平之战后,白起要求增援前线,欲直取赵都邯郸。但是这时,相国应侯因为畏惧白起功高盖己,就劝秦昭襄王议和,秦昭襄王竟然答应了。我想,秦昭襄王也有压制白起的意思,因为如果白起攻下了邯郸,白起的功劳就实在太大了,这又是一个功高震主的故事。这里又说说范雎,白起是穰侯魏冉推荐的将领,因此白起跟魏冉是死党,而范雎是赶走了魏冉做了相国的位置,范雎在心里当然对白起有所保留。
眼看煮熟的鸭子都飞走了,白起内心那个愤怒啊,他心里一定是对范雎非常不满,范雎并不是全心全意为秦国服务的,但是秦昭襄王却如此信任他,看来白起平时都在戍边,跟秦昭襄王的交流不足啊。
秦军在邯郸之战的情况越来越糟,秦昭襄王欲请白起出战,白起坚决不出战,他认为秦军是必败的,昭王无奈,只得请范雎上门去劝他,白起原本就不爽范雎,这一下弄得更僵了。秦军在邯郸之战惨遭失败,白起颇有得意地说:“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秦昭襄王听后非常不爽,强令白起带兵,可白起就是一个字:不。这下秦昭襄王可火大了,一下子把武安君贬为平民,并且把他流放到阴密。后来,秦昭襄王又派人追上白起,到了杜邮这个地方,叫白起自裁。
白起此时说道“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过了很久,又平静地说道:“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
白起到死时都没有认识到自己是挑战了老板的底线而赐死的,虽然功高震主也有可能,但是挑战了老板的底线绝对是主要原因。白起跟秦昭襄王和应侯范雎的关系处理得不好,但也难怪他,自己的死党被这两个人赶到齐国去了,再也难得见一次面。但是,白起邯郸拒战故有他的理由所在——“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根本没必要争论白起邯郸拒战是否正确,总之,邯郸最后还是被王翦攻下来了,赵国也灭亡了。
还有一点,《周本纪》有载:“ 三十四年(即为秦昭襄王二十六年),苏厉谓周君曰:“秦破韩、魏,扑师武,北取赵蔺、离石者,皆白起也。是善用兵,又有天命。今又将兵出塞攻梁,梁破则周危矣。君何不令人说白起乎?曰‘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有一夫立其旁,曰“善,可教射矣”。养由基怒,释弓搤剑,曰“客安能教我射乎”?客曰“非吾能教子支左诎右也。夫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不以善息,少焉气衰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者,百发尽息”。。今破韩、魏,扑师武,北取赵蔺、离石者,公之功多矣。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公不如称病而无出’。
至于游说的结果《周本纪》无载,而《史记正义》道:“以上至“三十四年,是苏厉为周说白起无伐梁也。”看来这番话的确说服了白起。从这里可以看出,白起应该是很注重自己的不败纪录的,邯郸之战他料定必败,所以就别让自己的不败纪录给打破了,干脆宁死不战。

“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
“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白起王翦列传》
对比白起对这四十多万赵卒的变化,白起坑赵卒的理由很明确——“恐为乱”,而最后他竟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变,认为是“足以死”的罪行。从这句来看,白起认为他该死的地方有两处:第一——“诈“,第二——“阬”。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白起最后的忏悔,反而为长平之战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他到底是怎么“诈”,怎么“阬”的呢?这个疑问还需历史学家的考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江平不肖生
2018-12-11 · TA获得超过379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2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9.5万
展开全部
秦国的武安君,战国200年因战争死亡将近200万士兵,其中有将近100万死在白起手上。他一生指挥了将近70多场战役,一生全胜零败绩。整个战国史只有三个将军是零败绩,他们分别是吴起、白起、李牧。但是吴起一生战平十二场,不如白起和李牧两个人一生全胜零败绩。李牧虽然也是不败战神,但是他杀伤敌人的数字不能跟白起比。白起生命的后20年甚至创造了一个奇迹,就是只要白起出征挂帅,列国将军无人敢挂帅迎敌,纷纷说生病了。因为白起作战特别凶残,其他将军只是以打败敌人为目的。白起认为这些败军回去以后重新整顿还是一只军队。所以白起作战总是打歼灭战为主,那就是把敌人全部斩尽杀绝。让对方根本就没有重整旗鼓的能力。所以魏国和韩国被他打成了吉祥物,楚国更是被他打的迁了都,长平之战,更是把赵国的青壮劳力全部杀光了,让赵国彻底的成了一个残废。长平之后,赵国人恨不得食白起之肉,啖白起之骨。但因为白起是通过欺骗的手段坑杀赵军战俘,反了人道主义屠杀俘虏。所以后世不少后人对他评价很差,但是因为他的战绩实在是太出彩,再加上40万赵军降卒,秦军没有那么多粮食来养他们,更加不能放他们回赵国重新组建军队。白起能以国家利益为重,放弃自己的名誉。背上杀俘虏的恶名,只为让秦国一家独大。所以不少人认为白起是后一世军人的楷模。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8-09
展开全部
有。白起(?—前257),芈姓,白氏,名起,楚白公胜之后。春秋时期楚君僭称王,大夫、县令僭称公,白起为白公胜之后,故又称公孙起。白起号称“人屠”,战国四将之一(其他三人分别是王翦、廉颇、李牧)战国时期秦国名将。郿(今陕西郿县东北)人,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青岛小鱼聊创业
高粉答主

2021-01-14 · 92年老阿姨,专注分享自媒体知识生活常识
个人认证用户
青岛小鱼聊创业
采纳数:193 获赞数:131804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不是的。白起,秦国白氏,名起,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战国时期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作为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白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后位列武庙十哲。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0)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