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琴的和弦该怎么配?有没有什么规律的呀?

 我来答
小熊生活百科
高能答主

2020-03-12 · 小熊帮你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小熊生活百科
采纳数:335 获赞数:50176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单指和弦弹法。按一个白键就可以出现大三和弦,按一个白键加一个相邻的黑键(加左边的黑键还是加右边的黑键参照电子琴的说明书)就可以演奏小三和弦。其节奏及花样(音型)用节奏类型按钮选用。

2、多指和弦弹法。多指和弦在和弦表现上比单指和弦丰富很多,能弹出三十种以上的和弦。多指和弦能通过手指的转位来方便和弦的连接和指法的安排,弹奏起来其实是更方便和好记的,演出时一般都是用多指和弦的。

3、多指和弦的省略。大三、小三和弦没有省略,属七和弦可以省略一个音。按公式计算之后,可以把第三个音省去。如G7 和弦中的sol、si、(re)、fa 中的re 可以省。D7 和弦中的re、#fa、(la)、do 中的la 可以省。

4、和弦的转位。在多指和弦区内,一个和弦的任意一个音都可以移高八度来弹,只要不出界。在自动和弦区,无论怎么转,只要都是这几个音,效果就都完全一样;如果不转,就叫原位和弦。

扩展资料

电子琴演奏方式:

1、手指。演奏时最直接。最前沿的部位。它包括指尖、第一关节、第二关节(掌关节),特点是敏感、快速、灵巧。而真正控制手指弹奏技术的要害部位是第三手指技术的严格训练,即使水平较高的学生,也仍然不可忽视手指的各种细微的触键训练。

2、手腕。演奏时的调节部位,它能很好地帮助手指进行演奏。手腕的左右转动,可帮助手指调节重量,缓冲力量,避免生硬敲打,使演奏的声音饱满、好听。训练手腕的松弛、灵活和柔韧性,也是电子琴技术训练中的重要环节。

3、前臂。较灵活、较有力量的部位。用前臂力量可以演奏强有力的单音,也可较灵活地演奏各种快速有力的和弦、八度等音乐段落。最快的八度进行,多数是靠前臂挥动来演奏的。在弹奏八度时,如果从肘部到指尖的整个手部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那么,肘关节就能够进行最快的动作。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09-06
展开全部
电子琴阿,首先要牢记所有常用和弦的音色(重要)和指法。关于“音色”你可以试着弹一下C、Cm、C7这三个和弦,就能大概了解我的意思了。
其次要有所谓的“乐感”,就是根据主旋律的走向,大致分析出该小节/片段应该配什么和弦。这个其实挺不容易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小星星》的主旋律“1 1 5 5 | 6 6 5 - | 4 4 3 3 | 2 2 1 - ||”。这里为什么要用“C-G--F-C--F-C--G-C”呢?这个就是所谓“主旋律的走向”了。
要培养乐感就要多听音乐了,主要是旋律简单一点的、容易听出来走向的。

关于你的补充:
其实有规律的。因为作曲的时候,为了让乐曲更好听,作曲人首先要确定那个“主旋律的走向”,这个就是个规律。说得简单一点,按首调来说,常用的和弦也就那么多;而即兴演奏只是把这些常用和弦(以乐曲走向为基准)“拼凑”到一起,而已。
说得简单,真正试起来很费工夫。因为“拼凑”得不好,乐音就会成了噪音。这里给你一个我自己找到的“规律”吧,是MayDay的《知足》的前2乐句,首调的:C-G-Am-Em-F-C-Dm-G。这个“规律”其实很通用,因为很多歌曲的走向都差不多,每个小节的基准音大致一样,而即兴和弦就是靠基准音来确定的。
说了这么多,大概比较罗嗦,慢慢体会吧!
对了,推荐你多看看钢琴谱(不是电子琴哦),主要看左手的伴奏和分解和弦,相信你能找出一些规律的。
加油~
参考资料:个人经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8-10
展开全部
配和弦首先要熟息这首歌或者是曲子的旋律,和弦不一定要135或461这样弹,因为和弦有所谓的和弦分解,配曲子的时候一定要听的流畅才可以,如果觉得135这3个音配右手的旋律不好的话,可以弹151351之类的,把和弦分开来配,当然和弦是有一定规律的:三和弦的第一个音和第二个音之间是一个大3度,第二个音和第3个音之间是一个小三度,而第一个音和第三个音之间是一个纯5度。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8-10
展开全部
有啊!135是一个,246又是一个……她们的规律就是根据每个调的135弹奏的!其实都是建立在C大调的基础上的!我也是学没多久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