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刻苦学习的典型例子

如题... 如题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08-10
展开全部
最据代表性的:

悬梁刺股  【名称】悬梁刺股
  【易错字】悬梁刺骨
  【拼音】xuán liáng cì gǔ
  【解释】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
  【示 例】清·李渔《比目鱼·赠行》:“我~年复年,把铜雀磨穿。”
  【近义词】 悬头刺股 囊萤映雪
  【典 故】这个成语由两个故事组成。
  “悬梁”的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刺股”的故事见于《战国策·卷三秦一》。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一句成语,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
匿名用户
2013-08-10
展开全部
孙勉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8-10
展开全部
凿壁偷光 韦编三绝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