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翻译

其中“传不习乎”的意思是“老师传授的知识我有没有好好温习呢”还是"我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否实践过呢"... 其中“传不习乎”的意思是“老师传授的知识我有没有好好温习呢”还是"我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否实践过呢" 展开
 我来答
娱乐悦翻天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11-03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487
采纳率:95%
帮助的人:1497万
展开全部

应该是“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三省吾身,是对自己的反省,所以是针对自己而发的。

【出自】《论语十二章》

【作者】先秦:佚名

【全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拓展资料

【赏析】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所选十二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另外,还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世的原则等论述。

猪猪将军
2017-04-25 · 交流分享养猪经验,创新创利养猪致富。
猪猪将军
采纳数:44841 获赞数:39151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文言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选自论语,其原文如下: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注释】
吾(务):我
日:每天
三:多次
省(醒):检查,反省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翻译】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赏析】
老实说,每次读到曾子的这一章句,都让自己觉得很惭愧。忠、信、好学,这三样末学只能说好偶然才能作到一次半次,而绝大多数的时候是根本沾不上边儿的。其实这章句中所说的,只要真作到,就能是一个能安心于现实世界的人了。与人谋而尽忠,则能无愧于同事、顾主,客户,甚至公司机构、社团、社会、而至于国家。与朋友交往而能信守承诺,则能无愧于人,则能立身于世。老师教导而能不断努力学习,让生命不断成长,则不止无愧于老师,也能无愧于生命,无愧于赐予我们一切机会的天地。能无愧于世人,无愧于天地,那不管现实环境再怎么变,我们也能心安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凉凉的凉面haha
推荐于2019-09-13 · TA获得超过2.4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万
展开全部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出自《论语》的《学而》一章。《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所选十二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另外,还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世的原则等论述。
扩展资料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沫子37呦
推荐于2019-11-09 · TA获得超过738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4
采纳率:54%
帮助的人:3.2万
展开全部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好几次,替别人出谋划策是否尽心尽力,结交朋友是否诚实信用,对老师传授的学业反复实习了吗?

拓展资料:

赏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

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

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尽己之谓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

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至于汉代以后逐将“忠”字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

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
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0日):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境内),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夏天出其不意b5
2013-08-10 · TA获得超过96.6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3.1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9亿
展开全部
意思:我一日多次反省自己,帮朋友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信?老师传授我的知识复习了吗?
其中“传不习乎”的意思是:“老师传授的知识我有没有好好温习呢”。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