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会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主要是其在:农业、工业、矿业、科技、服务业、文化业、外贸等都很发达并且领先于全球其他很多国家。
1、2000年,日本平均每一农户的耕地面积为1.24公顷, 2004年日本兼业农户数占经营性农户总数的79.6%。
2000—2004年日本农业生产法人数量从5889个上升至7383个, 只有12%日本土地是可耕地,为了弥补此缺点日本使用系统化耕作零碎地,农业在日本是高补助与保护产业,鼓励小规模耕作。
同时,日本是欧盟最大的粮食出口对象,日本是世界第二大渔业国。
2、日本工业高度发达,工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和节能节材方向发展。
主要部门有电子、家用电器、汽车、精密机械、造船、钢铁、化工和医药等,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日本在电子、手机通讯、低耗能环保车、机械、工业机器人、光学、化学、半导体和金属等多项领域具世界领先技术且屡获殊荣,日本的工业用机器人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
3、20世纪80年代日本确立了“技术立国”战略,日本的科学研发能力位居世界前列。
应用科学、机械、及医学等领域尤为突出,日本政府把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列为国家的3大支柱产业技术。
同时,把3大支柱产业的关键技术细分为16项,每年的科研经费达1300亿美元,高居全球第二。
扩展资料
服务业
1、日本的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占GDP的最大比重,且处于世界领导地位,东京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世界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之一。
2、日本有世界资产最庞大的银行邮储银行,三菱UFJ金融集团、瑞穗金融集团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在世界金融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东京证券交易所是仅次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世界第二大证券交易所。
文化业
1、日本为全球第二大音乐市场,每年能创造出近30亿美元的产值。
2、2006年IFPI的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唱片产值达到4619亿日元,约合34亿美元,占全球唱片市场的17%,仅次于美国的36%。
3、在亚洲,日本则占据了85%以上的市场份额,据日本文化科学研究所的调查,2010年日本音像光盘的市场规模达到了5307亿日元。
4、日本电影业于2008年在宫崎骏的带动下攀上了历史新高峰,本土片以高达59.5%的市场份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
2013-08-12
日本的确有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责任心,对待细节的态度
礼貌,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事情等等。
一切从小事做起,就是日本成为经济强国的最重要原因。 别看他小,却是一个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加上美国的扶持,日本一心发展教育,舍得这方面的花销 义务教育比中国早许多,日本国是个国土面积较小的岛国,国内资源贫乏,能源和矿产资源等主要依赖国外进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经济又受到严重破坏,1950年其工业产值仅占资本主义世界的1.4%。但是经过短暂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其国民生产总值和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于1952年和1955年就已分别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之后经济发展很快,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五十年代达22.8%,六十年代达11.1%,七十年代为5.3%,这些都显著高于同时期美国与西欧各国的发展速度。其中1955~1973年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到六十年代末,日本就已成为除美国和苏联之外的世界第三经济大国。1979年其国民生产总值达9,739亿美元,已接近苏联10,855亿美元的水平,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大大高于苏联,为苏联的2.1倍。 1980年底,日本黄金外汇储备为苏联的4.9倍。日本工业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从四十年代的1.2%上升到八十年代初的10%。与此同时,日本外贸的出口值也增长很快,成为仅次于美国和联邦德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受制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又在具体的、特定的国内外条件下出现的。从国际环境看,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时期,世界市场上的石油,工业原料和农产品产量激增,供应充足,且价格低廉,这为资源贫乏的日本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原料条件;同时,战后新独立的国家和其它一些发展中国家为发展民族工业也迫切要求从国际市场上购买各种机器设备,使日本的工业产品有了广阔的世界市场;日本利用其它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无暇东顾之机,其经济势力首先占领东南亚市场,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扩大其世界市场。国际有利环境也表现在美国的扶植上。战后初期,美国大量的各种形式的“援助”和“贷款”成了日本发展经济的重要资金来源;又由于美国侵略朝鲜和印度支那战争的需要,对日本的军事订货骤增,这对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滋养”,通过发战争财,为日本经济发展积累了资金。国际有利环境还在于战后适逢世界性第三次科技革命,日本工业设备虽在战时受到破坏或已十分陈旧,但战后则积极引进欧美先进技术,迅速更新设备,从而可以更快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日本经济能够顺利发展主要还是取决于国内条件。首先,日本原有经济基础较强,战前其经济发展速度就高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其次,日本一贯重视人材开发,重视教育,充分发挥本国拥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素质高的人材资源优势,以及工资较欧美国家为低的优势,使其产品质量高、成本低,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第三,日本发挥其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优势,也是其经济发展的重大动力。尤其利用岛国位置和太平洋沿岸的优良港湾,填海造陆,新建大型工业基地,挖筑深水港,广建专业码头,使大型油轮、矿料专用船等能长驱直入,为以低运费从国外大量运入所需的原材料、燃料,大量输出工业制成品提供了方便条件,这对日本这个加工贸易型国家是至关重要的。第四,一般认为,日本人民生活勤俭,储蓄率极高,为国家经济发展积累了资金,也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发展。第五,战后日本军费开支少(仅占其财政支出的不到1%),有利于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发展经济。此外,战后初期,日本在政治、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政治局势比较稳定,历届政府对科学管理经济的重视,各项开发经济政策的实施以及公共设施的修建等等,都有力地推动了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
日本是资源贫脊的国家,又是二战战败国。但是战后日本经济发展
很快,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经济恢复期(1945—1955年)。1945
年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宣告投降。战争毁灭了日本42 %
的国民财富,失去了殖民地。当时经济一片混乱,物价飞涨,大量失业,
通货膨胀。借助占领军的巨大影响力,日本政府提出了“增加生产以平
息通货膨胀,稳定国民生活”的政策,进行了经济和社会的民主化改革。
1949年基本稳定了通货膨胀,1959年经济开始恢复,1953年接近战前水
平。二是高速增长期(1955—1973年)。18年间国民生产总值(GNP )
增加了12.5倍,人均国民收入增长10倍多,年均增长9.8%。1966 年追
超英国,1967年追超法国,1968年追超西德,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仅次于
美国,成为亚洲新巨人,引起全球经济界的注目,被称为“世界经济奇
迹”。三是中速增长期(1974—1991年)。受两次石油危机的打击,日
本经济进入中速增长期。靠贸易立国的日本经济被迫加快产业结构的重
组和调整,重化工结构转向知识密集型产品结构。这期间GNP年均增长4
.3%,比高速增长期下降一半。四是20世纪末的经济危机期。进入1992
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出现经济危机,1992—1998年实际GNP 年均增
长率仅为1%,其中1997、1998两年出现负增长, 但目前仍是世界经济
大国。
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腾飞,原因是多方面的。国际条件自然不
容忽视。就日本国内因素而言,日本AOTS组织把日本经济发展成功的几
个重要原因归结为“政府、产业界、劳动界的协调关系,广义的技术革
新,劳动力的质与量,企业家精神,储蓄和经济政策”六个方面。东京
大学教授桥本寿郎在《战后日本经济》一书中这样分析日本企业的经营
推荐于2017-11-26
(2019·随州)19世纪后期,通过明治维新,日本实现了富国强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很快从战争的废墟中恢复并发展起来。日本两次崛起的共同原因是积极因时变革。
(2018·鄂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情况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2017·孝感)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1987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战后,教育经费在政府的财政预算中所占比重超过20%,名列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首。90年代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成年人受过大学教育。工程师在人口中的比例居世界之首。”该材料反映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是:重视教育,注重人才培养。
(2015·孝感)二战后,日本和联邦德国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其共同原因是重视教育与科学技术。
(2014·黄石)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主要有:
①日本进行社会改革
②美国对日本的扶持
③朝鲜战争对日本经济的刺激
④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⑤确立“科技立国”的政策
(2013·孝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开始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1957年,日本政府提出《科学技术振兴教育方案》;1958年改革中小学课程;60年代开始产、学、研、相结合。这说明“二战”后日本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
(2010·鄂州)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一直在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出现了军国主义复活的现象。军国主义的本质就是侵略,军国主义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日本存在军国主义复活的社会土壤。
2013-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