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点火正时的含义
4个回答
2013-08-11
展开全部
车电喷发动机点火系统原理
电喷发动机点火系统主要包括:点火电流的恒定控制、无分电器点火控制、点火正时控制、点火时序(判缸)控制以及点火提前与爆震的控制等。
一、点火电流的恒定控制
点火线圈的初/次级绕组的匝数比确定后,点火时的高压(点火线圈的次级电压)主要由初级绕组中通过的电流大小来决定。现代的发动机电子点火系统为了提高点火时的高压,点火线圈的初级均采用粗导线绕制,其内阻只有0.5Ω左右,但这又会引起电流过大,如不加以控制会使点火线圈因电流过大而影响寿命。
点火电流的恒定控制原理见图1。
当功率三极管T1或T2导通时,电流经其射极负反馈电阻Rf到地。通过电阻Rf的电流越大,其上的压降也越大。如果点火电流超过规定值时(一般为6.5A),电路Rf上的压降增大,恒流控制电路开始起控使闭合角减小。继而减小了三极管T1、T2的导通时间,最终通过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中的电流减小,避免点火线圈发热和三极管T1、T2的损坏。若点火电流小于规定值6.5A时,恒流控制电路也将起控,增大闭合角使三极管T1或T2的导通时间增加,使点火电流增大,最终恒定在6.5A的标准值上。
二、无分电器电子点火
为了进一步提高发动机工作时的可靠性、动力性和经济性,现代的发动机尤其是电喷发动机的点火系统越来越多地采用无分电器电子点火。无分电器点火系统的结构与以往的点火系统不同,它取消了分电器,消除了因分电器产生的机械磨损而引起的点火时间不准,以及点火能量损失等不利因素,因而它是新型发动机点火的主流。
无分电器点火系统根据使用点火线圈的数量以及其火花塞的跳火方式,又可分为同时点火和单独顺序点火两种方式。
1.无分电器同时点火方式
四缸电喷发动机无分电器同时点火的基本电路(如图1)。
该电路的特点是每两个缸的火花塞共用一只点火线圈,点火线圈的次级绕组的两端采用开放式分别接两个缸上的火花塞。点火时两个缸的火花塞形成串联电路同时跳火。其中一个缸的火花塞在常规方向跳火,即从正中央电极到负旁电极;而另一个缸的火花塞跳火则从负旁电极到正中央电极。在两个缸的火花塞同时跳火时,只有处于压缩行程气缸的火花塞的跳火才是有效的,而处于排气行程的另一个气缸的火花塞的跳火是无效的多余的,所以也有称这种点火为“浪费”火花型点火。
在两个缸的火花塞同时跳火时,一个缸的活塞处于排气行程的上止点;另一个缸的活塞处于压缩行程的上止点。即点火应在处于压缩行程气缸活塞的上止点位置的1缸进行。因此发动机电子控制器(ECU)根据曲轴位置传感器送来的活塞上止点信号和同步信号传感器送来的判缸信号,经计算处理后输出正确的点火指令,令1缸点火。点火线圈的次级绕组电路中增加的一只高压二极管,是为了防止三极管T1和T2在导通的瞬间,次级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使火花塞跳火。
在无分电器同时点火方式中,为了降低成本和节省发动机周围的空间,还采用一种初级绕组带中间抽头的点火线圈,独立完成对各缸的点火。图2是四缸电喷发动机无分电器用一只点火线圈同时点火的基本电路。
该同时点火电路的基本原理是:ECU根据曲轴位置传感器和同步信号传感器送来的信号,经计算处理后向电子点火组件中的驱动三极管T1发出点火信号(1缸和4缸的同时点火信号),这时三极管T1导通T2截止。点火电流从蓄电池的+12V→三极管T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初级绕组的L2→蓄电池负极。这时初级绕组的L1中的电流中断,次级绕组中感应产生高压电,其极性为上负下正。其电流流向为:次级绕组的b端→二极管D4→4缸火花塞的中央电极和旁电极→蓄电池负极(车身)→1缸火花塞的旁电极和中央电极→二极管D1→次级绕组的a端。这时1和4两个缸的火花塞同时跳火。由于图2的点火工作顺序为1-3-4-2,4缸的活塞处于排气行程,1缸的活塞处于压缩行程的上止点位置,因而1缸的火花塞跳火是有效的,而4缸的火花塞跳火是无效的。
当发动机的曲轴旋转180°后,发动机ECU根据曲轴的位置传感器和同步信号传感器送来的信号,向三极管T2发出了点火信号
电喷发动机点火系统主要包括:点火电流的恒定控制、无分电器点火控制、点火正时控制、点火时序(判缸)控制以及点火提前与爆震的控制等。
一、点火电流的恒定控制
点火线圈的初/次级绕组的匝数比确定后,点火时的高压(点火线圈的次级电压)主要由初级绕组中通过的电流大小来决定。现代的发动机电子点火系统为了提高点火时的高压,点火线圈的初级均采用粗导线绕制,其内阻只有0.5Ω左右,但这又会引起电流过大,如不加以控制会使点火线圈因电流过大而影响寿命。
点火电流的恒定控制原理见图1。
当功率三极管T1或T2导通时,电流经其射极负反馈电阻Rf到地。通过电阻Rf的电流越大,其上的压降也越大。如果点火电流超过规定值时(一般为6.5A),电路Rf上的压降增大,恒流控制电路开始起控使闭合角减小。继而减小了三极管T1、T2的导通时间,最终通过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中的电流减小,避免点火线圈发热和三极管T1、T2的损坏。若点火电流小于规定值6.5A时,恒流控制电路也将起控,增大闭合角使三极管T1或T2的导通时间增加,使点火电流增大,最终恒定在6.5A的标准值上。
二、无分电器电子点火
为了进一步提高发动机工作时的可靠性、动力性和经济性,现代的发动机尤其是电喷发动机的点火系统越来越多地采用无分电器电子点火。无分电器点火系统的结构与以往的点火系统不同,它取消了分电器,消除了因分电器产生的机械磨损而引起的点火时间不准,以及点火能量损失等不利因素,因而它是新型发动机点火的主流。
无分电器点火系统根据使用点火线圈的数量以及其火花塞的跳火方式,又可分为同时点火和单独顺序点火两种方式。
1.无分电器同时点火方式
四缸电喷发动机无分电器同时点火的基本电路(如图1)。
该电路的特点是每两个缸的火花塞共用一只点火线圈,点火线圈的次级绕组的两端采用开放式分别接两个缸上的火花塞。点火时两个缸的火花塞形成串联电路同时跳火。其中一个缸的火花塞在常规方向跳火,即从正中央电极到负旁电极;而另一个缸的火花塞跳火则从负旁电极到正中央电极。在两个缸的火花塞同时跳火时,只有处于压缩行程气缸的火花塞的跳火才是有效的,而处于排气行程的另一个气缸的火花塞的跳火是无效的多余的,所以也有称这种点火为“浪费”火花型点火。
在两个缸的火花塞同时跳火时,一个缸的活塞处于排气行程的上止点;另一个缸的活塞处于压缩行程的上止点。即点火应在处于压缩行程气缸活塞的上止点位置的1缸进行。因此发动机电子控制器(ECU)根据曲轴位置传感器送来的活塞上止点信号和同步信号传感器送来的判缸信号,经计算处理后输出正确的点火指令,令1缸点火。点火线圈的次级绕组电路中增加的一只高压二极管,是为了防止三极管T1和T2在导通的瞬间,次级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使火花塞跳火。
在无分电器同时点火方式中,为了降低成本和节省发动机周围的空间,还采用一种初级绕组带中间抽头的点火线圈,独立完成对各缸的点火。图2是四缸电喷发动机无分电器用一只点火线圈同时点火的基本电路。
该同时点火电路的基本原理是:ECU根据曲轴位置传感器和同步信号传感器送来的信号,经计算处理后向电子点火组件中的驱动三极管T1发出点火信号(1缸和4缸的同时点火信号),这时三极管T1导通T2截止。点火电流从蓄电池的+12V→三极管T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初级绕组的L2→蓄电池负极。这时初级绕组的L1中的电流中断,次级绕组中感应产生高压电,其极性为上负下正。其电流流向为:次级绕组的b端→二极管D4→4缸火花塞的中央电极和旁电极→蓄电池负极(车身)→1缸火花塞的旁电极和中央电极→二极管D1→次级绕组的a端。这时1和4两个缸的火花塞同时跳火。由于图2的点火工作顺序为1-3-4-2,4缸的活塞处于排气行程,1缸的活塞处于压缩行程的上止点位置,因而1缸的火花塞跳火是有效的,而4缸的火花塞跳火是无效的。
当发动机的曲轴旋转180°后,发动机ECU根据曲轴的位置传感器和同步信号传感器送来的信号,向三极管T2发出了点火信号
2021-12-11 · 规模大,实力强,师资雄厚,五重就业保障
关注
展开全部
不一样,在发动机的压缩冲程终了,活塞达到行程的顶点时,点火系统向火花塞提供高压火花以点燃气缸内的压缩混合气作功,这个时间就是点火正时。为使点火能量最大化,点火正时一般要提前一定的量,所以是在活塞即将到达上止点的那一刻点火,而不是正好达到上止点时才点火,这个提前量叫点火提前角。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8-11
展开全部
1、将发动机摇转至第一缸压缩冲程上止点位置。
2、按装配记号装上分电器总成。
3、按工作顺序装上点火系的高压线。
4、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分电器外壳,调正点火正时。
2、按装配记号装上分电器总成。
3、按工作顺序装上点火系的高压线。
4、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分电器外壳,调正点火正时。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8-11
展开全部
发动机能吸收最大的能量且保证不回火放炮,用不着3000字回答的问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