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石蛙需要些什么条件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如是半人工养殖林蛙:一条河,河周围有几千亩山林,在挖若干饲养蝌蚪的池子,买足够数量种蛙,在就是了解养殖技术(你如没技术,几年之内你可能都挣不到钱)。我以在山上养殖了十一年。我的当年小蛙成活率在百分之十五到二十,第二年能卖,第二年成活率在百分之五十到七十。母蛙比例在百分之五十左右。我是辽宁、丹东、凤城市的养蛙户。如对我的技术有兴趣,请于2014年秋冬上百度、网页搜:半人工林蛙养殖技术。将有蝌蚪变态期及河里林蛙的真实图片。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于2016-05-29
展开全部
一、种蛙的选择
石蛙的产卵孵化季节在3-10月,4—6月是产卵高峰期,要提高产卵率、孵化率,必须在种蛙冬眠复苏以后,配种繁殖之前,做好种蛙的选择、配种,产卵、孵化等准备工作。
选择种蛙是搞好人工繁殖的基础,在冬眠之后,春繁之前对成蛙作全面检查分类,选择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残疾、无破损、达到性成熟的成蛙留作种用:一般二龄雌蛙,体重达150克以上性已成熟,雄蛙200克以上可作种用,初产蛙卵较少,产过1—2次的蛙产卵量较高,质量较好,个体大的老龄蛙产卵量多,但质量不好,受精率不高,一般不应选作种蛙,雄蛙要求健壮,善跳,皮光腿壮;雌蛙要求腿短粗,腹鼓,皮光亮,2—3龄种蛙繁殖力较强。
二、种蛙的培育
气温、水温、水质、光照、饵料、环境条件对蛙的健康,繁殖影响极大,生存环境与否,直接影响配种产卵量,受精率,卵孵化率和蝌蚪的成活率,根据棘胸蛙习性,种蛙池应建在安静,弱光处,池高0.8米,面积6平方米,池底铺垫卵石和石块构成的石穴,并以水草隐蔽,利于蛙栖息产卵,池内水陆面积2:1,要求池水容量相对稳定,水深8~10厘米,水质清新,pH值6.5~8,无有害寄生虫,一般在采食旺季每天换水一次,采食淡季,每间隔2~3天换水一次,每池放雌雄蛙20~30对,按雌雄1:1比例进行群养,选留的种蛙在冬眠前或春繁前必须做好群养放养准备。
选留作种的蛙在冬眠前应加强饲养,使之膘厚体壮,冬季在温度达到12℃以上时 应保持喂食,减少冬季体内能量的消耗,保持石蛙的生长和性腺的良好发育。
保证安全越冬,搞好种蛙的培育,除具备适宜的环境条件之外,还必须保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种蛙以蚯蚓、黄粉虫、螃蟹、蝇蛆、昆虫等动物性饲料为主,5~9月摄食量最大,发情期间,摄食量减少,产卵后食量增大。因此,必须保证饲料供应,投喂量约为蛙体重的5~7%,以采食后略有剩余为宜;每天投喂保持均衡,不可忽多忽少,依具体情况,适情增减,投料时间一般在晚上6~7时,每天一次,定点投饲。
三、配种和产卵
石蛙冬眠后,卵泡迅速发育,通常在4月份,(饲养的当三月初就会开始产卵)气温20℃以上时开始配种产卵,9月底基本结束。配种雌雄比例为1:1,种蛙池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5~20只,种蛙一般在夜间9时后抱对,配种母蛙于清晨4—7时排卵,产出卵块通常粘附在石块池壁,水草上,一般每次产卵300—500粒,高的可达1000~2000粒,卵粒圆球形,外胶质膜将卵粒粘连在一起,产出的卵在1小时之内尽可能不要搅动,以免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在种蛙配种产卵时,如果惊动或强光照射,将会影响配种,排卵和受精,因此,要人为制造一个光线暗淡、幽静、水质清新、水位稳定且有长流水和流水声的适宜配种产卵的环境,在日常的饲养操作中更应注意这些。
四、人工孵化
石蛙卵呈球形,类似鱼眼,卵直径约2~3毫米,卵外层胶,质膜呈圆形,卵产出落水后,胶质膜吸水即膨大,卵胶质膜彼此相连成卵块,呈葡萄状,卵块吸附在产卵池内的石块,水草或池壁上,未受精的卵3天后动物极明显变黄,植物极白色不透明,受精卵开始发育至蝌蚪孵出,整个孵化期是胚胎发良的时期,胚胎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这个时期要求环境生态条件稳定避免阳光直射,人工捞取受精卵操作时必须仔细,轻缓,否则就会降低孵化率。在孵化过程中,水要清洁,水温23—28℃,pH值中性 为宜,孵化密度每个孵化框一窝不可分开。
根据石蛙人工孵化试验观察,棘胸蛙卵在产出后5—10分钟,动物极呈黑色,植物极呈白色,蛙卵在23~28℃水温下孵化,第五天可见受精卵动物极黑点变长呈线,第七天胚胎呈条状,一端大、一端小、第八天胚胎明显显示头和尾、蝌蚪成形,并且会晃动,第十天就有少许蝌蚪孵化出膜,第十三天有76%孵出,第十五天全部孵出,孵化率达96%以上, 蛙卵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应做到温度适宜、水质无污染、蛙卵消毒、孵化池增氧等技术要求。
在繁殖季节,每天早晨巡池1次,母蛙排卵1小时后应将卵块取出,采卵时注意保持卵块的整体性,勿搞破,搞散、搞碎、取出的卵轻轻放于事先准备好的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孵化过程中除防止天敌侵害时,还应严格掌握孵化的生态条件,包括水温、水深、水质等要求、水温23—28℃,水深8—10厘米,pH值6.5~8,水质清新无污染,并含充足的氧气,光照自然即可,但忌阳光直射。温度是孵化的主要生态条件之一,它比起牛蛙的孵化温度来说低了些,高温对其孵化很不利,温度过高,会使胚胎发育到某个阶段停止,最后坏死,其中尤以发育到神经胚这一段时期死亡率最高,这是因这个时期胚胎正处于神经管的形成、脑的分化,原始消化管形成及胚层的初步分化时期对外界不良环境反应特别敏感的缘故。
五、 石蛙蝌蚪与幼蛙的饲养管理
石蛙的蝌蚪对外界环境及敌害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较差,稍不注意,将会造成很大损失,而石蛙的幼蛙,是经过十多天的停食变态,变态后的小幼蛙,身体虚弱,对环境十分敏感,特别是在头10天里,其肺和消化道都非常脆弱,因此,饲养管理水平高低是影响其成活率的关键。
(一)、蝌蚪饲养管理技术
石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母蛙产卵后,其卵经人工孵化10~15天可以孵出蝌蚪。小蝌蚪孵出后身体呈棕黄色,体长0.6~0.8厘米。呈鼓锤状,通常吸附在池底和卵膜上,很少活动,也不觅食,到了三天后活动量增加,并开始觅食,根据试验观察,蝌蚪生长发育要经历:初期、,前期、中期、后期四个阶段。生长后期也叫蝌蚪变态期。蝌蚪各个时期的生长特点和对饲养管理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
1、生长初期(1~10天),蝌蚪孵出三天内不喂食,三天后蝌蚪的活动量明显增加,并开始觅食,所食饵料以豆浆、牛奶、蛋黄以及活体浮游动物,刚孵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特别是水温、水质、光照。当水温低于20℃或高于30℃,水中溶氧不足,水pH值高于8或低于6时都会影响小蝌蚪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在水质管理上要求:细水常流,清新无污,水温保持在20—29℃,pH值6~8。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水的深度,—般以10~15厘米为好,每1~2天换一次池水,光照以室内自然光或室外凉栅下漫射光即可,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小蝌蚪经过10天的生长发育可到1~1.5厘米长。
2、生长前期(10~20天)。小蝌蚪10天以后,其食量增大,生长发育加快, ,蝌蚪开始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强,此时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蝌蚪的成活率,因此,在饲养上必须补充饵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补料初期主要以高蛋白流汁饵料为主,如蛋黄、豆浆、并辅以嫩藻类植物等,饵料投放时间白天或晚上均可,每天2次,但要定时,投饲量一般每1500尾蝌蚪每天可投喂一只鸡蛋黄,通过精心饲养,蝌蚪到20日龄时,体长可达2厘米,体色变为淡棕色,背部有乳白色的花纹,身体与尾部交界外有明显的黑色“V”字型花纹10~20日龄的蝌蚪管理上要求保持池水清洁,以防止中毒,做到每天换一次池水,水的深度以10—20厘米为宜,同时池水应避免太阳光直射。
3、生长中期(20~55天)此时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断增强,为促进蝌蚪消化道的尽快发育,适应两栖类蝌蚪期“食草性”的生物特性,20日龄后蝌蚪可以停止投饲流汁饵料,投喂植物性饲料和藻类植物,如熟蕃茄,南瓜、米饭和鲜嫩水草之类,这一时期的蝌蚪的饲养管理比较简单,在饲养上要按时投给蝌蚪足够采食的饵料,管理上要注意保证池水清洁,不受污染,每天清除池内饵料残渣,饲养密度以300,100尾M2为宜,这样蝌蚪就能正常生长发良,到65日龄有些蝌蚪长出后脚,蝌蚪成活可达75%。
4、生长后期(55—75天),也叫蝌蚪变态期,这一时期是蝌蚪转化为幼蛙的关键时期,蝌蚪在此其间要长出后肢和前肢,并且由水生转化为水陆两栖。55日龄左右,体长达4厘米以上,长出后肢,后肢长出后约10天(65日龄)开始长前肢,前肢一长出,就停止觅食进入变态期,这一时期如果饲养管理不当,蝌蚪就难以变态或在变态中,大量死亡,因此必须精心合理地饲养管理,在饲养上除投饲足够的植物性饲料外还要添加少量的动物性饲料。在管理上要造就一个适合于蝌蚪变态的生态环境,做到:分级饲养、水质清新、水陆各半、登陆方便、光线暗淡、环境幽静。即在蝌蚪长出后肢时就要将蝌蚪放到变态池内饲养,变态池内水深不得超过10厘米,水的面积与陆地面积各半,并要创造变态蝌蚪易于登陆的条件,在上岸变态缩尾巴时,光线要阴暗,要保持环境的幽静,在达到以上饲养、管理及蝌蚪变态条件的情况下,蝌蚪进入变态期到变态完成需10—15天,进入变态期的蝌蚪变态率可达96%左右,蝌蚪分级饲养,同一日龄蝌蚪按个体大小不同进行分级,每月1次,以利于统一投饲管理,合理掌握好饲养密度,在分级过程中进行分群组合,以同级个体适当的密度,进行分池饲养,饲料要品种多样、优质,正确掌握好合理的投饲量,不可过少过多,每天定点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量均衡,随日龄增长而逐渐适当增加,在蝌蚪采食旺季,或变态前后,应更严格做好投喂管理工作,以防各种疾病的发生或因环境条件的不适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早期孵化的蝌蚪应加强饲养,促其当年变态,晚期孵化的蝌蚪应合理控制饲喂量,不使其当年变态,让蝌蚪越冬,以降低死亡率。
蝌蚪随着外界气温的下降其活动和摄食量逐渐减小,当池水水温降到10℃以下时,就基本上停止活动和觅食,趋于冬眠状态,当水池水温降到2℃时,对蝌蚪就构成生命威胁,部分抵抗力差的蝌蚪就会被冻死,当外界气温降到0℃以下,池水表面冻结时,在几小时内就可造成蝌蚪死亡。因此,棘胸蛙蝌蚪进入越冬期后,就要将池水升到20厘米以上,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在池上加覆盖物,池内活水常流以防池水结冰。
石蛙蝌蚪在养殖过程中,除严格掌握以上饲养管理技术以外,还必须做好防敌害工作,如鼠、蛇、鸟的危害,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养殖效益。
(二)、石蛙幼蛙的饲养管理技术
刚变态的幼蛙体型小,体长不到一厘米,体重在2克左右,比原来的蝌蚪还小,采食量和消化力都不及变态前的蝌蚪,幼蛙饲料有蝇蛆、黄粉虫、蚯蚓等运动性饲料。虽然,幼蛙尾巴缩掉就开始觅食,但觅食量很少,一般每二天采食一次,每次只能吃一条二日龄的小蝇蛆或小蚯蚓:饲料的投喂时间在傍晚天黑前,投料量视其采食量而定,一般保持池内略有饵料剩余为宜。10天以后,幼蛙就进入正常的活动和觅食状态,每只蛙每天可食一条4日龄的蝇蛆,幼蛙在一月龄之内喂蝇蛆为主,一个月以后可以投喂蚯蚓——日本大平2号蚯蚓,以后以蚯蚓为主料,一般不喂蝇蛆,到一个半月以后,可以喂给本地小蚯蚓,随着幼蛙日龄的增长和体重的增加,所投喂的蚯蚓也要不断地增粗,且喂量也要不断加大。到2月龄以后就可投如筷子粗细的蚯蚓。饲喂幼蛙时在投饵方式上注意将活的饵料投放在池内食台上,不能直接投到池水中以免污染水质,并应掌握定位、定时、定量、定质的原则,每日投饵在傍晚前后,按体重的5—7%进行投喂,同时也因个体大小、食欲、气候、气温、数量而酌情增减,饲料要求种类多样,新鲜富营养,足量、少次的进行投喂,以保证蛙营养全面,生长迅速、少患疾病。
管理上要注意保持池周安静、光线暗,白天采取避光措施,池水深一般为10/15厘米,水质要求与蝌蚪期相同,禁用含氯自来水,换水视水温、水质变化定,20~26℃时每天换水一次,气温超过37℃时,水深保持10—20厘米,采取活水饲养,水池、饲料台应定期地进行消毒,特别是高温,蛙活动采食的旺季,更应做好消毒防预工作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对幼蛙采用分级饲养,按蛙的个体大小的不同来分级,组合进行饲养,养殖密度一般掌握在100~300只/平方米,为防鼠害,蛙池上口加盖上纱窗盖,防止潜逃,同时做好防冻防暑工作,成蛙的饲养管理与幼蛙有类似之处,此不作一一阐述。
(三)、石蛙的安全越冬
蝌蚪的越冬可在室内进行,水温低于10℃时,蝌蚪即趋于休眠状态,不吃不动,潜于水底石缝或草丛中,越冬时水深保持20厘米,采用常流水,蛙池加盖,保温等防冻措施,如发生水表面结冰则应将冰面敲破,以使水体有一定的氧气交换,不至于使蝌蚪窒息死亡,幼蛙冬眠一般水深为15厘米左右,以不淹没洞穴为宜,并留有一定的陆地,遇低温、冰冻天气,也应有塑料薄膜加盖保温防冻措施,室外的池,晴天可掀开薄膜让阳光照射,晚上封盖,冬眠温度低时一般不需喂料,气温回升,蛙就会上来活动,并有摄食能力,此时应给少量饲料,以增强蛙的体质。越冬时应保持环境安静,防御敌害,防止水质变坏。
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各种气温或保温设备,如温室、热水管道等,或者利用温泉水、工厂余热水来提高池水温度,蛙可不冬眠而继续活动、摄食、以利加快其生长,缩短养殖周期。
六、蛙病病因分析
任何蛙病的发生,都是外界环境的各种致病因素与蛙体自身反应特性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致病力又随着环境不良因素的增加而增强。环境恶化,蛙体抵抗力下降,某些致病菌可以从腐生转化为寄生(如弧菌、气单胞菌),毒力加强。所以蛙病是否发生,不仅取决于病原体的质和量,更取决于环境质量和蛙体的抗病能力,故加强饲养管理工作,是防治疾病的前提。
具体说棘胸蛙的致病因素包括三个方面:
(一)、生物因素: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水环境中除存在一些致病微生物外,多数是兼性致病菌。平时,蛙常与养殖环境中的弧菌、粘菌、假单胞菌和氧单胞菌等兼性致菌接触,虽有感染也不发病,但随着环境的恶化,抵抗力的减弱,这些细菌由不致病转化为致病。
(二)、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不但影响棘胸蛙,也影响致病生物;假如我们满足棘胸蛙所需的环境条件,就可增强棘胸蛙抵抗能力;相对削弱致病生物的侵袭能力,其中水的温度,酸碱度(pH)值、溶解氧;硫化氢,甲烷等有毒气体,汞铅等重金属,以及农药等,可以直接造成棘胸蛙致病或致命。
(三)、饲养管理因素
在棘胸蛙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等人为因素,往往引起发病与死亡。如不合理的放养密度,投饵不科学(腐败变质,饥饱不匀,缺乏某种微生素、矿物元素所致的代谢疾病等)
七、预防蛙病的基本措施
(一)、设计和建筑蛙场时应符合防病条件
1、在建蛙场前,首先应对供水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必须水源充足,水的理化特性适合棘胸蛙生长,水中不含有病源,附近没有污染源,水中没有或较少含有病源。
2、在设计进、排水渠道时,应使每只蛙池能独立地从进水渠来水,并能直接将池水排入排水沟,不可造成蛙池串灌现象,这有利于防止蛙病蔓延和防治疾病。
3、如能建造一个蓄水池,使在其中沉淀、净化、或进行水质消毒处理,那就更理想了。
(二)、加强和改进饲养管理技术
1, 、尽量就地繁殖蝌蚪和培育幼蛙,避免因从外地运来蝌蚪、幼蛙时将异地蛙病带入。
2、合理密养,做好“四定”投饵是增强其抗病力,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四定”投饵在实践中,还应根据季节、气候、蛙的摄食及生长情况等适当调整。
3、加强日常管理,保持蛙池环境卫生,勤巡池,发现病情及时治疗,控制疾病发展和蔓延。
4、捕捉、搬运、放养时应细心操作、防止蛙体受伤。
5、加强越冬期间管理,注意水质和温度化,并尽量缩短停食时间。
6、培育抗病力强的品种。
(三)、控制和消灭病原
1、建立检疫制度;
2、彻底清池消毒;
3、对蝌蚪、蛙体、工具、食物进行消毒;
4、坚持蛙病流行前的预防。
八、常见疾病的防治
(一)、蝌蚪的病害及防治
1、、车轮虫害
症状是体表及鳃的表面呈现有青灰色斑,或尾部发白,这是由患病蝌蚪分泌的粘液和球死表皮所形成的,此病以5~8月流行最盛,且多发生在密度大,蝌蚪发育缓慢的池中,虫体寄生鳃上时,使呼吸困难,浮于水面,进而大批死亡,防治方法是①放养前用牛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控制放养密度,经常保持水质清新,可预防病发生。②治疗可用0.5ppm硫酸铜和0.2ppm硫酸亚铁合剂(总量浓度为0.7ppm全池泼洒)
2、气泡病
症状是腹部膨胀如球,失去平衡,浮于水面,若不及时抢救则造成死亡,多发生在水温高,池水氮素含量高的水泥池,使蝌蚪气体交换失去平衡,肠内、鳃、皮肤的血管内含有过量气体。防治方法是①最有效是换水,首先将病蝌蚪移入水质清新的水域中暂养1~2天。②高温期间每隔2~3天加注清水一次。③用1~1.5ppm盐
水全池泼洒。
3、水霉病
症状是患病蝌蚪体表水霉菌丝大量繁殖生长,如旧的棉絮状的白毛,常在池边缓慢游动。当引起任何外伤之后,伴随蝌蚪拥挤,水解酶,使伤口难以愈合,使蝌蚪焦燥不安,食欲减退,衰竭死亡,此病以冬末早春流行最盛,防治方法是:①用生石灰彻底清池消毒。②拉网、转运操作尽量仔细,勿使蝌蚪受伤。③用红霉素0.05~
0.01ppm,全池遍洒。④用1.4~3Ppm五倍子全池泼洒。⑤放在二十万分之二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洗30分钟。
4、胃肠炎病
症状是患病蝌蚪,肠胃发炎充血,肛门周围红肿,此病发生快,危害大,常发生在前肢长出,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发生变化时。防治方法是①放养蝌蚪前对池子用生石灰彻底消毒。②饲养过程,定期(满15-20天)对饵料台及周围和8~10ppln漂白粉消毒。③发病蝌蚪可用0.05~0.1%的食盐水浸洗15—30分钟。
5、出血病
症状是患病蝌蚪腹部尾部有出血或斑块,肛门周围发红,在水面打圈,数分钟后下沉死亡。此病多发生在出后肢的蝌蚪。防治方法是①用1ppm漂白粉全池消毒。②每2万只蝌蚪用120单位青霉素和100万单位链霉素浸泡半小时,效果显著。
(二)、幼蛙与成蛙的病症防治
1、红腿病
症状是患病蛙后肢无力,发抖、腹部和腿部皮肤发红,肌肉呈点状充血,头部伏地,不吃不动,3—5日内死亡,此病危害大,传染快可造成大批死亡,常在养殖密度大,水质条件差的池中发生,防治方法:①定期进行池水消毒,改善水质条件,能有预防效果。②病蛙用10~15%的食盐水抹擦患部可治愈。③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遍洒,使池水浓度为1.4ppm。④用3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洗5~10分钟,然后注射庆大霉素(4万单位)2-4ml,次日再重复治疗一次。⑤用20ppm呋喃唑酮浸洗20~30分钟,均有一定的疗效。
2、胃肠炎病
症状是胃肠鼓气,腹胀。病蛙身体瘫软,无力跳动,常发生在春夏和夏秋之交,容易传染,造成死亡。防治方法:①每日清除残渣,经常洗刷饵料台,勤换水,每星期全池遍洒漂白粉一次,使池水的浓度为1ppm。②病蛙用0.1~0.15%的盐水浸泡15-30分钟,有一定疗效。③人工填喂胃散片2次,每次半片,3-4日可治愈。④可用10-15ppm氯霉素药浴。⑤内服酵母片。⑥在饲料中加2%的氯霉素或其它胃肠抗菌素药物。
3、烂皮病
症状是初期蛙头,背、四肢等处皮肤失去光泽,同时出现白斑,后表皮脱落,腐烂,3/u4天后现白色内皮,7天左右内皮脱落露出红色肌肉,此病蔓延甚快,10天左右池中大部分蛙可同时发病,死亡率极高。该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尤以100克以下的幼蛙发病率较高。防治方法:①饲料要多样化,加强营养。②补充VA,可投喂VA胶囊或鱼肝油。或水产用或禽用多种维生素。
九、石蛙的天敌及其防治
(一)、石蛙卵的天敌,主要有鱼类和水生无脊椎动物,如水蚤、水生昆虫等。此外,蛙、蝌蚪也要吞食蛙卵。在蛙卵孵化池中必须清除上述天敌。
(二)、蝌蚪、幼蛙、成蛙的天敌,主要有鱼、龟、鳖、蛇、鼠、水鸟、蛙等。通过清池、清场、清墙、诱捕等方法可以清除、蛙池的上口应加透气的网盖,可以预防天敌侵袭
石蛙的产卵孵化季节在3-10月,4—6月是产卵高峰期,要提高产卵率、孵化率,必须在种蛙冬眠复苏以后,配种繁殖之前,做好种蛙的选择、配种,产卵、孵化等准备工作。
选择种蛙是搞好人工繁殖的基础,在冬眠之后,春繁之前对成蛙作全面检查分类,选择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残疾、无破损、达到性成熟的成蛙留作种用:一般二龄雌蛙,体重达150克以上性已成熟,雄蛙200克以上可作种用,初产蛙卵较少,产过1—2次的蛙产卵量较高,质量较好,个体大的老龄蛙产卵量多,但质量不好,受精率不高,一般不应选作种蛙,雄蛙要求健壮,善跳,皮光腿壮;雌蛙要求腿短粗,腹鼓,皮光亮,2—3龄种蛙繁殖力较强。
二、种蛙的培育
气温、水温、水质、光照、饵料、环境条件对蛙的健康,繁殖影响极大,生存环境与否,直接影响配种产卵量,受精率,卵孵化率和蝌蚪的成活率,根据棘胸蛙习性,种蛙池应建在安静,弱光处,池高0.8米,面积6平方米,池底铺垫卵石和石块构成的石穴,并以水草隐蔽,利于蛙栖息产卵,池内水陆面积2:1,要求池水容量相对稳定,水深8~10厘米,水质清新,pH值6.5~8,无有害寄生虫,一般在采食旺季每天换水一次,采食淡季,每间隔2~3天换水一次,每池放雌雄蛙20~30对,按雌雄1:1比例进行群养,选留的种蛙在冬眠前或春繁前必须做好群养放养准备。
选留作种的蛙在冬眠前应加强饲养,使之膘厚体壮,冬季在温度达到12℃以上时 应保持喂食,减少冬季体内能量的消耗,保持石蛙的生长和性腺的良好发育。
保证安全越冬,搞好种蛙的培育,除具备适宜的环境条件之外,还必须保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种蛙以蚯蚓、黄粉虫、螃蟹、蝇蛆、昆虫等动物性饲料为主,5~9月摄食量最大,发情期间,摄食量减少,产卵后食量增大。因此,必须保证饲料供应,投喂量约为蛙体重的5~7%,以采食后略有剩余为宜;每天投喂保持均衡,不可忽多忽少,依具体情况,适情增减,投料时间一般在晚上6~7时,每天一次,定点投饲。
三、配种和产卵
石蛙冬眠后,卵泡迅速发育,通常在4月份,(饲养的当三月初就会开始产卵)气温20℃以上时开始配种产卵,9月底基本结束。配种雌雄比例为1:1,种蛙池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5~20只,种蛙一般在夜间9时后抱对,配种母蛙于清晨4—7时排卵,产出卵块通常粘附在石块池壁,水草上,一般每次产卵300—500粒,高的可达1000~2000粒,卵粒圆球形,外胶质膜将卵粒粘连在一起,产出的卵在1小时之内尽可能不要搅动,以免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在种蛙配种产卵时,如果惊动或强光照射,将会影响配种,排卵和受精,因此,要人为制造一个光线暗淡、幽静、水质清新、水位稳定且有长流水和流水声的适宜配种产卵的环境,在日常的饲养操作中更应注意这些。
四、人工孵化
石蛙卵呈球形,类似鱼眼,卵直径约2~3毫米,卵外层胶,质膜呈圆形,卵产出落水后,胶质膜吸水即膨大,卵胶质膜彼此相连成卵块,呈葡萄状,卵块吸附在产卵池内的石块,水草或池壁上,未受精的卵3天后动物极明显变黄,植物极白色不透明,受精卵开始发育至蝌蚪孵出,整个孵化期是胚胎发良的时期,胚胎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这个时期要求环境生态条件稳定避免阳光直射,人工捞取受精卵操作时必须仔细,轻缓,否则就会降低孵化率。在孵化过程中,水要清洁,水温23—28℃,pH值中性 为宜,孵化密度每个孵化框一窝不可分开。
根据石蛙人工孵化试验观察,棘胸蛙卵在产出后5—10分钟,动物极呈黑色,植物极呈白色,蛙卵在23~28℃水温下孵化,第五天可见受精卵动物极黑点变长呈线,第七天胚胎呈条状,一端大、一端小、第八天胚胎明显显示头和尾、蝌蚪成形,并且会晃动,第十天就有少许蝌蚪孵化出膜,第十三天有76%孵出,第十五天全部孵出,孵化率达96%以上, 蛙卵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应做到温度适宜、水质无污染、蛙卵消毒、孵化池增氧等技术要求。
在繁殖季节,每天早晨巡池1次,母蛙排卵1小时后应将卵块取出,采卵时注意保持卵块的整体性,勿搞破,搞散、搞碎、取出的卵轻轻放于事先准备好的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孵化过程中除防止天敌侵害时,还应严格掌握孵化的生态条件,包括水温、水深、水质等要求、水温23—28℃,水深8—10厘米,pH值6.5~8,水质清新无污染,并含充足的氧气,光照自然即可,但忌阳光直射。温度是孵化的主要生态条件之一,它比起牛蛙的孵化温度来说低了些,高温对其孵化很不利,温度过高,会使胚胎发育到某个阶段停止,最后坏死,其中尤以发育到神经胚这一段时期死亡率最高,这是因这个时期胚胎正处于神经管的形成、脑的分化,原始消化管形成及胚层的初步分化时期对外界不良环境反应特别敏感的缘故。
五、 石蛙蝌蚪与幼蛙的饲养管理
石蛙的蝌蚪对外界环境及敌害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较差,稍不注意,将会造成很大损失,而石蛙的幼蛙,是经过十多天的停食变态,变态后的小幼蛙,身体虚弱,对环境十分敏感,特别是在头10天里,其肺和消化道都非常脆弱,因此,饲养管理水平高低是影响其成活率的关键。
(一)、蝌蚪饲养管理技术
石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母蛙产卵后,其卵经人工孵化10~15天可以孵出蝌蚪。小蝌蚪孵出后身体呈棕黄色,体长0.6~0.8厘米。呈鼓锤状,通常吸附在池底和卵膜上,很少活动,也不觅食,到了三天后活动量增加,并开始觅食,根据试验观察,蝌蚪生长发育要经历:初期、,前期、中期、后期四个阶段。生长后期也叫蝌蚪变态期。蝌蚪各个时期的生长特点和对饲养管理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
1、生长初期(1~10天),蝌蚪孵出三天内不喂食,三天后蝌蚪的活动量明显增加,并开始觅食,所食饵料以豆浆、牛奶、蛋黄以及活体浮游动物,刚孵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特别是水温、水质、光照。当水温低于20℃或高于30℃,水中溶氧不足,水pH值高于8或低于6时都会影响小蝌蚪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在水质管理上要求:细水常流,清新无污,水温保持在20—29℃,pH值6~8。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水的深度,—般以10~15厘米为好,每1~2天换一次池水,光照以室内自然光或室外凉栅下漫射光即可,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小蝌蚪经过10天的生长发育可到1~1.5厘米长。
2、生长前期(10~20天)。小蝌蚪10天以后,其食量增大,生长发育加快, ,蝌蚪开始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强,此时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蝌蚪的成活率,因此,在饲养上必须补充饵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补料初期主要以高蛋白流汁饵料为主,如蛋黄、豆浆、并辅以嫩藻类植物等,饵料投放时间白天或晚上均可,每天2次,但要定时,投饲量一般每1500尾蝌蚪每天可投喂一只鸡蛋黄,通过精心饲养,蝌蚪到20日龄时,体长可达2厘米,体色变为淡棕色,背部有乳白色的花纹,身体与尾部交界外有明显的黑色“V”字型花纹10~20日龄的蝌蚪管理上要求保持池水清洁,以防止中毒,做到每天换一次池水,水的深度以10—20厘米为宜,同时池水应避免太阳光直射。
3、生长中期(20~55天)此时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断增强,为促进蝌蚪消化道的尽快发育,适应两栖类蝌蚪期“食草性”的生物特性,20日龄后蝌蚪可以停止投饲流汁饵料,投喂植物性饲料和藻类植物,如熟蕃茄,南瓜、米饭和鲜嫩水草之类,这一时期的蝌蚪的饲养管理比较简单,在饲养上要按时投给蝌蚪足够采食的饵料,管理上要注意保证池水清洁,不受污染,每天清除池内饵料残渣,饲养密度以300,100尾M2为宜,这样蝌蚪就能正常生长发良,到65日龄有些蝌蚪长出后脚,蝌蚪成活可达75%。
4、生长后期(55—75天),也叫蝌蚪变态期,这一时期是蝌蚪转化为幼蛙的关键时期,蝌蚪在此其间要长出后肢和前肢,并且由水生转化为水陆两栖。55日龄左右,体长达4厘米以上,长出后肢,后肢长出后约10天(65日龄)开始长前肢,前肢一长出,就停止觅食进入变态期,这一时期如果饲养管理不当,蝌蚪就难以变态或在变态中,大量死亡,因此必须精心合理地饲养管理,在饲养上除投饲足够的植物性饲料外还要添加少量的动物性饲料。在管理上要造就一个适合于蝌蚪变态的生态环境,做到:分级饲养、水质清新、水陆各半、登陆方便、光线暗淡、环境幽静。即在蝌蚪长出后肢时就要将蝌蚪放到变态池内饲养,变态池内水深不得超过10厘米,水的面积与陆地面积各半,并要创造变态蝌蚪易于登陆的条件,在上岸变态缩尾巴时,光线要阴暗,要保持环境的幽静,在达到以上饲养、管理及蝌蚪变态条件的情况下,蝌蚪进入变态期到变态完成需10—15天,进入变态期的蝌蚪变态率可达96%左右,蝌蚪分级饲养,同一日龄蝌蚪按个体大小不同进行分级,每月1次,以利于统一投饲管理,合理掌握好饲养密度,在分级过程中进行分群组合,以同级个体适当的密度,进行分池饲养,饲料要品种多样、优质,正确掌握好合理的投饲量,不可过少过多,每天定点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量均衡,随日龄增长而逐渐适当增加,在蝌蚪采食旺季,或变态前后,应更严格做好投喂管理工作,以防各种疾病的发生或因环境条件的不适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早期孵化的蝌蚪应加强饲养,促其当年变态,晚期孵化的蝌蚪应合理控制饲喂量,不使其当年变态,让蝌蚪越冬,以降低死亡率。
蝌蚪随着外界气温的下降其活动和摄食量逐渐减小,当池水水温降到10℃以下时,就基本上停止活动和觅食,趋于冬眠状态,当水池水温降到2℃时,对蝌蚪就构成生命威胁,部分抵抗力差的蝌蚪就会被冻死,当外界气温降到0℃以下,池水表面冻结时,在几小时内就可造成蝌蚪死亡。因此,棘胸蛙蝌蚪进入越冬期后,就要将池水升到20厘米以上,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在池上加覆盖物,池内活水常流以防池水结冰。
石蛙蝌蚪在养殖过程中,除严格掌握以上饲养管理技术以外,还必须做好防敌害工作,如鼠、蛇、鸟的危害,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养殖效益。
(二)、石蛙幼蛙的饲养管理技术
刚变态的幼蛙体型小,体长不到一厘米,体重在2克左右,比原来的蝌蚪还小,采食量和消化力都不及变态前的蝌蚪,幼蛙饲料有蝇蛆、黄粉虫、蚯蚓等运动性饲料。虽然,幼蛙尾巴缩掉就开始觅食,但觅食量很少,一般每二天采食一次,每次只能吃一条二日龄的小蝇蛆或小蚯蚓:饲料的投喂时间在傍晚天黑前,投料量视其采食量而定,一般保持池内略有饵料剩余为宜。10天以后,幼蛙就进入正常的活动和觅食状态,每只蛙每天可食一条4日龄的蝇蛆,幼蛙在一月龄之内喂蝇蛆为主,一个月以后可以投喂蚯蚓——日本大平2号蚯蚓,以后以蚯蚓为主料,一般不喂蝇蛆,到一个半月以后,可以喂给本地小蚯蚓,随着幼蛙日龄的增长和体重的增加,所投喂的蚯蚓也要不断地增粗,且喂量也要不断加大。到2月龄以后就可投如筷子粗细的蚯蚓。饲喂幼蛙时在投饵方式上注意将活的饵料投放在池内食台上,不能直接投到池水中以免污染水质,并应掌握定位、定时、定量、定质的原则,每日投饵在傍晚前后,按体重的5—7%进行投喂,同时也因个体大小、食欲、气候、气温、数量而酌情增减,饲料要求种类多样,新鲜富营养,足量、少次的进行投喂,以保证蛙营养全面,生长迅速、少患疾病。
管理上要注意保持池周安静、光线暗,白天采取避光措施,池水深一般为10/15厘米,水质要求与蝌蚪期相同,禁用含氯自来水,换水视水温、水质变化定,20~26℃时每天换水一次,气温超过37℃时,水深保持10—20厘米,采取活水饲养,水池、饲料台应定期地进行消毒,特别是高温,蛙活动采食的旺季,更应做好消毒防预工作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对幼蛙采用分级饲养,按蛙的个体大小的不同来分级,组合进行饲养,养殖密度一般掌握在100~300只/平方米,为防鼠害,蛙池上口加盖上纱窗盖,防止潜逃,同时做好防冻防暑工作,成蛙的饲养管理与幼蛙有类似之处,此不作一一阐述。
(三)、石蛙的安全越冬
蝌蚪的越冬可在室内进行,水温低于10℃时,蝌蚪即趋于休眠状态,不吃不动,潜于水底石缝或草丛中,越冬时水深保持20厘米,采用常流水,蛙池加盖,保温等防冻措施,如发生水表面结冰则应将冰面敲破,以使水体有一定的氧气交换,不至于使蝌蚪窒息死亡,幼蛙冬眠一般水深为15厘米左右,以不淹没洞穴为宜,并留有一定的陆地,遇低温、冰冻天气,也应有塑料薄膜加盖保温防冻措施,室外的池,晴天可掀开薄膜让阳光照射,晚上封盖,冬眠温度低时一般不需喂料,气温回升,蛙就会上来活动,并有摄食能力,此时应给少量饲料,以增强蛙的体质。越冬时应保持环境安静,防御敌害,防止水质变坏。
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各种气温或保温设备,如温室、热水管道等,或者利用温泉水、工厂余热水来提高池水温度,蛙可不冬眠而继续活动、摄食、以利加快其生长,缩短养殖周期。
六、蛙病病因分析
任何蛙病的发生,都是外界环境的各种致病因素与蛙体自身反应特性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致病力又随着环境不良因素的增加而增强。环境恶化,蛙体抵抗力下降,某些致病菌可以从腐生转化为寄生(如弧菌、气单胞菌),毒力加强。所以蛙病是否发生,不仅取决于病原体的质和量,更取决于环境质量和蛙体的抗病能力,故加强饲养管理工作,是防治疾病的前提。
具体说棘胸蛙的致病因素包括三个方面:
(一)、生物因素: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水环境中除存在一些致病微生物外,多数是兼性致病菌。平时,蛙常与养殖环境中的弧菌、粘菌、假单胞菌和氧单胞菌等兼性致菌接触,虽有感染也不发病,但随着环境的恶化,抵抗力的减弱,这些细菌由不致病转化为致病。
(二)、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不但影响棘胸蛙,也影响致病生物;假如我们满足棘胸蛙所需的环境条件,就可增强棘胸蛙抵抗能力;相对削弱致病生物的侵袭能力,其中水的温度,酸碱度(pH)值、溶解氧;硫化氢,甲烷等有毒气体,汞铅等重金属,以及农药等,可以直接造成棘胸蛙致病或致命。
(三)、饲养管理因素
在棘胸蛙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等人为因素,往往引起发病与死亡。如不合理的放养密度,投饵不科学(腐败变质,饥饱不匀,缺乏某种微生素、矿物元素所致的代谢疾病等)
七、预防蛙病的基本措施
(一)、设计和建筑蛙场时应符合防病条件
1、在建蛙场前,首先应对供水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必须水源充足,水的理化特性适合棘胸蛙生长,水中不含有病源,附近没有污染源,水中没有或较少含有病源。
2、在设计进、排水渠道时,应使每只蛙池能独立地从进水渠来水,并能直接将池水排入排水沟,不可造成蛙池串灌现象,这有利于防止蛙病蔓延和防治疾病。
3、如能建造一个蓄水池,使在其中沉淀、净化、或进行水质消毒处理,那就更理想了。
(二)、加强和改进饲养管理技术
1, 、尽量就地繁殖蝌蚪和培育幼蛙,避免因从外地运来蝌蚪、幼蛙时将异地蛙病带入。
2、合理密养,做好“四定”投饵是增强其抗病力,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四定”投饵在实践中,还应根据季节、气候、蛙的摄食及生长情况等适当调整。
3、加强日常管理,保持蛙池环境卫生,勤巡池,发现病情及时治疗,控制疾病发展和蔓延。
4、捕捉、搬运、放养时应细心操作、防止蛙体受伤。
5、加强越冬期间管理,注意水质和温度化,并尽量缩短停食时间。
6、培育抗病力强的品种。
(三)、控制和消灭病原
1、建立检疫制度;
2、彻底清池消毒;
3、对蝌蚪、蛙体、工具、食物进行消毒;
4、坚持蛙病流行前的预防。
八、常见疾病的防治
(一)、蝌蚪的病害及防治
1、、车轮虫害
症状是体表及鳃的表面呈现有青灰色斑,或尾部发白,这是由患病蝌蚪分泌的粘液和球死表皮所形成的,此病以5~8月流行最盛,且多发生在密度大,蝌蚪发育缓慢的池中,虫体寄生鳃上时,使呼吸困难,浮于水面,进而大批死亡,防治方法是①放养前用牛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控制放养密度,经常保持水质清新,可预防病发生。②治疗可用0.5ppm硫酸铜和0.2ppm硫酸亚铁合剂(总量浓度为0.7ppm全池泼洒)
2、气泡病
症状是腹部膨胀如球,失去平衡,浮于水面,若不及时抢救则造成死亡,多发生在水温高,池水氮素含量高的水泥池,使蝌蚪气体交换失去平衡,肠内、鳃、皮肤的血管内含有过量气体。防治方法是①最有效是换水,首先将病蝌蚪移入水质清新的水域中暂养1~2天。②高温期间每隔2~3天加注清水一次。③用1~1.5ppm盐
水全池泼洒。
3、水霉病
症状是患病蝌蚪体表水霉菌丝大量繁殖生长,如旧的棉絮状的白毛,常在池边缓慢游动。当引起任何外伤之后,伴随蝌蚪拥挤,水解酶,使伤口难以愈合,使蝌蚪焦燥不安,食欲减退,衰竭死亡,此病以冬末早春流行最盛,防治方法是:①用生石灰彻底清池消毒。②拉网、转运操作尽量仔细,勿使蝌蚪受伤。③用红霉素0.05~
0.01ppm,全池遍洒。④用1.4~3Ppm五倍子全池泼洒。⑤放在二十万分之二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洗30分钟。
4、胃肠炎病
症状是患病蝌蚪,肠胃发炎充血,肛门周围红肿,此病发生快,危害大,常发生在前肢长出,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发生变化时。防治方法是①放养蝌蚪前对池子用生石灰彻底消毒。②饲养过程,定期(满15-20天)对饵料台及周围和8~10ppln漂白粉消毒。③发病蝌蚪可用0.05~0.1%的食盐水浸洗15—30分钟。
5、出血病
症状是患病蝌蚪腹部尾部有出血或斑块,肛门周围发红,在水面打圈,数分钟后下沉死亡。此病多发生在出后肢的蝌蚪。防治方法是①用1ppm漂白粉全池消毒。②每2万只蝌蚪用120单位青霉素和100万单位链霉素浸泡半小时,效果显著。
(二)、幼蛙与成蛙的病症防治
1、红腿病
症状是患病蛙后肢无力,发抖、腹部和腿部皮肤发红,肌肉呈点状充血,头部伏地,不吃不动,3—5日内死亡,此病危害大,传染快可造成大批死亡,常在养殖密度大,水质条件差的池中发生,防治方法:①定期进行池水消毒,改善水质条件,能有预防效果。②病蛙用10~15%的食盐水抹擦患部可治愈。③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遍洒,使池水浓度为1.4ppm。④用3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洗5~10分钟,然后注射庆大霉素(4万单位)2-4ml,次日再重复治疗一次。⑤用20ppm呋喃唑酮浸洗20~30分钟,均有一定的疗效。
2、胃肠炎病
症状是胃肠鼓气,腹胀。病蛙身体瘫软,无力跳动,常发生在春夏和夏秋之交,容易传染,造成死亡。防治方法:①每日清除残渣,经常洗刷饵料台,勤换水,每星期全池遍洒漂白粉一次,使池水的浓度为1ppm。②病蛙用0.1~0.15%的盐水浸泡15-30分钟,有一定疗效。③人工填喂胃散片2次,每次半片,3-4日可治愈。④可用10-15ppm氯霉素药浴。⑤内服酵母片。⑥在饲料中加2%的氯霉素或其它胃肠抗菌素药物。
3、烂皮病
症状是初期蛙头,背、四肢等处皮肤失去光泽,同时出现白斑,后表皮脱落,腐烂,3/u4天后现白色内皮,7天左右内皮脱落露出红色肌肉,此病蔓延甚快,10天左右池中大部分蛙可同时发病,死亡率极高。该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尤以100克以下的幼蛙发病率较高。防治方法:①饲料要多样化,加强营养。②补充VA,可投喂VA胶囊或鱼肝油。或水产用或禽用多种维生素。
九、石蛙的天敌及其防治
(一)、石蛙卵的天敌,主要有鱼类和水生无脊椎动物,如水蚤、水生昆虫等。此外,蛙、蝌蚪也要吞食蛙卵。在蛙卵孵化池中必须清除上述天敌。
(二)、蝌蚪、幼蛙、成蛙的天敌,主要有鱼、龟、鳖、蛇、鼠、水鸟、蛙等。通过清池、清场、清墙、诱捕等方法可以清除、蛙池的上口应加透气的网盖,可以预防天敌侵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