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一共有几个儿子几个格格
2013-08-12
展开全部
20女,大多夭折。加上一个养女21女。
女儿:二十一位
长女、次女、四女、七女、八女、十一女、十六女、十七女、十八女、十九女、二十女幼年夭折,无封号,不序齿
侄女大公主固伦纯禧公主(1671—1741),女婿博尔济吉特·班第
三女二公主固伦荣宪公主(1673—1728),女婿博尔济吉特·乌尔衮
五女三公主和硕端静公主(1674—17l0),女婿乌梁罕·噶尔臧
六女四公主固伦恪靖公主(1679一1735),女婿博尔济吉特·敦多布多尔济
九女五公主固伦温宪公主(1683—1702),女婿佟佳·舜安颜
十女六公主固伦纯悫公主(1685—1710),女婿博尔济吉特·策凌
十二女七公主(1686—1697),12岁夭折
十三女八公主和硕温恪公主(1687—1709),女婿博尔济吉特·仓津
十四女九公主和硕悫靖公主(1689—1736),女婿孙承运
十五女十公主和硕敦恪公主(1691一1709),女婿博尔济吉特·多尔济
档案、文献中,康熙皇帝的皇女,有时以封号称之为“端静公主”、“恪靖公主”等,这种称呼带有特指性,可确定为某个人,各公主之间不致混淆。但更多的是称“二公主”、“三公主”、“五公主”等,且与《玉牒》、《清史稿·公主表》中的“第二女”、“第三女”、“第五女”等,并非同一人,而且她们都没有名字的记录,那么这所称的“几公主”诸人,究竟指的是谁?下面先将有记载、可确定者略述,然后再集中作分析(并请参照后附表二)。
二公主。《康熙四十六年九月记注档册》载,当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康熙皇帝巡幸至巴林部蒙古,“驻跸二公主府”,又称居此府之公主为“巴林荣宪公主”,同时赏赐“巴林多罗郡王额驸吴尔浑”。这位荣宪公主也即二公主,在《玉牒》及《清史稿·公主表》中是记为康熙帝的第三女,并记其嫁巴林蒙古郡王吴尔衮(或译作乌尔滚、务尔衮、吴尔浑)。
四公主。《康熙起居注》中,称嫁与漠北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敦多布多尔济的那位公主为“四公主”。公主府中人以及当地蒙古人也称其为“四公主”或“四千岁”,当地人为其所立之碑称“四公主德政碑”,她的丈夫敦多布多尔济则被称为“四额驸”。这位公主封号为恪靖公主,在《玉牒》及《清史稿·公主表》中记为康熙帝的第六女。
六公主。嫁与漠北喀尔喀蒙古赛因诺颜部超勇亲王策凌(或作策楞)的那位公主,习称“六公主”,其丈夫策凌习称“六额驸”。夫妇二人死后葬一处,在北京安定门外,其墓称“六公主坟”。这位公主封号纯悫公主,《玉牒》及《清史稿·公主表》中记为康熙帝第十女。
八公主。《康熙起居注》记康熙四十五年七月初二日,“以八公主下嫁翁牛特多罗杜稜郡臧津(苍津),上御行宫二门”。这位“八公主”,封号温恪公主,《玉牒》及《清史稿·公主表》记为康熙帝第十三女。
九公主。《内务府奏销档》:“王达子一户……康熙年间随地陪送九公主至额驸孙(承)运家”,说的是康熙朝出嫁到孙承运家的这位九公主,曾将内务府庄地连同种地者王达子一户,一同作九公主的陪嫁物。《玉牒》及《清史稿·公主表》记,这位公主封号悫靖公主,为康熙帝第十四女。
其他几位成年公主,尚未见到有“几公主”的记载,但如果把她们按出生先后顺序插入上述有明确称呼的5位公主之间,则不难看出她们正是按成育者排行法,并可推测出日常习称为几公主。
此表中的第五女即端静公主,应称三公主,排序于比她早出生一年且成年的二公主之后,唯其如此,其下第六女才称为“四公主”。四公主之下成年的第九女,应称五公主,因此,其下成年的第十女才称“六公主”。第十女之下的第十一女不到一周岁而殇,第十二女应称七公主,此女虽12岁殇,但12岁以前应也习称七公主,如此,其下成年的第十三女才称八公主。八公主以下的两个成年皇女,称九公主、十公主。
以上成育之皇女以齿序称为二公主—十公主,只缺个大公主。《玉牒》中,二公主以前出生的皇女均夭殇,那么,这大公主究竟是谁?在雍正帝谕旨中找到了答案,雍正元年二月二十九日,雍正皇帝谕礼部:
端敏公主及大公主、四公主俱是内里公主,朕先前因未满百日(按:指居丧期),不曾下旨,今端敏公主、大公主、四公主俱著封为固伦公主。[15]
这段谕旨的内容,在《清世宗实录》的雍正元年二月之内,有如下记述:
封和硕端敏公主、和硕纯禧公主、和硕恪靖公主俱为固伦公主。
两相对照,这大公主应是纯禧公主,其下的四公主是恪靖公主(见前述),她们均由和硕公主晋一级而为固伦公主。
这纯禧公主,是康熙帝抚养于宫中的其皇弟恭亲王常宁之女,她比康熙帝的二公主大两岁,因称大公主。而在《玉牒》中,此女不列于康熙帝名下,而是列于恭亲王常宁名下。从这位大公主的称呼又可看出,皇帝之侄女若抚养皇宫中而封为公主,在日常的习称中,是与皇帝的皇女公主们一起作排行性称呼的,至雍正仍是如此。
女儿:二十一位
长女、次女、四女、七女、八女、十一女、十六女、十七女、十八女、十九女、二十女幼年夭折,无封号,不序齿
侄女大公主固伦纯禧公主(1671—1741),女婿博尔济吉特·班第
三女二公主固伦荣宪公主(1673—1728),女婿博尔济吉特·乌尔衮
五女三公主和硕端静公主(1674—17l0),女婿乌梁罕·噶尔臧
六女四公主固伦恪靖公主(1679一1735),女婿博尔济吉特·敦多布多尔济
九女五公主固伦温宪公主(1683—1702),女婿佟佳·舜安颜
十女六公主固伦纯悫公主(1685—1710),女婿博尔济吉特·策凌
十二女七公主(1686—1697),12岁夭折
十三女八公主和硕温恪公主(1687—1709),女婿博尔济吉特·仓津
十四女九公主和硕悫靖公主(1689—1736),女婿孙承运
十五女十公主和硕敦恪公主(1691一1709),女婿博尔济吉特·多尔济
档案、文献中,康熙皇帝的皇女,有时以封号称之为“端静公主”、“恪靖公主”等,这种称呼带有特指性,可确定为某个人,各公主之间不致混淆。但更多的是称“二公主”、“三公主”、“五公主”等,且与《玉牒》、《清史稿·公主表》中的“第二女”、“第三女”、“第五女”等,并非同一人,而且她们都没有名字的记录,那么这所称的“几公主”诸人,究竟指的是谁?下面先将有记载、可确定者略述,然后再集中作分析(并请参照后附表二)。
二公主。《康熙四十六年九月记注档册》载,当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康熙皇帝巡幸至巴林部蒙古,“驻跸二公主府”,又称居此府之公主为“巴林荣宪公主”,同时赏赐“巴林多罗郡王额驸吴尔浑”。这位荣宪公主也即二公主,在《玉牒》及《清史稿·公主表》中是记为康熙帝的第三女,并记其嫁巴林蒙古郡王吴尔衮(或译作乌尔滚、务尔衮、吴尔浑)。
四公主。《康熙起居注》中,称嫁与漠北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敦多布多尔济的那位公主为“四公主”。公主府中人以及当地蒙古人也称其为“四公主”或“四千岁”,当地人为其所立之碑称“四公主德政碑”,她的丈夫敦多布多尔济则被称为“四额驸”。这位公主封号为恪靖公主,在《玉牒》及《清史稿·公主表》中记为康熙帝的第六女。
六公主。嫁与漠北喀尔喀蒙古赛因诺颜部超勇亲王策凌(或作策楞)的那位公主,习称“六公主”,其丈夫策凌习称“六额驸”。夫妇二人死后葬一处,在北京安定门外,其墓称“六公主坟”。这位公主封号纯悫公主,《玉牒》及《清史稿·公主表》中记为康熙帝第十女。
八公主。《康熙起居注》记康熙四十五年七月初二日,“以八公主下嫁翁牛特多罗杜稜郡臧津(苍津),上御行宫二门”。这位“八公主”,封号温恪公主,《玉牒》及《清史稿·公主表》记为康熙帝第十三女。
九公主。《内务府奏销档》:“王达子一户……康熙年间随地陪送九公主至额驸孙(承)运家”,说的是康熙朝出嫁到孙承运家的这位九公主,曾将内务府庄地连同种地者王达子一户,一同作九公主的陪嫁物。《玉牒》及《清史稿·公主表》记,这位公主封号悫靖公主,为康熙帝第十四女。
其他几位成年公主,尚未见到有“几公主”的记载,但如果把她们按出生先后顺序插入上述有明确称呼的5位公主之间,则不难看出她们正是按成育者排行法,并可推测出日常习称为几公主。
此表中的第五女即端静公主,应称三公主,排序于比她早出生一年且成年的二公主之后,唯其如此,其下第六女才称为“四公主”。四公主之下成年的第九女,应称五公主,因此,其下成年的第十女才称“六公主”。第十女之下的第十一女不到一周岁而殇,第十二女应称七公主,此女虽12岁殇,但12岁以前应也习称七公主,如此,其下成年的第十三女才称八公主。八公主以下的两个成年皇女,称九公主、十公主。
以上成育之皇女以齿序称为二公主—十公主,只缺个大公主。《玉牒》中,二公主以前出生的皇女均夭殇,那么,这大公主究竟是谁?在雍正帝谕旨中找到了答案,雍正元年二月二十九日,雍正皇帝谕礼部:
端敏公主及大公主、四公主俱是内里公主,朕先前因未满百日(按:指居丧期),不曾下旨,今端敏公主、大公主、四公主俱著封为固伦公主。[15]
这段谕旨的内容,在《清世宗实录》的雍正元年二月之内,有如下记述:
封和硕端敏公主、和硕纯禧公主、和硕恪靖公主俱为固伦公主。
两相对照,这大公主应是纯禧公主,其下的四公主是恪靖公主(见前述),她们均由和硕公主晋一级而为固伦公主。
这纯禧公主,是康熙帝抚养于宫中的其皇弟恭亲王常宁之女,她比康熙帝的二公主大两岁,因称大公主。而在《玉牒》中,此女不列于康熙帝名下,而是列于恭亲王常宁名下。从这位大公主的称呼又可看出,皇帝之侄女若抚养皇宫中而封为公主,在日常的习称中,是与皇帝的皇女公主们一起作排行性称呼的,至雍正仍是如此。
2013-08-12
展开全部
儿子(按出生顺序)
爱新觉罗;承祜
爱新觉罗;承瑞
爱新觉罗;承庆
爱新觉罗;赛音察浑
爱新觉罗;长华
爱新觉罗;长生
以上各子幼殇,未序齿
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
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原名爱新觉罗保成
爱新觉罗万黼(幼殇,未序齿)
爱新觉罗允禶(幼殇,未序齿)
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诚隐亲王
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皇帝
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恒温亲王
皇六子爱新觉罗;胤祚,幼殇
皇七子爱新觉罗;胤佑,淳度亲王
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原封廉亲王,后废
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
皇十子爱新觉罗;胤;,辅国公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幼殇
皇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履懿亲王
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怡贤亲王
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恂勤郡王
皇十五子爱新觉罗;胤禑,愉恪郡王
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胤禄,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
皇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果毅亲王
皇十八子爱新觉罗;胤祄,幼殇
皇十九子爱新觉罗;胤禝,幼殇
皇二十子爱新觉罗;胤祎,简靖贝勒
皇二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禧,慎靖郡王
皇二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祜,恭勤贝勒
皇二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祈,诚贝勒
皇二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秘,诚恪亲王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即位后为避讳,诸皇子名中“胤”字改为“允”字。
女儿
皇长女(1668年—1671年),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生;十年十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张氏。
皇二女(1671年—1673年),康熙十年三月初九生;十二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董氏。
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母庶妃马佳氏。
皇四女(1674年—1678年),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生,康熙十七年殇,时年五岁。母庶妃张氏。
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母贵人兆佳氏。
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母贵人郭络罗氏。
皇七女(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生,八月即殇。母德妃乌雅氏。
皇八女(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生,闰六月殇。母皇贵妃佟佳氏。
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女,固伦纯悫公主,母庶妃那拉氏。
皇十一女(1685年—1686年),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生;二十五年五月殇。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皇十二女(1686年—1697年),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二十四生,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卒,时年十二岁。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四女,和硕悫靖公主,母贵人袁氏。
皇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六女(1695年—1707年),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生;四十六年十月殇,时年十三岁。母庶妃王氏。
皇十七女(1698年—1700年),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生;三十九年十一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刘氏。
皇十八女(1701年),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生,不久即殇。母和嫔瓜尔佳氏。
皇十九女(1703年—1705年),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四生;四十四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襄嫔高氏。
皇二十女(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九生,十二月殇。母庶妃钮祜禄氏。
养女,固伦纯禧公主,圣祖弟恭亲王常宁长女,母庶福晋晋氏。
爱新觉罗;承祜
爱新觉罗;承瑞
爱新觉罗;承庆
爱新觉罗;赛音察浑
爱新觉罗;长华
爱新觉罗;长生
以上各子幼殇,未序齿
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
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原名爱新觉罗保成
爱新觉罗万黼(幼殇,未序齿)
爱新觉罗允禶(幼殇,未序齿)
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诚隐亲王
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皇帝
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恒温亲王
皇六子爱新觉罗;胤祚,幼殇
皇七子爱新觉罗;胤佑,淳度亲王
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原封廉亲王,后废
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
皇十子爱新觉罗;胤;,辅国公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幼殇
皇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履懿亲王
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怡贤亲王
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恂勤郡王
皇十五子爱新觉罗;胤禑,愉恪郡王
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胤禄,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
皇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果毅亲王
皇十八子爱新觉罗;胤祄,幼殇
皇十九子爱新觉罗;胤禝,幼殇
皇二十子爱新觉罗;胤祎,简靖贝勒
皇二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禧,慎靖郡王
皇二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祜,恭勤贝勒
皇二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祈,诚贝勒
皇二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秘,诚恪亲王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即位后为避讳,诸皇子名中“胤”字改为“允”字。
女儿
皇长女(1668年—1671年),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生;十年十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张氏。
皇二女(1671年—1673年),康熙十年三月初九生;十二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董氏。
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母庶妃马佳氏。
皇四女(1674年—1678年),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生,康熙十七年殇,时年五岁。母庶妃张氏。
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母贵人兆佳氏。
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母贵人郭络罗氏。
皇七女(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生,八月即殇。母德妃乌雅氏。
皇八女(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生,闰六月殇。母皇贵妃佟佳氏。
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女,固伦纯悫公主,母庶妃那拉氏。
皇十一女(1685年—1686年),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生;二十五年五月殇。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皇十二女(1686年—1697年),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二十四生,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卒,时年十二岁。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四女,和硕悫靖公主,母贵人袁氏。
皇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六女(1695年—1707年),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生;四十六年十月殇,时年十三岁。母庶妃王氏。
皇十七女(1698年—1700年),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生;三十九年十一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刘氏。
皇十八女(1701年),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生,不久即殇。母和嫔瓜尔佳氏。
皇十九女(1703年—1705年),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四生;四十四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襄嫔高氏。
皇二十女(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九生,十二月殇。母庶妃钮祜禄氏。
养女,固伦纯禧公主,圣祖弟恭亲王常宁长女,母庶福晋晋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