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于蛋白质多肽链N端。C端测定的方法有几种?基本原理是什么??

谢谢哈... 谢谢哈 展开
 我来答
上海欧易 2025-02-10
展开全部

数据非依赖采集(DIA)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质谱采集技术之一,一度带领了定量蛋白质组学新发展。DIA相比于DDA的优势在于高效测定复杂样品中相对低丰度的蛋白分子,大幅提高了定量分析的可信度。具有高通量、高分辨率、高可重现性、定量准确等优点,而且样本无需分级上机,大大的缩短了每个样品的检测时间,适合大样本量的蛋白质组研究。


欧易生物研发的Pro DIA定量蛋白质组延续了DIA定量方法,全景式无遗漏扫描,蛋白鉴定数量更多、定量更准确,缺失值更少,结果更稳定,周期更快,提高定量的稳定性与平行性,大幅提高检测通量和鉴定深度,特别是展现了在大规模样本蛋白质组分析中的优越性。


更多服务咨询,欢迎点击【咨询】进入在线客服沟通。


匿名用户
2013-08-12
展开全部
(1)N-末端测定   A.二硝基氟苯法(FDNB,DNFB):1945年Sanger提出此方法,是他的重要贡献之一。  DNP-氨基酸用有机溶剂抽提后,通过层析位置可鉴定它是何种氨基酸。Sanger用此方法测定了胰岛素的N�末端分别为甘氨酸及苯丙氨酸。  B.氰酸盐法:1963年Stank及Smyth介绍了一种测定N�末端的新方法,步骤如下:  由于乙内酰脲氨基酸不带电荷,因此可用离子交换层析法将它与游离氨基酸分开,分离所得的乙内酰脲氨基酸再被盐酸水解,重新生成游离的氨基酸,鉴别此氨基酸即可了解N-末端是何种氨基酸。  C.二甲基氨基萘磺酰氯法:1956年Hartley等报告了一种测定N-末端的灵敏方法,采用1-二甲基氨基萘-5-磺酰氯,简称丹磺酰氯。它与游离氨基末端作用,方法类似于Sanger的DNFB法,产物是磺酰胺衍生物。  丹磺酰链酸具有强烈的黄色荧光。此法优点为灵敏性较高(比FDNB法提高100倍,样品量小于1毫微克分子)及丹磺酰氨基酸稳定性较高(对酸水解稳定性较DNP�氨基酸高),可用纸电泳或聚酰胺薄膜层析鉴定。  (2)C-末端分析  A.肼解法:这是测定C-末端最常用的方法。将多肽溶于无水肼中,100℃下进行反应,结果羧基末端氨基酸以游离氨基酸状释放,而其余肽链部分与肼生成氨基酸肼。  这样羧基末端氨基酸可以采用抽提或离子交换层析的方法将其分出而进行分析。如果羧基末端氨基酸侧链是带有酰胺如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则肼解时不能产生游离的羧基末端氨基酸。此外肼解时注意避免任何少量的水解,以免释出的氨基酸混淆末端分析。  B.羧肽酶水解法:羧肽酶可以专一性地水解羧基末端氨基酸。根据酶解的专一性不同,可区分为羧肽酶A、B和C。应用羧肽酶测定末端时,需要事先进行酶的动力学实验,以便选择合适的酶浓度及反应时间,使释放出的氨基酸主要是C末端氨基酸。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上海欧易
2025-02-10 广告
数据非依赖采集(DIA)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质谱采集技术之一,一度带领了定量蛋白质组学新发展。DIA相比于DDA的优势在于高效测定复杂样品中相对低丰度的蛋白分子,大幅提高了定量分析的可信度。具有高通量、高分辨率、高可重现性、定量准确等优点,而...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上海欧易提供
梦梦与菜菜
2014-01-01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40
展开全部
羧肽酶发和茚三酮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