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杀了哪些功臣,怎么杀的?
4个回答
2013-08-15
展开全部
据考明初朱元璋封侯79人,就算不计未杀本人而祸及子孙的有常遇春、邓愈、华云龙、韩政、陈德、桑世杰、孙兴祖、曹良臣、濮英等9人,不计死后追罪的杨璟、顾时、吴祯、郭兴等4人,不计徐达的疑案之死,不计刘基的失宠后被政敌下蛊死,不计病死后被灭门的梅思祖,不计病逝后的家属流配的陶安,总共17人非朱元璋本人杀死他们之外的28人(占总封侯认输的三分之一以上)均为朱所杀,有的甚至是族诛,可见其兔死狗烹之甚! 下面以时间顺序写下: 1、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魏国公徐达(洪武十七年,太阴犯上将,帝心恶之。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帝为辍朝,临丧悲恸不已。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长子辉祖嗣爵。成祖削爵幽之私第。永乐五年卒。)
注:看似善终,但有赐蒸鹅,病疽毒发死之说
2、太保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鄂国公常遇春(拔开平,师还,次柳河川,暴疾卒,年仅四十。太祖闻之,大震悼。丧至龙江,亲出奠,命礼官议天子为大臣发哀礼。议上,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制曰“可”。赐葬钟山原,给明器九十事纳墓中。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忠武。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二。长子茂以遇春功,封郑国公,后因过而安置茂于龙州,洪武二十四年卒。)
注:暴病薨,儿子跑不了。
3、大都督府左都督同知军国事兼领国子监事曹国公李文忠(洪武十六年冬遂得疾。帝亲临视,使淮安侯华中护医药。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帝疑中毒之,贬中爵,放其家属于建昌卫,诸医并妻子皆斩。亲为文致祭,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三。父贞前卒,赠陇西王,谥恭献。长子景隆袭爵,至永乐末乃卒。)
注:毒死
4、同参军国事右御史大夫领台事兼太子谕德卫国公邓愈(洪武十年,讨吐番还。道病,至寿春卒,年四十一。追封宁河王,谥武顺。长子镇嗣,改封申国公,其妻,李善长外孙也,善长败,坐奸党诛。)
注:病薨,儿子跑不了
5、太师中书左丞相录军国重事兼太子少师韩国公李善长(洪武二十三年,谓善长元勋国戚,知胡逆谋不发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会有言星变,其占当移大臣。遂并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诛之。)
注:满门抄斩
6、右丞相忠勤伯汪广洋(洪武十二年十二月,中丞涂节言刘基为惟庸毒死,广洋宜知状。帝问之,对曰:“无有。”帝怒,责广洋朋欺,贬广南。舟次太平,帝追怒其在江西曲庇文正,在中书不发杨宪奸,赐敕诛之。)
注:诛死
7、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弘文馆学士诚意伯刘基(洪武八年三月,帝亲制文赐之,遣使护归。抵家,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其后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并谓其毒基致死云。孙畾,洪武二十四年三月嗣伯。正德八年加赠基太师,谥文成。嘉靖十年,刑部郎中李瑜言,基宜侑享高庙,封世爵,如中山王达。下廷臣议,制曰:“可。”)
注:失宠后被政敌下蛊死
8、同参军国事加太子太师宋国公冯胜(数以细故失帝意。蓝玉诛之月,召还京。洪武二十七,赐死,诸子皆不得嗣。)
注:赐死
9、同知大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师颖国公傅友德(洪武二十五年,友德请怀远田千亩。帝不悦。寻副宋国公胜分行山西,屯田于大同、东胜,立十六卫。是冬再练军山西、河南。明年,偕召还。又明年赐死。子忠不得嗣。嘉靖元年,云南巡抚都御史何孟春请立祠祀友德。诏可,名曰“报功”。)
注: 赐死
10、中书平章政事德庆侯廖永忠(洪武八年三月坐僭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年五十三。子权,十三年嗣侯,十七年卒。爵除。)
注:赐死
11、参知政事兼太子副詹事南雄侯赵庸(洪武二十三年,以左副将军从燕王出古北口,降乃儿不花。还,坐胡惟庸党死。爵除。)
注:族诛
13、湖广行省平章营阳侯杨璟(镇北平,练兵辽东。洪武十五年八月卒,追封芮国公,谥武信。子通嗣,二十年帅降军戍云南,多道亡,降普定指挥使。二十三年,诏书坐璟胡惟庸党。)
注:死后追罪
14、中书平章同知詹事院事临川侯胡美(洪武十七年坐法死。二十三年,李善长败,帝手诏条列奸党,言美因长女为贵妃,偕其子婿入乱宫禁,事觉,子婿刑死,美赐自尽云。)
注:赐死
15、都督同知兼燕王左相淮安侯华云龙(洪武七年,有言云龙据元相脱脱第宅,僭用故元宫中物。召还,命何文辉往代。未至京,道卒。子中袭。子中李文忠之卒也,中侍疾进药,坐贬死。二十三年追论中胡党,爵除)
注:病薨。儿子跑不了。
16、山东行省平章政事东平侯韩政(洪武十一年二月卒,帝亲临其丧。追封郓国公。子勋袭。二十六年坐蓝党诛,爵除)
注:病薨。儿子跑不了
17、大都督同知济宁侯顾时(洪武十二年卒,年四十六。葬钟山。追封滕国公,谥襄靖,祔祭功臣庙。子敬嗣侯。二十三年追论胡惟庸党,榜列诸臣,以时为首。)
注:死后追罪
18、吴王左相兼佥大都督府事靖海侯吴祯(洪武十一年,奉诏出定辽,得疾,舆还京师。明年卒。追封海国公,谥襄毅,与良俱肖像功臣庙。子忠嗣侯。二十三年追论祯胡惟庸党,爵除。)
注:死后追罪
19、秦王武傅兼陕西行都督府佥事巩昌侯郭兴(洪武十六年巡北边。召还,逾年卒。赠陕国公,谥宣武。二十三年追坐胡惟庸党,爵除。)
注:死后追罪
20、署河南行都督府府事临江侯陈德(洪武十一年卒。追封杞国公,谥定襄。子镛袭封。二十三年,追坐德胡惟庸党,爵除。)
注:病薨,儿子跑不了。
21、云南布政司事汝南侯梅思祖(洪武十五年卒,赐葬钟山之阴。二十三年追坐思祖胡惟庸党,灭其家。)
注:病薨,灭门。
22、都督府同知延安侯唐胜宗(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诛,爵除。)
注:族诛
23、同知都督府事吉安侯陆仲亨(洪武二十三年,治胡惟庸逆党,家奴封贴木告仲亨与胜宗、费聚、赵庸皆与通谋,下吏讯。狱具,帝曰:“朕每怪其居贵位有忧色。”遂诛仲亨,籍其家。)
注:族诛
24、都督府佥事平凉侯费聚(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败,语连聚。竟坐党死,爵除。)
注:族诛
25、理福建军务河南侯陆聚(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死,爵除。)
注:族诛
26、同知大都督府事督金吾诸卫荥阳侯郑遇春(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死。爵除。)
注:族诛
27、江淮行省中书左丞宜春侯黄彬(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死,爵除。)
注:族诛
28、佥大都督府事靖宁侯叶升(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坐交通胡惟庸事觉,诛死。凉国公蓝玉,升姻也,玉败,复连及升,以故名隶两党。)
注:族诛
29、理广东军务永嘉侯朱亮祖(洪武十三年九月召亮祖至京,与其子暹俱鞭死。御制圹志,仍以侯礼葬。二十三年追论亮祖胡惟庸党,次子昱亦坐诛。)
注:鞭死
30、节制凤阳留守司江夏侯周德兴(洪武二十五年八月,以其子骥乱宫,并坐诛死。)
注:诛死
31、大都督府佥事定远侯王弼(洪武二十五年从冯胜、傅友德练军山西、河南。明年同召还,先后赐死。爵除。)
注:赐死
32、太子太傅凉国公蓝玉(洪武二十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瓛告玉谋反,下吏鞫讯。狱具,族诛之。)
注:族诛
33、行枢密院事桑世杰(力战死,太祖念其功,赠安远大将军、轻车都尉、永义侯,侑享太庙。子敬以父死事,洪武二十三年,封徽先伯。坐蓝玉党死。)
注:战死,儿子跑不了。
34、领大都督分府事孙兴祖(洪武三年,帅六卫卒从达出塞,次三不剌川,遇敌,力战死,年三十五。太祖悼惜之,追封燕山侯,谥忠愍,配享通州常遇春祠。长子恪封全宁侯,坐蓝玉党死。)
注:战死,儿子跑不了。
35、行省左丞宣宁侯曹良臣(洪武五年从副将军文忠北征,战死。事闻,赠良臣安国公,谥忠壮,列祀功臣庙。子泰袭侯,坐蓝玉党死,爵除。)
注:战死,儿子跑不了
36、西安卫指挥加都督佥事濮英(洪武二十年,随大将军冯胜北征。殿后见执。敌思挟为质。英绝食不言,乘间引佩刀剖腹死。事闻,赠金山侯,谥忠襄。明年进赠乐浪公。封其子玙为西凉侯,二十六年,坐蓝玉党,戍五开死。)
注:烈士,儿子跑不了。
37、都督佥事晋王府相永平侯谢成(洪武二十七年坐事死,没其田宅。)
注:诛死
38、中军都督府佥事崇山侯李新(洪武二十八年以事诛。)
注:诛死
39、理四川军务景川侯曹震(蓝玉败,谓与震及朱寿诱指挥庄成等谋不轨,论逆党,以震为首,并其子炳诛之。)
注:诛死
40、佥都督府事鹤庆侯张翼(洪武二十六年坐玉党死。)
注:诛死
41、理河南军务会宁侯张温(以居室器用僭上,获罪,遂坐玉党死。)
注:诛死
42、都督佥事总制云南诸军普定侯陈桓(坐玉党死。)
注:诛死
43、都督佥事督漕运舳舻侯朱寿(坐玉党死。)
注:诛死
44、山西行省参政领卫事晋王相怀远侯曹兴(坐玉党死。)
注:诛死
45、江西行省参政翰林学士陶安(洪武元年九月卒于官。疾剧,草上时务十二事。帝亲为文以祭,追封姑孰郡公。子晟,以贪贿诛。其兄昱亦坐死。发家属四十余人为军,后死亡且尽。所司复至晟家勾补,安继妻陈诣阙诉,帝念安功,除其籍。)
注:病逝,家属流配。
注:看似善终,但有赐蒸鹅,病疽毒发死之说
2、太保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鄂国公常遇春(拔开平,师还,次柳河川,暴疾卒,年仅四十。太祖闻之,大震悼。丧至龙江,亲出奠,命礼官议天子为大臣发哀礼。议上,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制曰“可”。赐葬钟山原,给明器九十事纳墓中。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忠武。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二。长子茂以遇春功,封郑国公,后因过而安置茂于龙州,洪武二十四年卒。)
注:暴病薨,儿子跑不了。
3、大都督府左都督同知军国事兼领国子监事曹国公李文忠(洪武十六年冬遂得疾。帝亲临视,使淮安侯华中护医药。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帝疑中毒之,贬中爵,放其家属于建昌卫,诸医并妻子皆斩。亲为文致祭,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三。父贞前卒,赠陇西王,谥恭献。长子景隆袭爵,至永乐末乃卒。)
注:毒死
4、同参军国事右御史大夫领台事兼太子谕德卫国公邓愈(洪武十年,讨吐番还。道病,至寿春卒,年四十一。追封宁河王,谥武顺。长子镇嗣,改封申国公,其妻,李善长外孙也,善长败,坐奸党诛。)
注:病薨,儿子跑不了
5、太师中书左丞相录军国重事兼太子少师韩国公李善长(洪武二十三年,谓善长元勋国戚,知胡逆谋不发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会有言星变,其占当移大臣。遂并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诛之。)
注:满门抄斩
6、右丞相忠勤伯汪广洋(洪武十二年十二月,中丞涂节言刘基为惟庸毒死,广洋宜知状。帝问之,对曰:“无有。”帝怒,责广洋朋欺,贬广南。舟次太平,帝追怒其在江西曲庇文正,在中书不发杨宪奸,赐敕诛之。)
注:诛死
7、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弘文馆学士诚意伯刘基(洪武八年三月,帝亲制文赐之,遣使护归。抵家,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其后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并谓其毒基致死云。孙畾,洪武二十四年三月嗣伯。正德八年加赠基太师,谥文成。嘉靖十年,刑部郎中李瑜言,基宜侑享高庙,封世爵,如中山王达。下廷臣议,制曰:“可。”)
注:失宠后被政敌下蛊死
8、同参军国事加太子太师宋国公冯胜(数以细故失帝意。蓝玉诛之月,召还京。洪武二十七,赐死,诸子皆不得嗣。)
注:赐死
9、同知大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师颖国公傅友德(洪武二十五年,友德请怀远田千亩。帝不悦。寻副宋国公胜分行山西,屯田于大同、东胜,立十六卫。是冬再练军山西、河南。明年,偕召还。又明年赐死。子忠不得嗣。嘉靖元年,云南巡抚都御史何孟春请立祠祀友德。诏可,名曰“报功”。)
注: 赐死
10、中书平章政事德庆侯廖永忠(洪武八年三月坐僭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年五十三。子权,十三年嗣侯,十七年卒。爵除。)
注:赐死
11、参知政事兼太子副詹事南雄侯赵庸(洪武二十三年,以左副将军从燕王出古北口,降乃儿不花。还,坐胡惟庸党死。爵除。)
注:族诛
13、湖广行省平章营阳侯杨璟(镇北平,练兵辽东。洪武十五年八月卒,追封芮国公,谥武信。子通嗣,二十年帅降军戍云南,多道亡,降普定指挥使。二十三年,诏书坐璟胡惟庸党。)
注:死后追罪
14、中书平章同知詹事院事临川侯胡美(洪武十七年坐法死。二十三年,李善长败,帝手诏条列奸党,言美因长女为贵妃,偕其子婿入乱宫禁,事觉,子婿刑死,美赐自尽云。)
注:赐死
15、都督同知兼燕王左相淮安侯华云龙(洪武七年,有言云龙据元相脱脱第宅,僭用故元宫中物。召还,命何文辉往代。未至京,道卒。子中袭。子中李文忠之卒也,中侍疾进药,坐贬死。二十三年追论中胡党,爵除)
注:病薨。儿子跑不了。
16、山东行省平章政事东平侯韩政(洪武十一年二月卒,帝亲临其丧。追封郓国公。子勋袭。二十六年坐蓝党诛,爵除)
注:病薨。儿子跑不了
17、大都督同知济宁侯顾时(洪武十二年卒,年四十六。葬钟山。追封滕国公,谥襄靖,祔祭功臣庙。子敬嗣侯。二十三年追论胡惟庸党,榜列诸臣,以时为首。)
注:死后追罪
18、吴王左相兼佥大都督府事靖海侯吴祯(洪武十一年,奉诏出定辽,得疾,舆还京师。明年卒。追封海国公,谥襄毅,与良俱肖像功臣庙。子忠嗣侯。二十三年追论祯胡惟庸党,爵除。)
注:死后追罪
19、秦王武傅兼陕西行都督府佥事巩昌侯郭兴(洪武十六年巡北边。召还,逾年卒。赠陕国公,谥宣武。二十三年追坐胡惟庸党,爵除。)
注:死后追罪
20、署河南行都督府府事临江侯陈德(洪武十一年卒。追封杞国公,谥定襄。子镛袭封。二十三年,追坐德胡惟庸党,爵除。)
注:病薨,儿子跑不了。
21、云南布政司事汝南侯梅思祖(洪武十五年卒,赐葬钟山之阴。二十三年追坐思祖胡惟庸党,灭其家。)
注:病薨,灭门。
22、都督府同知延安侯唐胜宗(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诛,爵除。)
注:族诛
23、同知都督府事吉安侯陆仲亨(洪武二十三年,治胡惟庸逆党,家奴封贴木告仲亨与胜宗、费聚、赵庸皆与通谋,下吏讯。狱具,帝曰:“朕每怪其居贵位有忧色。”遂诛仲亨,籍其家。)
注:族诛
24、都督府佥事平凉侯费聚(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败,语连聚。竟坐党死,爵除。)
注:族诛
25、理福建军务河南侯陆聚(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死,爵除。)
注:族诛
26、同知大都督府事督金吾诸卫荥阳侯郑遇春(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死。爵除。)
注:族诛
27、江淮行省中书左丞宜春侯黄彬(洪武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死,爵除。)
注:族诛
28、佥大都督府事靖宁侯叶升(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坐交通胡惟庸事觉,诛死。凉国公蓝玉,升姻也,玉败,复连及升,以故名隶两党。)
注:族诛
29、理广东军务永嘉侯朱亮祖(洪武十三年九月召亮祖至京,与其子暹俱鞭死。御制圹志,仍以侯礼葬。二十三年追论亮祖胡惟庸党,次子昱亦坐诛。)
注:鞭死
30、节制凤阳留守司江夏侯周德兴(洪武二十五年八月,以其子骥乱宫,并坐诛死。)
注:诛死
31、大都督府佥事定远侯王弼(洪武二十五年从冯胜、傅友德练军山西、河南。明年同召还,先后赐死。爵除。)
注:赐死
32、太子太傅凉国公蓝玉(洪武二十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瓛告玉谋反,下吏鞫讯。狱具,族诛之。)
注:族诛
33、行枢密院事桑世杰(力战死,太祖念其功,赠安远大将军、轻车都尉、永义侯,侑享太庙。子敬以父死事,洪武二十三年,封徽先伯。坐蓝玉党死。)
注:战死,儿子跑不了。
34、领大都督分府事孙兴祖(洪武三年,帅六卫卒从达出塞,次三不剌川,遇敌,力战死,年三十五。太祖悼惜之,追封燕山侯,谥忠愍,配享通州常遇春祠。长子恪封全宁侯,坐蓝玉党死。)
注:战死,儿子跑不了。
35、行省左丞宣宁侯曹良臣(洪武五年从副将军文忠北征,战死。事闻,赠良臣安国公,谥忠壮,列祀功臣庙。子泰袭侯,坐蓝玉党死,爵除。)
注:战死,儿子跑不了
36、西安卫指挥加都督佥事濮英(洪武二十年,随大将军冯胜北征。殿后见执。敌思挟为质。英绝食不言,乘间引佩刀剖腹死。事闻,赠金山侯,谥忠襄。明年进赠乐浪公。封其子玙为西凉侯,二十六年,坐蓝玉党,戍五开死。)
注:烈士,儿子跑不了。
37、都督佥事晋王府相永平侯谢成(洪武二十七年坐事死,没其田宅。)
注:诛死
38、中军都督府佥事崇山侯李新(洪武二十八年以事诛。)
注:诛死
39、理四川军务景川侯曹震(蓝玉败,谓与震及朱寿诱指挥庄成等谋不轨,论逆党,以震为首,并其子炳诛之。)
注:诛死
40、佥都督府事鹤庆侯张翼(洪武二十六年坐玉党死。)
注:诛死
41、理河南军务会宁侯张温(以居室器用僭上,获罪,遂坐玉党死。)
注:诛死
42、都督佥事总制云南诸军普定侯陈桓(坐玉党死。)
注:诛死
43、都督佥事督漕运舳舻侯朱寿(坐玉党死。)
注:诛死
44、山西行省参政领卫事晋王相怀远侯曹兴(坐玉党死。)
注:诛死
45、江西行省参政翰林学士陶安(洪武元年九月卒于官。疾剧,草上时务十二事。帝亲为文以祭,追封姑孰郡公。子晟,以贪贿诛。其兄昱亦坐死。发家属四十余人为军,后死亡且尽。所司复至晟家勾补,安继妻陈诣阙诉,帝念安功,除其籍。)
注:病逝,家属流配。
2013-08-15
展开全部
朱元璋到底杀错了哪些功臣?
因为朱元璋所创功业的巨大与辉煌,又因其屠杀开国功臣的恶名,所以朱元璋一直是中国古代最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
一、历史冤枉了朱元璋?
1、朱元璋委屈吗?
应该说,朱元璋固然是雄才大略、人中之龙,但他一个人本事再大,也绝无法独力创造出这样巨大的功业的;还应该说,大明朝的事业也和许多其他的事业一样,绝非是某一个人单枪匹马所能缔造的,而是朱元璋和他的文臣武将、左膀右臂们齐心合力、共同打造的。
如此,朱元璋如果真是如书中所写的那样在成功之后大肆屠杀功臣的话——自《明史》修成以后至今,人们大多都相信这样的说法,即:朱元璋的开国大臣中只有汤和、沐英、耿炳文等极少数人没有死于朱元璋的屠杀——那朱元璋几百年来所遭受后人的批评、斥责乃至批判就一点儿也不委屈。
朱元璋果真杀功臣如草芥吗?我看未必——我总觉得真实的朱元璋恐怕未必是这样一个过河拆桥、心黑手辣的人。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朱元璋其实是个很知道感恩图报的人,尽管他的所谓屠杀,也不排除存在有若干冤枉情形的可能。
2、朱元璋是个知道感恩的人
在我看来,朱元璋显然是个知道感恩的人。为什么这样说呢?我姑且在这里举几个例子。
马皇后这个人,应该说是朱元璋能够发迹的的关键人物。那么,朱元璋在得了天下后又是怎样对待她的呢?是利用完了就随手扔掉?还是一如既往恩爱有加、敬重有加?事实很清楚,当了皇帝的朱元璋虽然和所有的皇帝一样,后宫的美女要多少就可以有多少,但他并没有肆意******,而是专心国务、较为节制。花丛之中,朱元璋始终以贤德的马秀英为皇后,不但不离不弃,而且一辈子都敬重有加,甚至很多时候是言听计从。由此可见,朱元璋还真是个“信仰”“患难之交见真情”的人。
朱元璋的少年玩伴汤和,除与各主要开国功臣一样立有卓著军功外,还拥有他人都无法攀比的一项功劳。当年朱元璋之所以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就是他汤和写信力邀的结果。
如此说来,汤和就可谓是朱元璋加入“革命组织”的介绍人了。那么,在明朝开国后所谓的血雨腥风中,对朱元璋的整个人生来说都可谓起了关键作用的汤和,命运又是怎样呢?汤和戎马一生,南征北战达三十多年,军功叠垒间,也曾先后被封为中山侯与信国公,可谓功高位尊。都说朱元璋杀开国功臣无数,可汤和这样关键性的“革命引路人”毕竟是安然无恙(汤和自己也做得很好,随着地位、权势的上升,他选择及时地解甲归田,而且愈益恭慎),由此也略见朱元璋心性之一斑。
郭子兴就更不用说,毫无疑问是朱元璋的第一贵人。朱元璋参加郭子兴的农民军后,正是因为得到他的赏识才得以被一步步提拨上来,郭还把养女嫁给朱元璋以朱为自己的左膀右臂。郭子兴虽因误信谗言曾对朱元璋起过疑心,但朱元璋却并没有因此就恩将仇报,而是在内讧中想方设法亲涉险境把郭子兴救了出来。郭子兴病逝后,朱元璋也并没有与郭的儿子等抢班夺权,而是携同作战。只是才能更高的朱元璋本来就掌握着骨干部队——该部队基本上是以郭子兴处境困窘时朱元璋回乡招募来的七百多人为基础,通过招降、扩编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军队。而明朝开国后,朱元璋也没忘了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等。
通过以上事例,可见朱元璋内在品格的基本面是经得起推敲的,他绝不是那种内心卑鄙的小人。仅仅在这一层面上,也有足够的理由促使我们来研究朱元璋到底是不是个杀功臣如草芥的暴君。
3、是朱元璋冤还是他的功臣们冤?
出自社会最底层的朱元璋,年轻时为避饥荒曾近于行乞般流浪三年(也就是被苦难彻底磨砺和摔打了整整三轮的寒冬酷暑),之后不久,朱元璋以和尚之身参加红巾军,在经过了17年残酷战阵生涯的狂暴洗礼后,竟乃奇迹般地成就为创造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可谓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极少数皇帝之一。
24岁时赤手空拳参加农民军,40岁时登大宝坐拥天下,整个发迹的过程一共只花了朱元璋17年时间。1398年,朱元璋以71岁高龄驾崩于任上,掰着指头数数,他总共当了31年的皇帝。在历代统一九州的开国皇帝中,朱元璋是在大位时间最长的一位。朱元璋一生征战不息而能长寿(71岁在古代当然算得上是高寿),这应当归功于他有一个好身体(或许是流浪时磨练出来的)。而朱元璋的长寿,又使这位杰出的古代军事家能够把自己漫长的后半生投入到治理国家的伟大事业当中,从而成为一个政绩也很卓著的皇帝。
蒙元末年,群魔乱舞兼群雄逐鹿,历代乱世,形势还真是少有这么乱乎这么错综复杂的,而朱元璋竟然能在这巨大的混乱中后来居上,大败所有的魔鬼与英雄,收割所有的庄稼与果实,无论怎样看,他也真要算一个罕见的奇才异杰。而他做出的收拾战乱、光大传统文化、恢复汉民族正朔地位等诸多方面的贡献,使得这位文治武功无不突出于史的皇帝放射出了“伟大”的光芒。
可是很遗憾,有一个声音说:朱元璋太残暴了!竟然屠杀了这么多功臣宿将!这样的人怎么能配得上“伟大”二字!?并且,这个声音在明亡清兴以后越来越强,越来越大,朱元璋的名声也越来越坏。
那么,我们不妨了解了解,与朱元璋并肩战斗一起打天下的好汉都有谁呢?徐达、常遇春、刘伯温、李善长、李文忠、邓愈、朱文正、汤和、朱亮祖、胡大海、周德兴、廖永忠、傅有德、冯国用、冯胜、沐英、蓝玉……真可谓人才济济、群英荟萃!
众多文臣武将的名字,无法在这里一一罗列,但于明朝功劳最大的,大体也就是这些人了。这些大明朝的开国功臣,虽然只是辅佐朱元璋这朵大红花的绿叶,却并不妨碍他们的英名在史册上闪闪发光!
可惜这些开国功臣大多结局不好,许多都被朱元璋找借口给杀了。甚至包括徐达、刘伯温这样的大功臣在内,民间也传说是死于朱元璋之手。尽管朱元璋的大开杀戒很值得怀疑,可是被暗中洗了脑的人们都偏向于这样认为,他们懒得动脑子去质疑,所以他们乐于全盘接受清廷的结论。
果真如此吗?我看未必。因为清代修《明史》猫腻多多,包括《大明英烈传》这样的历史小说也被大肆篡改了,还有那所谓的“火烧庆功楼”的故事,大抵也系满清的捏造。
黎民百姓谁不憎恨暴君?文臣武将谁不憎恨屠杀功臣的君主?满清太清楚这一点了,为了让天下所有的汉人都忘怀明朝乃至厌恶明朝,满清的皇帝乃下定决心要把朱元璋这个千古罕见的牛人打造成千古罕见的暴君。显然,要实现这个目的并不难,清廷的统治者们只需把朱元璋屠杀人数的数字改大一些就可以了,只需把一些贪官污吏的死划拉到无过受死的功臣里就行了,只要指使人编造一些所谓
因为朱元璋所创功业的巨大与辉煌,又因其屠杀开国功臣的恶名,所以朱元璋一直是中国古代最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
一、历史冤枉了朱元璋?
1、朱元璋委屈吗?
应该说,朱元璋固然是雄才大略、人中之龙,但他一个人本事再大,也绝无法独力创造出这样巨大的功业的;还应该说,大明朝的事业也和许多其他的事业一样,绝非是某一个人单枪匹马所能缔造的,而是朱元璋和他的文臣武将、左膀右臂们齐心合力、共同打造的。
如此,朱元璋如果真是如书中所写的那样在成功之后大肆屠杀功臣的话——自《明史》修成以后至今,人们大多都相信这样的说法,即:朱元璋的开国大臣中只有汤和、沐英、耿炳文等极少数人没有死于朱元璋的屠杀——那朱元璋几百年来所遭受后人的批评、斥责乃至批判就一点儿也不委屈。
朱元璋果真杀功臣如草芥吗?我看未必——我总觉得真实的朱元璋恐怕未必是这样一个过河拆桥、心黑手辣的人。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朱元璋其实是个很知道感恩图报的人,尽管他的所谓屠杀,也不排除存在有若干冤枉情形的可能。
2、朱元璋是个知道感恩的人
在我看来,朱元璋显然是个知道感恩的人。为什么这样说呢?我姑且在这里举几个例子。
马皇后这个人,应该说是朱元璋能够发迹的的关键人物。那么,朱元璋在得了天下后又是怎样对待她的呢?是利用完了就随手扔掉?还是一如既往恩爱有加、敬重有加?事实很清楚,当了皇帝的朱元璋虽然和所有的皇帝一样,后宫的美女要多少就可以有多少,但他并没有肆意******,而是专心国务、较为节制。花丛之中,朱元璋始终以贤德的马秀英为皇后,不但不离不弃,而且一辈子都敬重有加,甚至很多时候是言听计从。由此可见,朱元璋还真是个“信仰”“患难之交见真情”的人。
朱元璋的少年玩伴汤和,除与各主要开国功臣一样立有卓著军功外,还拥有他人都无法攀比的一项功劳。当年朱元璋之所以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就是他汤和写信力邀的结果。
如此说来,汤和就可谓是朱元璋加入“革命组织”的介绍人了。那么,在明朝开国后所谓的血雨腥风中,对朱元璋的整个人生来说都可谓起了关键作用的汤和,命运又是怎样呢?汤和戎马一生,南征北战达三十多年,军功叠垒间,也曾先后被封为中山侯与信国公,可谓功高位尊。都说朱元璋杀开国功臣无数,可汤和这样关键性的“革命引路人”毕竟是安然无恙(汤和自己也做得很好,随着地位、权势的上升,他选择及时地解甲归田,而且愈益恭慎),由此也略见朱元璋心性之一斑。
郭子兴就更不用说,毫无疑问是朱元璋的第一贵人。朱元璋参加郭子兴的农民军后,正是因为得到他的赏识才得以被一步步提拨上来,郭还把养女嫁给朱元璋以朱为自己的左膀右臂。郭子兴虽因误信谗言曾对朱元璋起过疑心,但朱元璋却并没有因此就恩将仇报,而是在内讧中想方设法亲涉险境把郭子兴救了出来。郭子兴病逝后,朱元璋也并没有与郭的儿子等抢班夺权,而是携同作战。只是才能更高的朱元璋本来就掌握着骨干部队——该部队基本上是以郭子兴处境困窘时朱元璋回乡招募来的七百多人为基础,通过招降、扩编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军队。而明朝开国后,朱元璋也没忘了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等。
通过以上事例,可见朱元璋内在品格的基本面是经得起推敲的,他绝不是那种内心卑鄙的小人。仅仅在这一层面上,也有足够的理由促使我们来研究朱元璋到底是不是个杀功臣如草芥的暴君。
3、是朱元璋冤还是他的功臣们冤?
出自社会最底层的朱元璋,年轻时为避饥荒曾近于行乞般流浪三年(也就是被苦难彻底磨砺和摔打了整整三轮的寒冬酷暑),之后不久,朱元璋以和尚之身参加红巾军,在经过了17年残酷战阵生涯的狂暴洗礼后,竟乃奇迹般地成就为创造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可谓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极少数皇帝之一。
24岁时赤手空拳参加农民军,40岁时登大宝坐拥天下,整个发迹的过程一共只花了朱元璋17年时间。1398年,朱元璋以71岁高龄驾崩于任上,掰着指头数数,他总共当了31年的皇帝。在历代统一九州的开国皇帝中,朱元璋是在大位时间最长的一位。朱元璋一生征战不息而能长寿(71岁在古代当然算得上是高寿),这应当归功于他有一个好身体(或许是流浪时磨练出来的)。而朱元璋的长寿,又使这位杰出的古代军事家能够把自己漫长的后半生投入到治理国家的伟大事业当中,从而成为一个政绩也很卓著的皇帝。
蒙元末年,群魔乱舞兼群雄逐鹿,历代乱世,形势还真是少有这么乱乎这么错综复杂的,而朱元璋竟然能在这巨大的混乱中后来居上,大败所有的魔鬼与英雄,收割所有的庄稼与果实,无论怎样看,他也真要算一个罕见的奇才异杰。而他做出的收拾战乱、光大传统文化、恢复汉民族正朔地位等诸多方面的贡献,使得这位文治武功无不突出于史的皇帝放射出了“伟大”的光芒。
可是很遗憾,有一个声音说:朱元璋太残暴了!竟然屠杀了这么多功臣宿将!这样的人怎么能配得上“伟大”二字!?并且,这个声音在明亡清兴以后越来越强,越来越大,朱元璋的名声也越来越坏。
那么,我们不妨了解了解,与朱元璋并肩战斗一起打天下的好汉都有谁呢?徐达、常遇春、刘伯温、李善长、李文忠、邓愈、朱文正、汤和、朱亮祖、胡大海、周德兴、廖永忠、傅有德、冯国用、冯胜、沐英、蓝玉……真可谓人才济济、群英荟萃!
众多文臣武将的名字,无法在这里一一罗列,但于明朝功劳最大的,大体也就是这些人了。这些大明朝的开国功臣,虽然只是辅佐朱元璋这朵大红花的绿叶,却并不妨碍他们的英名在史册上闪闪发光!
可惜这些开国功臣大多结局不好,许多都被朱元璋找借口给杀了。甚至包括徐达、刘伯温这样的大功臣在内,民间也传说是死于朱元璋之手。尽管朱元璋的大开杀戒很值得怀疑,可是被暗中洗了脑的人们都偏向于这样认为,他们懒得动脑子去质疑,所以他们乐于全盘接受清廷的结论。
果真如此吗?我看未必。因为清代修《明史》猫腻多多,包括《大明英烈传》这样的历史小说也被大肆篡改了,还有那所谓的“火烧庆功楼”的故事,大抵也系满清的捏造。
黎民百姓谁不憎恨暴君?文臣武将谁不憎恨屠杀功臣的君主?满清太清楚这一点了,为了让天下所有的汉人都忘怀明朝乃至厌恶明朝,满清的皇帝乃下定决心要把朱元璋这个千古罕见的牛人打造成千古罕见的暴君。显然,要实现这个目的并不难,清廷的统治者们只需把朱元璋屠杀人数的数字改大一些就可以了,只需把一些贪官污吏的死划拉到无过受死的功臣里就行了,只要指使人编造一些所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韩国公李善长。1390年朱元璋以“知逆谋不发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将77岁的李善长以及一家七十余人全部处死。
吉安侯陆仲亨。1390年朱元璋惩治胡惟庸党时,陆仲亨的家奴举报他与唐胜宗、费聚、赵庸同谋,因而被处死。
平凉侯费聚。1390年费聚被列入胡惟庸党。为此朱元璋还找了一个二十多年前的借口,“聚曩使姑苏不称旨,朕尝詈责,遂欲反耶!”最终费聚被处死。
南雄侯赵庸。1390年赵庸随朱棣出塞,征讨乃儿不花。大军班师归来时,赵庸论入胡惟庸党被处死。
荥阳侯郑遇春。1370年郑遇春被封为荥阳侯,1390年坐论胡党,而被处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8-15
展开全部
不是杀了那些功臣,而是全杀了,为了给他自己儿子一个安全的江山,朱元璋够狠的,跟他一起出生入死都死光了,如,常遇春,本来他只生病而已,但是不能用药,而朱元璋偏偏给他药逼着他吃,结果。。。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