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展开全部
第一节 布氏杆菌病本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家畜中,牛、羊、猪最常发生,且可由牛、羊、猪传染于人和其它家畜。其牲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引起不同程度的流行,给畜牧业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一、病原布氏杆菌为球杆菌或短杆菌,0.6-1.5-1.7微米,无鞭毛,不能产生芽胞,革兰氏染色阴云性,不呈两极浓染。病料抹片呈密集菌丛,成对或单个排列及短链较少。各种与生物型菌株之间,形态及染色特性等方面无明显差别。二、流行病学布氏杆菌病的传染源是病畜及带菌动物(包括野生动物)。最危险的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畜,它们在流产和分娩时,将大量布氏杆菌随着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流产后的阴道分泌物中以及乳汁中都含有布氏杆菌。感染布氏杆菌的睾丸炎公畜精囊中也可能有布氏杆菌的存在。布氏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即通过摄取被病原体污染的饲料与饮水而感染。但经皮肤感染也有一定的重要性,其他如通过结膜、交媾也可感染。吸血昆虫可以传播布氏杆菌病。三、症状绵羊及山羊:常不表现症状,而首先注意到的症状也是流产。流产前,食欲减退,口渴,萎顿,阴道流出黄色粘液等。流产发生在妊娠后第三或第四个月。有的山羊流产2-3次,有的多不发生流产,但也有报道山羊群流产40-90%者,其它症状可能还有乳房炎,支气管炎,关节炎及滑液囊炎而引起的跛行。公畜睾丸炎,乳山羊的乳房炎常较早出现,乳汁结块,乳量可能减少,乳腺组织有结节性变硬。四、病理变化胎衣呈黄色胶冻样浸润,有些部位覆有纤维蛋白质絮片和脓液,有的增厚而杂有出血点。绒毛叶贫血呈黄色,或覆有灰色或黄绿色或白色粘液状物,胃肠和膀胱的浆膜下可能见有点状或线状出血。浆膜腔有微红色液体,腔壁上可能覆有纤维蛋白凝块。皮下呈出血性浆液性浸润。淋巴结、脾脏和肝脏有程度不等的肿胀,有的散有炎性坏死灶。脐带常呈浆液性浸润,肥厚。胎儿和新生犊可能见有肺炎病灶。公牛生殖器官司精囊内可能有出血点和坏死灶,睾丸和副睾可能有炎性坏死灶和化脓灶。五、诊断布氏杆菌病的明显症状是流产,须与发生相同症状的疾病鉴别诊断。弯杆菌病、胎毛滴虫病、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弓形体病及衣原体病等都可能发生流产。其鉴别的主要关键是病原体的检出及特异抗体的证明。六、防治应着重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未感染畜群中,控制布氏杆菌病传入的最好办法是自繁自养。必须引进种畜或补充畜群时,要严格进行检疫。即对牲畜隔离饲养2个月,同时进行布氏杆菌病的检查,全群两次免疫生物学检查阴性者,才可能与原有牲畜接触。清净畜群,还应定期检疫(至少一年一次)以发现病畜。畜群如果发现流产,除隔离流产家畜、消毒环境及妥善处理流产胎儿胎衣外,应尽快作出诊断。确诊为布氏杆菌病或在畜群单检疫中发现本病,切断传播途径,培育健康畜群及免疫接种等。第二节 口蹄疫一、病原口蹄疫病毒属于细小核糖核酸病毒群中的鼻病毒属,在病畜水泡皮内及其淋巴液中含毒量最多。在水泡发展过程中,病毒进入血流,分布到全身各种组织和体液。在发热期血液内的病毒含量最高,退热后在奶、尿、口涎、眼泪、粪便等都含有一定量的病毒。病毒的致病力很强。二、流行病学口蹄疫能侵害多种动物,而以偶蹄兽最为易感。根据口蹄疫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家畜对口蹄疫最易感的是黄牛和牦牛;犏牛及水牛次之。而骆驼、绵羊、山羊、猪又次之。犊牛比成年牛易感,死亡率亦较高。人也能被感染发病。马对口蹄疫具有极强的抵抗力。本病与一般传染病不同的是它较易从一种动物传到另一种动物。但在某些流行中强烈的感染牛、羊。新的流行地区发病率可达100%,老疫区发病率50%以上。口蹄疫的发生没有严格的季节性,它可发生于一年的任何月份。口蹄疫病毒的传染性很强,一经发生往往是流行性,其传播既有蔓延式的,也有跳跃式的。三、症状潜伏期一周左右。病状与牛大致相同,但感染率较牛低,山羊多见于口腔,呈弥漫性口膜炎,水泡发生于硬腭和舌面。羔羊有时有出血性胃肠炎,常因心肌炎而死亡。四、病理变化除口腔、蹄部的水泡和烂斑外,在咽喉、气管、支气管和前胃粘膜有时可发生圆形烂斑和溃疡,上盖有黑棕色痂块。真胃和大小肠粘膜可见出血性炎症。另外,具有重要诊断意义的是心肌病变。心包膜有弥散性及点状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好似老虎身上的斑纹,所以一般称为“虎斑心”。心脏松软,似煮过的肉。由于心肌纤维的变性、坏死、溶解,放出有毒分解产物而使病畜致死。五、防治多年来,口蹄疫防制实践中积累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经验,其中最主要的是:大搞群众性的防疫运动,组织有关地区、部门的联防协作,遵照“早、快、严、小”的原则,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第三节 羊快疫一、病原 此病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病突然,死亡快,真胃出血、坏死为特征。二、流行病学1、此病主要感染绵羊,山羊发病较少,以2岁以内和营养中等以上的羊发病较多。2、一般呈地方性流行。3、发生于秋季和早春季节。4、多发生在低洼、潮湿地区。5、一般经消化道感染。若经创伤感染,则发生恶性水肿。三、症状常突然死亡。病程长的病羊离群卧地,不愿走动,强迫行走时,表现虚弱,运动失调。腹部膨胀,有痛感,排粪困难,里急后重,有的排黑色稀粪。一般体温不高,有的可升高到41。5℃,数小时内痉挛或昏迷而死。四、病变死后尸体迅速腐败、膨胀,需及时剖检。①真胃、十二指肠黏膜常有出血斑或弥漫性出血,黏膜下组织水肿,甚至坏死和溃疡;②肝肿大似水煮状,质脆;③胆囊肿大;④胸、腹腔与心包积液;⑤心内、外膜及肠道浆膜下出血,肠内容物充满气泡,黏膜出血等。 五、防治①此病的常发地区,可在流行前定期注射羊快疫、肠毒血症、猝狙、黑疫、羔羊痢疾五联菌苗或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三联菌苗,不论大、小羊,均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其免疫期前三者6个月,后者1年。②发生此病后,消除诱因,转移牧场(地),有防治效果。同时,要及时隔离病羊,严禁屠宰和剥皮利用,尸体及排泄物深埋。被污染的圈舍和场地、用具,用3%的烧碱溶液或20%的漂白粉溶液消毒。③对病羊的同群羊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后,口服2%的硫酸铜,每只100毫升。④对病程稍长的羊可用磺胺类和抗生素进行治疗,最好结合强心补液。第四节 羊肠毒血症一、病原此病又称软肾病或类快疫,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绵羊发生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此菌在羊的肠道大量繁殖,其所产生的毒素被机体吸收引起疾病。临床上表现类似快疫,死后肾软化。二、诊断要点1、流行性点①此病多发于2-12月龄肥胖的绵羊,山羊少见。②多呈散发。③此病发生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条件性,在春末夏初、秋末和多雨季节,羊采食大量多汁嫩草、菜叶,收割农作物时过食大量精料等发生较多。2、主要症状 最急性的往往在2-4小时内死亡,病肌肉颤抖,磨牙呻吟,流涎,倒地不起,四肢抽搐,头向后仰。病程长者,表现沉郁或昏睡,步态不稳,感觉过敏,有时兴奋,可视黏膜苍白,腹泻,一般经1-3天在昏迷中死去。3、主要病变 小肠粘膜充血、出血、严重时整段肠壁呈红色,俗称“血肠子。死后肾软如脑髓,肿囊肿大,胸腺出血,心包积液,肺出血、水肿。防治①在常发生此病的地区,定期用羊三联苗或羊五联苗进行预防接种(方法、剂量见羊快疫病)。②加强饲养管理,放牧时避免羊过食多汁嫩草,少喂菜根、菜叶等多汁饲料,夏季最好远离青草萌芽地区放牧。③发现病羊应立即隔离,尸体和排泄物要进行妥善处理。其他羊只转移牧场后,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对病程长的羊,可用抗生素或磺胺药治疗,并配合强心,镇静,有一定疗效。第五节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此病又称“烂肺病”是由山羊状霉形体(支原体)引起山羊发生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1、流行特点:①仅发生于山羊,3岁以下最易感染。②常呈地方性流行。③一年四委均可发生,主要见于冬季和早春枯草季节。④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感染。发病后,20天左右可波及全群。2、主要症状:潜伏期5-20天。多呈急性,病初体温升高,委顿,不吃、咳嗽,呼吸困难,流黏液性鼻液,触诊胸部疼痛;最后卧地不起,呼吸时头颈伸直,窒息而死。病程7-10天。慢性者,长期咳嗽,流鼻液,消瘦。3、主要病变:胸腔积液,多为一侧肺发生肝变,切面呈大理石样,间质增宽,有的肺有胸膜粘连。4、鉴别诊断:应注意与山羊巴氏杆菌病相区别,必要时取肺与胸水做病原分离与鉴定。防治:1、预防 不从疫区引进山羊,引进山羊应隔离观察1个月,健康羊才能混群。在疫区,可用山羊传染性胸膜炎氢氧化铝菌苗紧急接种,6月龄以下皮下注射3毫升,6月龄以上为5毫升,免疫产生期14天,免疫期1年。2、治疗 ①九一四,小羊0.1-0.2克,大羊0.2-0.3克,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10毫升稀释,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隔3-5日再注射1次。②用洛美沙星、恩诺沙星、磺胺嘧啶钠治疗。治疗的同时,应加强护理,注意对症疗法。第六节 羊螨病一、病原:此病又称疥癣病,俗称癞,是由疥螨和痒螨寄生于羊皮肤表面或皮内所引起的接触性、慢性、寄生性皮肤病。二、流行病学:1、分布广,全国各地均有流行,贵州省各地普遍存在。2、温暖潮湿地区发病率高于高寒、干燥地区。3、不分年龄大小均可感染 。4、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秋末、科季和春初。三、症状:剧氧,烦躁不安,皮肤增厚,脱毛,有的形成水疱或脓疱,破溃后形成痂皮。食欲减退、消瘦,严重时可引起死亡,尤其羊较为多见。四、预防:1、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有计划地进行药浴、喷雾或涂搽驱虫。2、保持圈舍干燥、通风。3、加强检疫,对病畜及时治疗。4、保持圈舍卫生,用20%的石灰水粉刷消毒。五、治疗:①敌百虫,以0.5%的敌百虫溶液涂搽患部2—3次。②蝇毒灵,以0.05%的浓度涂搽、涮洗、喷雾、药溶。③速灭菊酯,以0.1%的溶液药浴。④害获灭,牛、羊200微克/千克体重,皮下注射。⑤其他如倍特、螨净、速灭杀丁、林丹乳油、硫磺石灰合剂等有满意的效果。
重庆布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2023-08-25 广告
2023-08-25 广告
你也可以搜索【牧羊人】或者【牧羊人论坛】多和其他养羊朋友一起交流养羊体会和疑难解答哦。 目前是最好的养羊技术交流平台。 那里有一个版块叫做【有问必答】的,一般只要描述清楚的问题,都能够得到论坛羊友的解答。 如果是关于 羊病问题,最好是把羊...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重庆布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展开全部
羊癣病
第一、 羊身上长癣怎么治? 对于严重的病羊(体表已经有大面积掉毛的),可以用敌百虫片研沫,混合煮饭用的米汤一起,在温度较高的中午涂抹在羊身上,等其干后再放入羊群,效果立竿见影!
对于轻度患病的,可以直接用敌百虫片化水药浴。2、最方便可行的就是肌注伊维菌素注射液。也可以是别的杀虫药,但是大多成分就是伊维菌素。
第二、 癣是传染的、最好把发病的羊隔离治疗、用碘甘油涂抹,碘酒4份、甘油1份混合后涂抹有癣的地方、干燥后在涂抹抗生素软膏、每天1-2次,同时用伊维菌素注射驱虫、
第三、 羊疥癣(螨)病该病是由疥螨科和痒螨科的螨类寄生于羊的体表或表皮所引起的慢性皮肤病,以接触感染、能引起患羊发生剧烈的痒觉以及各种类型的皮肤炎为特征。不同的螨类引起不同种的螨病,疥螨引起疥螨病,痒螨引起痒螨博
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是由于健康羊直接接触病羊或者通过被病原污染的羊舍、墙壁、用具等间接接触而引起感染。羊螨病多发生于秋冬时节,幼羊往往易患羊螨病,发现时已较严重。饲养管理不当、卫生制度不严、羊舍内阴暗潮湿、拥挤等也是促使螨病蔓延的重要因素
。2、临床症状 疥螨病多开始发生于嘴唇、口角周围、鼻子边缘及耳朵根部,严重时会蔓延至整个头部、颈部皮肤,使这些部位的皮肤病变为干枯的白灰色。初期有痒觉,然后会出现丘疹、水疱和脓疮,以后会形成坚硬的痂皮,往往发生龟裂,常被污染而化脓。病变扩散到眼睑时,会发生肿胀、怕明、流泪、甚至会导致失明。痒螨病多发生在长毛的部位,开始仅出现在背部或臀部,以后很快蔓延到体侧,开始发生奇痒,患部皮肤最初生成针头大至粟粒大的结节,继而形成水疱和脓胞。患部渗出液增多,最后结成浅黄色脂肪样的痂皮,患羊体上的毛结成束、脱落,甚至全身脱毛,病羊呈现贫血症状 3、预防措施(1)每年定期对羊进行药冤(2)加强检疫工作,对新引入的羊应隔离检查,确实正常后再混群。(3)经常保持圈舍卫生,保持羊舍干燥和通风良好,并定期对羊舍和用具清扫和消毒。(4)对怀疑有该病的羊只隔离治疗、饲养。4、治疗方法(1)涂药疗法,适有于病畜数量少、患部面积小的情况,并可在任何季节使用。涂药可用5%敌百虫溶液:来苏儿5份,溶于100份温水中,再加入5份敌百虫。(2)药浴:该法适用于病羊较多且气候温暖的季节,可选用0.5~1%敌百虫溶液,0.05%蝇毒磷乳剂水溶液,或0.05%辛硫磷乳油水溶液
第四、治疗羊癣
熬些豆油,待降到适时温度(不烫手)时,涂在患部,10天左右即可治愈
第五、山羊疥螨病的防治技术
山羊疥螨病俗称疥癣病或癞,是危害山羊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春季是该病的多发季节。如不及时做好防治工作,往往引起山羊大批死亡,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山羊疥螨病的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 临床症状
山羊初发病时只是引起剧痒,山羊擦石头、墙、树,栏柱等物。山羊的嘴边、眼睛周围、四肢等毛少皮薄的地方首先出现脱毛等症状,严重危及到全身。患部皮肤变厚,有丘疹、结节、水疱、脓疱、脱毛,形成痂皮,进而龟裂、皮肤常见有白色的皮屑,严重者全身脱毛。由于病羊终日啃咬自身、摩擦患部、瘙痒烦燥不安,影响采食和休息,最后逐渐消瘦,贫血,极度衰竭而死亡,或继发其他病而死亡。
2 预防措施
2.1 加强检疫和观察工作。对新购的山羊,要隔离1周检查,健康者方可合群。平时要注意观察羊群动态,发现病羊要及时隔离治疗。
2.2 做好羊舍卫生、消毒工作。羊舍要通风良好、保持干燥、经常清扫粪便,每7天--15天要用“百毒杀”或“菌毒敌”等消毒剂消毒灭菌。
2.3 定期做好驱虫工作。每年的3--4月,9--10月对羊群逐只进行体内外驱虫。可选用“虫克星”、“驱虫王”等。1次用药可同时驱除体内外寄生虫,特别对疥螨效果更好。
3 治疗方法
首先剪去羊只患部及周围的毛,用0.10%高锰酸钾水洗刷,刮去污物,皮屑和痂皮后再选用药物进行治疗。
3.1 菌毒敌与水按1:100配制溶液,涂擦患部,1日2次,隔2日再用1次。症状轻微者效果佳,严重者要选用全身治疗药物。
3.2 用“虫克星”注射液治疗。按每10千克体重用药0.20毫升,皮下注射,不能肌肉和静脉注射。严重者1周后再注射1次。对怀孕后期,7日龄以内羔羊,体弱多病羊慎用。
3.3 用“驱虫王”注射治疗。按每10千克体重0.50毫升皮下注射。一般用2毫升玻璃针管注射。症状轻微、严重者都可适用。
第六、 柴油可治绵羊疥癣
疥癣病是绵羊四季最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发病快、传染性广,如果治疗不及时还可能导致绵羊精神萎缩、厌食、死亡。
石家庄市平山县南甸镇史家庄村60岁的养殖专业户史旦旦,多年来在绵羊疥癣病的治疗方面独创了一套使用柴油消除疥癣病的方法,效果颇佳。现将具体操作介绍如下:将柴油与纯净水按1:3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混合后密封放置3—5天,然后取出来即可使用,对患病绵羊采取早中晚三次的方法对患病部位进行涂抹,一般4—6天即可治愈。如果在混合后的柴油与纯净水中再加入几滴大蒜汁,效果将会更佳。
第七、疗羊癣
第八、 熬些豆油待不烫手时涂在患处,10天即愈。
肠毒血与白肌病
第一、 肠毒血与白肌病的区别与防治
肠毒血症
羊肠毒血症 发病以绵羊为多,山羊较少。通常为2-12 月龄、膘情好的羊为主;经消化道而发生内源性感染。牧区以春夏之交抢青时和秋季牧草结籽后的一段时间发病为多。农区则多见于收割抢茬季节或食入大量富含蛋白质饲料时。多呈散发流行。
本病发病突然,病羊呈腹痛,肚胀症状患羊常离群呆立,卧地不起或独自奔跑。死前发生肠鸣或腹泻,排出黄褐色水样稀粪。病羊全身颤抖、磨牙、头颈后仰、口鼻流沫与昏迷中死去,体温一般不高。
白肌病
羔羊白肌病是幼畜的一种以骨骼肌、心肌纤维以及肝组织等发生变性、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因病变肌肉色淡、甚至苍白而得名。本病多发生于秋冬、冬春气候骤变,青绿饲料缺乏之时,以病羔弓背、四肢无力、运动困难、喜卧等为主要特征。
(一 ) 病因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饲料中硒和维生素E 缺乏或不足,或饲料内钴、锌、银等微量元素含量过高而影响动物对硒的吸收。当饲料、饲草内硒的含量低于千万分之一时,就可发生硒缺乏症。维生素 E 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当饲料保存条件不好,高温、湿度过大、淋雨或暴晒,以及存放过久,酸败变质,则维生素 E 很容易被分解破坏。在缺硒地区,羔羊发病率很高。由于羊机体内硒和维生素 E 缺乏时,使正常生理性脂肪发生过度氧化,细胞组织的自由基受到损害,组织细胞发生退行性病变、坏死,并可钙化。病变可波及全身,但以骨骼肌、心肌受损最为严重,可引起运动障碍和急性心肌坏死。
(二 ) 症状
以骨骼肌、心肌发生变性为主要特征。病变部肌肉色淡,像煮过似的,甚至苍白,故得名白肌病。多呈地方性流行,3-5 周龄的羔羊最易患病,死亡率有时高达 40-60% 。生长发育越快的羔羊,越容易发病,且死亡越快。剖检可见骨骼肌苍白,心肌苍白、变性,营养不良。本病可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病理组织学等综合分析,确诊为羊白肌病。另外还可借助实验室检查确诊。
根据病程可分急性、亚急性、慢性3 种类型。 (1) 急性病例,病羊常突然死亡。 (2) 亚急性病例,病羊精神沉郁,背腰发硬,步样强拘,后躯摇晃,后期常卧地不起。臀部肿胀,触之硬固。呼吸加快,脉搏增数,羔羊可达 120 次 / 分以上。初期心搏动增强,以后心搏动减弱,并出现心律失常。 (3) 慢性病例,病羊运动缓慢,步样不稳,喜卧。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有异嗜现象。被毛粗乱,缺乏光泽,黏膜黄白,腹泻多尿。脉搏增数。呼吸加快。
( 三 ) 防治
预防 :(1) 预防本病,关键在于加强对妊娠母羊、哺乳期母羊和羔羊的饲养管理,尤其是在冬春季节,可在饲料中添加含硒和维生素 E 的预混料,或肌肉注射 0.1% 亚硒酸钠和维生素 E 。每只母羊在产羔前 1 个月肌肉注射 0.1% 亚硒酸钠维生素 E 合剂 5 毫升,即可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也可在羔羊出生后第 3 天肌肉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 E 合剂 2 毫升,断奶前再注射 1 次 (3 毫升 ) 。 (2) 加强母羊饲养管理,供给豆科牧草,对怀孕母羊补给 0.2% 亚硒酸钠液,皮下或肌肉注射,剂量为 4-6 毫升,能预防新生羔羊白肌病。
治疗 :治疗本病对急性病例通常使用注射剂。常用0.1% 亚硒酸钠注射肌肉或皮下注射,羔羊每次 2-4 毫升,间隔 10-20 天重复注射一次。维生素 E 肌肉注射,羔羊 10-15 毫克,每天一次, 5-7 天为一个疗程。对慢性病例可采用饲料中添加的办法。
第二、 诊可根据病羔羊表现精神不振,运动无力,站立困难,卧地不愿起立;有的呈现强直性痉挛状态,随即出现麻痹、死亡前昏迷、呼吸困难;有的羔羊病初不见异常,往往于剧烈运动或过度兴奋而突然死亡;该病常呈地方性同群发病,应用其他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病情。经验诊断可抱起羔羊离地1米左右高度突然把羊放下,如果羔羊能够立即站起奔跑说明健康,如趴下慢慢站起说明可能患有白肌病。
根据上述临床检查,病理剖检见到的骨骼肌和心肌变性呈鱼肉样外观,病变部位对称,可做出诊断。
4 治疗、预防及效果
应用硒制剂配合维生素E制剂进行防治。 治疗:肌注0.1%亚硒酸钠维生素E复合制剂,每只羔羊2毫升,间隔2~3天,再注射1~2次;同时,补饲精料和添加矿物质、多维、微量元素添加剂。
预防:母羊在妊娠后期,分娩前2~3个月注射0.1%亚硒酸钠维生素E 5毫升,隔4~6星期再注1次;初生羔羊生后1~3天注射0.1%亚硒酸钠维生素E 1~2毫升,15天后再注1次,以后每隔4~6星期注射1次,直至离乳后2个月。
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羔羊白肌病的治疗和预防知识,让广大养羊户了解和掌握羊的补硒方法。
在用硒制剂同时注意补充全价精料和经常合理搭配各种类粗饲草和补充多种微量元素、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添加剂。
应用上述预防和治疗办法,很快就控制了羔羊的死亡
常见寄生虫病:
多头蚴病(脑包虫病)
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细虫(多头蚴)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也叫脑包虫病、转圈病、疯病。本病分布很广,主要危害牛、羊、马、猪,骆驼也可受感染人亦可感染,但较少见。
1.病因由于多头绦虫寄生脑部而引发。多头绦虫属带科,寄生于羊的有四个种。
2.症状羊感染本病后10~14天,由于六钩蚴在脑组织中移行,引起脑和脑膜的急性炎症。轻病者常见离群,目光无神,食欲减少,行动迟钝,或表现没有任何规律性的强制运动。严重病例可见精神高度沉郁,步态蹒跚,头颈弯向一侧或转圈,个别出现癫痫样发作。少数病羊于4~5天后死亡。这种神经症状由于多头蚴虫体寄生的部位不同,而在临床上的表现也很不一致。
3.诊断主要根据症状诊断。
4.防治首先作好预防工作。组织狩猎,扑杀野犬、狼、狐等终末宿主。对有价值的狗每年定期驱虫。死于该病的羊头必须深埋或烧毁,预防被犬吞食后散播病原,这是最有效的预防办法。对感染初期病羊,一般只采用对症疗法,待发育到一定程度时,症状表现明显则进行手术治疗。
绦虫病
羊绦虫病是由莫尼茨绦虫、曲子宫绦虫和无卵黄腺绦虫寄生在小肠中所引起。其中莫尼茨绦虫危害最严重,常见于羔羊,不但影响羊只的生长发育,而且可造成羊只的死亡。
1.病因寄生在羊体的有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两种。
2.流行特点本病的发生和发展同中间宿主地螨有密切关系,因而有明显的季节性,山羊一般2~3月被感染,4月份发病,5~7月感染达最高峰,8月以后逐渐下降。同时,本病的感染与羊的年龄有着一定关系,新生2个月羔羊就有感染,3~6月龄的羊感染率最高,2岁以上的成年羊感染极低,这和它已经获得免疫力有关。 3.症状症状的轻重取决于羊体感染的程度。轻度感染时,一般没有明显临床症状,若感染强度增高 ,则产生严重的症状,常引起病羊死亡。
本病常取慢性经过。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喜欢饮水,常伴发腹泻,有时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同时粪便中混有乳白色的孕卵节片。羔羊被感染后,迅速消瘦,被毛粗乱,失去光泽。清晨检查病羊新鲜粪便,可在粪表面发现黄白色长约1厘米、圆柱状的孕卵节片。
4.防治
(1)根据本病的季节动态,首先要采用成虫期前除虫法。
(2)1%硫酸铜对羊绦虫有良好的驱虫作用。一般1~6个月羔羊可给予15~45毫升,7个月成年羊可给予45~100毫升。一次治愈率约80%。隔2~3周再灌服一次。药要求纯品,当天配制,当天使用,不能过夜。
(3)可用砷酸铅、砷酸亚锡、砷酸钙三种砷制剂驱虫。剂量均为:羔羊0.5克,成年羊1克,一次投服。服药后给以油类泻剂
螨病。①用0.10%--0.20%杀虫脒水溶液药浴。②用0.50%--1%敌百虫水溶液涂擦患部。
应该是螨虫,先按螨虫治疗试试吧,把上边的老皮刮下,用伊维菌素配点溶液涂在上边,同时注射伊维菌素。
羊瞒病 羊螨病又叫疥癣,是疥螨和痒螨寄生于羊体表面而引起 的慢性寄生虫病,其特征是皮炎、剧痒、脱毛、结痂,传染性强,对羊的毛皮危害严重,也可造成死亡。
防治措施:
(1)每年定期用双甲咪药浴,用12.5%双甲眯兑成500ppm,即本品1升加水配成250升。
(2)按每千克体重0.2毫克皮下注射阿维菌素,或每千克体重O.3毫克口服阿维菌素和每千克体重0.2毫克口服伊维 菌素。
(3)对病羊可用5%敌百虫涂擦患部,每次用药面积不超过体表面的1/3。
山羊虱病的诊疗
症状
经查看虱主要寄生于羊的颈、背、腹及四肢等处,患羊在具有痒感的部位不 断的啃咬或到处擦痒,造成皮肤损伤,被毛脱落,继发细菌感染或伤口蛆症。羊只不安,影响采食和休息,在严重感染、虱过于密集时,有的引起化脓性皮炎,有脱皮现象,甚至全身毛呈卷曲状态;患羊消瘦,生产性能低下,幼羔发育不良,食欲不佳,影响羊只健康;同时羔羊经常舐吮患部,有的已造成食毛癖,患畜皮温升高。
治疗
(1)伊维菌素皮下注射,每公斤体重0.01~0.02 ml(羔羊在3月龄以上方可注射)。10日后检查所有羊只全部治愈。
(2)另随机选10只病羊不进行药物皮下注射而进行药浴对比治疗。
用0.5%敌百虫水溶液或20%蝇毒磷,池浴、喷雾。
浴前2 h让羊充分饮水,停止喂草料,用品质差的羊只试浴,无毒后方可进行。
先浴健康羊,后浴病羊,有外伤者不药浴。药浴水温为20~30℃,药浴时间为2~3 min,预防为1 min。
怀孕2月以上母羊不要药浴。
药浴后阴凉处休息1~2 h,如遇天气突变可放回羊舍,以防感冒。
药浴后对于严重或虱不彻底死亡的个别羊只再进行第2次药浴。半月后羊身上的虱全部死亡。
5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圈舍内羊只密度适当。
经常刷梳畜体,保持清洁卫生。
畜舍要经常打扫、消毒、保持通风、干燥。
护理用具定期消毒;垫草勤换、常晒。
定期检查,发现有虱羊只立即隔离、治疗。
6 小结
(1)本病发病时间多在冬春季节,但此次发病在夏季,原因是本地区近期阴天多雨,空气潮湿造成。
(2)该羊场圈舍简陋,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大为虱寄生创造了有利环境。
(3)本病治疗方法很多,以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治疗效果最佳,最安全可靠。药浴虽有一定效果,但操作复杂,如果操作不当易引起羊只中毒。
(4)治疗后应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营养,必要时给予一些健胃助消化药物
第一、 羊身上长癣怎么治? 对于严重的病羊(体表已经有大面积掉毛的),可以用敌百虫片研沫,混合煮饭用的米汤一起,在温度较高的中午涂抹在羊身上,等其干后再放入羊群,效果立竿见影!
对于轻度患病的,可以直接用敌百虫片化水药浴。2、最方便可行的就是肌注伊维菌素注射液。也可以是别的杀虫药,但是大多成分就是伊维菌素。
第二、 癣是传染的、最好把发病的羊隔离治疗、用碘甘油涂抹,碘酒4份、甘油1份混合后涂抹有癣的地方、干燥后在涂抹抗生素软膏、每天1-2次,同时用伊维菌素注射驱虫、
第三、 羊疥癣(螨)病该病是由疥螨科和痒螨科的螨类寄生于羊的体表或表皮所引起的慢性皮肤病,以接触感染、能引起患羊发生剧烈的痒觉以及各种类型的皮肤炎为特征。不同的螨类引起不同种的螨病,疥螨引起疥螨病,痒螨引起痒螨博
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是由于健康羊直接接触病羊或者通过被病原污染的羊舍、墙壁、用具等间接接触而引起感染。羊螨病多发生于秋冬时节,幼羊往往易患羊螨病,发现时已较严重。饲养管理不当、卫生制度不严、羊舍内阴暗潮湿、拥挤等也是促使螨病蔓延的重要因素
。2、临床症状 疥螨病多开始发生于嘴唇、口角周围、鼻子边缘及耳朵根部,严重时会蔓延至整个头部、颈部皮肤,使这些部位的皮肤病变为干枯的白灰色。初期有痒觉,然后会出现丘疹、水疱和脓疮,以后会形成坚硬的痂皮,往往发生龟裂,常被污染而化脓。病变扩散到眼睑时,会发生肿胀、怕明、流泪、甚至会导致失明。痒螨病多发生在长毛的部位,开始仅出现在背部或臀部,以后很快蔓延到体侧,开始发生奇痒,患部皮肤最初生成针头大至粟粒大的结节,继而形成水疱和脓胞。患部渗出液增多,最后结成浅黄色脂肪样的痂皮,患羊体上的毛结成束、脱落,甚至全身脱毛,病羊呈现贫血症状 3、预防措施(1)每年定期对羊进行药冤(2)加强检疫工作,对新引入的羊应隔离检查,确实正常后再混群。(3)经常保持圈舍卫生,保持羊舍干燥和通风良好,并定期对羊舍和用具清扫和消毒。(4)对怀疑有该病的羊只隔离治疗、饲养。4、治疗方法(1)涂药疗法,适有于病畜数量少、患部面积小的情况,并可在任何季节使用。涂药可用5%敌百虫溶液:来苏儿5份,溶于100份温水中,再加入5份敌百虫。(2)药浴:该法适用于病羊较多且气候温暖的季节,可选用0.5~1%敌百虫溶液,0.05%蝇毒磷乳剂水溶液,或0.05%辛硫磷乳油水溶液
第四、治疗羊癣
熬些豆油,待降到适时温度(不烫手)时,涂在患部,10天左右即可治愈
第五、山羊疥螨病的防治技术
山羊疥螨病俗称疥癣病或癞,是危害山羊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春季是该病的多发季节。如不及时做好防治工作,往往引起山羊大批死亡,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山羊疥螨病的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 临床症状
山羊初发病时只是引起剧痒,山羊擦石头、墙、树,栏柱等物。山羊的嘴边、眼睛周围、四肢等毛少皮薄的地方首先出现脱毛等症状,严重危及到全身。患部皮肤变厚,有丘疹、结节、水疱、脓疱、脱毛,形成痂皮,进而龟裂、皮肤常见有白色的皮屑,严重者全身脱毛。由于病羊终日啃咬自身、摩擦患部、瘙痒烦燥不安,影响采食和休息,最后逐渐消瘦,贫血,极度衰竭而死亡,或继发其他病而死亡。
2 预防措施
2.1 加强检疫和观察工作。对新购的山羊,要隔离1周检查,健康者方可合群。平时要注意观察羊群动态,发现病羊要及时隔离治疗。
2.2 做好羊舍卫生、消毒工作。羊舍要通风良好、保持干燥、经常清扫粪便,每7天--15天要用“百毒杀”或“菌毒敌”等消毒剂消毒灭菌。
2.3 定期做好驱虫工作。每年的3--4月,9--10月对羊群逐只进行体内外驱虫。可选用“虫克星”、“驱虫王”等。1次用药可同时驱除体内外寄生虫,特别对疥螨效果更好。
3 治疗方法
首先剪去羊只患部及周围的毛,用0.10%高锰酸钾水洗刷,刮去污物,皮屑和痂皮后再选用药物进行治疗。
3.1 菌毒敌与水按1:100配制溶液,涂擦患部,1日2次,隔2日再用1次。症状轻微者效果佳,严重者要选用全身治疗药物。
3.2 用“虫克星”注射液治疗。按每10千克体重用药0.20毫升,皮下注射,不能肌肉和静脉注射。严重者1周后再注射1次。对怀孕后期,7日龄以内羔羊,体弱多病羊慎用。
3.3 用“驱虫王”注射治疗。按每10千克体重0.50毫升皮下注射。一般用2毫升玻璃针管注射。症状轻微、严重者都可适用。
第六、 柴油可治绵羊疥癣
疥癣病是绵羊四季最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发病快、传染性广,如果治疗不及时还可能导致绵羊精神萎缩、厌食、死亡。
石家庄市平山县南甸镇史家庄村60岁的养殖专业户史旦旦,多年来在绵羊疥癣病的治疗方面独创了一套使用柴油消除疥癣病的方法,效果颇佳。现将具体操作介绍如下:将柴油与纯净水按1:3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混合后密封放置3—5天,然后取出来即可使用,对患病绵羊采取早中晚三次的方法对患病部位进行涂抹,一般4—6天即可治愈。如果在混合后的柴油与纯净水中再加入几滴大蒜汁,效果将会更佳。
第七、疗羊癣
第八、 熬些豆油待不烫手时涂在患处,10天即愈。
肠毒血与白肌病
第一、 肠毒血与白肌病的区别与防治
肠毒血症
羊肠毒血症 发病以绵羊为多,山羊较少。通常为2-12 月龄、膘情好的羊为主;经消化道而发生内源性感染。牧区以春夏之交抢青时和秋季牧草结籽后的一段时间发病为多。农区则多见于收割抢茬季节或食入大量富含蛋白质饲料时。多呈散发流行。
本病发病突然,病羊呈腹痛,肚胀症状患羊常离群呆立,卧地不起或独自奔跑。死前发生肠鸣或腹泻,排出黄褐色水样稀粪。病羊全身颤抖、磨牙、头颈后仰、口鼻流沫与昏迷中死去,体温一般不高。
白肌病
羔羊白肌病是幼畜的一种以骨骼肌、心肌纤维以及肝组织等发生变性、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因病变肌肉色淡、甚至苍白而得名。本病多发生于秋冬、冬春气候骤变,青绿饲料缺乏之时,以病羔弓背、四肢无力、运动困难、喜卧等为主要特征。
(一 ) 病因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饲料中硒和维生素E 缺乏或不足,或饲料内钴、锌、银等微量元素含量过高而影响动物对硒的吸收。当饲料、饲草内硒的含量低于千万分之一时,就可发生硒缺乏症。维生素 E 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当饲料保存条件不好,高温、湿度过大、淋雨或暴晒,以及存放过久,酸败变质,则维生素 E 很容易被分解破坏。在缺硒地区,羔羊发病率很高。由于羊机体内硒和维生素 E 缺乏时,使正常生理性脂肪发生过度氧化,细胞组织的自由基受到损害,组织细胞发生退行性病变、坏死,并可钙化。病变可波及全身,但以骨骼肌、心肌受损最为严重,可引起运动障碍和急性心肌坏死。
(二 ) 症状
以骨骼肌、心肌发生变性为主要特征。病变部肌肉色淡,像煮过似的,甚至苍白,故得名白肌病。多呈地方性流行,3-5 周龄的羔羊最易患病,死亡率有时高达 40-60% 。生长发育越快的羔羊,越容易发病,且死亡越快。剖检可见骨骼肌苍白,心肌苍白、变性,营养不良。本病可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病理组织学等综合分析,确诊为羊白肌病。另外还可借助实验室检查确诊。
根据病程可分急性、亚急性、慢性3 种类型。 (1) 急性病例,病羊常突然死亡。 (2) 亚急性病例,病羊精神沉郁,背腰发硬,步样强拘,后躯摇晃,后期常卧地不起。臀部肿胀,触之硬固。呼吸加快,脉搏增数,羔羊可达 120 次 / 分以上。初期心搏动增强,以后心搏动减弱,并出现心律失常。 (3) 慢性病例,病羊运动缓慢,步样不稳,喜卧。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有异嗜现象。被毛粗乱,缺乏光泽,黏膜黄白,腹泻多尿。脉搏增数。呼吸加快。
( 三 ) 防治
预防 :(1) 预防本病,关键在于加强对妊娠母羊、哺乳期母羊和羔羊的饲养管理,尤其是在冬春季节,可在饲料中添加含硒和维生素 E 的预混料,或肌肉注射 0.1% 亚硒酸钠和维生素 E 。每只母羊在产羔前 1 个月肌肉注射 0.1% 亚硒酸钠维生素 E 合剂 5 毫升,即可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也可在羔羊出生后第 3 天肌肉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 E 合剂 2 毫升,断奶前再注射 1 次 (3 毫升 ) 。 (2) 加强母羊饲养管理,供给豆科牧草,对怀孕母羊补给 0.2% 亚硒酸钠液,皮下或肌肉注射,剂量为 4-6 毫升,能预防新生羔羊白肌病。
治疗 :治疗本病对急性病例通常使用注射剂。常用0.1% 亚硒酸钠注射肌肉或皮下注射,羔羊每次 2-4 毫升,间隔 10-20 天重复注射一次。维生素 E 肌肉注射,羔羊 10-15 毫克,每天一次, 5-7 天为一个疗程。对慢性病例可采用饲料中添加的办法。
第二、 诊可根据病羔羊表现精神不振,运动无力,站立困难,卧地不愿起立;有的呈现强直性痉挛状态,随即出现麻痹、死亡前昏迷、呼吸困难;有的羔羊病初不见异常,往往于剧烈运动或过度兴奋而突然死亡;该病常呈地方性同群发病,应用其他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病情。经验诊断可抱起羔羊离地1米左右高度突然把羊放下,如果羔羊能够立即站起奔跑说明健康,如趴下慢慢站起说明可能患有白肌病。
根据上述临床检查,病理剖检见到的骨骼肌和心肌变性呈鱼肉样外观,病变部位对称,可做出诊断。
4 治疗、预防及效果
应用硒制剂配合维生素E制剂进行防治。 治疗:肌注0.1%亚硒酸钠维生素E复合制剂,每只羔羊2毫升,间隔2~3天,再注射1~2次;同时,补饲精料和添加矿物质、多维、微量元素添加剂。
预防:母羊在妊娠后期,分娩前2~3个月注射0.1%亚硒酸钠维生素E 5毫升,隔4~6星期再注1次;初生羔羊生后1~3天注射0.1%亚硒酸钠维生素E 1~2毫升,15天后再注1次,以后每隔4~6星期注射1次,直至离乳后2个月。
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羔羊白肌病的治疗和预防知识,让广大养羊户了解和掌握羊的补硒方法。
在用硒制剂同时注意补充全价精料和经常合理搭配各种类粗饲草和补充多种微量元素、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添加剂。
应用上述预防和治疗办法,很快就控制了羔羊的死亡
常见寄生虫病:
多头蚴病(脑包虫病)
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细虫(多头蚴)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也叫脑包虫病、转圈病、疯病。本病分布很广,主要危害牛、羊、马、猪,骆驼也可受感染人亦可感染,但较少见。
1.病因由于多头绦虫寄生脑部而引发。多头绦虫属带科,寄生于羊的有四个种。
2.症状羊感染本病后10~14天,由于六钩蚴在脑组织中移行,引起脑和脑膜的急性炎症。轻病者常见离群,目光无神,食欲减少,行动迟钝,或表现没有任何规律性的强制运动。严重病例可见精神高度沉郁,步态蹒跚,头颈弯向一侧或转圈,个别出现癫痫样发作。少数病羊于4~5天后死亡。这种神经症状由于多头蚴虫体寄生的部位不同,而在临床上的表现也很不一致。
3.诊断主要根据症状诊断。
4.防治首先作好预防工作。组织狩猎,扑杀野犬、狼、狐等终末宿主。对有价值的狗每年定期驱虫。死于该病的羊头必须深埋或烧毁,预防被犬吞食后散播病原,这是最有效的预防办法。对感染初期病羊,一般只采用对症疗法,待发育到一定程度时,症状表现明显则进行手术治疗。
绦虫病
羊绦虫病是由莫尼茨绦虫、曲子宫绦虫和无卵黄腺绦虫寄生在小肠中所引起。其中莫尼茨绦虫危害最严重,常见于羔羊,不但影响羊只的生长发育,而且可造成羊只的死亡。
1.病因寄生在羊体的有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两种。
2.流行特点本病的发生和发展同中间宿主地螨有密切关系,因而有明显的季节性,山羊一般2~3月被感染,4月份发病,5~7月感染达最高峰,8月以后逐渐下降。同时,本病的感染与羊的年龄有着一定关系,新生2个月羔羊就有感染,3~6月龄的羊感染率最高,2岁以上的成年羊感染极低,这和它已经获得免疫力有关。 3.症状症状的轻重取决于羊体感染的程度。轻度感染时,一般没有明显临床症状,若感染强度增高 ,则产生严重的症状,常引起病羊死亡。
本病常取慢性经过。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喜欢饮水,常伴发腹泻,有时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同时粪便中混有乳白色的孕卵节片。羔羊被感染后,迅速消瘦,被毛粗乱,失去光泽。清晨检查病羊新鲜粪便,可在粪表面发现黄白色长约1厘米、圆柱状的孕卵节片。
4.防治
(1)根据本病的季节动态,首先要采用成虫期前除虫法。
(2)1%硫酸铜对羊绦虫有良好的驱虫作用。一般1~6个月羔羊可给予15~45毫升,7个月成年羊可给予45~100毫升。一次治愈率约80%。隔2~3周再灌服一次。药要求纯品,当天配制,当天使用,不能过夜。
(3)可用砷酸铅、砷酸亚锡、砷酸钙三种砷制剂驱虫。剂量均为:羔羊0.5克,成年羊1克,一次投服。服药后给以油类泻剂
螨病。①用0.10%--0.20%杀虫脒水溶液药浴。②用0.50%--1%敌百虫水溶液涂擦患部。
应该是螨虫,先按螨虫治疗试试吧,把上边的老皮刮下,用伊维菌素配点溶液涂在上边,同时注射伊维菌素。
羊瞒病 羊螨病又叫疥癣,是疥螨和痒螨寄生于羊体表面而引起 的慢性寄生虫病,其特征是皮炎、剧痒、脱毛、结痂,传染性强,对羊的毛皮危害严重,也可造成死亡。
防治措施:
(1)每年定期用双甲咪药浴,用12.5%双甲眯兑成500ppm,即本品1升加水配成250升。
(2)按每千克体重0.2毫克皮下注射阿维菌素,或每千克体重O.3毫克口服阿维菌素和每千克体重0.2毫克口服伊维 菌素。
(3)对病羊可用5%敌百虫涂擦患部,每次用药面积不超过体表面的1/3。
山羊虱病的诊疗
症状
经查看虱主要寄生于羊的颈、背、腹及四肢等处,患羊在具有痒感的部位不 断的啃咬或到处擦痒,造成皮肤损伤,被毛脱落,继发细菌感染或伤口蛆症。羊只不安,影响采食和休息,在严重感染、虱过于密集时,有的引起化脓性皮炎,有脱皮现象,甚至全身毛呈卷曲状态;患羊消瘦,生产性能低下,幼羔发育不良,食欲不佳,影响羊只健康;同时羔羊经常舐吮患部,有的已造成食毛癖,患畜皮温升高。
治疗
(1)伊维菌素皮下注射,每公斤体重0.01~0.02 ml(羔羊在3月龄以上方可注射)。10日后检查所有羊只全部治愈。
(2)另随机选10只病羊不进行药物皮下注射而进行药浴对比治疗。
用0.5%敌百虫水溶液或20%蝇毒磷,池浴、喷雾。
浴前2 h让羊充分饮水,停止喂草料,用品质差的羊只试浴,无毒后方可进行。
先浴健康羊,后浴病羊,有外伤者不药浴。药浴水温为20~30℃,药浴时间为2~3 min,预防为1 min。
怀孕2月以上母羊不要药浴。
药浴后阴凉处休息1~2 h,如遇天气突变可放回羊舍,以防感冒。
药浴后对于严重或虱不彻底死亡的个别羊只再进行第2次药浴。半月后羊身上的虱全部死亡。
5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圈舍内羊只密度适当。
经常刷梳畜体,保持清洁卫生。
畜舍要经常打扫、消毒、保持通风、干燥。
护理用具定期消毒;垫草勤换、常晒。
定期检查,发现有虱羊只立即隔离、治疗。
6 小结
(1)本病发病时间多在冬春季节,但此次发病在夏季,原因是本地区近期阴天多雨,空气潮湿造成。
(2)该羊场圈舍简陋,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大为虱寄生创造了有利环境。
(3)本病治疗方法很多,以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治疗效果最佳,最安全可靠。药浴虽有一定效果,但操作复杂,如果操作不当易引起羊只中毒。
(4)治疗后应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营养,必要时给予一些健胃助消化药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9-02-19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关注
展开全部
羊常见的传染病有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羊猝疽、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溶血性链球菌病、炭疽、布氏杆菌病、羊地方性流产、羔羊腹泻、羔羊肺炎、传染性脓疱口炎、羊痘、蓝舌病、绵羊进行性肺炎、山羊脑炎及关节炎等。
详情
-
官方服务
- 官方网站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