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0
语文课程不仅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还具有实践性、教育性、综合性、科学性、审美性等等。《语文课程标准》避开了这些难进其言的叙述,而着重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统一”,而不是“结合”,颇有深意。即人文性蕴含于工具性之中,或者说,语文的工具性中本来就具有人文性。语文不是“纯工具”,也不是“工具理性”。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交流、传承、积累文化的工具。同时,语文又是一种文化,是和人的生命、心灵、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在传承文明、积累文化的过程中显现人文精神,体现人文情怀。
扩展资料: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作用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读书写字能力更重要的是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同时,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024-11-15 广告
语文课程不仅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还具有实践性、教育性、综合性、科学性、审美性等等。《语文课程标准》避开了这些难进其言的叙述,而着重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统一”,而不是“结合”,颇有深意。即人文性蕴含于工具性之中,或者说,语文的工具性中本来就具有人文性。语文不是“纯工具”,也不是“工具理性”。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交流、传承、积累文化的工具。同时,语文又是一种文化,是和人的生命、心灵、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在传承文明、积累文化的过程中显现人文精神,体现人文情怀。
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文是中小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包含两个层次的涵义。(1)单就语文课程的本身考察,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一种工具,表现在三方面。第一,就个体而言,人们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进行思维活动。以语言为工具的思维,是思维的最主要的形式和最基本的形态;同样,人的联想和想象也是通过语言作触媒才生发和展开的。一个人的思维、想象能力与其语言驾驭能力总是成正比的。第二,就人际而言,通过语言人们可以交流思想和情感。语言不仅是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吸收信息的工具。人类凭借语言实现了交流、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生活空间,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广泛联系。第三,就人类总体而言,语言是文化得以积淀和传承的载体。人类几千年来汇聚而成的文化,一般都是以语言的文字形式表现、记载和传承。(2)就整个课程系统而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还表现在,语文的学习还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叶圣陶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
(3)各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听说读写等语文的基本功。
由此可见,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可以帮助学好其他学科;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以维系社会的正常运作。
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语文当然是一种交际工具,但是,语文是因为人的交际而存在,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交际,语文会是什么?语言当然是一种思维工具,但是,语言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思维,语文将会是什么?语文当然是文化的载体,但是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文化,语文又将是什么?恩格斯说过:“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的。”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是一种可以感知的直观形式,然而语言的形式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人类思想内涵的物质外壳,当语言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的反映并不是停留在它的符号形式上,而是由此及彼地反映至它所表示的精神内涵上。因此语言是与人紧密相联系的,是与人的社会历史文化紧密相联系的,是与人的具体生命活动紧密相联系的。所以我们说,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在特定的时空中、一群特殊的人——教师和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是因为生命运动才使得语言及语言文化有今天这般的绚烂多姿。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将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的深厚博大和世界各地文化的丰富多元,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和人类文化的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生还将在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方面获得陶冶和培养,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工具性不仅强调了语文本身是工具,同时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各种外在目的,其中最核心的是培养人的工具理性。人文性则强调了语文课程对于实现人的梦想、价值和追求的意义,其中最核心的是人文精神。
二、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必要性
关于语文课程性质,长期争论不断。概括起来,主要有工具说、工具性与思想性说、空泛的人文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说等。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片面强调工具性或者人文性都存在着明显的弊端。
2001
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关键在二者的统一上。因此在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上,明确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第一,
工具性不能脱离人文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目标时,不可能是单纯的语言文字教学。我们知道,语言文字都是存在于文本之中,依赖于一定的语境。要做到对语言文字的准确理解就不能脱离语境,同样要正确地掌握字、词、句,也不能脱离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例1:这个人很
------ ( A 直率 B
坦诚),在这两个近义词中选哪个更吻合,要与上下文所描述的语境(即思想内容)一致。另一方面在阅读教学中,作为语文能力之一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不仅是了解文本中的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情感共鸣。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的解读与剖析。
第二,
人文性不能脱离工具性。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不能脱离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教学,即不能脱离文本来抽象、孤立地进行人文性教育。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我们知道,任何人文性的内容都孕育于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学习来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例如:在学习《阿
Q 正传》时,学生体会阿 Q
的性格特征,就必须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研究来理解。第二,因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自成体系,所以人文性教育不能以简单说教、抽象说理、机械灌输的方式进行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阅读来理解文本自身的思想意义,通过感悟、熏陶来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犹如一页纸的正反面、一个人的左右手,是紧密相连、无法分割的,它们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辨证统一的关系。
2、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意义
把工具性与人文性作为两个对称的范畴放在一起,我们可以发现:如果说,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着重指明学生“应学什么、怎么学”,那么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重在揭示学生“为什么而学”以及“将会怎样去学”。这几个问题是语文课程的基本问题。所以语文课程必须落实、加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深刻的意义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
与素质教育相辅相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即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实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生与语文课程文本的互动。素质教育是一种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理念与素质教育的根本性质是相辅相成的。
第二,
适合语文教育本身的特点。语文教材涉及了大量丰富多彩的人文性的内容,文本的表达方式也多种多样、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与作者产生心与心的交流,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文学作品不仅要求学生理解生字词,掌握写作技巧、表达方式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且鼓励个性化的见解和创造性的思维。语文是一门充满感受和体验的学科,只有当学生的心灵为墨韵书香所浸染,与作品产生情感交流,将语文知识予以积累、消化、内化为自主的学识时,才能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3、新课标凸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要求
随着人们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逐渐发展,最终将其定位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知道,课程性质决定课程标准,那么新课标是如何凸现工具性与人性的统一的?
首先,从语文课程的目标看,三维目标既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维度的工具性目标,又包含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人文性目标。明确要求在语文课程的整个实施过程中,两者不能顾此失彼,否则偏废任何一个目标都将阻碍语文教育任务的全方位实现。
其次,从语文教学内容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定的多套新教材存在一个显著的共同点:文本难度降低了,文体界限淡化了,随笔小品文的数量增加了等等。在语文教学的对话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倾听的一方,也是对话的参与者;不仅重视基本知识的习得,也将自己的感受、思想向对话的另一方(文本、老师、同学等)倾诉、表达。
第三,
从语文学习方式看,语文课程标准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求避免对教科书的盲从与迷信,鼓励学生用独立的意识、批判性的思维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探索语文教学的丰富底蕴。无疑,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将会促进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第四,
从语文评价标准看,课程标准规定评价机制必须将过程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相结合。批判一卷定终生的考试评价体制,要求评价内容不仅关注知识、技能的积累,同时还要慎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促进学生发展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
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渗透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方方面面,这是语文学科新课改的一面旗帜,是我国语文教育的最高宗旨。
三、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总纲领。研究表明:语文课程“先实现工具性目标,后补充人文性目标”或“首先突出人文性,而后加强工具性”是两种错误的观念。那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防止将二者人为地割裂开来呢?
1、 在识字和写字教学中,注重准确识字、写字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以及识字的方法的尝试和探索。例如,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不仅要求学生能认识
3500 个左右的常用汉字,会写其中的 3000
个字,而且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主动识字的习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学生一旦具有识字的主动性和写字的美感意识,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不仅对于识字、写字,对于学好语文,而且对于终身学习,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应当注意三个问题:第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地、因人制宜,识字数量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使广大学生都能达标,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学得更多、更好。第二,教师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发现,使学生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适合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独立识字能力。第三,“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识字。”
(2)
在课上,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可以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挂图、多媒体、表演,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在课下,教师要引导学生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
3、在阅读教学中,掌握课文的重点字词、文章的写作技巧、文本的思想内容固然是教学的基本任务,然而,第一、二、三、四学段的目标都体现了学生学习品质的差异性。表现在: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不在于概括是否全面、正确,而应该注重让学生去体验和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体验和领会的过程比单纯地记住几句冷冰冰、硬邦邦的结论更重要。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当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这些关系为学生的个体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
,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第二,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如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作出反应,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等。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不要去刻意追求“标准答案”。第三,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一般来说,教师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他可以起到向导的作用,但绝对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因为教师的讲解永远无法代替学生对作品直接的感知和具体的体验。
4、在写作教学中,提倡先放后收、多作勤改的学习方式。不要施加过多的约束和规矩,尽量让学生敞开心扉、放开手脚、放飞心灵。避免为了作文而作文的消极现象——假话、空话、大话、套话泛滥成灾。注重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信心,掌握适合自己的写作技巧;为学生创造自由表达的机会,力求学生写真话、实话、心里话。所以在写作教学中应当注意以下四点:第一,熟练掌握各种体裁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学生能够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第二,激发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教育家主张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不加过多限制,顺乎自然,让学生写自己喜欢写的东西。当学生把作文看作一种需要时,那么对他们作文的长进还有什么疑问呢?第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运用联想和想象来作文。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情感在想象中如同炼钢炉中的燃料,没有它,就不能熔炼出优质的合金。二是要有丰富的记忆表象储藏。记忆表象如同想象的原料,正如贵重的合金需要有各种贵金属作为原料一样。第四,注重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味地在语言形式上下功夫——离开社会生活,离开学生的思想情感,离开文章的中心,大搞孤立的、繁琐的、机械的字、词、句的训练,其结果只会是语言能力难以真正提高,作文能力更是止步不前。
5、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的知识。所以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注意以下教学策略。第一,精心创设交际情境。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创设与实际生活相符的交际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兴趣和主动性。口语交际情境创设的方式很多,如:陈设相关的实物、绘制有关情景的图画、展播录象节目,播放录音来渲染气氛等。第二,多给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口语交际的实践中形成的。《语文标准》中强调以贴近生活的话题或情境来展开口语交际活动,重视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标准》不仅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实践能力,也包含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内容,如: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学习辨别是非善恶;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等。所以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重探究,重应用。培养学生对世界事物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是综合性学习的前提。另外学生在课内学到的东西到实际生活中马上能用,获得了锻炼机会,也能增强学习的兴趣。第二,重过程,重参与。“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目标一般不是指向某种知识或能力的达成度,而是提出一些学习的活动及其要求,主要指向过程。关注过程就应该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参与度。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是综合性学习的保证。第三,重方法,重体验。在“综合性学习”中,要求学生掌握的方法主要在于各种知识和能力的“整合”、课内外学习的“结合”、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学生掌握这些方法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点拨、示例,在实践中体验,而不是讲授一套又一套有关方法的道理。
总而言之,在语文课程中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育迈向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在整个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具体的字、词、句、章等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积累,一方面要加强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将实践与体会融为一体。
四、结语
2001
年新课程标准出台以来,这期间每个地方、每个学校都在尝试课改,努力实施新课标。在推行课改的大浪潮中,由于每个学校所付出的努力不同,所取得的成绩也就不尽相同。一部分实验学校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有着一套独特的课改方案,它们立足长远,力求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关爱、最充分的发展,在师生真诚互爱的平等合作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并且反对传统教学中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师生对话。可以说,这些实验学校已经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理念真正融入到了语文教学。然而,由于升学压力,依然有太多的学校只关注学生对书本知识条条框框的记忆,仍然推崇标准答案的唯一性,给学生的讨论也是空洞的,学生思考所得的结论在教师的总结性发言中显得苍白无力。
课程标准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凝结着教育家和工作在一线的优秀教师的智慧,反映着时代的要求,是一套适合我国现状的教育理念。任何实践活动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语文教学同样如此,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课程标准的引领。
我们要明白:新课程的根本关注是生命,即还教育的生命意义,要顺乎生命与发展生命,体现在我们语文课程上的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要将各种理念内化为切实可行的实践准则,让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真正做到将工具性与人文性融为一体。
②学习语文一旦离开它所负载的文化,就会成为空洞无物的东西。
③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使它区别于其他学科。
④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使它区别于其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