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清明节的来历?为了纪念那个历史人物?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清明节最早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后来广泛用于祭祀。
清明节的来历:
春秋时晋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饿,随臣介子推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为重耳煮汤,重耳得知后感激涕零。晋文公即位后封赏群臣时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则不慕名利隐居绵山。重耳追悔莫及,火烧绵山以寻找,事后却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死在一棵枯柳下,并留下遗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当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登山祭奠,柳树竟然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以寒食后一天为清明。
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清明节已经超出节气的意义,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各地都发展出了不同习俗,而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扫墓源自商朝,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从唐朝开始,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扫墓时首先要整修坟墓,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
这种仪式,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亡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古人认为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祸福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培墓是极为重要的祭奠仪式。
推荐于2016-09-15
展开全部
关于 “清明”的最早文字记载出于西汉刘安(公元前179—122)主编的《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它包含两个意思,一是节气,二是节日。二十四节气演变为节日的主要是“清明”。根据 “荆楚岁时记”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也就是说从冬至到 “寒食节”中间相隔105天。寒食节来源于战国时代晋国公子重耳和随从介子推在国外流亡期间,在深山里迷路,重耳饥饿、头昏眼花,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的一块肉,烧烤后给他吃。19年后,重耳作了国王,要好好报答恩人,不料介子推在树林中被大火烧死。重耳为了纪念他,下令“三日不得举火,冷食三日”后来把寒食的第一天称为“寒食节”。
古人又说“冬至百六日为清明”由此推算,寒食在清明的前一天。因为寒食接近清明,所以古人往往把寒食延至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没有严格的区别了,到现在人们把寒食与清明并称。
清明习俗之一:扫墓
清明扫墓是秦朝以后的事情,到了唐朝才盛行。唐明皇在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下令:“寒食上坟,礼无经文,尽是相传,已成习俗,应该允许,使之永为常式。”于是到了清明这一天“官员市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因为清明时节,大好春光,莺歌燕舞,大地返青,“古墓累累春草绿,尽是生死离别处。”此时,人们往往思念故人,于是扫墓便成为“思时之敬”。
清明习俗之二: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传说,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这一活动了。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巳流行。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诗句。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生卒年月不详)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
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在这一画卷中,画面人物就达550多人,牲畜50余头,船20多艘,车,轿20多乘。
由于全国各地春天到来的时间不一,因而踏青节也就有先有后。农历二月二为福建一带的踏青节,三月三为陕西一带的踏青节。北京、东北由于春来得特别迟,到了五月初五才开始踏青。
清明习俗之三:打球
古代寒食清明期间还盛行打球的活动。王建(公元751年—835年间)诗中有“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写的就是唐代宫女们于寒食、清明日踢球的情况。
打球有两种,一是步打,也就是“蹴鞠”,另一种是马球,是骑在马上用球杖打的球,也叫“波罗球”。“蹴鞠”的“蹴”是踢的意思, “鞠”是球名,一种以皮革为外壳,里面装满毛发的球。我国踢足球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
到了唐代,足球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蹴鞠的器材到这时已改进为充气的“气球”了,而且有了球门,分甲、乙队,射门以分胜负,和近代的足球比赛差不多。民间已发现有女子踢得一脚好球的记载。唐代康骈(生卒年不详)撰的《剧谈录》云:“超,他日曾过胜业坊北街……有三髡女子,年方十七八在军中少年蹴鞠,接而送之,直高数丈;于是观众渐众。超独异而迹之”。
到了宋代,在军队中仍然盛行马球,南宋的首都临安还出现了马球的民间俱乐部式的组织。到了明代,马球依然是帝王们喜欢的一种游戏,一般在每年清明、端午节前后,同其它运动特别是军事操练结合起来进行。
清明习俗之四:放风筝
许多地方流行清明放风筝的习俗。早在2000多年的春秋时期,著名的匠师鲁班就曾制作木鸢,放上空中,三月不下。墨子也曾斫木制鸢。唐以后,木鸢才逐渐为纸鸢所代替。五代时,李邺在纸鸢头上装竹笛,置丝鞭,风吹竹笛,发出的声音很象乐器“筝”的声音,因此而得名。唐代诗人高骈在《风筝》诗中写道: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当时,放风筝不仅装有弦或笛,有的还把明亮豪华的灯笼带到夜空。到清代,放风筝,更为盛行,特别在北京更为热闹,从儿童到老翁,同在一起竞放风筝为乐。
作风筝,还要懂得一点美学原理和物理知识.江南各地和京津一带,都有不少善于制作风筝的能工巧匠。特别是天津“风筝魏”,已经三代从事这个美术工艺专业,制作精巧,有独特的风格。
风筝很早相继传入朝鲜、日本、东南亚、阿拉伯和欧美各国。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 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把风筝列为中华民族向欧洲传播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1752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夏日,在美国费城郊外的科罗拉,多群山上,富兰克林父子放起了一只用金属丝和丝绸制成的风筝,居然把空中的雷电沿着淋湿的风筝线,引到离地不远的一串钥匙上,发出了激动人心的火花,从而证明了雷电是一种放电现象,第一次揭开了雷电的奥秘。第二年,富兰克林就发明了保护高大建筑物的避雷针。
当今不少国家兴起了“风筝热”,据说日本放风筝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九州、骏河、三河等地都有“风筝街”。美国有90多家出售风筝的商店,每年销售量达1亿5千万只,每四人合三只。英国每年销售200万只,平均每9户就合一个风筝。
1984年4月,在我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的山东潍坊召开第一次国际风筝会,许多潍坊风筝已飞向世界各地。
清明习俗之五:拔河
清明节还有举行拔河比赛的习俗。拔河是我国一项古老的运动。约兴起于春秋战国时代。那时的拔河形式大体和今天相同,只是今天拔河所用的绳子是单独一根,而古代所用绳子却“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所以古时拔河人数比现在多得多,场面更大,更热闹。
拔河在唐代最为盛行。据《新唐书·中宗纪》记载:“景龙四年(公元710年),中宗及皇后幸玄武门,观宫女拔河,为宫市以嬉”。这一年的清明节,皇帝又“令中书门下供奉官五晶以上,文武官三晶以上,并诸学士等,自芳林门入,集于梨园球场,分朋拔河,帝与皇后,公主亲往观之”。《唐语林》对这次拔河情景作了描述:“时,七宰相、二驸马为东朋,三宰相,五将军为西朋。东朋贵人多,西朋奏胜
不平,请重定,不为改,西朋竞输。”宰相,驸马,将军齐上阵,互不相让,真可谓体育史上的一次盛况空前的拔河。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762年)不仅是个足球迷,同时又是一个拔河的爱好者。他在军队中积极推广拔河训练,还亲自写了一首《观拔河俗戏》诗,描写军队拔河的壮观场面: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
由于唐玄宗的大力提倡,拔河越来越盛,规模越来越大,最后从宫内梨园搬到宫外广场进行。
古人又说“冬至百六日为清明”由此推算,寒食在清明的前一天。因为寒食接近清明,所以古人往往把寒食延至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没有严格的区别了,到现在人们把寒食与清明并称。
清明习俗之一:扫墓
清明扫墓是秦朝以后的事情,到了唐朝才盛行。唐明皇在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下令:“寒食上坟,礼无经文,尽是相传,已成习俗,应该允许,使之永为常式。”于是到了清明这一天“官员市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因为清明时节,大好春光,莺歌燕舞,大地返青,“古墓累累春草绿,尽是生死离别处。”此时,人们往往思念故人,于是扫墓便成为“思时之敬”。
清明习俗之二: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传说,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这一活动了。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巳流行。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诗句。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生卒年月不详)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
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在这一画卷中,画面人物就达550多人,牲畜50余头,船20多艘,车,轿20多乘。
由于全国各地春天到来的时间不一,因而踏青节也就有先有后。农历二月二为福建一带的踏青节,三月三为陕西一带的踏青节。北京、东北由于春来得特别迟,到了五月初五才开始踏青。
清明习俗之三:打球
古代寒食清明期间还盛行打球的活动。王建(公元751年—835年间)诗中有“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写的就是唐代宫女们于寒食、清明日踢球的情况。
打球有两种,一是步打,也就是“蹴鞠”,另一种是马球,是骑在马上用球杖打的球,也叫“波罗球”。“蹴鞠”的“蹴”是踢的意思, “鞠”是球名,一种以皮革为外壳,里面装满毛发的球。我国踢足球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
到了唐代,足球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蹴鞠的器材到这时已改进为充气的“气球”了,而且有了球门,分甲、乙队,射门以分胜负,和近代的足球比赛差不多。民间已发现有女子踢得一脚好球的记载。唐代康骈(生卒年不详)撰的《剧谈录》云:“超,他日曾过胜业坊北街……有三髡女子,年方十七八在军中少年蹴鞠,接而送之,直高数丈;于是观众渐众。超独异而迹之”。
到了宋代,在军队中仍然盛行马球,南宋的首都临安还出现了马球的民间俱乐部式的组织。到了明代,马球依然是帝王们喜欢的一种游戏,一般在每年清明、端午节前后,同其它运动特别是军事操练结合起来进行。
清明习俗之四:放风筝
许多地方流行清明放风筝的习俗。早在2000多年的春秋时期,著名的匠师鲁班就曾制作木鸢,放上空中,三月不下。墨子也曾斫木制鸢。唐以后,木鸢才逐渐为纸鸢所代替。五代时,李邺在纸鸢头上装竹笛,置丝鞭,风吹竹笛,发出的声音很象乐器“筝”的声音,因此而得名。唐代诗人高骈在《风筝》诗中写道: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当时,放风筝不仅装有弦或笛,有的还把明亮豪华的灯笼带到夜空。到清代,放风筝,更为盛行,特别在北京更为热闹,从儿童到老翁,同在一起竞放风筝为乐。
作风筝,还要懂得一点美学原理和物理知识.江南各地和京津一带,都有不少善于制作风筝的能工巧匠。特别是天津“风筝魏”,已经三代从事这个美术工艺专业,制作精巧,有独特的风格。
风筝很早相继传入朝鲜、日本、东南亚、阿拉伯和欧美各国。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 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把风筝列为中华民族向欧洲传播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1752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夏日,在美国费城郊外的科罗拉,多群山上,富兰克林父子放起了一只用金属丝和丝绸制成的风筝,居然把空中的雷电沿着淋湿的风筝线,引到离地不远的一串钥匙上,发出了激动人心的火花,从而证明了雷电是一种放电现象,第一次揭开了雷电的奥秘。第二年,富兰克林就发明了保护高大建筑物的避雷针。
当今不少国家兴起了“风筝热”,据说日本放风筝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九州、骏河、三河等地都有“风筝街”。美国有90多家出售风筝的商店,每年销售量达1亿5千万只,每四人合三只。英国每年销售200万只,平均每9户就合一个风筝。
1984年4月,在我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的山东潍坊召开第一次国际风筝会,许多潍坊风筝已飞向世界各地。
清明习俗之五:拔河
清明节还有举行拔河比赛的习俗。拔河是我国一项古老的运动。约兴起于春秋战国时代。那时的拔河形式大体和今天相同,只是今天拔河所用的绳子是单独一根,而古代所用绳子却“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所以古时拔河人数比现在多得多,场面更大,更热闹。
拔河在唐代最为盛行。据《新唐书·中宗纪》记载:“景龙四年(公元710年),中宗及皇后幸玄武门,观宫女拔河,为宫市以嬉”。这一年的清明节,皇帝又“令中书门下供奉官五晶以上,文武官三晶以上,并诸学士等,自芳林门入,集于梨园球场,分朋拔河,帝与皇后,公主亲往观之”。《唐语林》对这次拔河情景作了描述:“时,七宰相、二驸马为东朋,三宰相,五将军为西朋。东朋贵人多,西朋奏胜
不平,请重定,不为改,西朋竞输。”宰相,驸马,将军齐上阵,互不相让,真可谓体育史上的一次盛况空前的拔河。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762年)不仅是个足球迷,同时又是一个拔河的爱好者。他在军队中积极推广拔河训练,还亲自写了一首《观拔河俗戏》诗,描写军队拔河的壮观场面: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
由于唐玄宗的大力提倡,拔河越来越盛,规模越来越大,最后从宫内梨园搬到宫外广场进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