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明星举办演唱会从筹备到演出开始都需要哪些步骤?
一、演唱会洽谈阶段
首先经纪公司会将信息发给相关演出机构,寻找有意向接盘演唱会的演出机构,有意向的演出机构,就会联系经纪公司,了解具体细节,包括制作费用,带队人员的数量,接待标准等等,接着会计算整体成本,预测最终是否能取得利润,考虑是否接盘。
当然,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经纪公司自行举办演出,为了可以确立歌手地位,或是独吞蛋糕。但是这种做法经纪公司的风险极大,很少有公司会这么做。
当洽谈进行到后半阶段或是演出机构在取得合约书以后,演出机构都会在歌手官网和歌迷聚集地,透露相关信息,或是在报刊杂志软文中带上几笔。如两个月前那个市场调查。
二、筹备阶段
确定场地,确定具体的时间,当然现在这些事情很多时候都会放在洽谈阶段都确定了。确定了这些相关事宜,就是报批工作,向当地的文化管理局提出申请。
如果是国内歌手,就不需要文化部这一关,会很快,没特殊情况的话,一个星期到10天左右,如果是涉外、港澳台,需要上报文化部,由文化部回复给当地文化管理局,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一个月多。
只有在批文拿到手的情况下,才可以做硬广告,才可以出票。在一些监管比较严的地方,甚至于某些比较明确的软性广告也需要批文,比如上海。批文出来后,代表可以正式出票和正式的广告宣传。
常规情况下,做个唱出票时间都在45天左右,出票时间越长演出操办的准备工作就会做的越充足,同时可以补救的机会也越多。出票时间越短,准备工作就会越不充足,风险性也越大,但是这也代表了演出商对歌手的信心也越大。
三、宣传阶段
演唱会的宣传一般分为三波。
第一波宣传:主要是新闻发布会和发布第一波通稿,交待演唱会的时间,地点,歌手情况等一些演唱会基本信息,同时开始售票。基本上当地一些重要的平面媒体和电视电台媒体都会有相应的软性新闻。
如果歌手不是当地的,难得来一次,主办方会利用开新闻发布会的机会,让歌手尽可能的上一些通告,为中期和后期的宣传作准备。如果按出票时间为45天来计算开票初期,一般为3-7天,就是铁杆歌迷消化票子的时期。开票初期阶段结束后,票房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票房收益会比初期有较大的减少。
第二波宣传:主办方会在一些当地主要的报刊杂志或网络发通稿,通常内容有演唱会的准备工作,舞台音响,歌手的近期情况,票房情况等。
电视台,电台的相关软性宣传也会同步出来,包括歌手上的一些电视台电台的通告栏目,播放一些与歌手有关的节目,比如演唱会,MV等等,同时硬广告也会开始大量的出现,广告通栏,电视台电台的滚动广告,一些节目中明确的口播广告。
第三波也就是最后阶段:到这个时候,演唱会的成败几乎已成定论,主办方能做的事情很少了,但最终的临场票房这时会有一个相对第二阶段高峰,一些对歌手感兴趣的人(不一定是粉丝),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购买,那么天气,交通等非人为因素都对这个时期的票房起到一定的作用。
演唱会结束后,还会有一个后续宣传,这个就要靠歌手本身的地位、演唱会造成的轰动性,和经纪公司运作的能力了,基本上这就是一场个人演唱会宣传要走的流程。
扩展资料
根据大麦网联合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中国现场娱乐消费洞察报告》呈现,放眼演唱会市场,虽然近年来开个唱的新晋歌手越来越多,但每年都举办演唱会的明星艺人,非“乐坛常青树”莫属。《报告》显示,蔡琴、小野丽莎、费玉清位居“历年票房贡献价值榜”前五名,另两组歌手则是五月天和凤凰传奇。
同时,陈奕迅、张学友、周杰伦、张惠妹在过去六年间召开演唱会场次均超过百场,堪称个唱“劳模”,陈奕迅更是以137场个唱位居“劳模”榜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现场娱乐消费洞察报告(2012—2017)
安排艺人行程
艺人进行大量练习
邀请主办方
公安消防等审批
正规票务公司售票
宣传推广
等等。
拓展资料:
1、注意事项
安全
演唱会分贝太高,超过安全范围,很容易造成听力损伤,甚至不可逆,建议把耳塞或耳罩带进现场,做好听力防护,以备不时之需。另外入场时千万不要携带任何易燃易爆、有毒危险物品以及刀具、金属器械等危险物品。此外,瓶装、罐装饮料也不能带入场内。
衣着
建议现场观众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当天天气预报,穿着适宜的衣物入场。尤其要提醒女性FANS,尽量勿着裙装和高跟鞋入场——一是万一发生紧急事件,裤装与便于运动的鞋子能提供更多保护。
装备
摄录器材也在主办方查禁之列,全场只允许摄影记者在指定区域拍摄,请各位观众尤其是内场观众注意勿带DV机等,以免与工作人员发生不必要的冲突,影响欣赏演唱会的心情。荧光棒、口哨、海报、手牌、望远镜等装备当然是看演唱会的必备法宝,但现场必然人多事杂,贵重物品尽量少带或不带,谨防遗失。
注意
演出前手机等其他通讯设备一律关闭,尤其是演出时严禁接、打手机,请尊重艺人演出,保证演出质量。
洗手间
看演出时频繁进出会给其他人带来不便,因此应尽量少饮水,以避免在演出进行期间出去使用洗手间。在演出时一定不要来回走动。
咳嗽
如在观看演出时喉咙发痒,可以含服非咀嚼型润喉糖,避免咳嗽声频繁发出。暂时控制不了咳嗽或喷嚏的观众,可向工作人员要求出场稍歇。
当然,如果正在患病期,就不要到类似的公共场所,以免把细菌带给别人,这也是对其他观众负责的表现。
一位明星举办演唱会从筹备到演出一般需要三个阶段:演唱会洽谈阶段、筹备阶段、宣传阶段。
阶段行为:
一. 演唱会洽谈阶段
首先经纪公司会将信息发给相关演出机构,寻找有意向接盘演唱会的演出机构。
有意向的演出机构,就会联系经纪公司,了解具体细节,包括制作费用,带队人员的数量,接待标准等等,接着会计算整体成本,预测最终是否能取得利润,考虑是否接盘。
当洽谈进行到后半阶段或是演出机构在取得合约书以后,演出机构都会在歌手官网和歌迷聚集地,透露相关信息,或是在报刊杂志软文中带上几笔。
二. 筹备阶段
确定场地、确定具体的时间后,就是报批工作,向当地的文化管理局提出申请。
如果是国内歌手,就不需要文化部这一关,会很快,没特殊情况的话,一个星期到10天左右,如果是涉外、港澳台,需要上报文化部,由文化部回复给当地文化管理局,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一个月多。
只有在批文拿到手的情况下,才可以做硬广告,才可以出票。在一些监管比较严的地方,甚至于某些比较明确的软性广告也需要批文,批文出来后,代表可以正式出票和正式的广告宣传。
常规情况下,做个唱出票时间都在45天左右,出票时间越长演出操办的准备工作就会做的越充足,同时可以补救的机会也越多。出票时间越短,准备工作就会越不充足,风险性也越大,但是这也代表了演出商对歌手的信心也越大。
三.宣传阶段
演唱会的宣传一般分为三波。
第一波宣传:主要是新闻发布会和发布第一波通稿,交待演唱会的时间,地点,歌手情况等一些演唱会基本信息,同时开始售票。基本上当地一些重要的平面媒体和电视电台媒体都会有相应的软性新闻
第二波宣传:主办方会在一些当地主要的报刊杂志或网络发通稿,通常内容有演唱会的准备工作,舞台音响,歌手的近期情况,票房情况等。
第三波也就是最后阶段,到这个时候,演唱会的成败几乎已成定论,主办方能做的事情很少了,但最终的临场票房这时会有一个相对第二阶段高峰,一些对歌手感兴趣的人(不一定是粉丝),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购买,那么天气,交通等非人为因素都对这个时期的票房起到一定的作用。
拓展资料:
宣传的一些特殊情况,比如:
1、赞助商:由于现在演唱会越来越难做,很多演出商都会寻找赞助商,有赞助商的演唱会,除了票房会影响宣传外,赞助商也是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2、制造舆论声势(造势)。
以下是几个重点名词:
1.经纪公司:即艺员合约所属公司,负责艺员的市场定位,包装风格,市场推广及宣
传等工作。
2.演出机构:这个概念比较复杂,简单点儿说就是与各经纪公司合作,负责艺员在本地的宣传及推广工作,比如接盘艺人的签售会、歌友会、演唱会等等。某穆所属公司就是演出机构,其实就是大家口中的主办方。经纪公司和演出机构看似互通,其实所属的行业并不完全一致。后面会细说!
3.上座率:一场演唱会入场人数与总座位数的比例。
4.票房:整场演唱会门票销售的总额。
5.软性宣传:泛指报刊、杂志、电台广播、电视台、网络等地方出现的非明确性广告宣传,可以做演唱会的相关节目,或在访谈、电视及广播中穿插演唱会的相关信息。
6.硬广告:包含明确的演出艺员、演出场地、演出时间及票价的广告信息。可以通过报刊杂志的版志,电视的滚动广告、电台广播的口播,街头广告牌及网络等方式。
7.通稿:由演出机构或经纪公司策划编缉关于艺人演唱会的消息,给媒体费用在多家平面媒体买版面或在多家电视台买时段发布该消息。
下面整理一下演唱会的流程
一. 演唱会洽谈阶段
1.首先经纪公司会将信息发给相关演出机构,寻找有意向接盘演唱会的演出机构
2.有意向的演出机构,就会联系经纪公司,了解具体细节,包括制作费用,带队人员的数量,接待标准等等,接着会计算整体成本,预测最终是否能取得利润,考虑是否接盘
3.当然,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经纪公司自行举办演出,为了可以确立歌手地位。 但是这种做法经纪公司的风险极大,我前面说过经纪公司和演出机构其实所属的行业并不完全一致,经纪公司在操作中可能会有很多问题,不依靠当地演出机构的话,障碍会很多,所以很少有公司会这么做
4.当洽谈进行到后半阶段或是演出机构在取得合约书以后,演出机构都会在歌手官网和歌迷聚集地,透露相关信息,或是在报刊杂志软文中带上几笔。如两个月前那个市场调查。
5.由于目前文化部对这些新闻的监管较严格,尤其是上海这种地方,这种信息会写的相当隐蔽,用词比较谨慎,会有可能据称这种用词出现。
6.这种小范围的宣传是为了让铁杆歌迷获得信息,保证开票初期票房的业绩。
7.不要小看开票初期的票房,这往往影响了演出机构对歌手市场号召力的判断,以及演唱会的造势及媒体口碑,这种造势是公司无能为力的,要靠歌迷来带,好的造势可以带起雪球效应。
二. 筹备阶段
1.确定场地,确定具体的时间,当然现在这些事情很多时候都会放在洽谈阶段都确定了
确定了这些相关事宜,就是报批工作,向当地的文化管理局提出申请。
2.如果是国内歌手,就不需要文化部这一关,会很快,没特殊情况的话,一个星期到10天左右,如果是涉外、港澳台,需要上报文化部,由文化部回复给当地文化管理局,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一个月多。
3.只有在批文拿到手的情况下,才可以做硬广告,才可以出票。在一些监管比较严的地方,甚至于某些比较明确的软性广告也需要批文,比如上海。
4.批文出来后,代表可以正式出票和正式的广告宣传
5.常规情况下,做个唱出票时间都在45天左右,出票时间越长演出操办的准备工作就会做的越充足,同时可以补救的机会也越多。出票时间越短,准备工作就会越不充足,风险性也越大,但是这也代表了演出商对歌手的信心也越大。
三.宣传阶段
1.演唱会的宣传一般分为三波。
2,第一波宣传:主要是新闻发布会和发布第一波通稿,交待演唱会的时间,地点,歌手情况等一些演唱会基本信息,同时开始售票。基本上当地一些重要的平面媒体和电视电台媒体都会有相应的软性新闻。
3.如果歌手不是当地的,难得来一次,主办方会利用开新闻发布会的机会,让歌手尽可能的上一些通告,为中期和后期的宣传作准备。
4.当然很多歌手因为档期或是当初合约的问题,省略了这个步骤,比如大多数的外国歌手,
其实省略这个步骤,会让第一波的宣传范围和效果大打折扣。 而且新闻发布会的宣传对于开票初期的票房很有影响,所以主办方会极力促成新闻发布会的召开 。
5.开票初期阶段结束后,票房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票房收益会比初期有较大的减少。
这个时候通常第二波宣传也开始了。
6.第二波宣传:主办方会在一些当地主要的报刊杂志或网络发通稿,通常内容有演唱会的准备工作,舞台音响,歌手的近期情况,票房情况等。
7.电视台,电台的相关软性宣传也会同步出来,包括歌手上的一些电视台电台的通告栏目,播放一些与歌手有关的节目,比如演唱会,mv等等
8.同时硬广告也会开始大量的出现,广告通栏,电视台电台的滚动广告,一些节目中明确的口播广告
(由于广告宣传的费用问题,第二波广告宣传会通过票房反馈及时作调整,比如票房比较好的话,广告会相对少一些,相反如票房很差,广告就会铺天盖地)
9.第三波也就是最后阶段,到这个时候,演唱会的成败几乎已成定论,主办方能做的事情很少了,但最终的临场票房这时会有一个相对第二阶段高峰,一些对歌手感兴趣的人(不一定是粉丝),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购买,那么天气,交通等非人为因素都对这个时期的票房起到一定的作用。
10.演唱会结束后,还会有一个后续宣传,由于演唱会已成定局,所以这个时候主办方对后续宣传会比较不重视,也就是不会再花银子为演唱会做后续宣传了,这个就要靠歌手本身的地位、演唱会造成的轰动性,和经纪公司运作的能力了
基本以上就是一场个人演唱会宣传要走的流程
当然,宣传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
1、赞助商:由于现在演唱会越来越难做,很多演出商都会寻找赞助商,有赞助商的演唱会,除了票房会影响宣传外,赞助商也会是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因为在赞助合同中,一般会明确标明宣传的力度,上硬广告的次数等,这都是主办方必须完成的,哪怕票子全卖完的情况下,也必须做。 其次,有些赞助商会有自己的宣传优势和渠道,他们也会利用这些渠道做演唱会的广告,比如移动,联通等这些在公司。 这种情况就不是完全的市场行为
2、制造舆论声势(造势),我在前面没有说明的部分
就是让大家知道你来开演唱会,歌迷在开票初期的BH程度可以影响到造势效果,也就是我常说的铁粉效应,但也不会影响全部,套句老套一点的话,它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的配合。 仅有票房号召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包括歌手的地位和自身情况也会造势会有极大的影响。
拓展资料:
演唱会(Concert)是指在观众前的现场表演,通常是音乐的表演。音乐可以是由单独的音乐人所表演或是音乐的集体演出,歌手通常是在舞台上表演。何况还有非常可观的门票收入(当然,也有不少大型演出是免费入场的)。演唱会对于歌迷来说则是一个狂欢的节日。
一般会选择演唱会所在地的大型露天场馆,多为各省省体育场。或者体育馆之类的大型场馆。
演唱会分贝太高,超过安全范围,很容易造成听力损伤,甚至不可逆,建议把耳塞或耳罩带进现场,做好听力防护,以备不时之需。另外入场时千万不要携带任何易燃易爆、有毒危险物品以及刀具、金属器械等危险物品。此外,瓶装、罐装饮料也不能带入场内。
世界上最成功的演唱会:布加勒斯特演唱会可谓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演唱会,全场一共7万2000人,整个运动场全部黑压压一片人,还有很多歌迷在球场聆听,没有进场。更为可贵的是,迈克尔将“Dangerous”巡演的收入全数捐给了他自己的“拯救世界基金会”和其他众多慈善机构。
入场注意以下几点:
衣着:建议现场观众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当天天气预报,穿着适宜的衣物入场。尤其要提醒女性FANS,尽量勿着裙装和高跟鞋入场——一是万一发生紧急事件,裤装与便于运动的鞋子能提供更多保护。
装备:摄录器材也在主办方查禁之列,全场只允许摄影记者在指定区域拍摄,请各位观众尤其是内场观众注意勿带DV机等,以免与工作人员发生不必要的冲突,影响欣赏演唱会的心情。荧光棒、口哨、海报、手牌、望远镜等装备当然是看演唱会的必备法宝
注意:演出前手机等其他通讯设备一律关闭,尤其是演出时严禁接、打手机,请尊重艺人演出,保证演出质量。
洗手间:看演出时频繁进出会给其他人带来不便,因此应尽量少饮水,以避免在演出进行期间出去使用洗手间。在演出时一定不要来回走动。
咳嗽:如在观看演出时喉咙发痒,可以含服非咀嚼型润喉糖,避免咳嗽声频繁发出。暂时控制不了咳嗽或喷嚏的观众,可向工作人员要求出场稍歇。当然,如果正在患病期,就不要到类似的公共场所,以免把细菌带给别人,这也是对其他观众负责的表现。
特别提示:为了不耽误您的进场时间,请勿带包观看演出!
一. 演唱会洽谈阶段
首先经纪公司会将信息发给相关演出机构,寻找有意向接盘演唱会的演出机构,有意向的演出机构,就会联系经纪公司,了解具体细节,包括制作费用,带队人员的数量,接待标准等等,接着会计算整体成本,预测最终是否能取得利润,考虑是否接盘。
当然,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经纪公司自行举办演出,为了可以确立歌手地位,或是独吞蛋糕。 但是这种做法经纪公司的风险极大,我前面说过经纪公司和演出机构其实所属的行业并不完全一致,由于不熟悉,经纪公司在操作中可能会有很多问题,加上演出市场的地头蛇现象很明显,不依靠当地演出机构的话,障碍会很多,所以很少有公司会这么做。
当洽谈进行到后半阶段或是演出机构在取得合约书以后,演出机构都会在歌手官网和歌迷聚集地,透露相关信息,或是在报刊杂志软文中带上几笔。如两个月前那个市场调查。
由于目前文化部对这些新闻的监管较严格,尤其是上海这种地方,这种信息会写的相当隐蔽,用词比较谨慎,会有可能据称这种用词出现。
二. 筹备阶段
确定场地,确定具体的时间,当然现在这些事情很多时候都会放在洽谈阶段都确定了
确定了这些相关事宜,就是报批工作,向当地的文化管理局提出申请。
如果是国内歌手,就不需要文化部这一关,会很快,没特殊情况的话,一个星期到10天左右,如果是涉外、港澳台,需要上报文化部,由文化部回复给当地文化管理局,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一个月多。
只有在批文拿到手的情况下,才可以做硬广告,才可以出票。在一些监管比较严的地方,甚至于某些比较明确的软性广告也需要批文,比如上海。
批文出来后,代表可以正式出票和正式的广告宣传。
常规情况下,做个唱出票时间都在45天左右,出票时间越长演出操办的准备工作就会做的越充足,同时可以补救的机会也越多。出票时间越短,准备工作就会越不充足,风险性也越大,但是这也代表了演出商对歌手的信心也越大。
三.宣传阶段
演唱会的宣传一般分为三波。
第一波宣传:主要是新闻发布会和发布第一波通稿,交待演唱会的时间,地点,歌手情况等一些演唱会基本信息,同时开始售票。基本上当地一些重要的平面媒体和电视电台媒体都会有相应的软性新闻。
如果歌手不是当地的,难得来一次,主办方会利用开新闻发布会的机会,让歌手尽可能的上一些通告,为中期和后期的宣传作准备。
当然很多歌手因为档期或是当初合约的问题,省略了这个步骤,比如大多数的外国歌手,
其实省略这个步骤,会让第一波的宣传范围和效果大打折扣。 而且新闻发布会的宣传对于开票初期的票房很有影响,所以主办方会极力促成新闻发布会的召开。
在第一波宣传过程中,主要以软性新闻为主,由于硬广告的价格问题,这时候一般主办方不太会上硬广告,即使上也不过是在报刊杂志上一小条通栏广告。
如果按出票时间为45天来计算开票初期,一般为3-7天,就是铁杆歌迷消化票子的时期,还是那句话,不要小看开票初期的票房,这往往影响了演出机构对歌手市场号召力的判断,以及演唱会的造势及媒体口碑,这种造势是公司无能为力的,要靠歌迷来带,好的造势可以带起雪球效应。
开票初期阶段结束后,票房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票房收益会比初期有较大的减少。
这个时候通常第二波宣传也开始了。
第二波宣传:主办方会在一些当地主要的报刊杂志或网络发通稿,通常内容有演唱会的准备工作,舞台音响,歌手的近期情况,票房情况等。
电视台,电台的相关软性宣传也会同步出来,包括歌手上的一些电视台电台的通告栏目,播放一些与歌手有关的节目,比如演唱会,mv等等,同时硬广告也会开始大量的出现,广告通栏,电视台电台的滚动广告,一些节目中明确的口播广告。
第二波广告只要是为了吸引歌手的非铁杆粉丝或是边缘粉丝,由于广告宣传的费用问题,第二波广告宣传会通过票房反馈及时作调整,比如票房比较好的话,广告会相对少一些,相反票房很差,广告就会铺天盖地,为的就是有效促进后期票房,这就是市场规律的体现。
第三波也就是最后阶段:到这个时候,演唱会的成败几乎已成定论,主办方能做的事情很少了,但最终的临场票房这时会有一个相对第二阶段高峰,一些对歌手感兴趣的人(不一定是粉丝),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购买,那么天气,交通等非人为因素都对这个时期的票房起到一定的作用。
拓展资料:
演唱会(Concert)是指在观众前的现场表演,通常是音乐的表演。音乐可以是由单独的音乐人所表演或是音乐的集体演出,歌手通常是在舞台上表演。何况还有非常可观的门票收入(当然,也有不少大型演出是免费入场的)。演唱会对于歌迷来说则是一个狂欢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