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一篇看完历史电影的观后感!

适合初一的... 适合初一的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08-16
展开全部
看了《甲午风云》这部电影,我为邓世昌浓弄的爱国情意所感动。

电影描述了1894年,日本在中国领海内肆意挑衅。北洋大臣李鸿章极力主张求和。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主动请缨,海战中,邓世昌代替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后来因为炮弹已经打完了,邓世昌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做出了这个决定后,全舰无一人退缩。但是在追赶“吉野”号时,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到现在这部展现以失败告终的中日甲午战争的悲壮史诗
还时时刻刻震撼着我的心灵!

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饱受帝国主义列强凌辱瓜分的剧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史。爆发于十九世纪末的中日甲午战争,虽然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但影片在表现这一历史悲剧时,则突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气势磅礴地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颂歌,把一段本是"灰溜溜"的历史,塑造成了一件"亮晶晶"的杰出艺术经典。发生在一个世纪前的甲午海战,一直是我中华民族的耻辱。日本自从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他看到欧美殖民者纷纷侵占中国领土,也对中国虎视眈眈,1894年,日军挑起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中日甲午海战。
甲午海战这一个历史事件,悲壮地歌颂了海军将领邓世昌,水兵王国成等中国广大爱国官兵在黄海海战中顽强的战斗精神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我国反侵略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同时也揭露了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本质和清廷的昏庸腐败,暴露了慈禧、李鸿章、方伯谦等民族败类卖国求荣的丑恶嘴脸。
关于中国的惨败,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制度的差异。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不但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且成为世界强国,而中国正处在晚清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列强瓜分的目标。
2、清朝统治的腐败。慈禧、李鸿章等人寄希望于外国调停,没有把 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据说日本为了备战,天皇带头捐了4万元,日本各界更是竞相倾囊,而慈禧太后为了举办万寿庆典,挪用了1500万两海军军费,以致于北洋水师缺银少饷。
3、直接原因是指挥不当,贻误战机。李鸿章避敌保船,不准海军出战,最终丧失了制海权。本来中国国力和军事实力并不比日本差,中国经过洋务运动,重工业和军事都取得不少发展,日本由于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重工业比较薄弱,其实力于中国不相上下,本来可以一战,但由于指挥者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
经过甲午海战,对中国对日本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中国,被迫签订了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大大加深,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甲午海战的失败,使洋务派“自强求富”的梦想最终化为泡影。自此,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勇敢先进的中国人,也在血与火的交织中奋勇抗击,和争取民族独立,拉开了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序幕。
对于日本,不但扩大了殖民地范围,战争赔款也使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自此,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与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也日趋激烈,为发动新的战争作了准备,最终形成了法西斯策源地,为其上世纪30年代大举侵华埋下了伏笔。
110年前,在我国黄、渤海水域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甲午海战,那是场刻骨铭心的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创伤,至今仍隐隐作痛。110年的国耻,提醒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0年的屈辱,我们将永不忘记。
今天,我们要学习邓世昌那种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和坚强不屈伟大精神,现在,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她的强大靠的不是别人,靠的正是这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勤奋与努力。当然还有那在战场上付出了生命与鲜血的英雄人物。我们将高喊着“振兴中华”来祭奠那些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脊梁!!!
匿名用户
2013-08-16
展开全部
中央电视台播映的电视连续剧孙中山于昨晚全部播完了,纵观全剧,相对于以前央视放映的
有些革命历史题材的假,大,空风格来讲,该剧是很不错的,全剧不同于过去的是以人性化
的手法叙述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生涯,展现一代伟人的拯救中国的献身精神和改造中国的
理想主义精神,这些恰恰正是我们目前时代所缺的,也是最需要的。

该剧的拍摄态度是认真的,在描述一些历史事件时,非常强调真实,包括一些细节的处理都
是按照历史事实来表现的。比如孙中山于辛亥革命后回国路过广州时,是在船上接见一些
革命同志的,比如孙中山去世前对汪精卫等所说的有关遗嘱的话,都是有史记载的,有些
甚至是原话。再比如敏感的国共合作的话题,该剧也忠实于历史,用了联俄容共的提法,
同时对苏联曾拉拢其他军阀的历史事实也没有回避,而是表现了出来。在对一些有争议的
历史人物的表现上也基本采取了实事求是的态度,没有刻意丑化,对蒋介石和汪精卫等人物
的处理基本上是中性的,这对于国产电视剧来说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当然历史剧从来就
不代表历史,该剧在有些细节上的处理还是时代化了,或者说大陆化了,使得孙中山等国民党
人显得左了点,革命口号多了点,但我感觉这样的处理有积极意义,毕竟中国人民经过
几十年的宣传后更愿意接受革命就是正确的思想。

该剧使用的人性化表现手法是非常好的,这样就把一个有血有肉的孙中山展现了出来。全剧
集中描写了孙中山同宋庆龄,同他的大哥,同子女们,同原配夫人和陈粹芬,同宋耀如和同
革命同志间的感情和友谊,很多地方描述的很细腻很感人,而且真实,没有无限的夸大孙中山
的形象,这样反而更让人愿意接受。

我特别注意到几个细节能给人以启迪,这里举一例加以阐述。一是该剧中孙中山和袁世凯
最亲密的人分别是夫人宋庆龄和儿子袁克定,这其实代表了两种思想和家庭观念。孙中山代表了
先进的来自西方的民主思想和家庭观。这种观念认为,家庭的核心是夫妻,最亲密的关系是夫妻,
而夫妻是平等,这样推而广之就是社会上的人人平等,其实也是现代民主制度的社会基础。
袁世凯代表的是传统落后的专制思想和家庭观。这种观念认为,家庭的核心是父子,父子传承
母子相依,而这种关系是上下垂直的,这样推而广之就是社会上的上下专制,而这也正是封建
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改造中国难道不应该从改造中国人的家庭观念着手?正如剧中孙中山
所总结的,专制统治靠的是权谋和制衡,民主制度靠的是法治和精神,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
中国,中国人必须在思想观念上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这个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然而该剧还是有些许遗憾的,尤其是结尾显得不足。本来张笑天的原著中有孙中山和宋庆龄
一起听平安夜歌曲的情节,并在去世时还想听这个曲子。这是个很有深意和适应时代要求的
创作,这生动体现了孙中山夫妇的基督信仰和一生追求的境界,可惜电视剧中没有对此加以
表现,或许这也是目前时代的局限吧。

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是孙中山先生一生的追求,也是我辈应该继承和努力奋斗的目标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hmpmjli
2019-02-23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71
展开全部
自己写作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