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
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母亲是满泰的女儿阿巴亥,阿巴亥是当时努尔哈赤的大福晋。可惜努尔哈赤病逝后,阿巴亥被逼殉葬了。当时多尔衮还佷年轻没有什么势力,身后也没有八旗大臣的支持。所以多尔衮就这样与帝位擦身而过,最后皇太极继任了帝位。
后来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后宫之中,由于他生前未立太子,按照当时满蒙的习俗,帝王死后兄弟和儿子都是可以成为继承人的。皇太极生前经过种种努力将满族社会日益给封建化了,当皇太极离世之后,自然封建思想让皇太极长子豪格继位的呼声最高。豪格军功多,又有才能。虽然当时多尔衮已经久经沙场,也得两白旗的支持,但当时如果多尔衮要自立的话,条件还不够成熟,主要阻力来自两黄旗和其他贵族。
后来多尔衮看到了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当时顺治帝福临才六岁。如果立了福临为帝王,他还是个孩子,不可能参与朝政,那么多尔衮做摄政王的话,政权还是在自己的手中,即便后来福临长大,他最多也就是个傀儡皇帝。而且这样的话还可以清除两黄旗皇太极旧臣阻力。在当时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个上上之选。
但如果当时多尔衮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自立的话,帝位能不能坐上还真不好说。因为豪格年纪与多尔衮相差不多,又有两黄旗支持,在名义上又是皇太极长子,所以如果他继位最合情合理。即便多尔衮可以成功即位,那么多尔衮的帝位也会受到八旗贵族的质疑,后面还有可能会发生其他皇子的政变夺权,所以当时多尔衮没有选着自立而是选择当了摄政王。
2016-11-20 · 知道合伙人艺术行家
当时多尔衮真正完全掌握的也就是两白旗和镶蓝旗三旗,两黄旗毫无疑问是皇太极的嫡系,只能接受皇子即位,其他三旗,代善等人立场含糊,当真多尔衮要当皇帝只怕满洲八旗就要自己分裂了,当时外敌——明军是最大威胁。所谓壤外必先安内,也不是多尔衮不想,情势不允许罢了。
努尔哈赤有遗诏,规定皇位的继承要满洲贵族来讨论。当时主要有七个人的意见举足轻重:四个亲王,就是代善,济尔哈朗,多尔衮,豪格;还有三位郡王,就是阿济格,多铎和阿达礼。当时,最有希望夺得大位的是肃亲王豪格和睿亲王多尔衮。八旗甲胄从实力对比看,豪格有正黄、镶黄和正蓝三旗的支持,多尔衮有正白、镶白两旗的支持。那么,其余三旗——代善父子掌管的正红和镶红两旗、济尔哈朗掌管的镶蓝旗的意见就至关重要。但代善却不明确表态。相持不下之时济尔哈朗,提出一个折衷方案:让既是皇子、又不是豪格的福临继位。多尔衮权衡利弊:如果自己强行继位,势必引起两白旗与两黄旗的火并,其后果可能是两败俱伤;让豪格登极,自己既不甘心,还怕遭到豪格报复;而让年幼的福临继位,则可收到一石三鸟之利——打击豪格,自己摄政,避免内讧。
清军入关以后,要让汉臣臣服,福临的皇位成为正统,多尔衮这个时候当皇帝就是宗室篡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
当皇位在古代人看来是最荣幸的一件事,为了当皇帝人们可谓是用尽了手段,可是有人竟然主动提出让皇位,可是这一伟大的举动并没有给他带来很好的结果,相反,在他死后其坟墓被挖,不但如此,他的尸体也被人进行了鞭尸,这位可怜的人就是多尔衮,他虽把皇位让给了顺治,可是在死后并没有换来安静,反而换来了挖坟与鞭尸的悲惨结果。
多尔衮在15岁的时候,父母双亡,此后就随着其兄长皇太极进军蒙古察哈尔部,多尔衮因为战绩突出,皇太极赐他“摩尔根戴青”的称号,得到这个美誉的皇太极此时只有16岁。天聪三年,多尔衮跟从皇太极从龙井关突入明朝边塞,大败袁崇焕、祖大寿的援兵。天聪五年,多尔衮大破明军。
天聪九年二月,皇太极命多尔衮安抚察哈尔部众,此次进军顺利,多尔衮先后招降林丹的妻子及儿子。林丹曾经得到元朝的传国玉玺,多尔衮得到后将玉玺献给皇太极,群臣因而奏请皇太极上尊号称帝。
崇德八年,皇太极猝死在后宫,由于皇太极在生前没有立太子,因此立皇帝成为一个难题,按道理将,皇太极长子豪格应该当立,可是多尔衮战功赫赫,也是皇位的合格竞争者。但是因为双方坚持不下,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多尔衮最后决定让六岁的福临当皇帝。
可是在多尔衮死后,福临不但没有像想象的一样对他进行厚葬,反而对其坟墓进行挖掘,不但如此,还进行了鞭尸这一残忍措施。
其原因也许是因为与孝庄皇后有关,但是毕竟有过一段传说孝庄皇后曾经下嫁过多尔衮,这对顺治皇帝来说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所以即使多尔衮最后决定把皇位让给福临,依旧没有换来福临应有的尊敬。
清军入关以后,要让汉臣臣服,福临的皇位成为正统,多尔衮这个时候当皇帝就是宗室篡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
2013-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