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关于北京奥运会或者是奥运会精神的2000字文章

 我来答
百度网友6e8fbcd
2008-06-25 · TA获得超过261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13万
展开全部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当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起时,使人们不由得想起了即将到来的2008奥运会.
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结束了,燃烧了十七天的奥运圣火已经熄灭,但那精彩的一幕幕,依然清晰的浮现在我们眼前.转眼间,四年过去了,即将到来的是我们中国人引以为豪的2008奥运会.它不在别的地方,就在我们的首都——北京隆重举行.这是一件多么振奋人心的事情,奥运五环旗将飘扬在我们中国的大地上!
奥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中国人民企盼已久的奥运圣火,即将点燃在长城脚下,并将播撒于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华大地,当人类五分之一的手臂高举起圣火时,我们必将给奥林匹克增添绚丽多姿的光彩.
2008年奥运会,代表的是中华5000年的古老文明,承载的是13亿中华儿女的殷切盼望.为此,北京庄严承诺:2008年北京将举办奥运历史上"有特色,高水平"的一届奥运会.
"更快,更高,更强",是奥运历史上最为人们熟知的口号,并且从一个单纯的奥运口号演变成适用于各行各业的口号."更高,更快,更强",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胜利,而是斗争;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
2008年的奥运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 One Dream).它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和普遍价值.它更深刻反映了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
鲁迅先生曾说过:"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些落后而仍然跑到终点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这正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我希望每一位关心奥运的人,都能够拥有这种精神.
让我们向未来冲刺吧!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力拼搏,向未来前进.正如奥运之父顾拜旦所说:"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胜利,而是斗争,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要有一种精神的.一种能鼓舞人奋发进取的精神.中国奥运精神,正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应运而生.它是以往精神珍宝的继承和发扬,是溶入进亿万人心血的新力作.
中国奥运精神内涵丰富,首先它是最深厚,最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1932年,在爱国将领张学良的资助下,刘长春只身漂泊海上21天,到达洛杉机.在男子一百米预赛中,一路领先,然而疲惫不堪的刘长春,还是被遗憾淘汰,1936年柏林奥运会,进入撑杆跳决赛的中国运动员竟买不起比赛用杆,1948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是参赛团中唯一住不起奥运村的.这不堪回首的一页,已被我们翻过.到了1979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上的合法席位.1984年7月29日,许海峰的一声枪响实现了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人民的爱国之情,强国之梦与体育如此密不可分.爱国之情铸就伟大成果,终于2008年奥林匹克盛会选择了中国北京,这也是对深爱着祖国的中华儿女最高的奖赏.
中国奥运精神也是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能忘记,上个世纪80年代,女排精神带给人们的巨大鼓舞,怎能忘记去年奥运金牌榜上,中国代表团挤身前三甲.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升起,国歌一遍又一遍奏响.我们的体育健儿为了这一刻不知流了多少汗水.而他们的背后有无数的教练,陪练,医生,厨师等在支持着.奖牌和鲜花,属于为国争光的体坛强者,更属于众多的无名英雄.人的能力有大小,社会分工有不同,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彼此帮助,万众一心,那就无愧于民族.
中国奥运精神更是面向世界,博览众长的精神.八年前,北京申奥失利后,就提出了"坚定不移地走向世界"这个口号.八年来,从严密有效的管理体系到各体育运动的竞技战术水平提高,再从此次申奥的整体步骤到目前众多现代化场馆的建设,便是源于我们坚持了开放政策,积极吸收了世界先进经验.设想,如果闭关锁国,叶郎自大,那是什么结果呢 事实证明:唯有善于学习,善于拿来的民族才是充满活力,大有希望的民族.
"九州生气恃风雷"这光茫四射的中国奥运精神,显示出巨大的凝聚力,伟大的创造力,已深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这必将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改革开放,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
小公主法音
2008-06-25
知道答主
回答量:3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6万
展开全部
求关于北京奥运会或者是奥运会精神的2000字文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