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的调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我知道可以看调号或者看结尾的音来判断,但这都是作曲者判断出来后标出来的,当然也可以用耳朵听出来,但是更本质的原因是什么呢?(如果说自然大调与五声调式的歌曲风格不同还可以理...
我知道可以看调号或者看结尾的音来判断,但这都是作曲者判断出来后标出来的,当然也可以用耳朵听出来,但是更本质的原因是什么呢?(如果说自然大调与五声调式的歌曲风格不同还可以理解,因为五声音阶里没有4和7,它们所用的“材料”不同。但自然大调和自然小调所用的音都是一样的,却可以产生不同风格的音乐,显然这不单单是构成音乐的“材料”的问题了。)
展开
展开全部
你的这段话里问题很多啊……不知你是否明白什么叫“调式“?
调式与调号以及结束音都没有直接关系。即使你知道了调号和结束音,也判断不出调式。调式只能从旋律及和声的进行方式上来判断。什么叫调式?大调式、小调式、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羽调式、布鲁斯调式、利底亚调式、弗里吉亚调式、南斯拉夫调式等等,这些才叫”调式“。而在已知调式的情况下,根据调号、结束音等等判断出来的叫”调性“,例如C自然大调、a和声小调等等,这些叫”调性“,不叫”调式“。
“可以看调号或者看结尾的音来判断,但这都是作曲者判断出来后标出来的”你这句话也说错了……根本不是作曲者判断出来后标出来的。作曲者自己心里清楚这首作品的调式,ta没必要为了让其他人知道而特意标出来,例如,你从来不可能见到某首曲子的乐谱上标注有”大调式“、”小调式“、”五声调式“等词语吧?作曲家从来没有标注调式的……此外,作曲者更不需要将调式”判断出来”,任何曲子在创作之前一定是想好使用哪种调式的,并不是作曲者自己作完了曲子之后再判断一下自己刚才使用的是什么调式……
“当然也可以用耳朵听出来”这句说得没错,因为不同调式的作品有着不同的风格,例如大调式明亮、小调式黯淡等等(当然,这些都是最理想的情况,实际中并不能这样天真地判断)。
至于你问的“更本质的原因是什么”,更本质的原因就是旋律与和声的进行方式。例如,大调式的主音是1,小调式的主音是6,所以大调式乐曲中的旋律与和声是以1为中心来进行的,小调式乐曲中的旋律与和声是以6为中心来进行的,这就是进行方式的不同。再比如说,五声调式,主音可以是1、2、3、5、6,但不管主音是哪个,调式音阶中只有五个音,不像大小调式音阶那样有七个音,所以音阶中音级数量的不同也直接影响了旋律与和声的进行方式。总之,调式的不同归根结底是旋律及和声的进行方式的不同。
关于你说的“自然大调和自然小调所用的音都是一样的,却可以产生不同风格的音乐”,这就是刚才说的,因为其主音不同,主音是调性的中心音,乐曲始终是围绕主音进行的(如果没有转调的话),因此大调式和小调式的主音的不同足以使它们的风格完全不同。主音不同,音阶就不同,例如大调式的音阶是12345671,小调式的音阶是67123456,不同的音阶意味着音阶中相同级数的音与音之间的音程关系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曲风。
最后回答你一开始问的问题,“一首歌的调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很简单,是由作曲者本人的意愿决定的,例如,作曲者如果想作一首中国民族风格的乐曲,ta就会使用中国民族调式,如果ta想作一首西洋风格的乐曲,可能就会使用大小调式,想作教堂里中世纪时期那种风格的乐曲,可能会选择中古调式,等等。而需要判断调式类型的绝不是你所说的“作曲者本人”,而是分析和研究音乐作品的学生和学者们。
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再问我。
调式与调号以及结束音都没有直接关系。即使你知道了调号和结束音,也判断不出调式。调式只能从旋律及和声的进行方式上来判断。什么叫调式?大调式、小调式、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羽调式、布鲁斯调式、利底亚调式、弗里吉亚调式、南斯拉夫调式等等,这些才叫”调式“。而在已知调式的情况下,根据调号、结束音等等判断出来的叫”调性“,例如C自然大调、a和声小调等等,这些叫”调性“,不叫”调式“。
“可以看调号或者看结尾的音来判断,但这都是作曲者判断出来后标出来的”你这句话也说错了……根本不是作曲者判断出来后标出来的。作曲者自己心里清楚这首作品的调式,ta没必要为了让其他人知道而特意标出来,例如,你从来不可能见到某首曲子的乐谱上标注有”大调式“、”小调式“、”五声调式“等词语吧?作曲家从来没有标注调式的……此外,作曲者更不需要将调式”判断出来”,任何曲子在创作之前一定是想好使用哪种调式的,并不是作曲者自己作完了曲子之后再判断一下自己刚才使用的是什么调式……
“当然也可以用耳朵听出来”这句说得没错,因为不同调式的作品有着不同的风格,例如大调式明亮、小调式黯淡等等(当然,这些都是最理想的情况,实际中并不能这样天真地判断)。
至于你问的“更本质的原因是什么”,更本质的原因就是旋律与和声的进行方式。例如,大调式的主音是1,小调式的主音是6,所以大调式乐曲中的旋律与和声是以1为中心来进行的,小调式乐曲中的旋律与和声是以6为中心来进行的,这就是进行方式的不同。再比如说,五声调式,主音可以是1、2、3、5、6,但不管主音是哪个,调式音阶中只有五个音,不像大小调式音阶那样有七个音,所以音阶中音级数量的不同也直接影响了旋律与和声的进行方式。总之,调式的不同归根结底是旋律及和声的进行方式的不同。
关于你说的“自然大调和自然小调所用的音都是一样的,却可以产生不同风格的音乐”,这就是刚才说的,因为其主音不同,主音是调性的中心音,乐曲始终是围绕主音进行的(如果没有转调的话),因此大调式和小调式的主音的不同足以使它们的风格完全不同。主音不同,音阶就不同,例如大调式的音阶是12345671,小调式的音阶是67123456,不同的音阶意味着音阶中相同级数的音与音之间的音程关系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曲风。
最后回答你一开始问的问题,“一首歌的调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很简单,是由作曲者本人的意愿决定的,例如,作曲者如果想作一首中国民族风格的乐曲,ta就会使用中国民族调式,如果ta想作一首西洋风格的乐曲,可能就会使用大小调式,想作教堂里中世纪时期那种风格的乐曲,可能会选择中古调式,等等。而需要判断调式类型的绝不是你所说的“作曲者本人”,而是分析和研究音乐作品的学生和学者们。
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再问我。
追问
所以是先有音符相互连接、组织、进行方式,在这种关系下,便产生了主音,也有了调式,对吧?
追答
你这样说并没有错,但事实上“到底是先有音符的组织和进行方式还是先有主音”这个问题是无所谓的,你既可以说先有前者也可以说先有后者,因为事实上它俩是同时产生、同时被拥有的。
你说”你用音阶1234567来作曲的话,既能写出大调歌曲也能写出小调歌曲,所以不是先有主音后有音符的组织,应该是先有音符相互连接、组织,在这种音与音的音高关系下,而后才产生主音“。
那我也可以说,以主音为C来作曲的话,既能写出大调歌曲(即C大调)也能写出小调歌曲(即c小调),所以不是先有音符相互连接、组织而后才产生主音,应该是先有主音后有音符的组织。
所以纠结这个问题没有意义,主音和音符的组织明明是同时产生的,不需要非要说成是先有什么而后有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再问我。
展开全部
这是我编写的乐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不知道能否解答你的问题。
任何一个音乐作品都是由许多音构成的。在这些音里,不同音高的旋律起伏,不同音值的节奏关系,不同音量的力度变化,不同音色的色彩对比,都从各个方面不同程度地塑造和刻画了音乐形象。这四个方面都各有自己的组织方式。而在音高方面则是由调式来组织的。
在旋律的进行中,按照一定的音高关系组织起来的一些音构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就叫做调式。所以,调式就是运动着的音的结合。它和乐音体系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后者的音是静止不动的。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所以也就有不同的音乐实践,因此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调式体系。由于本书是以十二音体系为基础的——也就是一个八度中只有十二个音高不同的音,所以我们后面的内容不考虑十二音体系以外的各种调式。
我们现在使用的乐音体系中共有128个不同音高的音,一般情况下我们只使用其中的一部分。由于音高的相似性,我们都可以把它们放到一个八度里来考虑。在这一前提下,任何一个调式体系中的音都不会超过十二个。
调式体系中的各音叫做调式音级。由于以后的研究绝大多数是在调式体系中进行,所以也可以把调式音级简称为音级或直接称之为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提到乐音体系中的音级——不考虑它的调式属性时——就需要加以说明,如基本音级或升降音级,也可以直接说出它的名称。
在调式中,音高可用不同的方法来组织。通常是用旋律音程来进行组织的。
在用旋律音程来组织调式时,我们会发现其中一部分音级的动感较强,它们以另一部分音级为骨干,围绕着这些骨干音级进行发展。我们把动感较强的这一部分音级叫做不稳定音级,而把另一部分起骨干作用的音级叫做稳定音级。稳定音级又以其中的一个中心为支柱,这个起着支柱作用的中心就叫做主音。不稳定音级具有进行到稳定音级的特性,这种特性就叫做倾向;不稳定音级可根据其倾向进行到稳定音级,这种进行就叫做解决。绝大多数旋律就是由围绕着主音的其它稳定音级和不稳定音级一起由一个不稳定音级进行到另一个不稳定音级或根据其倾向解决到稳定音级而构成的。
调式音级的稳定与不稳定是和调式密切相关的。同一个音,在不同的调式中其稳定程度是不完全一样的。但即使是在同一个调式中,由于节拍节奏的不同等原因其稳定程度也会有所变化。而在多声音乐中由于其它声部的共同作用其稳定程度的变化就更大。这里所说的稳定不稳定只能是在同一调式中不考虑其它因素时的一个基本情况。
判断主音、稳定音和不稳定音的根本方法是依靠听觉。但在不考虑其它因素时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在传统音乐中绝大多数旋律都是结束在主音上的。
例如用简谱记谱的大部分西洋音乐和一部分创作音乐中,主音为1的就是大调,主音为6的就是小调。
任何一个音乐作品都是由许多音构成的。在这些音里,不同音高的旋律起伏,不同音值的节奏关系,不同音量的力度变化,不同音色的色彩对比,都从各个方面不同程度地塑造和刻画了音乐形象。这四个方面都各有自己的组织方式。而在音高方面则是由调式来组织的。
在旋律的进行中,按照一定的音高关系组织起来的一些音构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就叫做调式。所以,调式就是运动着的音的结合。它和乐音体系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后者的音是静止不动的。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所以也就有不同的音乐实践,因此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调式体系。由于本书是以十二音体系为基础的——也就是一个八度中只有十二个音高不同的音,所以我们后面的内容不考虑十二音体系以外的各种调式。
我们现在使用的乐音体系中共有128个不同音高的音,一般情况下我们只使用其中的一部分。由于音高的相似性,我们都可以把它们放到一个八度里来考虑。在这一前提下,任何一个调式体系中的音都不会超过十二个。
调式体系中的各音叫做调式音级。由于以后的研究绝大多数是在调式体系中进行,所以也可以把调式音级简称为音级或直接称之为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提到乐音体系中的音级——不考虑它的调式属性时——就需要加以说明,如基本音级或升降音级,也可以直接说出它的名称。
在调式中,音高可用不同的方法来组织。通常是用旋律音程来进行组织的。
在用旋律音程来组织调式时,我们会发现其中一部分音级的动感较强,它们以另一部分音级为骨干,围绕着这些骨干音级进行发展。我们把动感较强的这一部分音级叫做不稳定音级,而把另一部分起骨干作用的音级叫做稳定音级。稳定音级又以其中的一个中心为支柱,这个起着支柱作用的中心就叫做主音。不稳定音级具有进行到稳定音级的特性,这种特性就叫做倾向;不稳定音级可根据其倾向进行到稳定音级,这种进行就叫做解决。绝大多数旋律就是由围绕着主音的其它稳定音级和不稳定音级一起由一个不稳定音级进行到另一个不稳定音级或根据其倾向解决到稳定音级而构成的。
调式音级的稳定与不稳定是和调式密切相关的。同一个音,在不同的调式中其稳定程度是不完全一样的。但即使是在同一个调式中,由于节拍节奏的不同等原因其稳定程度也会有所变化。而在多声音乐中由于其它声部的共同作用其稳定程度的变化就更大。这里所说的稳定不稳定只能是在同一调式中不考虑其它因素时的一个基本情况。
判断主音、稳定音和不稳定音的根本方法是依靠听觉。但在不考虑其它因素时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在传统音乐中绝大多数旋律都是结束在主音上的。
例如用简谱记谱的大部分西洋音乐和一部分创作音乐中,主音为1的就是大调,主音为6的就是小调。
追问
明白一些但还不是十分明白。。。比如我用音阶1234567来作曲的话,既能写出大调歌曲也能写出小调歌曲,所以不是先有主音后有音符的组织,应该是先有音符相互连接、组织,在这种音与音的音高关系下,而后才产生主音。。。(我听过一个老师讲过貌似旋律开头的音(不是和弦)如果是135中的音就容易向大调进行,如果是613中的音就容易向小调进行,但就一语带过)我就想问问音符如何组织会使歌曲向大调(小调)进行
追答
你不是已经知道了吗?大调的稳定音是135,小调的稳定音是613。你把你已经知道的大调和小调的旋律再唱唱,体会一下。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首先,作曲者绝对不是先写完作品再去判断他自己的作品是什么调式调性的。他一定是先设计好了调性布局,才去在这个基础上去创作的。就好像,你写文章,你一定是先想好,你要写一个议论文,还是记叙文,还是散文,然后才开始写。你不可能是先写完之后再去看,奥我写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你这个理解太不靠谱了。。。
然后我跟你说不同调式的区别在哪。十二平均律把一个八度分出了十二个不同的音,其中某几个音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调式。虽然只有这十二个半音,虽然有些调式里所包含的音都一样,但是不同的调式中,他们各个音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不同的。就好像,同一个音,在这个调里它是主音,在那个调里它成了属音,在另外一个调里又是导音。这十二个音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调式。
然后我跟你说不同调式的区别在哪。十二平均律把一个八度分出了十二个不同的音,其中某几个音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调式。虽然只有这十二个半音,虽然有些调式里所包含的音都一样,但是不同的调式中,他们各个音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不同的。就好像,同一个音,在这个调里它是主音,在那个调里它成了属音,在另外一个调里又是导音。这十二个音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调式。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