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不当皇帝

 我来答
希识而2133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09-29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6
采纳率:30%
帮助的人:7871
展开全部

1、如果贸然称帝,确实会给政敌和拥汉派势力一个舆论上的借口,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动。

2、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说自己绝对没有代汉自立的意图,现在如果突然改变主意,对自己的声誉名节必然会造成不利影响。

3、曹操是一个讲求实际的人,只要掌握了实权,虚名并不重要。

扩展资料:

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建安元年八月,曹操亲至洛阳朝见汉献帝。随即挟持汉献帝迁都许昌。将献帝变成了自己手中的一个傀儡和一张王牌,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优势。

随着实力的增强,曹操对于朝政的控制也越来越严密,献帝的傀儡化程度也就越来越深了。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四月,献帝诏令曹操设置只有天子才可使用的旌旗,外出时像皇帝那样,左右严密警戒,不让行人通行。

建安二十二年五月,曹操修建了诸侯有权享受的学宫沣宫。六月,曹操任命军师华歆为御史大夫。十月,献帝诏令曹操像天子那样头戴悬垂有十二根玉串的礼帽,乘坐专门的金银车,套六马。同时,封长子五官中郎将曹丕为魏国太子。

曹操完成了夺取帝位和世袭权力的所有准备,在通向帝王的道路上,几乎已经走到了终点。事实上,曹操的代汉意图早就昭然若揭,但至死他也没有迈出最后的一步。他要把这最后一步让给自己的儿子完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曹操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2-16
展开全部
东汉末年,曹操已经掌控所有的军政大权,皇帝也成为傀儡,但他始终为什么不当皇帝?
因为曹操要把这最后一步让给自己的儿子完成。他不称帝的原因主要考虑到以下六点:
一、从整体利益出发。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四月,汉献帝诏令曹操设置只有天子才可使用的旌旗,外出时像皇帝那样,左右严密警戒,不让行人通行。五月,曹操修建了诸侯有权享受的学宫沣宫。六月,曹操任命军师华歆为御史大夫。十月,献帝诏令曹操像天子那样头戴悬垂有十二根玉串的礼帽,乘坐专门的金银车,套六马。待遇与称帝相同,同时,封长子五官中郎将曹丕为魏国太子,显然曹丕已经确定了是汉献帝后的当然皇帝,子为皇帝,父当然是死后的太上皇,所以曹操认为没有必要再去称帝而引起众怒。
二、从战略出发,防止吴蜀联合。
因为当时孙权曾劝他称帝。孙权这样做是为了获得曹操的信任,从而实现吴、魏之间的和解,自己就可以专心对付蜀汉。襄樊之役中,孙权为了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从背后袭击关羽,帮了曹操的大忙,但却得罪了刘备。吴、蜀之间长达十年的联盟关系就此结束,这时孙权比什么时候都更需要缓和同曹魏的矛盾,否则会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孙权知道如果曹操称帝,拥汉派将会强烈反对,曹操因此陷入困境,减轻对吴国的威胁。因此,孙权阳奉阴违,曹操看穿了孙权的意图,不肯轻易上当,所以说曹操是从战略出发,防止吴蜀联合而没有称帝的。
三、从政治出发。
从当时形势看,如果贸然称帝,确实会给政敌和拥汉派势力一个舆论上的借口,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动。综观曹操的一生,内部的反对和反叛大都发生在他被封为魏公、魏王之后,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继续维持献帝这块招牌,对于安抚拥汉派,巩固内部,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从名节出发。
因为曹操很早就举孝廉,如果称帝就会损坏自己的名节。至少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说自己绝对没有代汉自立的意图,言辞恳切,说了差不多十年,现在如果突然改变主意,否定自己,对自己的声誉名节必然会造成不利影响,不如坚持把戏演下去。
五、从实际出发,这是曹操最重要的一环。
曹操是一个讲求实际的人,只要掌握了实权,虚名并不重要,“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一语,是他内心想法的真实写照。
六、身体之因。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已65岁,年纪大了,估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这也可能是他不愿称帝的一个原因。
总之,曹操不当皇帝,是从策略上全面权衡得失后所作出的决定,是一种周密而明智的谋虑。应该说他是有自知之明的一个高超的政治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睿智且文雅的繁星k
2020-09-18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曹操要废掉汉献帝,简直是轻而易举,但他一直都没有这么做。曹操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不当皇帝呢?有人说,曹操是个聪明人,他要扮演“忠臣”形象,所以不当皇帝。这话很有道理。曹操心里明白,天下还有一些拥兵割据的军阀,都是一心想当皇帝的人。汉朝虽然名存实亡,但在百姓的心里仍是正统,如果非汉室皇裔当皇帝,那就是“篡权”的反贼,得不到人心的拥护,下场都很惨。所以聪明的曹操才不愿意冒险去干傻事呢!

同时,曹操认为自己拥戴汉献帝,担任丞相,正好借助汉献帝的正统地位,想干什么事都可以假借皇帝之名去做,做坏了,对自己没有一点影响;做好了,还能为自己树立正面形象,受到百姓拥戴。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策略的高明之处!

曹操,堪称一代枭雄。

当时的皇帝对他来说,就跟捏在手里的一个吉祥物,正所谓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曹操完全可以自己当皇帝,而不是屈居人下当一个丞相。

哪怕他并没有怎么屈居人下。

首先要明确汉朝所谓的皇帝到底是什么。

汉朝的皇帝,并不是后来那种全国大一统意义上的皇帝。

汉朝其实只有口头上的大一统,汉朝的观念里还是承认制度上的分封,认为天子只是共主,只是在众多“王”中身份特殊的一个。

其实这是先秦观念的延续。

比如周朝,如果不看周天子的名号,只看实权,周天子除了有个共主的头衔,其他和诸侯王没有本质区别,也只有一块土地,一个封国。

之后的秦朝是个异类,没有封国,只有皇帝。

秦亡后,项羽还是分封,自己当共主,所以司马迁的《史记》有《项羽本纪》(其实应该叫西楚本纪更合适),因为项羽扮演的是周天子的角色,主持分封,充当共主。

汉朝初期也是分封,一般人把这个叫“一国两制”,王国内是郡县,全国以内是分封。

后来汉武帝推恩,只解决了王国的权大问题,没有消除王国的头衔,王国只是没有力量对抗中央了,但还是分封。。

其中有个身份特殊的国,就是汉天子所在的国——这里头就有个玄机:任何一个封国,只要得到天下的认可,就可以成为新的皇帝。

所以汉初有过七国之乱,那就是某个封国想要得到这个“特殊身份”,想当共主了。

曹操是汉天子下属的官,头衔是宰相(宰相不是天子的直属官僚,而是政府代表,天子是国家代表,这又是不一样的概念),没有封国,所以理论上曹操不可能成为共主,也就是没机会当皇帝。

但是后来曹操封王了,这就意思大了,一旦封王,也就意味着,如果天下其他诸侯认可曹操,曹操就是新的共主,也就是取代了汉家,成了新的皇帝。

在很多人眼里,答案是肯定的:想!就像孙权就曾经说过“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而且曹操也曾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明摆着就是要他的后代去篡夺天下。即使他本人在世时没有这个条件去当皇帝,然觊觎大统之心,却是昭然若揭。

但是,孙权的说辞只是出于对政敌的攻击,本身就没有多少说服力;而曹操自比周文王,真的就说明他要篡汉?实际上,反而正是这句话,证明了曹操绝无篡汉自立之心,因为在谈论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理解在曹操这里,“周文王”是个什么概念。

在我们现代人的认知里,周文王是周王朝的奠基人,是一个为颠覆殷商精心谋划的野心家和阴谋家。但在儒学盛行的东汉,周文王却是至高无上的道德楷模,孔子就说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却臣服于商,这种道德太高尚了。因此,周文王在古人眼里,更像一位圣人;而其“圣德”的来源,就是因为握有强大的实力,却始终以臣子的姿态服侍殷商。在曹操所处的年代,他当然受的是同样的教育。

在曹操所作的《述志令》中,在表达自己绝无篡汉之心时,曹操也引用了周文王的例子:“《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除了周文王,曹操还谈到了春秋五霸中的齐桓晋文,他们和周文王一样,共同特点都是虽然实力超强足以号令天下,但仍对王室毕恭毕敬、尽心服侍。

因此,曹操心目中的周文王,既不是现代所谓的阴谋家,也不是所谓大周的开国天子,而是一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殷商忠臣,他又怎么会用周文王做例子,来暗示自己的子孙篡汉自立呢?就像史学大家吕思勉所说:“凡成大事者,事业做得越大,都是为人的成分愈多、为己的成分愈少,哪有盖世英雄,他的志愿只为自己和子孙的道理?说这种话的人,正见得他自己是个小人,所以燕雀不知鸿鹄之志罢了。”

“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千百年来,这句话被无数人拿来作为攻击曹操“居心叵测”的证据,但正如前面所说,周文王在曹操这里并非自立的榜样,而且既然是“若”天命在吾,则天命也或许不在,这又如何能说曹操要子孙去做皇帝?甚至以透过曹操这句话,反而能够知道,他直到进位魏王,仍不免受到传统君臣道德的约束、他也乐于继续尊奉汉室而无称帝之心,这才是他原本的志愿。

在君主废立的问题上,曹操早就说过“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曾经袁绍与韩馥谋划着拥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曹操没有与他们合伙,袁绍曾经得一玉印,在和私下里给曹操看,曹操表面上傻笑,实际上对此十分厌恶(太祖由是笑而恶焉《三国志》)公元196年,被董卓劫持到西安的汉献帝在董卓死后,历尽千辛万苦又回到了当时的首都洛阳。

汉献帝

皇帝和百官饮食起居与乞丐无异,在乡野之中的小草房里布置朝会,散兵游勇们如同看戏一般堵在门前,看着汉献帝如小丑一样在破旧的小屋子里凄清的坐着,皇室的威仪荡然无存,而曹操将汉献帝迎入许县,腾出自己的行辕做皇宫,按照大汉王朝的礼仪侍奉皇帝,并上一本《上杂物疏》将先帝所赐给曹家的器物又供与皇帝使用。在那个董卓“废立”,袁绍“另立”,袁术“自立”的时代,曹操能依旧侍奉汉帝,虽有利益纠葛,却也一定程度上保全了汉室,维护了汉室的正统,正如《三国志》中记载“自天子西迁,朝廷日乱,至是宗庙社稷制度是立。”。也正如他所言:“念自讨董卓,剿黄巾以来,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又复何望哉?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即使坐镇魏国,封魏公,加九锡形同天子,但至死没有越雷池一步,仅留下一句“若天命归我,我当为周文王”,王朝兴替,自有天数,至少在我曹操手里,我将大汉天下流传了下去,比之自立为帝的刘备,孙权,曹操对于大汉宗室的“忠义”可对日月。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霁雨若初
推荐于2019-10-29 · TA获得超过12.4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9万
展开全部

1、从整体利益出发。

曹操的待遇与称帝相同,同时,封长子五官中郎将曹丕为魏国太子,显然曹丕已经确定了是汉献帝后的当然皇帝,子为皇帝,父当然是死后的太上皇,所以曹操认为没有必要再去称帝而引起众怒。

2、从战略出发,防止吴蜀联合。

因为当时孙权曾劝他称帝。孙权这样做是为了获得曹操的信任,从而实现吴、魏之间的和解,自己就可以专心对付蜀汉。襄樊之役中,孙权为了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从背后袭击关羽,帮了曹操的大忙,但却得罪了刘备。

吴、蜀之间长达十年的联盟关系就此结束,这时孙权比什么时候都更需要缓和同曹魏的矛盾,否则会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

3、从政治出发。

从当时形势看,如果贸然称帝,确实会给政敌和拥汉派势力一个舆论上的借口,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动。综观曹操的一生,内部的反对和反叛大都发生在他被封为魏公、魏王之后,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继续维持献帝这块招牌,对于安抚拥汉派,巩固内部,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4、从名节出发。

因为曹操很早就举孝廉,如果称帝就会损坏自己的名节。至少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说自己绝对没有代汉自立的意图,言辞恳切,说了差不多十年,现在如果突然改变主意,否定自己,对自己的声誉名节必然会造成不利影响,不如坚持把戏演下去。

5、对曹操来说实权更重要。

曹操是一个讲求实际的人,只要掌握了实权,虚名并不重要,“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一语,是他内心想法的真实写照。

6、身体之因。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已65岁,年纪大了,估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这是他不愿称帝的一个原因。

拓展资料: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渐见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曹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8-19
展开全部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

保住晚节,取得人心。

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上主动。

后期曹丕是国人已经失去对汉朝的感情,即可篡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8)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