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青年教师怎样备课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如何进行有效备课?俗话说: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要精彩有效,备课功夫要做实、做细。本人认为没有经过一番精心备课的课堂,教学将如无根之木,永远长不成茂盛的大树;如无源之水,终究枯竭、发臭;如无靶之箭,必将箭箭虚发。因而,只有进行有效备课,才能提高备课的质量,从而提高课堂 45 分钟教学有效性。 那么,如何使备课有效,提高备课的效率,本人有几点看法:一、他山之石,勤于反思。很多教师在备课时,也许都有这样的体会:刚开始很难进入状态,虚耗了很多时间。这其实跟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有关。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节课下来,总是或多或少让人感觉不足的地方。如引入不恰当、过渡不自然、教学节奏把握不准、教学密度不合理、讲解不科学、引导不到位……凡此种种都需要教师在课后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形成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备课时如果再次遇到相同的教学内容,就可以轻车熟路。正所谓:似曾相识燕归来。自然而然就能很快进入状态。 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又云:三人行必有我师。闭门造车的结果,将会落得黔驴技穷的下场。我们提倡同伴互助,共同成长。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经常与任教相同学科的同行交流、探讨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并通过听课学习和借鉴同行的好经验、好教法,并引以为用,同时把它们整合到自己的教学思想体系中,相信备课时就可以很快进入快车道,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二、功在平时,厚积薄发。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对教学而言“兵”就是:各种有效教学资源、信息、教师知识储备。要让“兵”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就要求教师在平时要做到:一是善于学习者。善于去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研究课标,钻研教材,从教学参考书、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案例中汲取营养,而不是“临时抱佛脚”。二是生活有心人。新课程理念提倡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倡导理论联系实际,让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习回归生活,让课堂回归生活。因此课堂教学不再是按部就班,照着剧本演,而经常会节外生枝、波涛汹涌。教师为了在课堂是能给学生“清如许的渠水”,就必须有源 源不断的活水。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一心只教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而要做一个 善于观察生活的有心人。把及时、捕捉、收集、整理、与学科知识有关的各种教学资源、教学信息成为自己的一种嗜好。这样教师在备课时,就能做到信手拈来、见缝插针。水到渠成把备课前的功夫做足了,备课的效率当然也就提高了。三、知已知彼,不蔓不枝。兵家有言: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对教育而言,这里的知彼指的是教师要了解 学生、吃透教材。课程改革颠覆了传统的教育观,认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提倡教为学服务,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使教师在课堂上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在课外就要加强师生交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有教师在平时就要熟悉教材,把教材看透透。摸清重要知识点和难于理解知识点,并加强研究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教学策略。然后在备课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备课时运筹帷幄,课堂上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改蔓则蔓,该枝则枝,收放自如。备课有效性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