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伊尔为什么叫诺前锋
他的活动范围大,喜欢出击,在沙尔克的时候经常在最后关头参与到本队角球进攻中。
所以经常能看见他冲出禁区拿球或是解围,在门将里相对非常靠前,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被叫做诺前锋。
扩展资料:
沙尔克04足球俱乐部
2001年3月1日,诺伊 尔加盟沙尔克04足球俱乐部,经历了沙尔克04每一年龄级别的赛事。2004年入选沙尔克04二队。2005年,诺伊尔与沙尔克04签订了职业合同,并且在2005-06赛季的德甲参赛名单中位列第三号门将。
他在2005-06赛季曾两次入选替补阵容,其余时间则主要代表二队参加德国足球高级联赛。2006-07赛季逐渐取代球队队长弗兰克·罗斯特成为主力门将,罗斯特随后转投汉堡足球俱乐部。
2006年年初,诺伊尔被评为盖尔森基兴市年度最佳运动员,此前还曾赢得过“弗里茨-瓦尔特奖”(德国青年球员奖)。
2006年8月19日,2006-07赛季德甲第2轮客场对阵亚琛队,由于主力门将罗斯特小腿受伤,诺伊尔迎来个人职业比赛处子秀,帮助沙尔克04客场1:0胜亚琛队,从第10轮主场2:2战平拜仁慕尼黑一战开始,诺伊尔彻底取代罗斯特成为沙尔克04一号门将。
2006-07赛季有13场比赛保持球门不失,扑救成功率高达78.6%。2006-07赛季,诺伊尔随同沙尔克04获得德国足球甲级联赛亚军,诺伊尔以2.61分成为kicker评分最高的球员,当选2006-07赛季德甲最佳门将(上场27次/进0球/助攻1次/失21球)。
2007-08赛季,诺伊尔参加了德甲的全部34场比赛,并随队出征2007-08赛季欧洲冠军联赛。
2008年3月5日,2007-08赛季欧冠联赛1/8决赛次回合,沙尔克客场挑战波尔图,诺伊尔化解了对方的多次射门,沙尔克在90分钟内0:1不敌波尔图,双方总比分战成1:1,加时赛双方均无建树。点球大战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诺伊尔
诺伊尔打得不是普通门将
通常情况下,(在本方组织进攻时)门将通常不能直接随全队推进,而只会在一些特定的区域和情况下参与防守;一场比赛在大多数时间里是10人对10人的对抗。但如果换作是在本方半场呢,其实门将完全可以帮助制造出(局部区域)以多打少,让球队某种意义上形成整体11打10的场面,避免倒脚时在本方禁区附近就被断球。
在这一战术安排中门将通常会以球门线以上16米为界线,在此线以下区域内适时的横向移动,为本方的两名中后卫提供理想的接应点。大多数情况下这两名中后卫不但会相互间拉得很开,同时也后撤的很深,几乎与本方门将位于同一平行线上了。
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两名中后卫甚至会后撤至靠近门线的角旗区附近,而门将则会移动到禁区边缘接应。笔者之所以取“门将链”这个名字,是因为三名队员一方面会保持在同一条线上、另一方面更会协同的朝球的方向移动。这时的门将是这一链条上至关重要的一环,他不仅要随时向有球侧移动,还需要注意填补两名中卫压上时中间暴露的空档。
虽然它在战术实质上与传统的(四后卫)链式防线大相径庭——后者实为一种防守战术——却描述了一个几乎相同的机制;至少比一些媒体所使用的所谓“伪一号”听着靠谱些。当然,这条门将链除了整体移动颇有讲究外,亦还有一些其他的奥妙。
除了球队在组织进攻时能多一个出球点以外,这一战术还可诱敌深入,借助中线(因为新的越位规则)和回撤至底线附近接应的中后卫,能将对手试图保持在纵向上保持在20,30米之内的紧凑阵型,拉开到50米左右。拜仁就经常通过纵深的后场倒脚吸引对手不断压上,再通过诺伊尔的接应来与扑抢的对手周旋,最终由诺伊尔的直传撕开对手的阵型。
诺伊尔在拜仁正是如此,只是他拉开空间是为了更舒服的长传。如此大范围的调动对手,自然让对手很头疼。不过很多对手如今已不会闷头瞎跑,而是对(在门将出球时的)几个潜在的接应点进行人盯人,守株待兔。
这样一来,巴尔德斯要么大脚将球开到前场,要么指望身边的队友尽快移动到空档接应。一旦队友的跑位不理想,对手就经常能将所有接应点都封死,随之而来的压迫紧逼就会很危险。
不过这里说“危险”其实有些危言耸听——因为对手如果有机会将所有接应点都封死,那后防线必然站位很靠前,那一个打对方后卫身后的大脚长传便能为本方制造杀机或至少赢得空间。所以,正是这样,纵深的门将链既提高了控球率,又能诱敌深入,在理想状况下还能打破对手的紧凑阵型。
只有当门将传球欠准且球商欠奉时,那才会真的危险。而传球失误通常并不仅是因为技术不佳,同样还有可能是掉入了对手的紧逼陷阱。而所谓球商欠奉:门将一次盲目的无球跑位,便能让本方被紧逼的中后卫陷入死胡同,被断球,让自己最后不得不与对手进行一对一。
只不过在这一战术中,在本方丢球后,门将基本还是能和一个传统门将一样,迅速退回到球门附近,或者当对手断球后立刻有攻门机会时,通过靠前的站位顺势封住射门角度,手脚并用来扑球。而下一种战术,(在本方被断球后)就没那么容易再用手了,用了就得付出红黄牌的代价。
201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