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为什么用同一个判词?

 我来答
百度网友5e4f7ca777
2018-11-21
知道答主
回答量: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897
展开全部
林黛玉和薛宝钗不仅用同一个判词,而且该判词位于“金陵十二钗正册”十二首判词中的第一首,可见该判词的重要程度。判词的含义正如“风月宝鉴”所喻,有正反两面的含义,《红楼梦》一书就是按判词中暗示的方向展开具体情节的。该书通过第一首判词首先追悼了崇祯皇帝,并表达了对“强制剃发令”的不满。判词的详细解读可见下文:
解读《红楼梦》林黛玉 薛宝钗的判词
金陵十二钗正册第一首判词解读:
画着的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簪。
林黛玉 薛宝钗的判词
可叹停机德,
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可叹停机德:说薛宝钗。意思是虽然有着合乎封建妇道标准的那种贤妻良母的品德,但可惜徒劳无功。《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说,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因为想家,只过了一年就回家了。他妻子就拿刀割断了织布机上的绢,以此来比喻学业中断,规劝他继续求学,谋取功名,不要半途而废。
堪怜咏絮才:说林黛玉。意思是如此聪明有才华的女子,她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咏絮才”,用晋代谢道蕴的故事。有一次,天下大雪,谢道蕴的叔父谢安,对雪吟句说:“白雪纷纷何所似?”道蕴的哥哥谢郎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蕴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一听,大为赞赏(见《世说新语.言语》)。
玉带林中挂:首先解读册里的画:“两株枯木(双木为林),木上悬着一围玉带”。
“两株枯木”:1644年的农历三月十八日,也就是公历1644年的4月25日,崇祯皇帝望着浩浩荡荡进入北京城的李自成的大顺军队悲愤难平,登上煤山(北京景山),与贴身太监王承恩(参见①)一起自缢而亡了。“两株枯木”比喻崇祯皇帝和太监王承恩两人上吊身亡的两棵树。
“木上悬着一围玉带”:玉带是饰玉的腰带,古代贵官所用。比喻上吊身亡的两人中有一人是贵官——崇祯皇帝。
《红楼梦》书中使用农历与公历相互代替的方法设谜,追悼了崇祯皇帝的忌日。见第二十七回:“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这是农历纪年),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庚辰侧批:无论事之有无,看去有理。]须要饯行。……1644年农历三月十九日,崇祯吊死煤山,大明亡国,当日公历是4月25日。那么次日正是公历4月26日。这里用农历四月二十六日暗喻了公历4月26日……这里隐晦地追悼了崇祯皇帝的忌日,写出了对崇祯皇帝之死的哀奠。 据《明季北略》卷二十《三月十九帝崩煤山》载:“是午(三月二十日约午时许),共见白光起东北,闪烁永之,盖帝之灵气上达于天也。” 未时是紧接着午时的时令,故红楼中选“未时”为“祭饯花神(喻指祭送崇祯)”之时是非常恰当的。“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意为大明子民因明亡而四处流散受难成亡国奴了,做为花神的崇祯被逼致死、强迫退位了,遗臣遗民必须要感恩送行。 “芒”字下乃“亡”也,“芒种”乃“亡种”也,借以暗喻大明朝统治地位的结束。
“玉带林中挂”:玉带林倒读即谐其名林黛玉。林黛玉泪尽而死,比喻林黛玉因哭悼崇祯皇帝泪尽而死。
金簪雪里埋:首先解读册里的画:“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簪。”
查“搜狗百科”:金簪:是用以固定头发或顶戴的发饰,同时有装饰作用,一般为单股(单臂),双股(双臂)的称为钗或发钗,形似叉。有纯金和镏金之分。也比喻高贵的妇女。但古代男子也常用此把头发高高盘起。请注意,古时男子也用簪,但仅用一股簪,女子用双股簪(简称钗),一股金簪暗喻是男人专用的一股簪。“雪中一股金簪”这里点明了是男人专用的一股簪被雪藏了。清初的“留发不留头”的强制剃发令一下,男人的头发被强令剃去,金簪无处使用只能雪藏,这里没用丢弃二字而用的是雪藏,也暗含了期望重新启用的意思。清初强制推行的“剃发易服”令,是满族将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强加与其他民族(主要是汉族)。清初时满族男性的标准发饰是将男子的头发修剪成“金钱鼠尾”式发型。具体是将四周头发全部剃去,仅留头顶中心的头发和头后的头发,各梳成一根小辫,留的发辫要比小拇指还细,要能穿过铜钱中的方孔才算合格,形如鼠尾。所以叫“ 金钱鼠尾”式。因头顶和头后各有一根小辫,书中用“分大顶”和“头上两个丫髻”暗喻。见《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宝玉命将芳官周围的短发剃了去,露出碧青头皮来,当中分大顶,…湘云见宝玉将芳官扮成男子,他便将葵官也扮了个小子,…将宝琴的豆官也就命他打扮了一个小童,头上两个丫髻。
满族强迫汉族男人把以前“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部分头发屈辱地剃去,严重损害了其他民族的自尊心,激起了其他民族强烈地反抗,作者也深恶痛绝。可以告慰作者的是:从1644年清军入关直到1912年清朝被推翻,被雪藏了268年的金簪终于重见天日,延续了二百多年的这一剃发劣政终于被废除。
金簪雪里埋:前三字暗点其名;雪谐薛。金簪对宝钗。指薛宝钗。
金二钗正册的第一首判词是明写林黛玉和薛宝钗,暗地里哀悼了大明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及其忠臣。同时期望废除清初的强制剃发令。
注释:
① 王承恩(?—1644年),男,明末宦官,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白岸乡白岸村人,属太监曹化淳名下,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深得崇祯信任。明末李自成攻入北京时,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景山)。
本文作者 冒士模
fcpcz
高粉答主

2015-08-04 · 教育需要真、善、美。
fcpcz
采纳数:5328 获赞数:11415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的首页上有四句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四句诗是并题在一幅画上的,说的就是黛玉和宝钗。俞平伯先生提出“黛、钗合为一图,合咏一诗。这两个人难道不够重要,不该每人独占一幅画儿一首诗么?”
  【注释】这一首即是写林黛玉和薛宝钗的。
  “可叹”句:说薛宝钗。意思是虽然有着合乎封建妇道标准的那种贤妻良母的品德,但可惜徒劳无功。《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说,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因为想家,只过了一年就回家了。他妻子就拿刀割断了织布机上的娟,以此来比喻学业中断,规劝他继续求学,谋取功名,不要半途而废。
  堪怜咏絮才:说林黛玉。意思是如此聪明有才华的女子,她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咏絮才”,用晋代谢道蕴的故事。有一次,天下大雪,谢道蕴的叔父谢安,对雪吟句说:“白雪纷纷何所似?”道蕴的哥哥谢郎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蕴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一听,大为赞赏(见《世说新语.言语》)。
  玉带林中挂:说林黛玉。前三字倒读即谐其名。从册里的画“两株枯木(双木为林),木上悬着一圈玉带”看,可能又喻黛玉泪枯而死,宝玉为怀念她而弃绝一切世俗欲念(玉带象征贵族公子生活)为僧的意思。
  金簪雪里埋:说薛宝钗。前三字暗点其名;雪谐薛。金簪比宝钗,本是光耀头面的首饰,竟埋没在寒冷的雪堆里,这是对薛宝钗婚后,特别是她在宝玉出家后,只能空闺独守的冷落处境的写照。
  【评说】林黛玉和薛宝钗,一个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一个是皇家大商人的女儿;一个天真率直,一个城府极深;一个孤立无援,一个有多方支持;一个是叛逆者,一个是卫道者。有的人看见这首诗中同时写了林、薛二人,以为找到了“钗黛合一”的证据,这是错误的。矛盾着的双方既然互为依存,为什么不可以在一首诗中并提林薛这两个在思想倾向上彼此对立的人物,通过贾宝玉对她们的不同的态度的比较,以显示抑扬褒贬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8-20
展开全部
有人提出了“钗黛合一”的说法,认为其实“钗黛合一”才是宝玉真正的理想,也是作者的理想。向。金陵十二钗正册的首页上有四句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四句诗是并题在一幅画上的,说的就是黛玉和宝钗。俞平伯先生提出“黛、钗合为一图,合咏一诗。这两个人难道不够重要,不该每人独占一幅画儿一首诗么?”正因为两个女性都是如此的优秀,作者对她们显得难取难舍。生活在现实里,他就必须需要宝钗这样贤妻良母型的女子相伴。但这不是他的理想,他的理想是不会劝他求功名做官的黛玉。这是一种非常纯洁的理想。可是,困惑因此产生了。鱼和熊掌怎可兼得呢?(当然这不是外在的形式上的,否则二人都娶不就得了)所以,作者(此时作者和宝玉是统一的)在开始就让钗黛合为一图,这可能也是一种预示,他希望二人能够合二为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8-20
展开全部
在脂砚斋批语中已然揭示出黛钗最后合二为一:“钗、玉名虽两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二为一。请看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矣”(第四十二回总批)。其实在红楼梦中她们两个都占了很重要的位置,第五回中交代了在宝玉一生中在为重要的四个人,其中就有“引愁金女——宝钗”“痴梦仙姑——黛玉”。更重要的是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所以说判词更是对这些人物命运的一种铺垫和暗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8-20
展开全部
脂砚斋注下过:钗玉名虽两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两人的思想言行上的差异虽有,却并非冲突下去。在四十二回,钗黛和好,这合一不是真正的身体上的和一,而是人际,灵魂的和一。他们都是那个社会的牺牲品,虽然性格不同,一个率性诗意,而另一个贤良淑德。但她们一个像浮萍,无一丝基础,只有贾母一个老靠山,而另一个无时无刻在压抑自身火热的灵魂,来做到内敛恭顺,吞冷香丸,那“任是无情也动人”两人都是社会的悲剧,再加之都与贾宝玉有牵连,顾宝黛合一,乃书中正眼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