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刘阿斗刘禅执政四十余年.他到底“傻不傻”?

都说刘阿斗傻但是他执政一共四十余年,是个当时相当长的时间了虽然说真正掌政的并不是他,但是懵懵懂懂做了四十多年的皇帝他到底傻不傻?笨不笨???... 都说刘阿斗傻
但是他执政一共四十余年,是个当时相当长的时间了
虽然说真正掌政的并不是他,但是懵懵懂懂做了四十多年的皇帝
他到底傻不傻?笨不笨???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06-06
展开全部
刘禅并非“昏君庸主”

三国蜀汉后主刘禅,其为“昏君庸主”,已成千古定论。然而考诸史实,推于事理,我认为这一千古定论尚可商榷。

蜀汉是三国时代最弱小的政权。它地狭民少,国力单薄,与魏、吴虽称鼎足而三,但自刘禅即位后,实际上是在危局下支撑。而蜀汉在刘禅治下,国祚延续达四十年之久,几乎与其敌国曹魏共存亡。四十年中,蜀汉人材得其所用,政权基本稳定,而且对魏始终以攻为守,战略上处于主动。这是基本史实,不应否认。
而人们所以认为刘禅“昏庸”,则主要是出于如下看法:
第一,刘禅在政治上毫无主见,无所作为,其四十年在位,完全仰仗诸葛亮等辅臣;
第二,刘禅在其执政后期宠信佞臣黄皓,导致政治腐败,这是蜀汉亡国的根本原因。
我认为,这些看法是片面的。
先说刘禅在蜀汉政权中的作用。

刘禅一朝,确实人材济济。位至丞相、尚书令、大将军的重臣,先后有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姜维等。诸葛亮自不待说,是三国时代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史称“识治之良材,管、箫之亚匹。”(1)蒋琬、费祎、董允也因其贤良,时人将他们与诸葛亮并称为“四相”、“四英”。(2)姜维则“敏于军事”,(3)是诸葛亮死后蜀汉伐魏的主帅。此外,还有一大批独当一面的能臣良将,如“邓芝在东,马忠在南,平(王平)在北境,咸著名迹”。(4)所以,后世有“时蜀官属皆天下英俊”(5)的评论。无可否认,逆境中的蜀汉政权,能保其四十年基业,很大程度上确实得力于这些辅臣。

但是,上述事实说明什么呢?我认为,应该说明刘禅政治上的明智,知人善任,而不应反而说明刘禅的“昏庸”,即所谓毫无主见,无所作为。

先看刘禅之用诸葛亮。人们可能会认为,刘禅对诸葛亮,根本谈不上用不用的问题,只能是无条件地言听计从。这种看法是肤浅的。诚然,以当时诸葛亮的威望,刘禅的年龄(刘禅即位时十七岁),加上刘备临终时的正式“托孤”,诸葛亮确实可以当仁不让地主持大政。事实也正是这样。但是,在封建时代,君臣关系从来难处。当臣下明显地强于君主时,“震主”往往成为君主最大的心病。而当时诸葛亮与刘禅的关系,客观上就处于“震主”的状况。这种状况,刘备早就预见到了。所以他临终向诸葛亮“托孤”时,竟说出了“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6)这样的话,意思显然还是放心不下。至于刘禅,更是当事者。在诸葛亮为其主政的十二年间,他已经逐渐成年,不可能对他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毫无考虑。如果他真是“昏庸”,那就会对诸葛亮不理解、不信任。而一旦他对诸葛亮有了“震主”的感觉,那就很容易生疑忌、听谗言,演出历史上屡见不鲜的悲剧。但刘禅并没有那样,而是对诸葛亮始终如一地信任和尊重。这本身就说明他在用人上确有主见,而且所见极是。

再看刘禅之用蒋琬、费祎、董允、姜维。如果退一步说,就算刘禅对诸葛亮是不得不用。那么在诸葛亮死后,对于刘禅来说,就再没有不得不用之人。蒋琬、费祎、董允、姜维虽然都为诸葛亮生前所推荐,但他们都远不再有诸葛亮那样的权威性。只要得不到刘禅的信任,他们完全可能不受重用。但刘禅对他们却是个个重用到底。其中,对姜维能用而不疑,尤其不易,因为姜维原来不是蜀汉阵营中的人,而是从魏国归附过来的。姜维在诸葛亮死后,即“统诸军,进封平襄侯”,费祎死后,复“加督中外军事”,直至升任最高武职——大将军,(7)掌握了蜀汉的军权。在当时的战争年代,军队乃是立国的命根子。刘禅敢于把军权交给姜维这样一个从敌国归附过来的将领,这只能说明他确有主见。这种主见也就是知人之明。我们不能设想,这竟也是刘禅“昏庸”的表现,因为他再“昏庸”,也不可能对自己的命根子毫不在意。其实,在用姜维这样的问题上,越是昏庸,就越会疑神疑鬼,根本不可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尤其是在蜀汉末年,黄皓千方百计排挤姜维,但终未得逞,其原因显然是刘禅这一关没有通过。是不是姜维握有兵权,刘禅无奈他何呢?并不是。姜维“羁旅托国”,在蜀汉朝廷和军队中根基不深而又身居高位,所以常怀“危惧”。(8)他完全是靠刘禅的支持才能发挥作用。刘禅对姜维是既倚重又有足够制约力的。所以他对姜维的支持,只可能是出于知人之明。

刘禅在政治上有主见,除了反映于他的用人政策,还突出表现在他对伐魏战争的坚持。蜀汉之主动伐魏,是诸葛亮的既定国策。这一国策对蜀汉,无论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是上策。首先,由于蜀汉是边陲小国,而魏是中原大国,所以在孰为正统的问题上,蜀汉实居于劣势。而为了争取政治上的优势,蜀汉就需要不断强调自己是汉王朝的延续,是正统,理当统一天下,即所谓“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9)既然是这样,蜀汉就需要主动伐魏,作为“讨贼”,以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其次,蜀汉是弱国,而魏是强国。以弱对强,军事上如果消极防守,必然被动挨打,随时可能被强敌吞没。而只有采取积极防守,即以攻为守,才能鼓舞士气,争取主动。诸葛亮在世时,曾不遗余力,五次北伐,虽然没有也不可能真正打败魏国,但确实收到了上述政治上争取优势、军事上争取主动的效果。诸葛亮死后,刘禅继续推行这一既定国策。但是,这时的蜀汉,进行伐魏战争已经越来越困难了。一方面,由于诸葛亮已不在世,伐魏事业失去了精神支柱和得力统帅,人们的信心开始丧失;另一方面,经过诸葛亮伐魏的多次战争消耗,本来就弱小的蜀汉,民力财力更形枯竭。所以,当时蜀汉朝野上下,多数人都主守不主战。但是刘禅还是念念不忘伐魏。就在诸葛亮死后第三年,即延熙元年,刘禅即欲利用魏国发生辽东之乱,乘机再举北伐。他对大将军蒋琬下诏,令其准备行动。诏书语气坚定,充满信心,而且明示了策略:“曩秦之亡,胜、广首难,今有此变,斯乃天时。君其治严,总帅诸君屯住汉中,须吴举动,东西犄角,以乘其衅。”(10)后来,由于魏国迅速平定了辽东之乱,吴国亦因江夏之役新败于魏,未敢轻动,刘禅策划的这次北伐终未成行,但还是显示了他伐魏的决心。蒋琬死后,费祎继任大将军。费祎是主守派,对主战派姜维有所抑制。费祎死后,刘禅即让姜维大兴伐魏之师。由于频年用兵,民穷财困,加之军事上败多胜少,所以引起许多朝臣的反对。但刘禅还是支持姜维伐魏不止。诚然,刘禅的频繁伐魏,确实有所失策。失策不在伐魏,而在过于频繁。但无论如何,刘禅力排众议,坚持伐魏,至少表明他在政治上是有主见的。有主见不一定经常正确,或者说,有失策并不等于没有主见。
匿名用户
2013-08-23
展开全部
不傻 ,这叫大智若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8-23
展开全部
傻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8-23
展开全部
他傻!
40年了还没统一国家,光做偏安皇帝有什么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