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上有薛刚吗
没有。
薛刚是小说《反唐演义全传》里的虚构人物,薛丁山之子薛刚,为丁山仇家转世。某年中秋夜晚,帝都大放花灯,薛刚饮酒狂欢,大闹京师。
唐高宗愤怒,欲捉拿薛刚,薛刚力大,万分挣扎,正好七皇子出巡,受到薛刚惊扰,跌倒摔死。皇帝见皇子被害,以为薛造反,惊吓过度而死。
武则天下令除灭薛刚一家。薛刚逃脱,母亲樊梨花也被梨山老母所救。薛刚悲愤万分。不久武则天篡位,改国号大周。
薛刚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起兵,扶持唐中宗复辟,挽救了唐朝。中宗封薛刚为郡王,薛家世族,老少均有封赏。
扩展资料:
薛刚的历史原型介绍:
薛嵩,本名薛尹,字嵩,绛州万泉(今山西万荣县)人。唐朝中期将领,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之孙,范阳节度使薛楚玉之子。
以臂力骑射闻名,为人豪迈。安史之乱时,卷入叛军,以功授邺郡节度使。史朝义兵败后,以相、卫、洺、邢四州归朝,拜见检校右仆射、昭义节度使,封平阳王。
参与大乱之后的重建工作上,作出重大贡献,使得昭义镇迅速恢复生气。爱好蹴鞠,为隐士劝止。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病死,追赠太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薛刚
历史上没有薛刚,他是《反唐演义全传》中的人物。
薛刚 (?—772年)历史原型为薛仁贵之孙薛嵩,由民间演绎而出,其故事是民间评书和戏曲中薛家将系列的一部分,在其中角色为薛仁贵之孙,樊梨花与薛丁山的儿子,见于清代如莲居士的《反唐演义全传》以及流传至今的评书、戏曲等;另有著名文化策划人、诗人、辞赋作家薛刚等。
历史原型:名薛嵩,薛仁贵之孙。为人豪迈,以臂力骑射闻名。投安禄山叛军,累战有功,被封为邺郡节度使。后史朝义兵败,薛嵩以相、卫、洺、邢四州降唐,被封为昭义节度使。在大乱之后的重建工作上,薛嵩作出了很大贡献,使昭义镇很快恢复了生气。薛嵩好蹴鞠,后被隐士劝,遂止,并图其形于座右,以时时提醒自己。唐代宗永泰八年(773年)病死。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