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独资企业为什么不用交企业所得税
个人独资企业只交个人所得税,不交企业所得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
扩展资料:税收税率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的比例税率。
原“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所得税税率是33%,另有两档优惠税率,全年应纳税所得额3-10万元的,税率为27%,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以下的,税率为18%;特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税率为15%。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另有3%的地方所得税。新所得税法规定法定税率为25%,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一致,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为15%,小型微利企业为20%,非居民企业为20%。
参考资料:企业所得税法-国家税务总局
在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主体只要求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个人独资企 业、合伙企业因为不具有法人资格,只要 求投资人缴纳个人所得税。其中,个人独 资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 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 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 责任的经营实体。独资企业的典型特征是个人出资、个 人经营、个人自负盈亏和自担风险。具体 地,个人独资企业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 面:(1)个人独资企业仅由一个自然人 投资设立,且自然人只限于具有完全民事 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2)个人独资企 业的全部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 (也称业主)是企业财产(包括企业成立 时投人的初始出资财产与企业存续期间积 累的财产)的唯一所有者。基于此,投 资人对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事务享有绝对的 控制权与支配权,不受任何其他人的干 预。(3)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以其个 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无论是 企业经营期间还是企业因各种原因而解散 时,对经营中所产生的债务如不能以企业 财产清偿,则投资人须以其个人所有的其 他财产清偿。此外,如投资人在申请企业 设立登记时明确以其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 人出资的,应当依法以家庭共有财产对企 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4)个人独资企 业是一个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经营实体,没 有自己的法律人格,其民事或商事活动都 是以独资企业主的个人人格或主体身份进 行的。
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必须是有法人资格的,而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因此不缴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要分别缴纳个人所得税,按照个人所得税中的“个体工商户的”税目征收
拓展资料:
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
个人独资企业,简称独资企业,是指由一个自然人投资,全部资产为投资人所有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性质
个人独资企业的性质:
1.个人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也无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但个人独资企业是独立的民事主体,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
2.个人独资企业的分支机构的民事责任由设立该分支机构的个人独资企业承担。
特点
个人独资企业的特点:
(1)企业的建立与解散程序简单。
(2)经营管理灵活自由。企业主可以完全根据个人的意志确定经营策略,进行管理决策。
(3)业主对企业的债务负无限责任。当企业的资产不足以清偿其债务时,业主以其个人财产偿付企业债务。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但独资企业不适宜风险大的行业。
(4)企业的规模有限。独资企业有限的经营所得、企业主有限的个人财产、企业主一人有限的工作精力和管理水平等都制约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
(5)企业的存在缺乏可靠性。独资企业的存续完全取决于企业主个人的得失安危,企业的寿命有限。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独资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设立条件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
1.投资人为一个自然人,且只能是中国公民
(1)投资人只能是自然人,不包括法人。
(2)投资人只能是中国公民,不包括港、澳、台同胞。
(3)国家公务员、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法官、检察官、警官、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等,不得投资设立个人独资企业。
2.有合法的企业名称
个人独资企业的名称中不能出现“有限”、“有限责任”或者“公司”字样。
3.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4.有必要的从业人员
5.有投资人申报的出资
(1)投资人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但不能以“劳务”出资。
(2)投资人可以个人财产出资,也可以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投资人在申请企业设立时,明确以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的,应当依法以家庭共有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事务管理
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管理:
投资人可以自行管理企业事务,也可以委托或者聘用他人负责企业的事务管理。
1.内部限制(投资人对受托人职权的限制)
(1)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对受托人或者被聘用的人员职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2)投资人委托或者聘用的人员管理个人独资企业事务时违反双方订立的合同,给投资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法定限制(法律对受托人职权的限制)包括但不限于:
(1)不得擅自以企业财产提供担保;
(2)未经投资人同意,不得从事与本企业相竞争的业务;
(3)未经投资人同意,不得同本企业订立合同或者进行交易;
(4)未经投资人同意,不得擅自将企业商标或者其他知识产权转让给他人使用。
解散和清算
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和清算:
1.解散事由
(1)投资人决定解散;
(2)投资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无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决定放弃继承;
(3)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2.清算人
投资人可以自行清算或者由债权人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进行清算。
3.债权申报期限
债权人应当在接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未接到通知的债权人应当在公告之日起“60日”内,向投资人申报债权。
4.财产的清偿顺序
(1)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
(2)所欠税款;
(3)其他债务。
个人独资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投资人应当以其个人的其他财产予以清偿。
5.注销登记
个人独资企业清算结束后,投资人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清算人应当编制清算报告,并于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到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6.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偿还责任,但债权人在“5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要求的,该责任消灭。
2013-08-22
2019-06-17 · 专注于免费为企业或个人提供税务筹划方案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的通知财税[2000]91号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主管税务机关应采取核定征收方式征收个人所得税:
(一)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
(二)企业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三)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第九条 实行核定应税所得年征收方式的,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X应税所得率或=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X应税所得率
个人独资企业符合上述法律法规的范畴,因此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而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必须是有法人资格的,而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因此不缴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要分别缴纳个人所得税,按照个人所得税中的“个体工商户的”税目征收。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纳税人范围比公司所得税大。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即所有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内资企业或其他组织,包括以下6类: (1)国有企业; (2)集体企业;(3)私营企业; (4)联营企业; (5)股份制企业; (6)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