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那个庞太师是什么人?

 我来答
朱昀欣82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09-21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答主
回答量:6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万
展开全部

庞太师有两个:电视剧或文学人物庞太师、史实人物北宋宰相庞太师。

电视剧庞太师为庞吉,庞吉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文学的人物,也在《包青天》,《三侠五义》,《杨家将》等剧中多次出现。著名反派代表人物,当朝国丈,加封太师。位高权重,结党专权,控制科考。曾多次余含陷害包公,是个不折不扣的反派人物,最终被三侠五义众人修理。

史实人物庞太师,是庞籍。庞籍(988年—1063年),字醇之,单州成武人。北宋宰相。庞籍是宋仁宗时期的一位重臣,公正耿直,能力超强,对社会发展、边疆稳定做出了极大贡献。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后,任黄州司理参军,深得知州夏竦的赞许,认为庞籍极具宰相之才,他日必成大器。不久庞籍又先后升任为江州军事判官,开封府司法参军,刑部详复官,群牧判官,大理寺丞,殿中侍御史,累迁至枢密副使、枢密使、太子太保等,封颖国公。

庞籍不仅与韩琦、范仲淹等人交好,还提携了司马光、狄青等人。

扩展资料:

文学人物庞太师的原型不是“庞籍”而是“张尧佐”。

北宋仁宗年间外戚张尧佐,小心谨慎,十分通晓吏治,熟悉法律,因是外戚而被任用(其侄女为温成皇后,为仁宗所最爱),很快就地位显赫,位极人臣。他才是诸多小说中“庞太师”的原型。而“庞太师”三个字只是个作家编出来的名称代号。

庞籍只是被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对号入座”而已,错只错在小说家们不该让那太师姓个“庞”。而庞籍为此“背锅”了上千年。

历史逗脊上曾经有包拯多次弹劾外戚张尧佐,口水溅了仁宗皇帝一脸,最终使皇帝罢了张尧佐的官《三侠五义》中以这段历史为原型,改编出了包公与庞太师的故事。

参考资料1:百度百山毁渗科-庞吉

参考资料2:百度百科-庞籍

梓阳曦4052
推荐于2017-10-07 · TA获得超过23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1.6万
展开全部
庞太师,名 庞籍(988年—1063年),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成武县)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后,任黄州司理参军,深得知州夏竦的赞许,认为庞籍极具宰相之才,他日必成大器。不久庞籍又先后升任为江州军事判官,开封府司法参军,刑部详复官,群牧判官,大理寺承,殿中侍御史,累迁至抠密副使,抠密使,宰相等。 庞籍还是韩琦、范仲淹等人的好友,司马光、狄青等人的恩师。 宋仁宗刚即位时,章献太后(真宗皇后)垂帘听政,章献太后去世时曾留遗诣,要让章惠太后继续垂帘听政。庞籍时任殿中侍御史,认为不妥,力主仁宗亲政,并当众烧掉支持垂帘制度的《内东门议制》。 仁宗亲政后,庞籍即向仁扒敬宗上奏,建议皇帝用人应辨邪正,防止朋党,按照公论和政绩提拔晋升官吏。他的行为得到了朝野的肯定,被誉称为“天子御史”。 庞籍任开封府判官时,仁宗宠爱尚美人,尚美人常派内侍到开封府传达旨意,干预政事,庞籍认为美人派内侍到官府宣喻旨意是后宫干政的行为,因此严加拒绝,传令将宣喻旨意的内侍予以痛打,并明令:“今后如再有后宫传命,不要接受。”作为一个开封府的判官,敢与皇帝的爱妃对抗,足见庞籍的凛然正气和不畏权贵的作风。 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西北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政权,公开反宋,连破北宋边城,百姓背井离乡,宋西北边防形势十分紧张,庞籍被任命为陕西都转运使,与范仲淹、韩琦共同掌握宋西北军政大权,以防西夏入侵(此时包拯刚出仕不足一年,任安徽天长县知县)。庞籍一到边地立即整顿军纪,安抚百姓,稳定秩序。为战胜西夏,确保西北边境安宁,庞籍向朝廷进言:“天久不雨,灾害严重,宫中奢靡,三官赏赐过重(三官即指内官、医官、乐官),应减少宫中花费,裁减三官,节省财力以赏战功,将士肯于征战,不愁西夏不平”。犒赏将士,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措施,而朝廷却把大量财力花在宫中,不奖赏将士,对此,庞籍犯颜直谏,刚正不阿。 浑州西北的桥子谷,是西夏进攻北宋的必经之地。庞籍特选善于骑射,董军事、有谋略的部将狄青在桥子谷旁筑寨驻兵。为解决数万士兵军用物资问题,庞籍招募百姓做顷就地耕种,以供军粮,并以寨为基地,逐渐收复了被西夏攻占的其它城堡,扭转了战争局势。不久,元昊派人前来谈判,庞籍认为:“这是西夏的奸计,不可大意。”并下令屯兵青涧城以防元昊袭击,后西夏大兵果然直迫宋境,见宋军防备严密,难讨便宜,才撤兵退去。元昊与庞籍较量多年,最后,不得不向宋朝称臣。元昊称臣后,庞籍即提出:将矮小老弱兵士进行裁减,安置务农,以减少费用,解春胡慎决军饷。得到了朝野的一片赞许。 皇祐四年(1052年),广西壮族首领侬智高反宋,朝廷多次派军镇压均被侬智高打败,庞籍时任宰相,认为旧部狄青可胜侬智高,即向朝廷力荐,狄青亦上表请战,朝廷便任狄青为宣抚使,办理岭南军事。谏官韩绛认为狄青不宜专任。仁宗即征求庞籍意见。庞籍认为:狄青出身行伍,素被文人轻视,若以文臣为狄青副手,则难以统一号令,不利于战,还是让狄青专任为好。仁宗听从庞籍意见,令狄青统领岭南各路军士。狄青熟知兵法,了解军情,总结宋军失败原因,设法鼓舞士气,奇袭侬智高,大获全胜。由于狄青指挥得当,士兵作战勇敢,侬智高很快被平定了。 庞籍后被册封为“颍国公”,以太子太保退休。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76岁时去世(此时的包拯已于一年前去世了),六月葬于雍邱县(今河南杞县),仁宗赠他司空,加侍中,谥号“庄敏”。“田园贫宰相 图史旧书生”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总结。子,元英曾任鸿胪寺少卿等职 。孙,庞恭孙,德孺,曾任猷阁待制,直学士、成都、陈州知府等职。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8-12-08
展开全部
前面的答案已经很详细地介绍庞籍了,我只能加一点鲜为人知的资料了。
其实庞籍至死都没有成为太师,致仕前为太子太保,卒后追赠司空兼侍中,谥号“庄敏”。
庞籍和司马池的关系很好,司马池走后液滑羡,对其子司马光颇为关照,而司马光服丧完毕后一直跟随着庞籍。为了保护司马光,主动揽下屈野河西地事件的责任,甚至藏匿司马光的文书,为此被降职。
庞籍致仕后住在开封,司马光常常拜访庞家,直到当了谏官受谒禁而罢。在当谏官前,嘉祐闹拍五年左右,司马光为三司度支判官,同事还有王安石、韩宗彦等人,顶头上司三司使正是包拯。
据王安石的《临川集》记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文彦博女大理评事庞元直妻特封安福县君制”,庞元直是庞籍最小的让答儿子。上世纪出土的墓志铭显示,文彦博的季女嫁给了包绶(包拯次子)作为继室。但这对连襟的年龄相差至少二十来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