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枞阳县有那几个镇
截至2019年5月,安庆市枞阳县辖15个镇,分别是枞阳镇、钱铺镇、𠙶山镇、汤沟镇、横埠镇、项铺镇、钱桥镇、麒麟镇、义津镇、浮山镇、官埠桥镇、金社镇、白柳镇、会宫镇、雨坛镇。具体介绍以下几个镇:
1、钱铺镇
钱铺镇位于枞阳县东北部,陈瑶湖水系上游,属低浅山区,地面植被覆盖较好。境内最高海拔为674.9米(三公山),最低处仅为18.9米。东连周潭镇,西接白梅乡,南与横埠镇毗邻,北与庐江、无为两县接壤,全镇总面积68.2平方公里。
2、枞阳县
枞阳县汤沟镇,历史上是重要的港口和商埠,为古桐城县四大名镇(枞、汤、孔、练)之一,解放前素有“小上海”之称;解放初为湖东县县城(1949—1955)。
3、项铺镇
项铺镇濒临白荡湖,地处枞阳县腹地,毗邻浮山风景名胜区,距县城30公里,作为原白云区委、区公所所在地,曾是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4、义津镇
义津镇位于安徽省枞阳县西北部,距县城30公里。北依麒麟镇,南接雨坛镇,东连浮山,西南滨临菜子湖与桐城市隔湖相望,人民政府驻地老牛集。
5、金社镇
金社镇名源于境内金鸡岭、社崇河两大自然景观。位于安徽省枞阳县中部,东依横埠,南濒白荡湖,与藕山隔湖相望,西与项铺接壤,北靠白梅、钱铺。铜安公路穿境而过,距合铜黄高速10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枞阳县人民政府-区划地图
截止至2018年,枞阳县辖15个镇,分别为:枞阳镇、汤沟镇、𠙶山镇、横埠镇、项铺镇、钱桥镇、麒麟镇、义津镇、浮山镇、官埠桥镇、会宫镇、白柳镇、钱铺镇、金社镇、雨坛镇。
枞(zōng)阳,古称宗子国 ,隶属于安徽省铜陵市,地处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北岸,大别山之东南麓,居北纬30°38′—31°05′,东经117°04′—117°35′之间。
枞阳县总面积1473.43平方千米。地貌主要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形成了境内地势北高南低,中部低平,低山丘陵岗冲相间,滨江环湖。
枞阳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全县年平均气温16.5℃,年均降水量1326.5毫米。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枞阳县历史悠久,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定居和生活。西周时为宗子国,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县,属庐江郡,名曰"枞阳",距今已有2100多年。
旧石器时代(1万年以前),古人类开始在枞阳境内活动。
新石器时代(1万年-4千年前),为薛家岗、良渚文化领域,先民在枞阳生息繁衍,开始使用石锛、石斧等工具。
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属九江郡。
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初为同安县,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同安郡为舒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复为同安郡。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同安郡为盛唐郡,改同安县为桐城县,辖33里。
清(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为桐城县,初属江南省安庆府;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属安徽省安庆府。
中华民国(公元1912年-公元1949年),为桐城县,民国3年(公元1914年)属安庆道。
1949年2月18日,划桐城东、南乡,庐江、无为两县少量地区设制桐庐县,县治初设项镇铺,后移汤家沟。
1951年2月24日更名湖东县。属皖北行署安庆行政区人民专员公署,后属安庆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1954年秋,县治迁入枞阳镇。
1955年7月1日更名为枞阳县,先属安庆专区、安庆地区,后属安庆市。
参考资料来源:枞阳县人民政府官网-区划地图
参考资料来源:枞阳县人民政府官网-县志年鉴
参考资料来源:枞阳县人民政府官网-自然地理
截至2019年,安庆市枞阳县有15个镇,分别为:枞阳镇、钱铺镇、𠙶山镇、汤沟镇、横埠镇、项铺镇、钱桥镇、麒麟镇、义津镇、浮山镇、官埠桥镇、金社镇、白柳镇、会宫镇、雨坛镇。
枞阳,古称宗子国 ,隶属于安徽省铜陵市,地处安徽省中南部,长江北岸,大别山之东南麓,北纬30°38′~31°05′,东经117°04′~117°35′。
西以白兔湖、菜子湖与桐城市共水;西南一隅与安庆市宜秀区、迎江区毗邻;北与芜湖市无为县、合肥市庐江县两县接壤;东与铜陵郊区交界,南与池州贵池区隔江相望。枞阳县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扩展资料:
枞阳县的建制沿革
旧石器时代(1万年以前),古人类开始在枞阳境内活动。新石器时代(1万年——4千年前),为薛家岗、良渚文化领域,先民在枞阳生息繁衍,开始使用石锛、石斧等工具。
夏(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属扬州之域。
商(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属扬州之域。
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封为宗子国。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为群舒之地。先属楚,后属吴,又属越。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属楚。
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属九江郡。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枞阳县,属庐江郡。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枞阳并入舒,隶庐江郡。
三国(公元220年——公元280年),初属魏,后属吴,属庐江郡。今下枞阳有“吕营蒙城”遗址。
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7年),属庐江郡。
东晋(公元317年——公元420年),属豫州晋熙郡。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初为舒县,属豫州庐江郡;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废舒县,置吕亭左县;后侨置阴安县,属晋熙郡。
隋(公元581年——公元618年),阴安县并入枞阳,属熙州;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枞阳县为同安县,属扬州同安郡。
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初为同安县,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同安郡为舒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复为同安郡。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同安郡为盛唐郡,改同安县为桐城县,辖33里。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盛唐郡复名舒州。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公元979年),为桐城县,属淮南道舒州;先归十国·吴;后隶十国·南唐及后周。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为桐城县,属淮南路淮南西路的舒州,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属德庆军。桐城县辖4乡9镇,今枞阳县为其东、南乡。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为桐城县。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改德庆军为安庆军;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改军为府,属安庆府,仍隶属淮南西路。
元(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为桐城县,属安庆路总管府。
明(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为桐城县,先属宁江府,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属安庆府,直隶南京。现枞阳县域时为桐城县东、南乡,乡名清净、大宥。
清(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为桐城县,初属江南省安庆府;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属安徽省安庆府。
中华民国(公元1912年——公元1949年),为桐城县属地,民国3年(公元1914年)属安庆道。民国17年(公元1928年)直属安徽省,民国21年(公元1932年)属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5年(公元1936年)属安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29年(公元1940年)属安徽省第一专区。民国24年(公元1935年),今枞阳县境为桐城第四区、第五区。民国36年(公元1947年)12月,划庐江、桐城大部分地区置桐庐县,属中共皖西工委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至今),1949年2月18日,划桐城东、南乡,庐江、无为两县少量地区设置桐庐县,县治初设项铺镇(白云区),1949年10月移至汤沟镇(汤家沟)。
1951年2月24日更名湖东县。属皖北行署安庆行政区人民专员公署,后属安庆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54年秋,县治迁入枞阳镇。1955年7月1日更名为枞阳县,先属安庆专区、安庆地区,后属安庆市。
2015年10月13日,国务院(国函[2015]181号)批复同意:将安庆市枞阳县划归铜陵市管辖。
2016年1月4日下午,安徽省民政厅在枞阳县城正式传达国务院国函[2015]181号和安徽省关于区划调整的实施意见,枞阳县正式划归铜陵市管辖。
参考资料来源:枞阳县人民政府—区划地图
推荐于201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