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读书笔记.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引(溪水)用作流动酒杯的曲折水道,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热闹的音乐,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浩大的宇宙,俯看观察大地上繁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时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时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赏析:
《兰亭集序》,又题为《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此序受石崇《金谷诗序》影响很大,其成就又远在《金谷诗序》之上。
文章首先记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言简意赅。接着描绘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语言简洁而层次井然。描写景物,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转而由近及远,推向无限。先写崇山峻岭,渐写清流激湍,再顺流而下转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动静结合。然后再补写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轻扬的春风,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万物。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畅达。兰亭宴集,真可谓“四美俱,二难并”。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合必有别离,所谓“兴尽悲来”当是人们常有的心绪,尽管人们取舍不同,性情各异。刚刚对自己所向往且终于获致的东西感到无比欢欣时,但刹那之间,已为陈迹。人的生命也无例外,所谓“不知老之将至”(孔子语)、“老冉冉其将至兮”(屈原语)、“人生天地间,奄忽若飙尘”(《古诗十九首》),这不能不引起人的感慨。每当想到人的寿命不论长短,最终归于寂灭时,更加使人感到无比凄凉和悲哀。如果说前一段是叙事写景,那么这一段就是议论和抒情。作者在表现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叹中,流露着一腔对生命的向往和执着的热情。
魏晋时期,玄学清谈盛行一时,士族文人多以庄子的“齐物论”为口实,故作放旷而不屑事功。王羲之也是一个颇具辩才的清谈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王羲之与一般谈玄文人不同。他曾说过:“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篇》)在这篇序中,王羲之也明确地指斥“一死生”、“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这就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
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语言流畅,清丽动人,与魏晋时期模山范水之作“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篇》)迥然不同。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以短句为主,在散句中参以偶句,韵律和谐,乐耳动听。
总之,这篇文章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后人以启迪、思考。
思想:
一、写兰亭集会的盛况以突出生之“乐” 。 文章的第一段较具体地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本段共六句。第一句交代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目的,第二句交代了与会的人物,第三句写了兰亭之优雅的环境,第四句写盛会上人们的活动情况,第五句写晴和的天气,第六句抒发感慨。显然,六句中,有些是惯常的必要的交代,有些是写自然造化之美,有些却是写集会的“盛况”。名士们在晴朗的天空下,感受着和煦的春风,可远眺可近观可仰视可俯察,流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何其痛哉!快哉!乐哉!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其作用在于“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这里在抒发了生之快乐的同时,又表现出一种旷达的心境。 本段以写盛会始,以抒感慨终;以做“修禊”为名,以行快乐为实。 二、写静者躁者的异同以突出死之“痛” 。 ?文章的第二段写了两种人,一个是喜欢“静”的人,一个是喜欢“躁”的人。前者“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后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两者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快乐的时候,得意忘形,感觉不到自己在悄悄地衰老,等对高兴的事物感到了厌倦,感慨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什么感慨?有两个:一个是“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另一个是“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它告诉我们三点:其一,事物有生就有灭,有乐就有悲;其二,事物由生到灭,由乐到悲,其时间很短暂,倏忽之间,正如白驹之过隙;其三,生命之长短之存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它取决于自然的造化。由此说来,生命是何其宝贵!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才引用古训“死生亦大矣”;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慨叹:“岂不痛哉!” 三、文章为批评名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而作 。 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对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评。 生和死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起来。生有各种各样的生,有的人活得窝窝囊囊,有的人活得志得意足;死也有各种各样的死,有的人死得默默无闻,有的人死得轰轰烈烈。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生与死怎么可以等同呢?正如作者所说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这样写,表明了他对生死问题的看重,他是想以此来启发那些思想糊涂的所谓名士,不要让生命轻易地从自己的身边悄悄逝去。 四、文章以“死生亦大矣”的观点来警醒“后之览者” 。 综上所述,文章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阐述了“死生亦大矣”的观点,批评了士大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显然是有感而作,缘情而发。但是,作为一篇文集的“序”,除了批评士大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之外,还要对结集的目的说一说。参加兰亭集会的是当时社会上的名流,如谢安、孙绰等人。正如上文所说,他们引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何其痛哉!快哉!乐哉!然而,“向其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对此,作者认为“岂不痛哉”!所以,把他们赋的诗收录下来,不至于使其泯灭,而让其流芳百世,使“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如作者一般,生发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因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这不能不令人慨叹作者有一副多么好的心肠!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引(溪水)用作流动酒杯的曲折水道,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热闹的音乐,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浩大的宇宙,俯看观察大地上繁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时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时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赏析:
《兰亭集序》,又题为《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此序受石崇《金谷诗序》影响很大,其成就又远在《金谷诗序》之上。
文章首先记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言简意赅。接着描绘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语言简洁而层次井然。描写景物,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转而由近及远,推向无限。先写崇山峻岭,渐写清流激湍,再顺流而下转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动静结合。然后再补写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轻扬的春风,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万物。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畅达。兰亭宴集,真可谓“四美俱,二难并”。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合必有别离,所谓“兴尽悲来”当是人们常有的心绪,尽管人们取舍不同,性情各异。刚刚对自己所向往且终于获致的东西感到无比欢欣时,但刹那之间,已为陈迹。人的生命也无例外,所谓“不知老之将至”(孔子语)、“老冉冉其将至兮”(屈原语)、“人生天地间,奄忽若飙尘”(《古诗十九首》),这不能不引起人的感慨。每当想到人的寿命不论长短,最终归于寂灭时,更加使人感到无比凄凉和悲哀。如果说前一段是叙事写景,那么这一段就是议论和抒情。作者在表现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叹中,流露着一腔对生命的向往和执着的热情。
魏晋时期,玄学清谈盛行一时,士族文人多以庄子的“齐物论”为口实,故作放旷而不屑事功。王羲之也是一个颇具辩才的清谈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王羲之与一般谈玄文人不同。他曾说过:“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篇》)在这篇序中,王羲之也明确地指斥“一死生”、“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这就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
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语言流畅,清丽动人,与魏晋时期模山范水之作“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篇》)迥然不同。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以短句为主,在散句中参以偶句,韵律和谐,乐耳动听。
总之,这篇文章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后人以启迪、思考。
思想:
一、写兰亭集会的盛况以突出生之“乐” 。 文章的第一段较具体地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本段共六句。第一句交代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目的,第二句交代了与会的人物,第三句写了兰亭之优雅的环境,第四句写盛会上人们的活动情况,第五句写晴和的天气,第六句抒发感慨。显然,六句中,有些是惯常的必要的交代,有些是写自然造化之美,有些却是写集会的“盛况”。名士们在晴朗的天空下,感受着和煦的春风,可远眺可近观可仰视可俯察,流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何其痛哉!快哉!乐哉!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其作用在于“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这里在抒发了生之快乐的同时,又表现出一种旷达的心境。 本段以写盛会始,以抒感慨终;以做“修禊”为名,以行快乐为实。 二、写静者躁者的异同以突出死之“痛” 。 ?文章的第二段写了两种人,一个是喜欢“静”的人,一个是喜欢“躁”的人。前者“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后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两者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快乐的时候,得意忘形,感觉不到自己在悄悄地衰老,等对高兴的事物感到了厌倦,感慨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什么感慨?有两个:一个是“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另一个是“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它告诉我们三点:其一,事物有生就有灭,有乐就有悲;其二,事物由生到灭,由乐到悲,其时间很短暂,倏忽之间,正如白驹之过隙;其三,生命之长短之存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它取决于自然的造化。由此说来,生命是何其宝贵!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才引用古训“死生亦大矣”;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慨叹:“岂不痛哉!” 三、文章为批评名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而作 。 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对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评。 生和死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起来。生有各种各样的生,有的人活得窝窝囊囊,有的人活得志得意足;死也有各种各样的死,有的人死得默默无闻,有的人死得轰轰烈烈。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生与死怎么可以等同呢?正如作者所说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这样写,表明了他对生死问题的看重,他是想以此来启发那些思想糊涂的所谓名士,不要让生命轻易地从自己的身边悄悄逝去。 四、文章以“死生亦大矣”的观点来警醒“后之览者” 。 综上所述,文章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阐述了“死生亦大矣”的观点,批评了士大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显然是有感而作,缘情而发。但是,作为一篇文集的“序”,除了批评士大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之外,还要对结集的目的说一说。参加兰亭集会的是当时社会上的名流,如谢安、孙绰等人。正如上文所说,他们引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何其痛哉!快哉!乐哉!然而,“向其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对此,作者认为“岂不痛哉”!所以,把他们赋的诗收录下来,不至于使其泯灭,而让其流芳百世,使“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如作者一般,生发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因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这不能不令人慨叹作者有一副多么好的心肠!
展开全部
王羲之《兰亭集序》墨迹,乃天下第一行书,其文字亦属天下之第一美文也。品读文中写景、抒情、寓理之与众不同的语言,不难感知其趣味之纯正与高雅脱俗。
本文属写景抒怀之作,但其真正描写自然风景的语句并不多。原因在于作者写景的追求,不在景而在趣,不为形而为意,不重实而重虚,即以最少的笔墨,创造一种最能体现自我审美追求,最便于抒发独特情理的清淡脱俗而又空灵虚净的意境。而从文章的整体结构来看,本文情感呈现着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而且“乐”、“痛”、“悲”、“感”有张有弛,情趣超凡。
以上略提了《兰亭集序》具有的景趣之美、情趣之美,下面我们来重点品味理趣之美。
理趣之美,在于文章二、三段快然自足、倦然有感和临文嗟悼、世俗致一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与人文价值。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这本身就是一种对生命本体有限的社会活动的极限概括。无论谁,不管什么样的人,其生命的过程之短暂,简直就像抬头俯首一样,瞬间而已。尤其当我们“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处于一种“快然自足”乃至忘我的兴奋状态中,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消亡往往不易觉察。等到快乐过后,相对处于一种疲倦懈怠的抑郁状态时,我们就会很明显地产生一种回味咀嚼,余味无穷的感受与情随事迁、感慨万千的叹息。这便是一件事中得到的时间快慢、生命消长的体验与感觉。以此类推,生命有限,死生无奈,“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中的“痛”就显得更加合乎情理。作者能超越当时的游目骋怀之乐,意识到快然自足中孕育着怅然若失,人生易老之痛,不能不说是一种生命价值的理性思索和人文联想,充斥着乐痛相依、阴阳相伴的人生辩证思想,闪现出人生哲理中理趣美的光芒。
比第二段乐倦相伴人生苦短的理趣美更难得的是,作者在第三段从自己面对昔人文章“临文嗟悼”的不解出发,在结尾得出了虽然“世殊事异”,但人们兴怀作文的情致却有着古今同一的人文价值。由生命的有限之痛又联想到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虽然不认可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以老庄思想来麻醉自我的虚无主义思想,但是仍然不明白为什么昔人对生命产生感慨的缘由与自己完全相同,可自己还要对古人的文章感慨叹息。这就把对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的死生规律的思索,进一步推向对难以名状,不可捉摸的认识现象的悲叹。这种认识上的局限性,从表面情绪来看,属一种不幸与悲哀,但从古今诗文创作的美育意义来看,却正是审美体验能够引发联想、超越时空、陶冶情操、育化心灵等人文体验的价值所在,是不幸中的大幸、悲哀中的欣慰,这种人文体验与价值也就包含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趣美。
和其他古典名作的教学一样,《兰亭集序》的教学难点,不应该是哪一个文言字句本身的讲解和翻译,而是如何从文学作品的趣味品读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境界和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品读此文空灵清淡的景趣,起伏多变的情趣、生命感悟的理趣,是以领略到这篇千古美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魏晋时代的风尚,感受到王羲之独特的精神品位与审美雅趣。
本文属写景抒怀之作,但其真正描写自然风景的语句并不多。原因在于作者写景的追求,不在景而在趣,不为形而为意,不重实而重虚,即以最少的笔墨,创造一种最能体现自我审美追求,最便于抒发独特情理的清淡脱俗而又空灵虚净的意境。而从文章的整体结构来看,本文情感呈现着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而且“乐”、“痛”、“悲”、“感”有张有弛,情趣超凡。
以上略提了《兰亭集序》具有的景趣之美、情趣之美,下面我们来重点品味理趣之美。
理趣之美,在于文章二、三段快然自足、倦然有感和临文嗟悼、世俗致一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与人文价值。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这本身就是一种对生命本体有限的社会活动的极限概括。无论谁,不管什么样的人,其生命的过程之短暂,简直就像抬头俯首一样,瞬间而已。尤其当我们“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处于一种“快然自足”乃至忘我的兴奋状态中,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消亡往往不易觉察。等到快乐过后,相对处于一种疲倦懈怠的抑郁状态时,我们就会很明显地产生一种回味咀嚼,余味无穷的感受与情随事迁、感慨万千的叹息。这便是一件事中得到的时间快慢、生命消长的体验与感觉。以此类推,生命有限,死生无奈,“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中的“痛”就显得更加合乎情理。作者能超越当时的游目骋怀之乐,意识到快然自足中孕育着怅然若失,人生易老之痛,不能不说是一种生命价值的理性思索和人文联想,充斥着乐痛相依、阴阳相伴的人生辩证思想,闪现出人生哲理中理趣美的光芒。
比第二段乐倦相伴人生苦短的理趣美更难得的是,作者在第三段从自己面对昔人文章“临文嗟悼”的不解出发,在结尾得出了虽然“世殊事异”,但人们兴怀作文的情致却有着古今同一的人文价值。由生命的有限之痛又联想到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虽然不认可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以老庄思想来麻醉自我的虚无主义思想,但是仍然不明白为什么昔人对生命产生感慨的缘由与自己完全相同,可自己还要对古人的文章感慨叹息。这就把对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的死生规律的思索,进一步推向对难以名状,不可捉摸的认识现象的悲叹。这种认识上的局限性,从表面情绪来看,属一种不幸与悲哀,但从古今诗文创作的美育意义来看,却正是审美体验能够引发联想、超越时空、陶冶情操、育化心灵等人文体验的价值所在,是不幸中的大幸、悲哀中的欣慰,这种人文体验与价值也就包含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趣美。
和其他古典名作的教学一样,《兰亭集序》的教学难点,不应该是哪一个文言字句本身的讲解和翻译,而是如何从文学作品的趣味品读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境界和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品读此文空灵清淡的景趣,起伏多变的情趣、生命感悟的理趣,是以领略到这篇千古美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魏晋时代的风尚,感受到王羲之独特的精神品位与审美雅趣。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