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的发源地是哪?他的创始人是谁?

 我来答
金果6333
2019-05-11 · TA获得超过116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9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7.2万
展开全部

二人转的发源地和创始人都没有清楚的记载。

二人转(Er ren zhuan),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是一种有着三百多年历史,悠远的原始文化传承的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

它植根于中国东北民间文化,属于中国走唱类曲艺曲种,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和河北省东北部等地区。

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

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

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二人转自草创至今,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

二人转在历史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清后期和民国初年出现“闯关东”大潮,大批山东、河北人进入东北,“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的二人转就是“闯关东”的人从关内外带至关外的。

扩展资料:

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

莲花落亦称“落子”,是北方地区汉族民间的一种说唱东北二人转亦称“蹦蹦”,二人转是东北地区广泛流行的民间艺术。

具有表演形式简单、演出季节性强、表演风格热烈火爆、粗犷豪放等特点,这是东北地区平原广阔、地广人稀、气候寒冷、环境闭塞以及文化积淀贫瘠等多方面地域文化特征的反映。

艺术,边说边唱,载歌载舞。 东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自古以来除辽东、辽西有少量汉人外,以白山黑水为中心的广袤地区则是少数民族特别是满、蒙等骑射、游牧民族的天下。

康雍乾盛世期间,清朝实习严厉的“封关”政策,严禁汉人进入关东。康雍乾盛世过后,清朝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国力日弱,加上外敌入侵,“封关”政策名存实亡。

导致清后期和民国初年出现“闯关东”大潮,大批山东、河北人进入东北,“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的二人转就是“闯关东”的人从关内带至关外的。

二人转表演载歌载舞,有说有唱,生动活泼。唱词以七言、十句为主兼有民歌体长短句,语言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生活气息浓厚。

唱腔以东北民歌为基础,吸收了东北大鼓、莲花落、评戏等曲调,丰富多样,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之说,高亢火爆,亲切动听。伴奏乐器有板胡、唢呐、竹板等。

由于二人转脱胎于东北大秧歌,所以二人转的舞蹈全面吸收了秧歌中的浪三场、掏灯花、舞手绢、耍扇子、打玉手子(由四块竹板组成,每块长四寸,宽一点五寸,演出时一手掐两块。

因其音色清脆,有如玉石相击,故此得名。演员即可用它打出各种不同的节奏和非常复杂的花点,又可随着手腕和舞姿的变化表现各种情绪。

伴奏时,可根据剧情、词意,运用轻重缓急的节奏打出情绪或气氛来)、打挎大板等独到的技艺,具有“稳、浪、俏、哏”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人转

魏307323292
2015-09-27 · TA获得超过800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19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403万
展开全部

  二人转的发源地一直是个谜,有说东北三省的,1996年1月,辽宁电视台《戏苑景观》节目组特约施鹏为黑山二人转专题片撰稿。他这样写道:以解放战争辽沈战役黑山阻击战闻名于世的辽宁省黑山县,有一种土生土长土色土香的地方小戏——二人转,也同样闻名遐迩。

  创始人也没有明确,这是一种土生土长土色土香的地方小戏,随着艺术文化的进步,二人转在不断发展。 

  二人转植根于汉族民间文化,所以其表演台词中带有一些乡村特色、俗色酸、但二人转内容并不以俗色酸为主、二人转的戏词中有很多都是和“评剧”“东北大鼓”“莲花落”是相通的。这种现象一直到1980年吉林省民间艺术团成立,其前身是吉林省吉剧团二队。经过吉林民间艺术团的修改之后有很多唱段成为了二人转的知名唱段。

  二人转这个名字最早见于伪满洲国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东日报》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馆,迩来未识由某乡邀来演二人转者,一起数人,即乡间蹦蹦,美其名曰‘莲花落’,每日装扮各种角色,表演唱曲……”

  1953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上,东北代表团的二人转节目正式参加演出,从而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

  •   衰落原因

  二人转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著名戏剧家吴祖光认为二人转是“一网打尽”的艺术,它一直在不断吸取各种艺术的精华,不封闭自己,能够“化它为我”,不断增加自身的魅力。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文华认为:“二人转艺术的容量很大,是其他艺术望尘莫及的。二人转好像一块大海绵,什么都可以往里吸收。而且不是生搬硬套,都学习来化成自己的东西。”当初二人转在形成过程中,莲花落同大秧歌融合,并借鉴民歌、柳腔、凤阳花鼓、河北梆子、评剧、京东大鼓等艺术的精华时,莲花落和大秧歌以及其它艺术形式的艺人一般不会站出来说,“这不是莲花落,这不是大秧歌,这不是评剧……”。蹦蹦(二人转)在初步形成以后,在东北地区曾与河北梆子同台合作演出长达50年。河北梆子许多剧目、唱腔和表演技巧,如锣鼓经、梆子腔、武打动作、上场诗都被二人转艺人吸收进来。当时的蹦蹦艺人并没说:“这不是蹦蹦,我们要维护蹦蹦戏的纯正性。”蹦蹦艺人在台上演河北梆子,也没有人提出警惕蹦蹦会逐灭河北梆子。河北梆子也从未担心被蹦蹦逐灭,反而发展得很好。

  传统二人转走向衰落决不是被逐灭的结果。随着经济转型和社会转轨,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可选择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传统二人转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逐渐衰落。国有剧团的演出次数急剧减少,有些地方连演员工资都无法全额发放。有些县城的剧团被迫解散,艺人们有的改行,有的同草台班子一起演出。国有院团为了生存做了不少努力,但一直难以走出困境,国家采用行政输血的办法,每年大量投入资金进行救助,却一直难以使其摆脱低迷的局面。这是伴随着戏曲、曲艺的整体衰落发生的,并不是孤立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对20多年来传统二人转遭遇的危机、国有剧团及民间艺人的困境,有些学者并未给以应有的关注。二人转真正成为舆论的关注焦点,是近几年新型二人转取得商业成功之后的事。传统二人转在新型二人转尚未成形时就日渐衰落,即使没有新型二人转观众也一样会选择其它娱乐方式。

  •   新型二人转

  被称为“八角手绢之母”的二人转舞蹈家马力教授见证了二人转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与变革,可以说是一部关于二人转的“活字典”。她认为:“二人转特别与时俱进,你喜欢什么他就唱什么,什么流行唱什么。抗美援朝时北市场的二人转园子当中,二人转艺人都会用小帽的形式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过去有个《大杂调》,二人转演员有的还会唱当时的流行歌曲,如前苏联歌曲《红梅花儿开》《喀秋莎》。现在二人转演员在台上唱流行歌曲并不算是忘本的行为,而是一种对于传统二人转的继承。”传承艺术应主要传承其灵魂,而非躯壳。我们应当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二人转的前途,应鼓励各种艺术形式之间、戏曲剧种和曲艺曲种之间相互交流和融合,而不是通过孤立静止的方法来只保护它的躯壳,将二人转控制在一个封闭不动的状态,那样将会抽空创新的活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8-24
展开全部
关于二人转的起源问题,一直扑朔迷离,莫衷一是。20多年前,中国曲艺家协会辽宁分会会员、黑山县文化馆创作干部施鹏第一个提出了“黑山县为二人转发祥地之一”这个论点,从而引起东北二人转界专家学者的重视,这个结论最终被写入《中国戏曲志》。今年5月中旬,辽宁卫视《精彩辽宁》节目播出的《东北风 二人转》系列专题片中,介绍了一些他的情况。片头那发黄的古唱本,就是他收藏的二人转文物。

1981年春,施鹏《黑山县二人转简史》的发表,拉开了探究二人转发源地问题的序幕,也标志着发掘整理抢救二人转遗产工作进入新阶段。

《黑山县二人转简史》发表在中国曲艺家协会辽宁分会编印的《曲艺通讯》1981年第2期,很快引起省内外专家学者注意。辽宁省二人转研究组吸收施鹏为研究组一员。

1982年4月15日,施鹏给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家协会主席、长春市艺术研究所所长王兆一的信,以及王兆一6月5日的回信,被全文登载在中国曲艺家协会吉林分会的《说唱艺术》第2期上。施鹏在信中说:“辽西走廊是沟通关内外的咽喉要道,也是关内外多种民间艺术在此汇合之地,九腔十八调的二人转是否起源于这里呢?……”这是对东北二人转发源地问题,首次提出了“地理位置说”。信中施鹏还重点介绍了黑山县二人转的历史及艺人情况。王兆一在回信中说:“你的信,我看后也转给王肯同志(系吉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著名戏剧家,吉剧创始人之一)看了,我们认为你关心二人转事业的精神很可嘉,你对辽西走廊很可能是二人转渊源的看法,也有可取之处……”

6月23日,王肯、王兆一在辽宁省曲协副主席、二人转专家马力的陪同下,到达黑山,访问了当时健在的老艺人,观摩了黑山地方戏剧团的演出。回到吉林后,王肯发表了《直接学,抓紧学,不断学——赴黑山学二人转有感》,王兆一发表了《黑山探宝——考察二人转散记》。这两篇文章对黑山二人转给予极大重视和极高评价,对确立锦州、黑山为二人转发源地一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1982年,黑山境内当时健在的二人转老艺人有84岁的张景瀛,79岁的王义,78岁的杨成,73岁的王福臣,79岁的贾连祥……为了从这些老艺人口中抢救出宝贵的艺术史料,施鹏用了大量业余时间,风尘仆仆地下乡寻找老艺人,收集整理了十多万字的采访笔记。这些珍贵的史料相继在省内外有关书刊发表。如,《黑山县二人转小史》、《王义小传》、《说口的作用》、《剧目与唱本》、《黑山老艺人谈二人转源流》等。

1996年1月,辽宁电视台《戏苑景观》节目组特约施鹏为黑山二人转专题片撰稿。他这样写道:以解放战争辽沈战役黑山阻击战闻名于世的辽宁省黑山县,有一种土生土长土色土香的地方小戏——二人转,也同样闻名遐迩。

黑山二人转历史悠久,艺人众多,在《东北二人转史》和《中国戏曲志》上,占有大量篇幅,可谓赫赫有名。提起二人转,总也绕不过黑山县,因为这里是二人转的一个发祥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wyc19730912
2015-09-19 · TA获得超过3.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1万
采纳率:89%
帮助的人:1784万
展开全部
  二人转的发源地是东三省,他的创始人是广大民间艺人。‍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它植根于汉族民间文化,属于汉族走唱类曲艺曲种,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  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莲花落亦称“落子”,是北方地区汉族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边说边唱,载歌载舞。  名段有《大西厢》、《回杯记》、《祝九红吊孝》、《梁塞金擀面》、《马前泼水》、《包公断太后》等。  东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自古以来除辽东、辽西有少量汉人外,以白山黑水为中心的广袤地区则是少数民族特别是满、蒙等骑射、游牧民族的天下。在康雍乾盛世期间,清朝实习严厉的“封关”政策,严禁汉人进入关东。康雍乾盛世过后,清朝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国力日弱,加上外敌入侵,“封关”政策名存实亡,导致清后期和民国初年出现“闯关东”大潮,大批山东、河北人进入东北,“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的二人转就是“闯关东”的人从关内带至关外的。  2006年东北二人转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人转这个名字最早见于伪满洲国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东日报》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馆,迩来未识由某乡邀来演二人转者,一起数人,即乡间蹦蹦,美其名曰‘莲花落’,每日装扮各种角色,表演唱曲……”  1953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上,东北代表团的二人转节目正式参加演出,从而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23-07-19
展开全部
二人转的发源地是山西省,它是中国北方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而二人转的创始人是杨洪基。
二人转,作为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艺术形式,一直深受大众喜爱。它将幽默搞笑、夸张滑稽与真实生活紧密结合,以口头表演和动作表达情感。这种戏曲形式最早起源于山西省,后来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传和发展。
据说,二人转的发展与山西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山西素有“戏曲之乡”的美称,拥有众多戏曲剧种和传统艺术形式。在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的农民们通过口述和表演方式传承了许多乡土故事和笑料。他们用幽默、夸张的手法将自己所见所闻融入到二人对话中,使得观众能够在欢笑中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温暖。
而二人转的创始人杨洪基则是这个艺术形式的重要推动者和塑造者。他出生在山西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喜欢戏曲艺术,并对表演有着天赋。他通过观察山西农民的生活和乡土文化,结合自身所学的戏曲技巧,逐渐创造出了独特的二人转形式。他的表演风格幽默风趣、夸张滑稽,深得观众的喜爱。
杨洪基的成功为二人转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作品在广场、村庄、剧场等各种场合广泛演出,并成为当地群众娱乐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二人转已经成为中国北方民间艺术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形式之一。
二人转作为中国北方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在山西省诞生并得到了蓬勃发展。它以幽默搞笑、夸张滑稽的表演风格,将真实生活融入到艺术中,给观众带来快乐和感动。而杨洪基则是二人转这一艺术形式重要的创始人和推动者,他的成功为二人转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天,二人转已经成为了中国北方民间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受欢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