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30而立,40不惑,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一直以为而立是指事业,不惑指对人生的态度,但是爸爸说,而立指事业,不惑指身体健康,到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出处吗?... 我一直以为而立是指事业,不惑指对人生的态度,但是爸爸说,而立指事业,不惑指身体健康,到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出处吗? 展开
秋狸_
高粉答主

2019-09-22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5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0万
展开全部

三十而立:30岁人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四十不惑:并非指一个人到了四十岁,就什么也不迷惑了。四十不惑的真正意思应该是:一个人到了四十岁,经历了许多,已经有自己的判断力了(主要指价值判断即判断是非、善恶、好坏、美丑...)。

出处: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术体系的建立,三十能够建立自己学术体系的初步雏形,四十能够把自己的学术体系拾遗补缺较为完善,五十知道自己的学术体系天性如此;

六十知道自己的学术体系不过如此;七十宣传自己的学术体系本应如此,面对质疑、求教,能够从心所欲解释自己的学术体系。”

扩展资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一系列的话,是孔子自谦地表达自己在学习的过程。十五立志于学习,到七十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是个非常谦虚的人,而这段话,就很好地符合了孔子的为人和理想。

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四十岁到六十岁是安身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十而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十不惑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2-16
展开全部
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岁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疑惑的了。(有一种没有选择和后退的心理)
五十知命——五十岁就不得不认命了,已经无法抗拒了。
六十花甲——六十在阴历来算,已经天支地干一个轮回了,要认老了。
七十古稀——七十就已经是糟老头了,人生快到头了。
当然这是按古代人的寿命和观点来提醒人生短暂,激励人要抓紧生命中的宝贵时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8-25
展开全部
论语中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意思为学成 40之所以被称为不惑是以为社会经验增多 遇事能辨是非 不再疑惑的意思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8-25
展开全部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知道解鹏
2019-12-18 · TA获得超过90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7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6.4万
展开全部

我们常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说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学,就十五的时候开始志向学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 孔子 文化 年龄 成家立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