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讲多媒体工具软件“POWERPOINT”这一章时,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风格的幻灯片作品。作品中精美的文字设计、形象生动的图像、悦耳的声音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使学生们情不自禁想动手设计幻灯片,这就促使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
(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他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这门学科的知识。这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真正做到爱学生,尊重学生,接纳学生,满足学生。
二、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现代教育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进行学习,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即使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兴趣和能力不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转化为学生的实践活动。
(一)大胆探究,寻求新知
信息技术是一门带有探究性的、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的学科,探究性学习以“问题”为基础,“问题”是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载体,而教师可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在引导学生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地产生学习的需求。因此,恰当的“问题”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慷慨”地提供思维加工的原料,通过演示课件,温习旧知、观察现象、布置练习题等,提出的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笔者在 “FOR—NEXT循环语句”的教学中,先给学生阅读一个简单的程序段:
S=0
FOR I=1 TO 10 STEP 2
S=S+I
PRINT S
NEXT I
首先,复习旧知,提问:程序的运行结果是什么?
接着,修改以上这个程序段,程序段如下:
S=1
FOR I=2 TO 9 STEP 2
S=S+I
PRINT S
NEXT I
随后提出问题:程序的运行结果是什么?是否相同?组织学生讨论、上机实践。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大胆探究、寻求新知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二)大胆质疑,乐于思考
在教学中创设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乐于思考。许多教育家都主张教学中应有良好的学习气氛。巴班斯基指出:“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气氛,有着重大的作用。”当代教育学家沙塔诺夫更强调:“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普遍互相尊重、精神上平等、心理上舒坦的气氛是每个教师的首要责任。”可见,良好的教学气氛对教学活动的开展非常重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营造这种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方能产生思维碰撞,闪现思维火花。
心理学告诉我们:“有疑则有思,无疑则无思。”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不轻易苟同他人意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本身的矛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矛盾作为突破口,启发学生去探究
“为什么”,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思考,从而更加积极自主地投入学习。
例如:笔者在“FOR—NEXT循环语句”的教学中,安排学生完成课本的一道习题。题目要求:学生阅读如下的程序段后,分析程序运行的结果。
S=0
FOR I=10 TO 4 STEP -3
S=S+I
NEXT I
PRINT “S=”;S
很多学生按照课本中的“FOR—NEXT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图来分析,很快写出了程序运行的“结果”。
我不急于解答,让学生上机验证,上机运行程序得到的“结果”和学生分析的“结果”不一致。这时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分组讨论后,找到了两个“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原来课本中的“FOR—NEXT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图是仅仅针对循环语句中步长值为正数而设计的,当“FOR—NEXT循环语句”中的步长值为负数时,此图就不再适用,而本程序段中,步长值为负数(-3)。
(三)大胆创新,自主互动
有人说过:“创造性在一致性的要求中慢慢被泯灭”。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比如在教学生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幻灯片时,最初学生制作出来的演示文稿大多雷同,模仿的多,创新的少,在制作过程中相互之间很少交流和讨论。笔者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把教学中所需要的资源准备好,放在网上供学生共享,学生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在网络中寻找相关资料来完成学习。另外笔者还给学生推荐了一些网址。来自网上、老师、同学的大量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堂,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以老师和同学所做的为规为矩,强调自己的作品要与众不同。例如,为引领学生设计出有各自特色的幻灯片,笔者仔细观察学生作品中的创新闪光点,通过多媒体教学网向学生演示,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同时还鼓励学生自主互动,层次不同的学生可以自发组织成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作品。学生各有所长,在自主互动中,通过相互间的交流、观摩、演示,互相取长补短。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大胆创新,自主互动,这个过程也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四)大胆放手,独立自学
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放手,鼓励学生独立自学,使学生真正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会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首先,每学期刚开学,笔者就把这个学期的教学安排,包括计划、进度和课时都告诉学生,让他们心中有数。一些知识掌握的比较好的学生,在完成相应阶段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他们可以根据各自的水平和爱好,提前向老师提出学习要求。笔者鼓励学生独立自学,实施个别辅导。在讲到程序设计初步时,有一些层次高的学生对于程序设计产生浓厚的兴趣,不满足于课堂教学内容,对这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笔者鼓励他们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兴趣,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编写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独立自学不等于放任自流,当学生遇到问题,教师要与学生共同探讨,启发学生思维,指点学生找出解决办法。
三、自我激励,自我评价
教师要注重学习成果的激励作用,充分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客观存在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基础差、进步慢,自卑感较强,教师应尽量地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时常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成功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强化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就会在自主学习中不断地追寻这种体验。在讲网页制作工具“FRONTPAGE”软件时,每当收到学生交上来的具有个人风格的网页作品,笔者都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学习绩效受到肯定,学生的信心大大增强,自主参与学习的动机也增加了。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自己最清楚什么样的学习最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最清楚自己想知道什么,也最清楚自己糊涂和不明白的地方。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指导学生逐步认识自己“学会”的过程是否合理有效,在学习中使用的方法是否得当,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控,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讲多媒体工具软件“POWERPOINT”这一章时,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风格的幻灯片作品。作品中精美的文字设计、形象生动的图像、悦耳的声音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使学生们情不自禁想动手设计幻灯片,这就促使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
(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他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这门学科的知识。这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真正做到爱学生,尊重学生,接纳学生,满足学生。
二、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现代教育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进行学习,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即使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兴趣和能力不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转化为学生的实践活动。
(一)大胆探究,寻求新知
信息技术是一门带有探究性的、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的学科,探究性学习以“问题”为基础,“问题”是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载体,而教师可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在引导学生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地产生学习的需求。因此,恰当的“问题”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慷慨”地提供思维加工的原料,通过演示课件,温习旧知、观察现象、布置练习题等,提出的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笔者在 “FOR—NEXT循环语句”的教学中,先给学生阅读一个简单的程序段:
S=0
FOR I=1 TO 10 STEP 2
S=S+I
PRINT S
NEXT I
首先,复习旧知,提问:程序的运行结果是什么?
接着,修改以上这个程序段,程序段如下:
S=1
FOR I=2 TO 9 STEP 2
S=S+I
PRINT S
NEXT I
随后提出问题:程序的运行结果是什么?是否相同?组织学生讨论、上机实践。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大胆探究、寻求新知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二)大胆质疑,乐于思考
在教学中创设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乐于思考。许多教育家都主张教学中应有良好的学习气氛。巴班斯基指出:“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气氛,有着重大的作用。”当代教育学家沙塔诺夫更强调:“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普遍互相尊重、精神上平等、心理上舒坦的气氛是每个教师的首要责任。”可见,良好的教学气氛对教学活动的开展非常重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营造这种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方能产生思维碰撞,闪现思维火花。
心理学告诉我们:“有疑则有思,无疑则无思。”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不轻易苟同他人意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本身的矛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矛盾作为突破口,启发学生去探究
“为什么”,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思考,从而更加积极自主地投入学习。
例如:笔者在“FOR—NEXT循环语句”的教学中,安排学生完成课本的一道习题。题目要求:学生阅读如下的程序段后,分析程序运行的结果。
S=0
FOR I=10 TO 4 STEP -3
S=S+I
NEXT I
PRINT “S=”;S
很多学生按照课本中的“FOR—NEXT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图来分析,很快写出了程序运行的“结果”。
我不急于解答,让学生上机验证,上机运行程序得到的“结果”和学生分析的“结果”不一致。这时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分组讨论后,找到了两个“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原来课本中的“FOR—NEXT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图是仅仅针对循环语句中步长值为正数而设计的,当“FOR—NEXT循环语句”中的步长值为负数时,此图就不再适用,而本程序段中,步长值为负数(-3)。
(三)大胆创新,自主互动
有人说过:“创造性在一致性的要求中慢慢被泯灭”。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比如在教学生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幻灯片时,最初学生制作出来的演示文稿大多雷同,模仿的多,创新的少,在制作过程中相互之间很少交流和讨论。笔者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把教学中所需要的资源准备好,放在网上供学生共享,学生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在网络中寻找相关资料来完成学习。另外笔者还给学生推荐了一些网址。来自网上、老师、同学的大量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堂,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以老师和同学所做的为规为矩,强调自己的作品要与众不同。例如,为引领学生设计出有各自特色的幻灯片,笔者仔细观察学生作品中的创新闪光点,通过多媒体教学网向学生演示,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同时还鼓励学生自主互动,层次不同的学生可以自发组织成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作品。学生各有所长,在自主互动中,通过相互间的交流、观摩、演示,互相取长补短。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大胆创新,自主互动,这个过程也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四)大胆放手,独立自学
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放手,鼓励学生独立自学,使学生真正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会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首先,每学期刚开学,笔者就把这个学期的教学安排,包括计划、进度和课时都告诉学生,让他们心中有数。一些知识掌握的比较好的学生,在完成相应阶段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他们可以根据各自的水平和爱好,提前向老师提出学习要求。笔者鼓励学生独立自学,实施个别辅导。在讲到程序设计初步时,有一些层次高的学生对于程序设计产生浓厚的兴趣,不满足于课堂教学内容,对这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笔者鼓励他们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兴趣,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编写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独立自学不等于放任自流,当学生遇到问题,教师要与学生共同探讨,启发学生思维,指点学生找出解决办法。
三、自我激励,自我评价
教师要注重学习成果的激励作用,充分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客观存在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基础差、进步慢,自卑感较强,教师应尽量地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时常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成功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强化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就会在自主学习中不断地追寻这种体验。在讲网页制作工具“FRONTPAGE”软件时,每当收到学生交上来的具有个人风格的网页作品,笔者都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学习绩效受到肯定,学生的信心大大增强,自主参与学习的动机也增加了。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自己最清楚什么样的学习最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最清楚自己想知道什么,也最清楚自己糊涂和不明白的地方。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指导学生逐步认识自己“学会”的过程是否合理有效,在学习中使用的方法是否得当,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控,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展开全部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激活学生的学习的动力、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一种由衷的热爱。经过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让我们再次重新认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发展规律
,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课程改革
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如果仅仅关注学生在某一学习点上的得与失,关注他们在操作上的一些做法的正与误,无异于孤立、形而上地看问题,不仅是肢解了语文学习,而且恰是语文教学的误区。我们必须重整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要形成一个全程的渐进的自主学习系统,立足于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特点上来构建学习策略。在教学中,我们从以下六方面入手加以改进:
一、引导学生,自主确立短期、长期结合的学习目标
很多的高中生语文学习计划的战术与战略的结合性不够强,学习目标短浅,特别是长期学习目标不明确,致使强烈的学习愿望因为缺乏完善的过程而失望。因此,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学习目标,教师必须指引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但最终的目标不能由老师不顾实际地强加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自主地确定他们自己的学习目标,让他们从自身特点出发自主定向。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帮助学生明了自己想要学什么、怎么学以及获得什么。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在于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渴求的心理,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情境之中,把学习发展的权利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既是自主学习的需要,也是教学民主的体现。
二、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期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人们常说的道理。事实也是如此:这些自认为曾经遭受人生挫折的学生,如果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自己学习的强烈欲望自然会在心中再次产生。他们有了内在的激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使之乐于学习,就要想方设法确定与之适度的学习内容,以此来调动他们的自学兴趣,让他们在每次学习中能够得到满足之后对下次学习内容也充满期待。
三、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大胆质疑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活动产生的根本原因,学习活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所学内容。学生在大胆质疑中获得了真知而进步,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才能真正了解每个学生的已得与所缺,才能对症下药、逐个攻破。通过对学生的提问,组织讨论,多方交流,相互启发,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拓宽了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对课文有更深层的了解,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在于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主导作用应当体现在哪里,应该在什么地方去补位,才能站好位,做到位。四、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究合作
合作探究是自主探究学习的中心环节。合作探究,不是以师为主、以生为辅的互动模式,而是生生互动的合作探究。学生们即使如同我们这些三四流学校的学生,也有好奇好学好探究的心理需求,我们要满足他们的这些心理需求,让他们在合作中探究已知与未知。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要引领学生真正走近文本,实践探究过程,摸索探究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而且要把双边活动由教师与学生之间,拓展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种互动过程。师生间要有心灵情感的沟通互动,要多观察、多倾听、多交流。新课程里自主学习方式的真谛也在于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精神。
五、引领学生,在运用中锻炼语文实践能力
学生学习,一般说来,常常存有这样的误区:学得知识,就是拥有了能力。回顾这些学生曾经遭受人生挫折的经历,可以归结为一个原因,就是缺乏运用知识的灵活能力。因此教师不能满足于自己交给了学生多少知识,而要追求自身让学生具备了哪些能够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不是嘴巴上说说的,更不是教师要求了就能让学生拥有的,而是需要在实践中让学生习得、应用、使用、运用以及转化、迁移乃至形成的。学以致用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陶行知先生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知行合一的学习思想。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知和行的统一。学生最终要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在实践运用中形成技能甚至是品质。这样才算完成了语文的教学任务,才将课堂所学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这不仅是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了,而且在人格素养上也上了个新台阶。
六、放开学生,在自主评价中提升自己
我们这里所说的放开学生,指的是放开对学生的成见与偏见,听听他们对自己的评价。若能时时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能发现这些学生的许多优点,就会对每个学生有一个正面而全面的新认识。对于这一想法,我们在教学作文上进行了尝试。每次作文后即在小组内循环进行互评互改。互评互改以正面鼓励为主。倡导学生多发现同学的优点,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而且互评互改要与教师评讲结合起来,要认真对待教师评讲。上好评讲课,仔细研读教师评改意见。最后还要来个自评自改。在研究互评、师评的意见基础上写出自评意见,
总结得失,明确方向。在研究互改、师改基础上,就原文进行自改,且达到一定的量的要求,整体失误者重写。互评互改及自评自改的情况,都由教师予以评分。此外,还计划在一些语文活动中,体现学生的自主评价,比如书法比赛,演讲或朗诵比赛,播音主持活动,课本剧表演等等,让学生自己充当评委,进行自主评价。
以上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致力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实践过程与主要做法,主要包括确定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学习教材内容、培养实践运用能力、尝试自我评价几个环节。经过实验,教学效率和教学成绩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以往的苦学也有逐渐变成乐学的趋势。这时,我们深深感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知学生,让学生自主好学,学生就能乐学,也就能够习得知识,提高能力,获得发展的机遇。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