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如何把控(二)
展开全部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考核指标≤40DDD
。其中:抗菌药物消耗量(累积DDD数)=消耗某药品总量/该药的DDD值;收治患者人天数=同一抽样时间段内住院患者总数×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住院患者总数×(住院患者占用总床天数/住院患者总数)=住院患者占用总床天数。目前采用出院患者占用总床天数来计算。
另外,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月统计)=抗菌药物月消耗量(累积DDD数)×100/月收治患者人天数。其中:抗菌药物月消耗量(累积DDD数)=月消耗某药品总量/该药的DDD值;月收治患者人天数=出院患者总数×该科室该月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出院患者月占用总床天数。
使用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直接因素影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公式的分子数值,包括DDD值的大小、患者实际的日使用量(药品消耗量);影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公式的分母数值,包括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同期收治患者人数(出院患者占用总床天数)。
间接因素影响抗菌药物选择的因素,包括抗菌药的抗菌谱;抗菌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半衰期长的药物等;临床医生的用药习惯。
降低使用强度的可行性分析:
要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首先可以通过减小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公式的分子,如减少联合用药、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如使用人数、人使用天数)、使用半衰期长的药物(如阿奇霉素3天用量可以持续有效血药浓度5天,5天用量可以持续有效血药浓度9天)、日用药量小于限定日剂量(如日用药量
0.4g
,而DDD值为
0.6g)等等。
其次,也可以通过增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公式的分母来降低使用强度,如增加同期收治患者人数、在降低平均住院日的同时增加床位使用率(减少空床日数)等等。
总之,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需要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1.
在符合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原则要求、能够控制患者临床感染指征的前提下,控制日用药量低于该药品的DDD值;2.
在患者住院期间,尽可能减少使用抗菌药物的天数;3.
在患者住院期间,尽可能减少抗菌药物的联用。

2023-07-19 广告
MedChemExpress ( MCE 中国 ) 致力于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高品质小分子活性化合物。作用于表观遗传学、PI3K/Akt/mTOR、凋亡、MAPK、Wnt 等 20 个信号通路的 375 个靶点蛋白,覆盖神经科学、免疫学等热门...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MCE 中国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