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萸肉与山萸肉有什么不同?
1、制作不同。。
2、功用不同
山萸肉补益肝肾,涩精止汗,用于肝肾不足之腰酸遗精、头晕目眩、月经过多以及尿频、自汗等症。治遗精常配金樱子、女贞子,治阳虚自汗常配五味子。
酒萸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3、外观不同。
酒萸肉肉质果皮破裂皱缩,不完整或呈扁简状,长约1.5厘米,宽约o.5厘米。山萸肉核骨质,狭长椭圆形,长约12毫米,有几条不整齐的肋纹。
酒萸肉:
山萸肉:
扩展资料:
山萸肉的功效与作用
1、补肾益肝
山萸肉有补肾益肝的作用,常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大汗虚脱。
2、强心
山茱萸的强心作用也非常的强,在服用之后不仅能够增加心肌收缩性,还能提高心输出量,这样心脏工作效率就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3、抗应激
山茱萸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机体的抗应激能力,提高机体的抗疲劳能力,可以明显的增强记忆力。
4、降血脂
山萸肉所含的一种醇类提取物还具有非常不错的降血脂作用,不仅能够清除血清中的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有害物质的含量,还能够起到抗动脉硬化的效果。
5、抗炎、抗菌
山茱萸对于表皮葡萄球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此外,对于对肠球菌、痢疾杆菌等也同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起到抗炎、抗菌等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酒萸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萸肉
酒萸肉与山萸肉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名称、颜色和制作过程。
1、两者的名称不同。
酒萸肉的别称比较多,如山茱萸、鬾实、鸡足、肉枣、红枣皮、芋肉、蜀酸枣等十多种别称。山萸肉可以别称山芋肉、山于肉、枣皮等。
2、两者的颜色不同。
酒萸肉的表面呈紫红色,陈酒则多呈紫黑色和光泽。基部有时以果梗为标记,顶部有四形的铯标记。山萸肉花黄色,核果长椭圆形,红色至紫红色。
3、制作过程不同。
山萸肉是没有经酒制的,酒萸肉是经过酒制过的。
4、外观不同。
酒萸肉肉质果皮破裂皱缩,不完整或呈扁简状,长约1.5厘米,宽约o.5厘米。山萸肉核骨质,狭长椭圆形,长约12毫米,有几条不整齐的肋纹。
酒萸肉:
山萸肉:
扩展资料:
酒萸肉来源于野生植物山茱萸是这种植物的果实,人们收取这种果料以后取下果肉去掉杂质和果核,加入适量的黄酒调匀,再入锅蒸制,蒸到茱萸肉的果肉把黄酒全部吸收取出晒干,晒干以后就能得到中药酒萸肉。它有淡淡的酒香,能补肾壮阳也能滋补身体。
酒萸肉新货表面为紫红色,陈久者则多为紫黑色,有光泽,基部有时可见果柄痕,顶端有一四形宿萼痕迹。质柔润不易碎。无臭,味酸而涩苦。以无核、皮肉肥厚、色红油润者佳。
参考资料:
山萸肉是没有经酒制的,酒萸肉是经过酒制过的。
关系:两种都是山萸肉,是可以相互代用的。
关于酒萸肉:
1、酒萸肉的其他名称:山茱萸,蜀枣,鬾实,鼠矢,鸡足,山萸肉,肉枣,枣皮,药枣,红枣皮,萸肉,芋肉,山芋肉,蜀酸枣,炒枣皮,实枣儿。
2、主治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肝虚寒热,虚汗不止,心摇脉散。
3、性状:肉质果皮破裂皱缩,不完整或呈扁简状。基部有时可见果柄痕,顶端有一四形宿萼痕迹。质柔润不易碎。无臭,味酸而涩苦。以无核、皮肉肥厚、色红油润者佳。
关于山萸肉:
1、山萸肉,别称山茱萸、山芋肉、山于肉、枣皮等。
2、花黄色,核果长椭圆形,红色至紫红色;核骨质,狭长椭圆形,长约12毫米,有几条不整齐的肋纹。花期3-4月;果期9-10月。
3、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