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面的一个皇帝嘉庆叫什么名字,是乾隆第几个儿子

 我来答
又一个八卦
高粉答主

2018-11-03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0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4万
展开全部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yóng yǎn](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

爱新觉罗·颙琰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一月十三日出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汉族)。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为和硕嘉亲王。

扩展资料

勤政治国
整顿吏治

清朝自乾隆中期以后,吏治日渐废弛,官风日益败坏,其表现不仅仅是官员的营私枉法,更为普遍的是各级官员的怠惰偷安,因循塞责。在地方,“政以贿成,人无远志,以疲软为仁慈,以玩愒为风雅,徒博宽大之名,以行徇庇之实”;在中央,大员们“全身保位者多,为国除弊者少;苟且塞责者多,直言陈事者少”。

嘉庆四年(1799),嘉庆帝于内外交困中亲政。其时嘉庆帝已36岁,对当时的吏治官风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对直隶总督颜检说:“方今中外吏治,贪墨者少,疲玩者多。因循观望,大臣不肯实心……小官从而效尤,仅知自保身家。此实国家之隐忧,不可不加整顿。”

整顿吏治官风,除了惩治贪污腐败而外,嘉庆帝认为,“勤”对天子百官和老百姓来说都非常重要。他在亲撰的《勤政殿记》一文中指出,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勤为立身之本,君勤则国治,怠则国危;臣勤则政务有条不紊,怠则政务紊乱无序;为学者不勤则学业无成;种田者偶尔怠惰一下,则收成顿减。

各行各业所司之事虽不同,理皆相同。对国家而言,内而六部九卿,外而各省封疆大吏,若都能昼夜操劳公事,勤劳弗懈,众志成城,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呢?

嘉庆帝在竭力倡导勤政的同时,以行实政要求朝廷百官。他认为,有实心才会行实政,有实政才能实实在在惠及庶民。而那些怠惰疲玩的官吏,正是因为他们“视民如草芥,为政全无实心,爱民全无实惠”,才会“慢易居心,悠忽度日”,才会靠作伪粉饰以欺世盗名。

嘉庆帝在要求百官行实政时,也以行实政自律。他对于自古以来封建帝王十分注重的景星庆云、吉语祥瑞之事,采取明确的排斥态度,对于天人感应之说,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于亲政不久,即颁谕内阁,申明“惟以时和年丰为上瑞,从不敢铺陈符应,粉饰太平。盖以人君侈语嘉祥,易启满盈之渐;不讳灾异,始知修身之方”。

但这道御旨并未引起有关官员的重视。不久,钦天监以“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天文现象作为吉祥之兆奏报,遭到嘉庆帝的严厉申斥:“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皆为前代史册所载,朕亦粗知算法,其躔度运行,无难推算而得”“此等铺陈,侈言祥瑞,近于骄泰,实为朕所不取”。

其后,又发生光禄寺卿钱楷因京师久旱不雨,要求停止正在紧张施工的正阳门外石路工程以求雨之事,嘉庆帝断然拒绝,明确告之:“修省在实政,无事傅会五行!”

严惩官场不良风气

嘉庆帝亲政后,面对阶级矛盾极度尖锐的社会现实,十分注重了解民情、民隐。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获取真实的社会各个层面的信息,一是靠言路的畅通,更主要的是靠地方官员,尤其是作为封疆大吏的各直省总督、巡抚及时准确的奏报。

然而当时许多地方官员为了博取名利,往往热衷于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嘉庆帝力图扭转这种官场风气。嘉庆四年,爆发于湖北的白莲教大起义延及四川,起义军与清军激战正酣。就在此时,四川布政使林隽却以“民情安贴”奏报。

嘉庆帝对林隽的粉饰之辞严厉指斥,再次告诫各省大吏:“朕所望者,惟在汝等此数字切实奏报耳。若仍不实告,惟务粉饰取悦,则闾阎疾苦从何而知?”警告他们“嗣后不许说假话,以实告,慎志勿忘”。

嘉庆帝不许地方官员于常规报告中说假话,对官员们讳灾不报的行为尤其深恶痛绝,对于这样的官员,就不是警告,而是严厉惩治。嘉庆五年(1800)一月,云南威远一带遭遇严重水灾,烧盐的井灶、盐仓以及民房、衙署,多被冲坍。

云南巡抚江兰不仅对灾情隐匿不报,更为恶劣的是,在嘉庆帝派人已经对灾情查证确实后,江兰仍坚称受灾地区收成十分丰稔。嘉庆帝认定江兰存心讳灾不报,纯属“玩视民瘼”,立即将其革职。不久,嘉庆帝颁发谕旨,严诫督抚讳灾。他说,如果各省督抚“匿不上闻,则小民饥困无依,或致别滋事端”。

但是,江兰的前车之鉴对大批说惯了假话的官员,并没有起到多少警示作用。嘉庆七年(1802),山东发生了严重蝗灾。嘉庆帝颁发数旨,饬令地方详查灾情。山东巡抚和宁竟在奏报中声称:“济宁等州县间有飞蝗,并不食稼。”

嘉庆帝斥和宁讳灾不报,将其革职。两年之后,同样的情况又发生于直隶。直隶总督颜检在奏报直隶当年收成和蝗灾情况时,谎话连篇,在麦子尚未收割时就先说大话,称直隶小麦可获“十分”收成。嘉庆帝对预报产生疑问:“十分乃系上稔,岂可多得?”颜检继而又隐瞒直隶蝗灾灾情,以及由蝗灾造成的损失情况。

当嘉庆帝在宫禁中发现了飞蝗,令颜检查明直隶境内蝗灾情况时,颜检于复奏中却说直隶蝗虫现已捕扑尽净,谎称飞蝗不伤庄稼,惟食青草。嘉庆帝当时已经掌握了蝗灾造成损失的情况,仅在广渠门外,田禾被蝗虫吃掉的已有十分之四,其余各州县均有蝗蝻,谷粟被伤甚为严重。

嘉庆帝在宫中批阅奏章时,飞蝗竟然落在御案上,太监一下子就捕捉到十余只。宫禁既有蝗虫飞入,郊原田野更不知几何。颜检被以欺罔、粉饰之罪交部议处,嘉庆帝借此告诫各省督抚:“粉饰之习一开,则督抚等惟事敷陈吉语,而属员意存迎合,日久相蒙,必至一切国计民生之事,概不以实上陈。”

在嘉庆帝看来,封疆大吏若事事务求粉饰,以欺罔皇帝为能事,哪里还谈得上对地方政务的治理。

嘉庆帝想听到来自地方的真实汇报,也想看到地方的真实情况。他在巡幸五台山时规定:不准预备途间一应假山、假亭等点缀,庙前不准设戏台演戏。嘉庆帝对于过去地方官在皇帝巡幸沿途空缺之处,用席片搭盖假山,以颜色涂抹遮蔽脏乱之处,对沿途民间村庄庐舍曲加粉饰等做法十分厌恶。

他曾说,跸路所经民间村庄庐舍,完整者可以观其丰盈景象,其颓垣陋室亦可借以知民生疾苦,正是了解地方、察看民情的有效途径,符合“省方观民”的要义。

嘉庆帝亲政后,花大气力来转变官场疲玩矫饰之风,使一批实心任事的官员在嘉庆初政的兴利除弊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局也有一定改观。

但从整体上来说,官场风气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嘉庆十八年(1813),两广总督蒋攸铦在奏报地方吏治情况时说:“臣观近日道、府、州、县,贪酷者少而委靡者多。夫阘茸之酿患,与贪酷等。”可见,清朝惩治贪酷者难,转变官场的风气更难。

参考资料:中国网-嘉庆帝如何整治官场风气 最恨歌功颂德粉饰太平

spring3910
高粉答主

2018-11-01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7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3.6万
展开全部

爱新觉罗·颙琰,原名永琰。

乾隆一生有17个儿子,嘉庆皇帝永琰排行第十五。

他对每一个问题的处理都是尽心尽力,既耐心又坚决。二十多年中,他就犹如一个唐吉诃德,一刻不停地和风车搏斗,然而却丝毫于事无补。腐败问题没有丝毫好转,政令出不了紫禁城。政府工作作风昏庸懈怠至极,种种离奇之事一再出现。

案例

嘉庆晚期的一年,他去祭扫东陵,路上兵部尚书突然向他奏报,带在身边的兵部大印不知道被谁偷走了。皇帝大为震怒,部印失盗,不但不成体统,而且也极为危险,试想皇帝外出其间,如果发生意外,皇帝都没办法调兵遣将。

皇帝下令调查,调查的结果更让人吃惊:大印居然是三年前就丢了,一直被随从的司员隐瞒到此时。虽然百般鞠问,最后此事仍然没有结果,不了了之。

扩展资料

成为皇帝的原因

老天似乎总是故意与乾隆过不去,嫡次子永琏、嫡七子永琮相继夭亡,其他皇子也大多英年早逝。到了永琰出生的时候,他的14个兄长中有8个已经死去,就连深受乾隆宠爱的皇五子永琪也在几年后早逝,诸皇子中可备乾隆选择的范围已经变得非常小了。

乾隆选择接班人所遵循的原则,就是后来者必须不容置疑地遵从他的意志,不打折扣地继承他的政策,不遗余力地维护他的权威,并把自康熙以来开创的盛世一直保持下去。永琰忠厚老实、规规矩矩、重视仁孝,对乾隆的话一向言听计从,无疑最符合乾隆皇帝的选嗣标准。

参考资料:人民网《嘉庆帝的“滑落曲线”:他只是平庸的好人》

人民网《乾隆为何把皇位传给资质平庸的嘉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光弘电子商务02
2018-10-26 · TA获得超过2万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769
展开全部

清仁宗颙琰,清高宗弘历(乾隆)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初名永琰,母令贵妃魏佳氏。

嘉庆(公元1760年至1820年)是清朝第七位皇帝(入关后第五位)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的年号,时间为公元1796年至1820年(其中嘉庆二十五年清宣宗即位沿用 )。

扩展资料:

乾隆是清高宗的年号,前后一共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5年。在这期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还进行《四库全书》的编撰等。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出生,于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乾隆,爱新觉罗·弘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年寿最高的皇帝。1799年乾隆皇帝在睡梦中离开人世,享年八十九岁。

乾隆帝在位期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他修建了壮丽宏大的圆明园,并且当时文化、经济、手工业都是极盛时代,他在发展清朝康乾盛世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确为一代有为之君。

庙号清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清裕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嘉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9527和你看世界
高粉答主

2018-11-07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1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6.5万
展开全部

爱新觉罗·永琰,乾隆帝的第十五子。乾隆皇帝一共有17个儿子。

1、皇长子,永璜(1728—1750),生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生于雍正六年五月廿八日。乾隆十五年三月,薨。追封定亲王,谥“安”。

2、皇次子,永琏(1730—1738),母孝贤皇后。雍正帝赐名,隐示承宗器之意,乾隆三年(1738年)薨,册赠皇太子,谥端慧。

3、皇三子,永璋(1735-1760),其母当时为宝亲王格格(相当于侍女)即后来的纯惠皇贵妃苏氏。永璋于是年七月十六日去世,年26岁,追封循郡王。

4、皇四子,永珹(1739-1777),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奉旨出继和硕履懿亲王胤裪后,四十二年二月二日辰时薨逝,终年三十九岁,谥曰"端"。嘉庆四年三月追赠亲王。 

5、皇五子,永琪(1741-1766),母亲愉贵妃珂里叶特氏。乾隆三十年十一月,封荣亲王。永琪少习骑射,娴国语,上钟爱之。乾隆三十一年三月,薨,谥曰纯

6、皇六子,永瑢(1743-1790),封质郡王,母纯惠皇贵妃。出继给慎靖郡王允禧,封贝勒,管理内务府、充四库全书玉牒馆总裁、监管钦天监事务。五十四年,晋封质亲王。五十五年薨,年四十八岁,谥号为庄。

7、皇七子,永琮(1746—1747),生母为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乾隆十二年丁卯十二月二十九日亥时薨,年二岁。谥曰悼敏皇子。嘉庆四年三月,追封哲亲王。随葬端慧皇太子园寝。无嗣。乾隆十二年(1747年)十二月廿九,永琮就病死了。

8、皇八子,永璇(1746—1832),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氏,封号和硕仪慎亲王。道光十二年八月初七日薨,年八十七,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子,谥号曰慎。

9、皇九子,未命名(1748年—1749年)幼殇,未封。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10、皇十子,未命名(1751年-1753年)幼殇,未封。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11、皇十一子——永瑆(1752-1823),字镜泉,号少厂,别号诒晋斋主人,封成亲王,生母为淑嘉皇贵妃,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

12、皇十二子——永璂(1752—1776),生母为继皇后乌拉那拉氏。

13、皇十三子——永璟,幼殇,未封。母继皇后。

14、皇十四子——永璐(1757—1760),幼殇,未封。母孝仪纯皇后。

15、皇十五子——永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母为孝仪纯皇后,即嘉庆帝。

16、皇十六子——未命名(1762—1765),幼殇,未封。母为孝仪纯皇后。

17、皇十七子——爱新觉罗·永璘(1766年6月17日-1820年4月25日),清高宗乾隆帝的十七子,庆僖亲王。乾隆三十一年五月十一日生,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嘉庆二十五年三月十三日,永璘去世,年55岁。

扩展资料:

六十年(1795年),皇十五子——永琰,被正式宣布立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受乾隆帝禅位继帝位。其后,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颙琰暂时居住在毓庆宫。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帝驾崩,开始亲政。

在位二十五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终年61岁。庙号清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河北易县清西陵之清昌陵。子五人:第一子未名夭。第二子清宣宗。第三子惇恪亲王绵恺。第四子瑞怀亲王绵忻。第五子惠端亲王绵愉。道光帝即位,于“孝恭”前加上“光裕”二字。

参考资料:嘉庆-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富颖紫3
2013-08-26 · TA获得超过22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4
采纳率:75%
帮助的人:70.7万
展开全部
嘉庆皇帝-颙琰 皇十五子颙琰 乾隆曾先后立过三个皇太子。第一个皇太子是皇后富察氏所生的皇次子永琏。乾隆认为“永琏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乾隆即位后,亲书密旨,立永琏为皇太子,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但永琏9岁时死去。第二位皇太子是永琮。乾隆在永琏病故后,又立皇九子永琮,但他2岁时又因痘症早殇。第三位皇太子是皇十五子颙琰,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嘉庆的名字本来叫永琰,为什么改“永”作“颙”呢?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清朝皇帝的名讳。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福临的名字,没有避讳的规定,只是在《实录》、《玉牒》等特定文献出现的御名上贴黄(就是将名字用黄签盖上)。清帝名字避讳,从康熙帝开始。大致的情况是:康熙名字玄烨的“玄”字,避讳时缺末笔;雍正名字胤禛的“胤”字,避讳时缺末笔,同时命他的兄弟将“胤”字改作“允”字;乾隆名字弘历(当时写作“弘历”)的“弘”字,避讳时缺末笔。“历”字,则改作“暦”字。到嘉庆永琰时,乾隆考虑君主名讳,“永”字为常用字,避讳不便,命将永琰的“永”字,改为不常见的“颙”字。永琰继位之后,就改称为“颙琰”。清朝皇帝的名字,将排辈份的字,改为特别的字,是从嘉庆开始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