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来历名人事迹80
清明节,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约在四月五日前后。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扫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一个妃子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当君主,使坏害死了太子。太子有个弟弟叫重耳,他为了躲避妃子的迫害,就离开了家乡,四处流亡。
在重耳流亡的时候,他过得很凄惨。以前跟着他一起逃出家乡的臣子大多离开了他,只剩下几个忠心耿耿的人,其中有一个人叫介子推。
有一次,重耳饿晕了,介子推为了救他,就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给了重耳,救了他一命。
19年后,重耳回到国家做了君主。苦尽甘来,他决定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奖赏。可是,他唯独忘了奖励介子推!
有人为介子推鸣不平,重耳才猛然想起,觉得很愧疚,于是马上让人去请介子推来接受奖赏。可是介子推很不喜欢做争功讨赏的人,他就悄悄躲进了山里。
怎么办呢?有人给重耳出了一个主意:“不如放火烧山吧!三面点火,留下一面,介子推没有地跑,就会自己走出来了。”
可是,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重耳带着众人上山一看,介子推抱着一棵柳树已经死了。介子推的身体挡住了柳树洞,洞中有介子推写的诗,劝勉重耳要当一个清明的君主。
重耳难过极了,哭了很久,然后他将介子推安葬在那棵烧焦的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重耳下令在山上建立祠堂。因为他很后悔放火烧山,所以把这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天大家都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食。
第二年,重耳又领着大臣们登上了这座山,祭奠介子推。
走到那棵烧焦的老柳树前,他们竟然看到老柳树又复活了!绿枝千条,随风飘舞。重耳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就像又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柳树前,珍爱地掐下一根柳条,编成圈戴在头上。他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把这天定为了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全国因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节日活动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
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在祖先祭祀仪式中慎终追远,在踏青郊游中享受春天乐趣,文化传承与身心调适是清明礼俗文化的重要功能。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大内涵,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踏青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踏青习俗由来已久。清明期间正是春风得意、春意盎然的时节,万物萌动之时,迎春郊游于野外早就已成为风俗。
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踏青风俗至唐宋尤盛。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