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若,佛教名词,其中若字念rě,梵名Aranya,原意是森林,引申为“寂静处”、“空闲处”、“远离处”,躲避人间热闹处之地,有些房子可供修道者居住静修之用,或一人或数人。也泛指一般的佛寺。
阿兰若是和伽蓝相对而言,人数多的就叫伽蓝,人数少的就叫阿兰若。 又作阿练若、阿兰那、阿兰拏、阿练茹、阿兰攘,略称兰若、练若。
阿兰若意译无诤、无诤声、无诤行、空寂,寂静处或闲静处,为森林、原野、沙碛等之义。即距离村落或城市一拘卢舍乃至半拘卢舍处。由于离聚落不远,僧众、信徒往来不困难,又因不近村,故最适宜修梵行。
扩展资料:
清.
郝懿行 《证俗文·梵语》:“梵言阿兰若, 汉言精舍也。译曰无诤也,或曰空静处也。”如禅修者闭关,住茅蓬,山洞等。阿兰若有内外之别,外在闲寂环境是外阿兰若,内在没有妄想杂念,身心轻安寂静得定,是内阿兰若。
《金刚经》说:“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宋)法演禅师诗云:“但得心闲到处闲,莫拘城市与溪山。
是非名利浑如梦,正眼观时一瞬间。
”
先识道而后居山,则只见道而忘其山,就是处在红尘人间,心中也是寂静安然。如果是见山忘道者,就是在山中,心中也会是喧闹不止,山中郁郁长林,巍巍山峰,鸟兽喧闹,水石峥嵘,春夏秋冬,花草随之兴衰,晨昏午夜,云气随之变化,心随境起灭。所以修行者贵在证得内心无妄想烦恼,见道忘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阿兰若
2015-10-09 · 百度认证:济宁智造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在《大智度论》中说:阿兰若即远离处,离村最近二里,能远益善。去村一拘卢舍。在《僧祗律》、《十诵律》中说:以一拘卢舍为界,按杂宝藏经卷二小注中:一拘卢舍,秦言五里(一里为一百八十丈)。秦尺一尺大约等于现在的0.23米,五里即现在的四里地左右,在《四分律》中,一拘卢舍为一鼓声的距离,由于鼓的大小不等,材质不同,声音传的远近也不定。但参照《僧祗律》、《十诵律》,只要离村庄三四里地的距离,就可以称为阿兰若处了。
天台云:不作众事,名之为闲;无愦闹故,名之为静。或翻无诤,谓所居不与世诤,即离聚落五里处也。
比丘常居阿兰若,不住于外,是十二头陀行之一。《佛说十二头陀经》中佛言:阿兰若处,十方诸佛皆共赞叹,无量功德皆由此生。
所以古来的大德高僧,大都把寺院建在寂静之处,以有利修行。阿兰若也成为比丘所居住的寺院的代称。即使有的寺院建在城市,也应一心修行,不做经商旅游,为喧闹的都市存一份净土,令众生心有所依,以清净度众。
寺院是安僧办道、弘法利生之地。既不是观光旅游的场所,也不是经商盈利的地方,这些都违背佛陀的教诲。严重影响僧人的修行和寺院的清净,走向商业化和世俗化,没有阿兰若处的闲静与寂静,也不再是无诤处,纷纷扰扰,喧闹不堪,斗争倒能由此而起。
佛的戒律规定,比丘只允许在午前乞食进入村庄,在午后没有三宝事、或病的缘故就不允许再进入村庄。此是指进入村庄停留,如果心中的本意不是为了在俗人家停留,只是路过是可以的。例如僧人行脚时要经过村庄,这是戒律所开许的。
出家以后要远离俗家、旅游经商的道理很简单,出家就是离开家庭,不再受俗缘的纷扰,一心修行,勤求解脱。如果在寺院内再搞旅游经商,就又与世间无异了。
《佛话经》云:比丘在聚落,身口精进,诸佛咸忧;比丘在山林,息事安卧,诸佛皆喜。
2015-05-06
1、达磨阿兰若:乃求菩提之道场。多位于远离繁嚣城市,而又便于出家、在家人出入之僻静郊野,即寺院的总名;
2、摩登伽阿兰若:即坟场,或距离村落大约5里,即大牛之吼声不能听闻之处;
3、檀陀伽阿兰若:即没有人烟之沙滩、沙洲。
另外,比丘为修行而常居于阿兰若,称为“阿兰若行”,是十二头陀行之一。
二、阿兰若的梵语是aranya。
三、阿兰若中的“若”读音是[rě],第三声。
2013-08-28
2013-08-28